回覆列表
  • 1 # 通往優秀的階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也許是當年上學時書本上的插圖畫面逼真,也許是老師的講解栩栩如生,也許是少年的我想象豐富,每當讀這首詩時腦海裡都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場景。一位異地讀書人用手遮在頭上擋雨,他看到周圍有人也是匆忙的趕著回家,他前面是一座小橋,橋那邊是一個小鎮,青色石板路,白牆黑瓦,隱約還看到沿街的幾家賣食品和布料的小店。這時候,橋上一個牧童穿著蓑衣戴著斗笠騎著牛慢悠悠的走過上橋。異地人趕忙走上前問他住店的地方在哪裡,牧童回首指著鎮上的一個店,詳細的告訴異地人走過去的路。

    每當天空下起濛濛細雨,看到人們慌張趕路的情景,我就會不由自主的默唸這首詩,感嘆古人觀察的細緻、描述的貼切,喜歡下雨時清新溼潤的空氣。慢慢走,靜靜感受,彷彿自己就在那副畫之中。

  • 2 # libeiling

    當然喜歡古詩詞歌賦,不管是唐詩也好,宋詞也罷,都喜歡都愛不失手。只可惜當年家境出生不好嘛!沒能繼續讀書深造。想當年村姑霧裡看花在校讀小學二年級時,有次突發奇想不知怎的創作詩詞,還是兩首呢!這就是初次想詩寫詩,雖然是啟蒙詩,但也是有詩意的影子,還像模像樣呢!連同學們都叫起“李白大詩人”啊呀現在提起,羞愧難當,哪裡稱得上呀!跟我們唐大詩人詩仙,酒仙,劍客比起來,那可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喲!*^O^*只可惜現在想不起來了,因年代太久啦!差不多有四十年啦吧!寫美文,寫詩詞歌賦還真是一大愛好呢!也往寫的一些詩詞因這麼多年不在家嘛!都遺失啦!裡面寫的內容方面有愛情詩,有失落感深,有歡喜若狂的有相思暮想楚楚的有悲切切感動的。總之寫了不少。有的留下來了而有的丟失落啦!唉!它們可是反應記憶苦思甜生活美好,悲慼戚歡歡喜喜愛與恨,悲與苦的自我寫照喲!有酬觸動心絃的;有志在我胸意思暮想;紅豆灑滿江花月夜的……^O^總之,村姑就用一首詩詞歌賦《山外青山樓外樓》來憶往惜春江花月夜,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吧!這首歌曲曾經陪伴村姑走過花季雨季,青青河邊草伴夢。曾經度過那水雲深處聞啼鳥何處惹塵埃!曾經的我好似那纏綿綿黃四孃家花滿蹊,鏡花水月鏡花緣鏡花水面顯玲花,(玲花是☞村姑自己)好吧!這首《山外青山樓外樓》請聽村姑來呻唱: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後,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後。醉人…………到菊花插滿頭。時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歲月又上❤心頭。朝來夕去的人海中,遠方的人向你揮揮手。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萬條路你莫回頭,蒼茫的風雨你何處遊?讓長江之水天際流。山外青山樓外樓,青山與小樓也不再有,緊閉的窗前你莫等候,大雁飛過菊花香滿樓。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時光呀流水匆匆過,哭一哭,笑一笑,不用說。人生能有幾回合。朝花夕拾杯中酒,…………*^O^*到讓長江之水天際。風雪連天萬戶侯,蓮花寶座伸出蘭花手。妙語解開心中事,幾家拜我幾家愁。這首經典老歌詩詞村姑倒覺得,和自己的❤心境內❤心世界是如此的相似。此時用此歌賦最醉恰到好處啦!想當年歲歲朝歌,不知唱了幾多遍呀!都沒深切體會到歌中韻味之如此深長。如今再次唱起,還真真是百感交集。想當初初唱不懂其中意,再唱已是曲中人。曾經的我曾走過花季雨季,如今我花季雨季不再來。那首村姑自寫的(一簾幽夢)和瓊瑤大師姐的(一簾幽夢)也可稱得上是珠簾壁合呢哦哦⊙∀⊙!⊙∀⊙!哦想起往日時光,還真真是感慨萬千,噓噓不亦呀!再次感謝支援朋友們。老師們,再次感謝!白公子。承蒙大家厚愛有加。村姑霧裡看花網上有禮!原創於十一月二號下午。✊✊✊

  • 3 # 愛笑的雯子Vlog

    喜歡詩詞歌賦因為它們意境真的很美,作者用它們很含蓄的去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情感。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會借鑑它們效仿他們

  • 4 # 竹林晚楓

    最喜歡的一首古詩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我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喜歡落日的餘暉,喜歡夕陽西下的落寞的落日,這種情景總會讓我回想到的過去,想起小時候的點點滴滴,總會讓我有無限的遐想,回憶起我美好的童年。

    天淨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5 # 黃土情愫

    古詩,還是喜歡李白和蘇軾的詩作,一個浪漫,一個豪邁,讀來,都有一種豪情奔放的感覺。這裡,與大家一起分享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林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神宗元豐七年五月,從他被貶之地黃州,到被再貶之地汝州任團練副使,途經九江時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時所作。廬山雄奇瑰麗的峰巒疊嶂,變化詭譎的晨霧雲煙觸動了他的創作靈感,遂作了這首“平淡乃絢爛之極”的千古絕唱。

    蘇軾的這首詩,在語言上平鋪直敘,絲毫不加修飾雕琢,言近意切,寓意卻頗為深刻。

    “不識廬山真面目”,不但成了一個俗成的成語,而且蘊含著深深的哲理。此詞形容由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夠深刻,全面,所以不知道事物本質的內容,而形成這種原因是自己恰恰置身於事物之中。

    如果對事物能有明晰的判斷,首先是要跳出事物之外,走出狹小的個人圈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立遠大寬闊的視野,明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一千古不變的真理。

  • 6 # 古文化之美

    最喜歡的詩就是詩魔白居易的《琵琶行》。

    原詩太長,這裡就不貼出來了。

    猶記得高中時代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就發出了由衷的讚歎:原來我們平時很熟悉的很多詩句(諸如: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都出自這首詩啊!由是不僅又聯想到他的《長恨歌》也是這樣。

    其實初讀這首詩時,只是被白居易那幾句描繪琵琶聲的詩所吸引,簡直是太精彩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彼時心想:果真是詩魔。於是深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閉眼想象著當時的情景和聲音。但對琵琶女和白居易的故事並沒多留意。

    不過,現在我是“初識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琵琶女和白居易都經歷過從風光無限到跌入谷底的生活,一如漸漸長大、成熟,不得不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碰壁的我們。曾經的那個青春、張揚、自信的人,早已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在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中,感到疲憊至極。

    白居易被貶官,居住之處只能聽到“杜鵑啼血猿哀鳴”和“嘔啞嘲哳難為聽”的“山歌與村笛”,當偶然間聽到了如仙樂般的琵琶聲,怎能不心動?

    但自古以來,樂曲最大的魔力就是能傳遞情緒,琵琶女把自己對“重利輕別離”的丈夫的怨恨和對自己今非昔比命運的哀嘆都融進了樂曲中,透過琴絃全部傳遞給了白居易。白樂天即使再“樂天”,也完全被悲涼的樂曲所感染,再加上琵琶女的一番哭訴,自然而然就聯想起了自己的遭遇,竟與琵琶女如出一轍!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詩人的情感總是豐富的,感覺來了必然要作詩一首。白居易一肚子的情感想要宣洩,而宣洩的方式唯有作詩。於是“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女是幸運的,雖然沒留下名字,但能出現在白居易的詩中,並且千百年來一直為後人所傳誦,是多麼難得的事!即使命運多變,但能留在這首千古名詩中,也算是在詩中得到了永生!這不知要被多少人羨慕。

    琵琶女聽到白居易的故事後“良久立”,其實我覺得她在這期間一定進行了一番思考。或許她在想,原來這世上,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人在困難時期遇到了有同樣遭遇的人,一定會把彼此當作知音。琵琶女和白居易亦是如此。於是琵琶女把自己的滿腔情緒都傾注在了接下來的曲子中,“悽悽不似向前聲”,如此悲傷的調子帶來的結果是“滿座重聞皆掩泣”。為什麼大家都哭了?正是因為上面所說,原來每個人都有難處。

    而其中哭得最嚴重的,當屬彼時的江州司馬——白居易。

    這首詩是我最喜歡的詩沒有之一,當年的我只讀了幾遍就把這首六百一十六個字、被同學們奉為“最難背的詩之一”的詩背得滾瓜爛熟。之後的幾年,每當我一個人跑步、爬山的時候,我總會背起這首詩,有了社會經驗的我也慢慢深刻理解了它的含義和情感。

  • 7 # 秋閣一憑欄

    我喜歡張仲素的《燕子樓》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

    這首詩的意思是,清晨,寒霜滿地,燕子樓上一燈如豆,盼盼一個人從昔日的合歡床上起來,這一夜晚又有多少痴情,多少相思,到那地角天涯的漫長道路,也遠比不上她的思念之情啊。

    姚合的《贈張籍太祝》(節錄)絕妙江南曲,淒涼怨女詩,古風無手敵,新語是人知,這詩的意思是你寫的江南曲真是絕妙好詩(那徵婦怨)讀後又使人多麼淒涼悲傷你的古風詩天下無敵手,清新的語句是盡人皆知的。

  • 8 # 金沛浩

    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比之其它形式更為特出,為什麼這樣說呢?"富有詩意"這句話在許多場合的讚美詞中用此來形容所讚的物件,從詩經起,乃至三國二晉南北朝止詩的形式從未定型歸類,初唐四傑以後的李杜為代表的唐詩步入最髙峰,乃至於人才輩出,到現今詩的廣為普及,是因為詩的形式符合所有階層表達心聲的最佳藝術手段。且逐漸公認為詩有古體,近體及現代體等。古體歸之在唐的律丶絕之前,唐以後的律絕統稱為近體,自白話文推廣及西方文化的傳入現代體詩的樣式更為繁多,但從詩的概念考量也很難分出其是詩與非詩的明顯分界。雖然無理科那樣的精確定義,但一提及詩,無形中約定俗成地都可以歸出其文為詩或非詩,這就是文學的特有魅力所在。

    今之問是對古詩的喜好評判。古詩,詩經是較為最早被公認為詩的,賦及駢文的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影響詩體形成的一個關鍵階段,其代表人物有,屈原的離騷,宋玉的九辯等十六篇,到魏晉曹植的洛神賦為一峰頂。其間的詩篇為古體詩公認為詩的格式,值至初唐四傑之出現,他們的詩篇就深刻地影響了以後的近體詩的風格,今就以此為話題,寫下吾之觀點。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之二中詩曰:

    王楊盧駱當時體,

    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的六絕句都是以四傑的詩史功跡為主題而作的,其二上述句中告訴人們當時諷四傑之人已身與名俱滅,而四傑不廢江河萬古流的。

    四傑詩文是劃時代的,表現為扭轉了唐之前萎靡浮華的宮庭詩歌風氣從狹小的風花雪月,樓臺亭閣轉向江河湖海遼闊空間,於詩以新的生命力。

    依此,今獻上不朽名篇王勃之騰王閣其詩曰: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雲浦,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一首膾炙人口的情景詩,一改前人的華麗的宮庭風格,開門見山的首聯,騰王閣之高之峻可遠可俯,南丶西丶閒丶影四字及檻外之江都以高臨江渚而發矣!接下來之感慨是,再好的場景已一去不復返了。兩兩相照,立掃同去,盛衰無常,一攬無餘也!

    最為為之一震的手法是,除了用字之精到,如:空間,閣,江,棟,雲,雨,山,浦,潭影;時間,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外,有另特點,尾聯作結為對偶句,用一開一合側扇對彰顯了其功力,只覺其流動,不覺其是對偶。

    其詩之影響是深遠的。杜,白均受其影響,是他們的詩中貫用之手法。足見其對唐詩的重大發展影響。

    王勃及其四傑均有佳作不一一介紹了,以此詩獻給各位以共勉之。

    最後,以吾己之觀點,認為學寫詩,參照前人是必不可少的,借鑑前人及學習有關詩的知識是取得長足進步的重要手段,同時,也不要人云亦云,拘泥於成規,而是要有所新的突破為好。僅此,希同好共勉之。

    現把杜甫戲為六絕句,及王勃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抄錄影件獻上。

  • 9 # 米儷米

    我喜歡的古詩有多首,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是其中一首,尤其鍾愛,上學時那會讀到後就一直念念不忘,這種五言律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好聽又好記。先來讀讀這首古詩吧!

    《山居秋暝》

    唐 ·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我為什麼會特別鍾愛這首詩?原因如下:

    1.相比七言律詩,我更喜歡五言律詩的短小精悍。

    這首詩運用了對偶、排比的手法,把空山、天氣、明月、清泉等幾種大自然的景物巧妙的呈現在讀者眼前,讀時腦海裡會浮現出這些不一樣但又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自然美景。

    2.四季裡我最喜歡的季節是秋季。

    這首詩寫的正好是秋天的景緻。每到秋天,那習習涼風、皎皎明月、累累碩果、斑斕樹葉,就會像小精靈一樣悄悄爬上心頭,心也會變得格外的柔軟。迎著秋風、落葉、暖陽,感受秋天別緻的美好。

    3.我喜歡這個叫王維的詩人及他的詩。

    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讀他的詩真的就好像有一幅美麗的畫卷在腦海中徐徐展開。比如讀他那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腦海裡立即就浮現一幅沙漠伴著孤煙,長河伴著落日的畫面來。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志林》)。王維多才多藝,他把繪畫的精髓帶進詩歌的天地,以靈性的語言,生花的妙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靈、或淡遠的傳神之作。

    而《山居秋暝》這首詩帶給我的是一種特別美好特別靜謐的意境,沒事時讀讀或勞累時讀讀,都會令心情更加寧靜和舒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勤學好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