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稀星天外

    圖一 諾斯羅普公司的YF-17原型機

    圖二 諾斯羅普公司的戰鬥機設計,N-102“毒牙”

    圖三 諾斯羅普公司的F-5輕型外銷戰鬥機

    圖四 諾斯羅普的P-300的設計方案

    輕型戰鬥機(Light Weight Fighter,LWF)專案

    美國空軍在1971年發起了輕型戰鬥機(Light Weight Fighter,LWF)的技術評估專案。LWF專案的初衷是設計一種比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15“鷹”空中優勢戰鬥機便宜,可以勝任多種戰鬥任務的輕型戰鬥機。

    圖五 YF-17的發展路線

    圖六 P530-2設計方案

    圖六 YF-17A的第一架原型機

    整架飛機由並排安裝的兩臺推力為6532公斤(64千牛)的通用電氣YJ101-GE-100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發動機損失時的推力不對稱性。為了便於維護,發動機安裝在可以從飛機下方拆卸的穩定支架上,而不用幹擾尾翼。每臺發動機都驅動一套獨立的液壓系統。與P-530不同,YF-17採用了被稱為電子控制增強系統(ECAS)的部分電傳操縱方案,利用副翼,方向舵和尾翼進行主要飛行控制。

    圖七 YF-17A的機頭視角

    圖八 YF-17(遠)和YF-16(近)編隊飛行

    但是,YF-17在LWF的競爭中輸給了完全按照“戰鬥機黑手黨”的“能量機動”理論設計的F-16“戰隼”。

    柳暗花明

    恰逢其時,美國海軍啟動了海軍實驗戰鬥攻擊機(VFAX)計劃,企圖研製和採購一種多用途飛機,以取代道格拉斯A-4“天鷹”,A-7“海盜II”和剩餘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4“鬼怪II”,並作為F-14“雄貓”戰鬥機的低端搭檔。

    圖九 第一架YF-18A戰鬥機

    圖十 海軍藍天使表演隊的F/A-18A

    圖十一 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圖十二 F/A-18F(左)和F/A-18A(右)編隊飛行,可以讓我們從機體尺寸上有個直觀的比較

    最初,計劃購買總共780架三種變體的飛機:單座F-18A戰鬥機和A-18A攻擊機(僅航空電子裝置有所不同)和保留了全部作戰能力但機載燃油減少的雙座教練型TF-18A。隨著航空電子裝置和多功能顯示器的改進以及外部掛架的重新設計,A-18A和F-18A可以由一種飛機完成。從1980年開始,該飛機開始被稱為F/A-18A,並於1984年4月1日正式宣佈這一名稱。TF-18A被更名為F/A-18B。

    圖三 從YF-17“眼鏡蛇”到F/A-18A“大黃蜂”,再到F/A-18E“超級大黃蜂”

  • 2 # 孔乙己亂彈

    美國的F-17戰鬥機不但編號是存在的、機型也是存在的。

    這與美國的軍用飛機以及武器裝備的招投標機制有關係。

    通常情況下、美軍方需要某一種武器裝備計劃、會向具備設計生產的廠家/公司發出“招標”檔案、甚至於還提供一些研發經費、由幾家生產廠家在規定的時間內拿出來樣品供軍方評估測試。

    也戰鬥機例、那麼在未來的正式編號前加“Y”、F-16戰鬥機原型機論證階段編號為“Y F-16”。

    同樣的案例在美國軍方的新型號作戰飛機“招投標”上多次出現。

    所以說美軍的F-17戰鬥機編號是存在的、只是競標失敗而沒有把軍方看上、停留在了原型機的狀態。

  • 3 # 軍武文齋

    F/A-18呢,其實就是YF-17的改進型,基本上是保留了YF-17的基本構型,比如雙發動機、雙垂直尾翼、大部分機身構架等,但是內部機體結構、航電系統、動力系統,都重新設計了。YF-17呢,基本就算是F/A-18的爸爸,YF-17就是美國海軍選擇了,但是要改改,不像空軍選擇的時候,有個競標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死後,憑一己之力殺死魏延的馬岱,後來去了哪?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