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努力的強仔
-
2 # 使用者4201172369
以前的電影特效少,都靠演技,現在的電影大部分5毛特效,錢都花在演員身上了所以感覺現在的電影沒有以前的好看了。
-
3 # 汪明美
不是電影不好看了,是我們的心情閱歷發生了變化。早些年,沒什麼可看的,看到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有趣,現在走進電影院,卻很少能看到那麼多新奇有趣的梗了。我們成長了,能夠引起強烈感官反應的卻少了,我們變得挑剔了。
今天剛好看了一部法國電影,《羅塞莉·布朗》。喜歡法式電影節奏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風格就像《天使愛美麗》,《刺蝟的優雅》,日常向。
願我們在繁忙之餘能感受到生活裡那些有趣輕鬆的美好。
-
4 # 昂揚問娛
1.國內的話其實今年來也有部分的片子口碑不錯,但還是爛片居多吧
2.為了賺錢而拍電影,但我覺得更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們消費速度加快,對電影質量要求不高了,現在的電影粗製濫造的太多了!
3.70年代80年代的拍一部電影演員要去體驗生活最少半年的時間!那樣拍出來的電影能不好看嗎
-
5 # 凡尼老貓
因為現在的娛樂方式太多了,看電影反而有點邊緣化了,幾乎只有剛剛認識的年輕男女才去看電影,因為那太文藝了,可以暫時隱藏自己的險惡用心,顯得自己比較紳士;如果第二次還約對方去看電影,恐怕會被對方誤解成你沒有那意思,在高速發展高效率的當今社會,這樣做恐怕會失去機會,電影既可以幫助你,也可以害了你。
我倒是喜歡新電影,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新技術比舊技術先進,電影也不例外。100年前的電影甚至連聲音都沒有,畫面就像是快進的一樣,膠片的磨損會讓銀幕出現一條條拉痕,觀看體驗非常不好。即使是十年前的影片,對比近兩年的電影,也可以看出明顯的變化,攝影機,燈光,佈景,化妝,聲效,剪輯等等無一不是在飛速發展;50年前的電影,恐怕還沒現在的手機拍攝出的畫面質量高。隨著3D技術的成熟,立體電影不僅能讓人身臨其境,而且可以攻克容易使人頭暈的副作用;我甚至想象到,不遠的將來全息電影也會出現,電影中的場景可以360度地呈現,銀幕將會變成圓形的舞臺,觀眾圍成一個圈象籃球館一樣;如果那天放的是恐怖片的話,估計觀眾還要提供健康證明,心臟病患者不許入內!
-
6 # 大古影像廳
現在的社會已經快餐化了,除了一些資深導演拍一些質量的片子,甚至資深導演也快餐化了!急於求成,趕緊撈錢就撤,儘管是罵聲一片!無所謂!換個IP繼續拍!實在不行加流量!
可惜現在已經不是那幾年《小時代》年了,IP+流量始終是行不通的!
除了一些原著粉,書粉,明星粉絲.真不知道還有什麼人會買賬
就像前幾天的《上海堡壘》,成本花了3個多億,票房只有1.2億.同樣是"IP+流量"沒有成功,即使是網播,大家也是因為想看看為什麼那麼那麼的爛!
還有就是說過是香港電影為什麼那麼好看,還是因為有些體制的問題!這個沒辦法的.內地有很多好的劇本,但是也就是不能拍.拍了也不一定能過審,過不了審就得剪,剪了之後不倫不類了!
所以,我相信終有一天,爛片會少,好看的電影會越來越多的!
-
7 # 大樹作筆
出現“現在電影沒有以前的好看了”的感覺,是較多的,也屬正常,反映了觀眾對中國電影的關注與擔憂。
其中的原因是複雜的,如好萊塢電影的引進、電視劇的興盛、手機影片的普及等等,不能僅僅從目前中國電影的本身看。
人們留戀過去的電影,一是說明過去確實拍攝了許多好電影,流傳下來的肯定是經典;二是當年電影人的敬業精神可佳,有一種“十年磨一劇”的耐心。
60年代《青春之歌》電影劇照
但從總體上看,現在中國電影還是發展了,製作手段、演員技藝等方面還是要比過去提高了許多,特別是題材比過去寬泛了、豐富了。一些好的導演也具備敬業精神和實幹作風。自然也就拍出了比過去質量高的電影。
80年代經典電影《Wrangler》劇照
如以謝晉為代表的老一輩導演拍攝的《芙蓉鎮》、《Wrangler》等;以張藝謀為代表的中國第五代導演更是後來居上,拍攝了具有國際水平的電影,如《英雄》、《歸來》、《活著》等;還有以陸川、徐崢為代表的新生代導演拍攝的系列電影,也能稱之為經典,如《南京、南京》、《我不是藥神》等。
張藝謀代表作《英雄》
電影《我不是藥神》
雖然電影比電視劇觀看困難,它需要劇場,需要買票,但是,觀眾看電影的熱情還是一年比一年高漲。這從中國票房高速度的增長就可見一斑。今年國慶期間同時放映的《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三部電影的50億票房更能說明這一點。
為此,大家對現在的中國電影還是要充滿信心。
-
8 # 經典影視劇場L
七八十年代電影好看我覺得確實與當時沒見過有關係,看啥都新鮮。小時候看隊裡放一場電影都興奮的不行,當時哪管他放的啥東西。我當時就感覺你放啥我都覺得好看,現在確實存在審美疲勞了。
並不是說七八十年代拍的片子就比現代拍的好,而是當時電影放映機和電視很少,人們生活相對枯燥無味,我小的時候家裡也就一臺黑白電視機,還經常沒有訊號,開啟一片雪花呲呲啦啦的,能看到人像哪怕是模糊不清的人像也是激動的不得了,隨隨便便一個片子就把人哄住了。沒那麼挑剔,現在不一樣了,人手至少一部智慧機,有的好幾部,家裡的智慧電視都閒置起來了,網咖都沒幾個人進了,人們對於藝術的審美就愈發挑剔起來。
說實話,過去的影視劇由於技術條件限制,怎麼都比不過現代影視劇,但是有的影視劇由於演員比較敬業,全身心投入,像86版西遊記,一個演員都可以飾演多個角色,這很難能可貴,像濟公遊記,遊本昌爺爺飾演的濟公活佛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哪怕是國際巨星也不敢保證能超越遊本昌爺爺的濟公活佛。像張藝謀的紅高粱,放到現在也不過時,
七八十年代的很多片子很好,但是並不代表現代的片子很差,像海棠依舊,人間正道是滄桑,東方戰場,戰狼,流浪星球,都是里程碑式的經典,打狗棍,勇敢的心,鐵梨花,八路軍,亮劍,亮劍之鐵血軍魂,周迅版紅高粱也都是很優秀的影視劇。
-
9 # 杜達先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關於珍珠翡翠白玉湯與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典故,為什麼朱元璋做了皇帝,再吃這味湯時卻不如當年的味道呢?
這與“有人說現在的電影不如當年的電影好看”的道理是相通的。
此外,我還想到了一些其他原因,一併闡述。
01基於朱元璋再吃珍珠翡翠白玉湯不如當年的道理,舊時電影產業並不發達,電影作品非常稀缺,觀眾的觀影體驗極少,電影對於老百姓而言絕對是新鮮事物,人們對稀缺的、新鮮的事物自然是印象深刻、好評如潮的。比如,1982年,演藝圈新丁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時,說是萬人空巷也不為過吧,在這之後的2011年,三屆金像獎影帝老炮劉德華和流量小生謝霆鋒主演的《新少林寺》卻差評如茶。
02從0到1難,從1到100易。現在每年出品的電影不計其數,在電影題材、編劇、意識形態等方面幾乎沒有新意,過往的電影大量產出,基本上已經窮盡了電影人的所有想象力,只能重複再重複。而當年的電影,隨便一個新鮮題材就能吸引觀眾的眼光,隨便一個好點子就能帶動電影產業大踏步前進。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電影“不好看”也在情理之中。
03伴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電影技術也得到迅猛發展,甚至於好多以前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技術,已經廣泛實踐在電影拍攝上。技術發展,一方面提升了電影的感官享受,另一方面也變相弱化了演員的表演,長此以往,造成了電影追求特效、後期製作等方面,而忽視表演、編劇等方面,對於挑剔的觀眾而言,現在的電影自然不如以前的電影好看。
04現在的電影透過產業的集團優勢,宣傳力度空前,有時甚至是過度宣傳的,當觀眾抱著極大的期待觀看一部大力宣傳的電影時,電影的實際質量往往不能填滿觀眾的想象力。比如,今年上映的《上海堡壘》,劇本改編自網路文學作家江南的同名小說,演員陣容有大美女舒淇、流量大IP鹿晗,題材是時下最火的科幻類,電影的推廣宣傳也非常到位,可以說這部電影絕對具備成為爆款的實力,可是最後的結果大家都已知曉,期待不能是導致現在電影不如以前電影的心理表徵。
事實上,現在的電影未必不如當年,畢竟現在的電影在出品量、電影技術、策劃宣傳、主題題材、經濟環境等方面都是當年不能比擬的,觀眾朋友們要靜下心來,既要追逐新電影宣傳的熱點資訊,又要仔細甄別,才能從中發現真正優秀的電影作品。
-
10 # 一抹山茶花
我生活在東北的一個小縣城,地方小、人口少,90年代之前,除了一座電影院和一座工人文化宮以為,沒有什麼娛樂場所。80年代中期上小學的時候,最期盼的事情只有兩件:一是老師通知放假、二是老師通知看電影。那個時候看電影,什麼都不挑,只要有電影看就可以。因為看電影對於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奢侈。
90年代之後,遊戲廳、放映廳、租書、租碟的慢慢多了起來。港臺片逐漸火了起來,也一點點的分清了誰是劉德華、誰是周潤發、誰是周星馳……誰家裡有影碟機或者遊戲機,他絕對是周圍孩子的頭頭,每到放假的時候,他的家裡肯定聚集一幫孩子,不到吃飯的時候不會回家的。
2000年上學回來之後,網咖又開始遍佈大街小巷,打遊戲看電影,一熬就是一個通宵。再到近些年手機越來越智慧化了,人們接觸的事務越來越多,眼界和欣賞水平日益提高。
影視業是一塊大蛋糕,稍有能力的人都分一塊。難免導致製作水平的參差不齊,這也是“神劇”不斷湧現的原因之一。即使一些優秀的導演和演員,也有叫好不叫座的情況發生,更不論那些水平不高的導演了。
回覆列表
國內的話其實今年來也有部分的片子口碑不錯,比如最近的《湄公河行動》,但還是爛片居多吧。。。我就不舉例了因為爛片多了,所以會造成電影不好看的錯覺了爛片的原因無非就是市場浮躁,為了賺錢而拍電影,但我覺得更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們消費速度加快,對電影質量要求不高了,所以那些電影製作人才敢拍爛片。。。也許是製作人臉皮夠厚吧。。所以既然不能改變爛片的風氣,就只能儘量避免爛片瞭如何避開爛片應該不用多教了吧我一般去豆瓣看看評分,低於7分的基本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