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依山傍海看夕陽

    “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個說法有問題,很容易讓自己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

    既然有人能夠打你的主意,說明你在某一方面沒有什麼優勢,至少有漏洞出現。

    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拋棄一切不切合實際的幻想,腳踏實地光明正大地走大道,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並提醒自己不要企圖有捷徑可以走。

    有人說過,當你不費力就很愉悅的時候,說明這個階段就是走下坡路,這個階段別人最容易給你下套的時刻……原因就是你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沒有人會無端誘惑你。

    俗話說,“千人千面,人心各異”。相信人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上一秒有人哭的是梨花帶雨,下一秒轉眼無情;或者呼天搶地賭咒發誓,轉眼就是“給你開玩笑的”,一笑了之,然後剩下你一頭霧水站在原地。

    防人的這種話題,一般都是被動防禦,成本非常高,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圍繞著別人的感受,最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狼狽不堪。

    只有自己時刻點燃心中的明燈,維持好正常的判斷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用理會與自己無關緊要的議題或者道德綁架,那麼你的人生就不會被不懷好意的人帶偏。

    確定好自己的長遠目標,你可以主動對某些人選擇無視或者忍耐。努力加速提升自己,最後讓自己儘快脫離這個圈子,這才是你對自己最負責任的選擇。

  • 2 # 溺水說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則約束自己,一則保護自己。

    想必這句話不論是誰看到,都能夠一眼明其義。害別人的想法不能有,也不能誰都傻傻信任,不作防備。我們可以約束自己的行為,卻無法約束別人的行為,我可能不會害別人,可人心隔肚皮,別人的想法並不一定和表現出來的一樣。

    無法揣測對方的心思,不能確定好別人對自己有沒有不好的心思,所以對誰要有防備心,才能保護好自己,才能及時注意到別人的不對勁。因此,“防人之心不可無”

  • 3 # 氣吞吳越

    全民動員,象剿匪一樣剿滅老賴騙子!

    嚴懲老賴的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是抓進大牢,扒下褲子打屁股,中國老賴馬上消聲匿跡。願打屁股的是真窮苦人不是老賴,把債免了!

    我是堅決反對高利貸的,也支援政府嚴打高利貸,包括合法的年利息24%我也不贊成。

    實際上大多數老賴就是詐騙親友,並非是高利貸所害!老賴在網上大罵高利貸,是企圖賴掉本金。

    正確結論是老賴比高利貸更壞更黑更危險更罪惡更可恥更狂妄更下賤!

    老賴氾濫顯然已成社會公害!

    老賴不滅,沒有公平正義!

    老賴不坐牢,蒼天不容!

  • 4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如果要正面來理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句的話,

    那麼,最簡單直接的理解,就是: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害人之心不可有”:

    有害人之心,狀如美帝霸權,害人害己。

    “防人之心不可無”:

    無防人之心,狀如歐洲聖母,危在旦夕。

    害人之心不可有的背後:道德平衡的根本原理

    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認為:道用陰陽二氣,創造生育了天地萬物,萬物生出來之後,再用德來進行養育和管理。

    古人說君子之間要以德相交,這個德,也可以類比地理解為,它是萬物之間的交往通訊協議。

    人和人的相處,因循自然之道,就會有德。

    有德的,獎勵它生養它抬高它的生命高度,讓它生育更多的後代;

    無德的,就懲罰它殺伐它降低它的生命高度,並且還要讓它滅絕。

    那德高的生命,他們聰明又強大,時間久了,不就把愚笨弱小的東西都給吃光了嗎?如果這樣的話,生命不就終結了嗎?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宇宙在設計的一開始,就給自然萬物,設定了一套動態平衡原則。這個原則就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我們觀察自然界,會發現越強大的東西數量越少,越弱小的東西數量越多。

    而且,這樣的平衡系統是個閉環設計,最弱小的生命,又反過來可以剋制最強大的生命,比如細菌雖然在生命等級上最弱小,它又可以剋制和分解一切生命。

    這樣的系統,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中,同樣比比皆是。

    《孟子·離婁章句下》記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這種現象的背後,就是動態的道德平衡推動的社會平衡。

    如果強者恆強,階級固化,弱者就會被強者吃光,就會滅絕,弱者都滅絕了,強者就活不下去了,社會就崩潰了。

    於是,為了抑制強者,天道就會讓他們在走上巔峰之後,為富貴權勢所迷惑,走向腐化,走向墮落,走向低階趣味,讓它們做一些缺德敗德的事,它們就會失德,失德之後,它們的後代,智力會不斷的低下,能力會越來越弱,它們的家庭,也就會漸漸消亡。

    同樣,一個人,如果總是想著害人,那麼他就會逐步的失去志向、智力和生育能力,如果他有後代,也會越來越弱越來越傻,最終走向消亡。

    為了向生,不向死,我們華人的本能會默默的提醒我們,要做好人好事,並且認為成為這樣的人很高尚,實際上這些都是我們道德本能的自發自覺行為。

    我們華人的道德,就像空氣和水一樣,在主宰和支配我們的一切精神活動,道德是天定的,並在我們中國每個人一生下來,就預裝在我們的身體和精神之中。

    為了進一步闡述這個道理,我們還可以再做一個推演:

    設想一個極端的狀況,如果人類成員,全部都選擇“害人”作為自我儲存和實現的策略,那結果會是怎樣呢?

    很自然的,就是每天人頭滾滾和互相傷害,沒有人在是安全的,每天都是在戰鬥,直到地球上剩下最後一個人。

    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可以認為是在選擇善良,是我們的道德賦予我們華人的生存和交往策略,是我們日用而不知的比選擇兇惡策略預期收益更大的策略。

    簡單總結一下:害人→失德→失智→失能→早亡,為了避免早亡,道德讓我們選擇不要害人之心。

    然而,沒有害人之心,是不是都要成為聖母大清新?都要成為愛護毒蛇的農夫?

    這就到了下一句:

    “防人之心不可無”。

    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背後:生存發展的三重判斷

    個人、家庭、集體、國家,每一個生命組織的天然使命,是生存發展,而不是死亡衰微;是向生,而不是向死;是生生不息,而不是斷子絕孫

    要想實現生存和發展,這樣的根本目標,就需要對周圍的環境,尤其是周圍的人,周圍的人群,周圍的種族,進行風險判斷,道德判斷和價值判斷

    什麼叫風險判斷?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看到面前有一個生物,那麼我們就要判斷,它是毒蛇嗎?是禽獸嗎?是野蠻人嗎?

    一條毒蛇,你永遠無法判斷它什麼時候會咬你;一頭禽獸,你永遠無法判斷它什麼時候會吃你;一個出爾反爾,喜怒無常和狡詐多變的野蠻人,甚至比毒蛇和禽獸更難判斷,你永遠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殺人放火,什麼時候又跟你談笑風生。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主席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朋友不會危害自己的生存,但是敵人會危害自己的生存。

    對於任何個人,任何組織,任何民族,的生死存亡而言,風險判斷的至關重要的意義。它是一切的出發點。

    敵我分明都是生存的第一法則和首要問題。

    如果一個民族,連最基本的風險判斷意識都喪失了,既不理解自己的歷史,也不理解現實的形勢和時局變化,那麼它離滅亡也不遠了。

    那麼,怎麼作出風險判斷呢?

    風險判斷,是可以通過歷史資料和現實狀況來進行測度和評估的,對於一個民族的生存來說,歷史資料,就是我們的歷史典籍。

    所謂的讀史可以明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我們的典籍記載的全是興衰存亡之變呢?

    因為歷史的最大功能,就是給風險判斷提供歷史資料。

    根據我們的歷史典籍長期記載的龐大資訊,相比歷史資料,現實狀況,對形勢時局作出風險判斷。

    依據這些風險判斷,我們得出結論,警醒自己,周邊的民族,哪些民族會強大,並且會威脅自己的生存。

    “防人之心不可無”,說的,就是這樣的風險判斷的問題。

  • 5 # 鍾蝰

    這句民間俗語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說,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有整人害人之心,但又不能不提防奸詐小人使壞。

    為什麼既不能害人,又不能不防人呢?

    一、行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1、要有善心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早已根深蒂固,仁即愛人。《論語·顏淵》中,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在告誡人們: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有點“將心比心”的意味。是的,為人要和善通達,處事要坦蕩磊落。“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既通俗又易懂,人需積德行善,提升個人的修養和品行。

    《禮記·大道之行也》亦云:“故人之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謂大同。”《孟子·梁惠王上》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已是較高層次的美德了。

    歌曲《愛的奉獻》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現實社會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彰顯出了無私的奉獻、無疆的大愛!這有助於形成人民和樂、社會和諧的大好局面。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關鍵時刻還得捨己為人,甚至捨生取義。為難之處顯身手,該出手時就出手。

    2、勿起歹心

    “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因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只有不做損人利己、作奷犯科之事,才能心安理得;若是貪圖私利而不擇手段,終會走上害人害己的不歸路。

    如果心底無私了,天地就會更加寬闊。“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很多人其實理解錯了。“淡”在這裡不是“平淡”、“薄情寡義”,而是“澄澈”、“純潔”。

    俗話說得好:“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是的,不是不報,而是時辰未到。為人不可巧取豪奪、為非作歹,否則讓人戳脊梁骨,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更有甚者,失了自由、丟了性命,受到正義的審判,淪為歷史的罪人!

    二、防備意識警鐘長鳴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自古即有“一母生十子,十子九條心”之說,而且“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凡事要留個心眼,忠厚老實不等於迂腐痴呆。所以,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輕信傳言,不貪小便宜,始終銘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忠告。

    即使自身注重修養,也難免遇上道貌岸然、口是心非之人,這不得不防備。《增廣賢文》中有很多處世箴言,諸如“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為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等等,警示人們要明辨是非,以免上當受騙。如果人家把你賣了,你還幫著人家數錢,那就是人生極大的悲哀了!

    眾所周知,《水滸傳》裡行走江湖的楊志也算見多識廣、小心謹慎了,但在黃泥岡也對晁蓋一夥“智取生辰綱”而防不勝防。

    現實生活中美麗的陷阱也很多,君不見傳銷人員首選坑親友嗎?你的手機應該收到過中獎的簡訊,你信嗎?富婆重金求子找你,你信嗎?高息集資,你信嗎?旅遊途中導遊帶你去購物,說那些玉器、銀器質地純正,物美價廉,你信嗎?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很多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凡事還得多個心眼,記住那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 6 # 微詩陽春白雪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句話很有理解,害人之心不可有,有了就是違法犯罪。防人之心不可無,無了就要吃虧上當甚至被害。

    害人之心不可有,是控制自己私慾,不胡作非為,就沒有牢獄之災,就是一位合法公民。這一條大部人都能做到,尊紀守法是公民的基本素質。如果你沒有法律意識,任性妄為,很可能要吃官司,成被告。希望大家記住這簡短几個字“害人之心不可有”,可保不惹麻煩。

    防人之心不可無,是告訴你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你能控制自己不幹壞事,但你阻止不了別人的怎麼想怎麼幹。沒有必要的防範意識,很容易被人算計。人說“賊偷大意”,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我們要注意自我保護,不給壞人下手的機會。不單獨進入陌生地方。不熟悉的人,不要和他談心,防止被騙。為了自身安全,防人陷害,是應當具有的。

  • 7 # 樹德漢碩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話自小就聽說了,後讀《增廣賢文》,知道收錄了這話。這話是警語哲言,很有影響力,啟迪教化了不少人,作用大了,教人莫作惡,多行善,要有誡心警覺。

    大千世界,紛繁複雜,什麼人沒有?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誰沒私心,誰不會使點手段?有的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當面說你好,背裡罵你醜的人不少。從勸人向善莫作惡,教人防備人上說,這話過最合適不過了。人求善始善終,所以不應有害人之心,人生害人心,為非作歹,必有因果報應,難得善終。多行不義必自斃。人與人之間總是相互的,害人多了會自害,一時得好,未必終好,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但人心難測,社會中什麼人等都有,有的私心太重,有的貪婪不足,有的被名利衝昏了頭,所以隨時都有可被人使壞,因此,為好好保護自己,防人之心是要時時有的。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未雨綢繆,防患未然,防微杜漸是應該的。多少人因一時大意粗心,沒防患準備,失去誡心而悔恨?這教訓不可不吸取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背裡的蝦線,是不是髒東西?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