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哥帶你品味生活
-
2 # 南粵新農人
天氣大旱,玉米種植地的土壤墒情不好,玉米植株缺水,引起葉子耷拉萎蔫,建議分幾天澆水,多次澆水,或者澆跑馬水,不建議大水澆灌玉米,原因下面會細說。
天氣大旱,玉米地為什麼不適宜大水漫灌目前夏季,天氣氣溫比較高,如果玉米地大旱缺水,許多農民可能會想著用省時省力的方法,對玉米進行大水漫灌方解決玉米缺水狀況。其實這種澆灌方法非常的不可取,天氣氣溫高,大水漫灌玉米會造成地溫上升,有極大的可能會引起玉米根系病害,也會因為大水漫灌加劇土傳病害的傳播。
玉米是抗旱的作物,太水漫灌會造成土壤太溼,反而會影響植株生長,對高產不利,玉米根系也不耐水,根系被水浸泡時間過長會造成窒息致死。土壤水分過高,根系也容易感染根腐病。還有一點就是土壤水分過高會造成玉米徒長,降低抗倒伏能力。
玉米適宜澆灌或者跑馬水玉米根系扎土深,如果植株有1.5米高,根系能扎入土壤裡70釐米深,根系扎土深也表明了玉米是比較抗旱的作物。
天氣遇大旱時,玉米因墒情缺水,造成植株葉片耷拉萎蔫,建議採用澆水方法澆灌,分多天澆水,麻煩可採用霧噴方法。每次澆到土壤5釐米深的土溼潤即可。
圖省事可進行灌跑馬水,前提時玉米未發現過土傳病害,跑馬水也就是一邊灌水一邊排水,這樣因水是流水的,能降低因澆水造成的地溫上升。全田都引到水後,等水浸泡土壤3小時後需及時排幹水。
提高土壤墒情,增強玉米搞旱能力為了解決大旱墒情,建議農民朋友們還是在空閒時進行一次培土除草工作,將田間土壤往玉米植株根部培,增加植株根部的土層高度,同時培土後鋪墊一層禾稈草,土層高又有禾稈草遮擋,土壤水分蒸發減緩,能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
3 # 鄉野老農
天氣大旱,玉米耷拉葉子,大水澆灌可行嗎?
現在北方的夏玉米正是拔節初期,對於整個玉米的生育期正是關健的節點。三伏天,氣溫高,地表水蒸發過快,如果這時候乾旱少雨,又不能及時澆水,肯定會對玉米的生長產生影響,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那麼,對於處在旱情嚴重的玉米可不可以大水澆灌呢?具體情況具體分折,按我們農民的種田經驗來說,是可以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這裡種田都是封好畦子的,水大水小盡在你的掌控之中,你澆水再大也不能漫過了田畦。對於長時間乾旱,適當的大水澆灌可以減少澆水的次數,降低種田的成本。
專家說小水多澆,說得天花亂墜,無疑會增加農民的種地成本,再說你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嗎?
對於不封田畦,大水漫灌澆地的來說,是不應當提倡的。一是浪費水利資源,二是增加種地成本,再一個,大水漫灌,如果是在玉米拔節起身後,一旦遇上大風暴雨,玉米肯定倒伏減產,會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4 # 農村小小李
當天氣長時間處於乾旱狀態,玉米耷拉葉子的時間不止是炎熱的中午時分,連早上玉米葉子都耷拉的時候,且未來一週沒有降雨的情況下,大水澆灌切實可行,在玉米生長的週期內,對於水分的要求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現在北方炎熱的夏季,室外悶熱溫度高。
天氣大旱,玉米耷拉葉子,大水澆灌可行嗎?所有澆水多少的前提是建立在一個,未來一週內是否有持續性強降雨,和當地的灌溉澆水條件是否充分支援。
不要去管玉米那個生長階段,只要玉米葉子長時間耷拉,且最近天氣並沒有持續強降雨出現,那麼在得到澆水機會的情況下,一律選擇大水漫灌。
從我所在的魯西南農村來講,現在的玉米長勢並不高,大水漫灌並不會導致因為土地溼潤,而引起倒伏,所以在等到澆水作業的時候,都會選擇把玉米充分灌溉溼潤,本身今年就比較旱,土壤裡面已經乾涸的厲害,即便是你漫灌一次,隔個二天看看地裡早已經沒有積水了。
結合本地區的灌溉澆水方便程度,和近年來的天氣狀況結合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進行澆水作業
我們這裡地處於魯西南農村,一般這個季節都已經進入了雨季,雖然今年的降水量沒有往年多,但是這一週也是下兩場透雨,因此目前並沒有澆第二遍水的打算。
我們這裡的澆水都是以機井灌溉來進行,河道里面已經好幾年沒有水了,澆水都是各個小組分批次來進行,首先要確保的就是每個小組都能順利完成一次澆水作業,所以只要是排隊等到澆水時間的時候,都是不會放過的,因為農村澆水的機器裝置都是共享的,是一個小組的共同財產,每次澆水裝置的安裝都是大家合夥完成的,三五個人是幹不了的。
當然對於種植大戶,自己打的機井,水泵幾乎整個夏天都在水井裡面不動,他們的澆水就比較科學合理化一些,想什麼時間澆水就什麼澆,這個是根基個人條件來講的,所有大家不要輕易的按照一些專家說的,按澆水時間和澆水量多少來進行,你沒有那個澆水條件,你只能選擇等到澆水機會,且最近沒有降雨,你就只能選擇大水漫灌。
其實從種玉米來講,夏季二水灌溉有利無害,即便是北方處於雨季,但通常雨量都不會很大,並且都是以雷雨為主,降雨的時間並不長。所以在玉米抽穗期間,即便是玉米地裡面並不是很旱,適當的澆水一次絕對,對於玉米下一步生長增產有提高。
好了關於本村澆水分享就寫這麼多,如果你對於我的回答有些認同,希望你能給小小李一個關注,你的鼓勵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
5 # 天義說
您好,我是天義,專注於三農領域。玉米在我們南部山區也是有種植的,現在這個時間段正好是玉米快要成熟的時候,不能缺水太乾旱了。一旦看到玉米聳拉著葉子,說明需要補水了,像問題中採用大水澆灌的方式,完全是可以的,對於玉米來說,比較解渴。當然具體操作上,還是有以下3點小細節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第一點,進行澆灌的時候,一般選擇傍晚或者是晚上,避開中午高溫現在是夏天入伏階段,過幾天就是大暑節氣了,所以中午甚至是下午太Sunny非常的強烈,氣溫高溼度也燜的慌。要是選擇這個時候,給玉米地進行澆水的話,容易激到玉米根,造成反作用。所以在傍晚或者是晚上是比較好的時間段,也容易讓玉米植株得到真正的水分,旱情得到緩解。在天義的老家這邊,因為靠著錦繡川水庫,所以澆灌玉米地的水都是從溝渠引到田地裡的,水量也很大;現在如果雨水不多的時候,你會發現晚上鄉親們都是互相幫忙,一家一家的排著隊給地裡的莊稼澆水,有時候會忙到天亮。
第二點,玉米經歷過大旱後得到大水澆灌,喝水足夠了還需要補肥加營養由於一棵玉米植株上會同時結出好幾個玉米果實,因此雖然看著是葉子出現了打蔫的現象,其實也影響到了玉米的生長。雖然透過澆水以後,玉米對於水分的需求量是足夠了,但其實內在的根莖葉的營養需求是欠缺的,這時候需要透過補肥來讓玉米植株儘快的恢復過來,提升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可以用一些畜牧肥料,牲畜禽類的更好,混合一些有機鈣肥使用,對於經歷過乾旱水灌的玉米來說,效果比較明顯。
第三點,大水澆灌後的一星期內, 如果天氣沒有雨,隔2天左右需要小水再澆灌一下天義的老家是在北方山東地區,因此夏天的時候雷陣雨有時候比較集中,有時候一個多星期都沒有雨,所以我們這邊一般大水澆完地後的一個星期內,仍然會有2到3次的小水澆灌,確保玉米等莊稼是徹底的擺脫了乾旱,這樣下來根部附近的土壤是溼潤的。哪怕接下來半個多月重新出現乾旱的情況,對於玉米的生長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多的損失和影響。
最後總結:除了以上的觀點,有時候不同地區的土質層是不太一樣的,這樣玉米生長在不一樣的土壤中,選擇大水還是小水澆灌得根據實際來選擇才好的。希望以上的看法,對咱們廣大的三農朋友們能有幫助,也歡迎您的關注和留言,咱們大家一起分享學習更多的三農知識。
-
6 # 農藝師老周
天氣大旱,玉米葉子萎蔫,我們老家陝南把這叫做“下晌”,才開始的時候只在午後才會有這種症狀,到後來,太陽一出來就會萎蔫,經過3~5天,晚上都不能恢復了,植株葉片就開始枯黃,不可逆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就沒治了,嚴重影響玉米生長髮育,甚至於絕收。合理灌溉,是解決旱情的唯一措施有效措施。
在我們這個地方,玉米地出現乾旱現象,一般只要出現葉片萎蔫,就立馬進行灌溉。由於河床降低,原有的灌溉渠道基本上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都是各家各戶自己購買水泵抽水灌溉的,最大抽水量也就是八分管子搭在地裡,隔一段時間換一個地方,這樣的灌溉方法速度慢,效率低下,但是都是60歲以上的老頭和婦女乾的活,也不存在浪費時間。一般情況下,一畝地需要14小時,也就是從下午開始到天亮結束。經過灌溉的玉米第二天就會煥發生機。
在我的鄰村,一片160畝的大片耕地原來有一條灌溉渠,每到乾旱的時候,他們就會給你組織大夥一起修渠,然後從上水地塊開始大水漫灌進行灌溉,一直將所有地塊灌滿為止。經過兩年的澆水,發現浸水時間過長的上水地塊都會出現死苗或者發育不良的情況,以後就沒有人這樣灌溉了。
為什麼會出現灌溉後玉米減產呢?玉米喜歡高溫,同時也對水分敏感,土壤乾燥,地上部分枯萎,土壤含水量超過95%以上8個小時,根系就會死亡。這則出現在洪澇災害嚴重的時候,這個時候玉米地,積水也排不出去,玉米根系就泡在水裡,玉米又不是水稻,怎能忍受長時間的浸泡呢?
結論:土壤乾旱會嚴重影響玉米生長,土壤含水量太大,而且時間過長,危害程度更嚴重。所以,玉米地也需要排灌設施,切忌大水漫灌,保證能灌溉,也能保證多餘的水分能夠及時排出去,這樣才能滿足玉米對水分的需求。 -
7 # 若飛305
天氣大旱,玉米耷拉葉子,大水澆灌可行嗎?
不太明白題主的意思,在乾旱的情況下,玉米急等用水,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怎麼澆灌都可以,只要能夠緩解旱情就行。
在這裡,我想題主問的意思不是說玉米過於乾旱,突然來一場大水漫灌,對玉米生長會不會造成不利局面,比喻說水量過多呀,玉米根系受不了呀等等因素。試想,如果久旱不雨,突然來一場大雨,澆灌了玉米地,這還能算是一場災害嗎?顯然不是,人們都求之不得呢!
題主的意思,可能是旱情仍在繼續,應該怎樣合理的使用有限的水資源。如果是這樣的話,當然不應該大水漫灌了。因為春地種玉米,一般都是不起壠,不分畦的,基本上都是整個地片平種,也就是說,對人工澆水十分不利,很容易造成毫無方向的漫流,既浪費水源,也不能保證把整個地片全部澆遍。如果是麥地套種玉米,我們這裡在播種小麥的時候,就做好了以後澆水的準備工作。強調畦平壠直,以利於後期灌溉,而玉米又是種在壠的兩邊,照樣可以澆水。所以,在我們這裡,澆地都是大水漫灌的,不過不是毫無節制的全地漫流,而是有秩序的一個畦子一個畦子輪流澆灌,每個畦子的寬度不足一米,地很順,種小麥的時候就把地整的相當平順了。
如果不是以上情況,就不應該大水漫灌了,一方面天氣乾旱,水源奇缺,另一方面,地又不平,難以保證全部澆水到位。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用管子接到地裡,採取拖著管子澆地的辦法,一塊地方澆上水以後,再挪動水管澆另外一塊地方,這樣,既可以節省水源,又能保證所有植株全部澆上水。另外一種辦法,就是用水桶或者塑膠桶接水後,再運到地裡,在玉米根部灑水,這樣,也能達到節約水源,合理用水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天氣乾旱的情況下,玉米都聳拉葉子了,說明已經是久旱無雨了,這時候,水資源無比珍貴,如果沒有相應的水澆條件,切不可採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澆地,那樣的話,用水多反而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應採取節約用水的辦法,合理澆灌。
回覆列表
玉米追肥澆水,要避開五大誤區
16-05-25 zhusuhua... + 關注獻花(0) 收藏
誤區一:基肥不足追肥代
用優質農肥做基肥,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土壤團粒結構,為玉米的生長髮育提供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而化肥就不具備這個優點。“基肥不足追(化)肥代”,只能使土地越種越瘦,越種越板結。
誤區二:有肥就追,有水就澆
在拔節前的苗期,如不根據天旱程度、墒情好環、苗子強弱等實際情況進行追肥、澆水,往往使地上部的幼苗徒長,地下部的根系難以深扎,使幼苗失去蹲苗鍛鍊的機會,給以後植株倒伏埋下隱患。在灌漿期過量的追肥澆水,既加大投資,又浪費肥料,還會造成玉米貪青晚熟,遭受霜凍的不良後果。
誤區三:肥多水大多打糧
肥多水大固然是玉米獲得高產的先決條件。但使用不當,也只是有害而無利。春播玉米從拔節期開始,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並進,孕穗到抽穗達到盛期,開花到灌漿期又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孕穗到灌漿期是需水肥最多的時期,栽培上要實行“三追肥,三澆水,三中耕”。在拔節開始後進行第一次穴追肥,並適時中耕。在孕穗開始後進行第二次追肥,並中耕。在灌漿時進行第三次穴追肥,這三次追肥總量以不超過30公斤為宜。各次追肥量可掌握前輕中重後輕的原則:拔節期為施肥總量的30%,孕穗期為施肥總量的60%,灌漿期為施肥總量的10%。追肥以尿素為宜。
誤區四:重視氮磷鉀,輕視微肥
微肥對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影響很大,就拿鋅肥來說,玉米對它的反應很敏感。有試驗表明:玉米施用鋅肥,穗粒數可增加50~80粒,千粒重可增加15~30克,禿尖率減少50%左右,每畝增產8%~15%。
誤區五:抽穗後用不著追肥、中耕
玉米抽穗後,有不少地塊由於基肥施用不足或質量不高,追肥效力又已耗盡,土壤中的營養已經滿足不了玉米的生長需要。這就急需酌施一些速效性的氮磷肥,以防早衰,促進灌漿和籽粒飽滿,提高千粒重。這次“攻籽肥”要早施,穴施,適量施。要改變那種“立了秋掛鋤鉤,消消閒閒等秋收”的舊做法,要淺鋤,勤鋤,經常保持活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