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特樂課題了嗎

    1.合從連衡

    【拼音】: hé zòng lián héng

    【解釋】: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

    【舉例造句】: 陵夷至於戰國,天下分而為七,合從連衡,經數十年,秦遂併兼四海。

    2.遠交近攻

    【拼音】: yuǎn jiāo jìn gōng

    【解釋】: 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時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資策略。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舉例造句】: 莫若以納遼之幣歸之於金,坐復燕雲故土,正合遠交近攻之計。

    3.秦晉之好

    【拼音】: qín jìn zhī hǎo

    【解釋】: 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處】: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舉例造句】: 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秦晉之好。

    4.珠聯璧合

    【拼音】: zhū lián bì hé

    【解釋】: 璧: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珍珠聯串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塊。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

    【出處】: 《漢書·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舉例造句】: 便是你兩個,當日無心相遇,也想不到今日珠聯璧合,作了同床姐妹。

    5. 和衷共濟

    【拼音】: hé zhōng gòng jì

    【解釋】: 衷:內心;濟:渡。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出處】: 《尚書·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舉例造句】: 他見了啟事便跑到書店裡來,談了些和衷共濟的話。

    6. 求同存異

    【拼音】: qiú tóng cún yì

    【解釋】: 求:尋求;存:保留;異:不同的。找出共同點,保留不同意見。

    【出處】: 《人民日報》1965.3.23:“共同點是基本的,分歧是區域性的,可以求同存異。”

    【舉例造句】: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還是求同存異吧。

    7.同仇敵愾

    【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解釋】: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舉例造句】: 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

    8. 分工合作

    【拼音】: fēn gōng hé zuò

    【解釋】: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出處】: 沈從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說不定還留在縣裡,經營一種不必要本錢的職業,分工合作,都不閒散。”

    【舉例造句】: 整個的社會是分工合作,各司所職。

    9.合衷共濟

    【拼音】: hé zhōng gòng jì

    【解釋】: 猶言同心協力。

    【出處】: 謝彬《民國政黨史》第四節:“進步黨亦感兩黨提攜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濟。”

    【舉例造句】:我們應該合衷共濟。

    10.各得其所

    【拼音】: gè dé qí suǒ

    【解釋】: 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出處】: 《周易·繫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舉例造句】: 全華人民都要有說話的機會,都要有衣穿,有飯吃,有事做,有書讀,總之是要各得其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簡單的英語小故事,加中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