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話頻道

    現實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兩類演講者。一類演講者,能夠堂堂堂堂從頭到尾把演講講下來,行雲流水,非常地流暢,作為聽眾,就算我們不在意他的內容,有的時候光聽他講話的那種感覺,就是一種享受。相比之下,另一類演講者的演講表現就差強人意:講話不流暢,不乾脆,有種磕磕巴巴,拖泥帶水的感覺。

    一、語言不流暢導致口頭禪

    在這個地方,你記住一個說話規律:講話不流暢,就容易滋生口頭禪。因為你在講話的時候,如果講著講著思路就斷了,講著講著就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表達了,那麼這個時刻,實際上你就給口頭禪創造了可乘之機,「額,啊,這個,那個]這樣的口頭禪就出現了。你在這個時候很自然地冒出一些口頭禪,一方面是為了填補語言表達間隙和空白,避免在思路斷掉的時候無話可說。另外一方面,你在沒思路的時候講一些口頭禪,實際上也是為了刺激自己趕緊把這個思路接上,然後繼續往下講。對吧?

    那反過來,如果說你講話思路非常清晰,語言表達也特別流暢,就像第一類演講者一樣,那麼我們平時常見的那種口頭禪就沒有可乘之機,所以口頭禪這個事情跟語言流暢性是直接相關的。如果說我們想減少口頭禪的話,那我們實際上就可以透過提高語言的流暢性來實現。

    二、那麼,語言不流暢的原因又是什麼?

    按照我個人所總結出來的說話經驗來看,我們很多人之所以講話不流暢,除了先天的口才因素之外,最直接的原因主要就三個:

    第一,你講話不流暢,主要是因為你思路不流暢,你對你正在講的這個事情本身你不熟悉,你沒整明白,所以講出來的話就容易磕磕巴巴的。

    第二,說話不流暢,實際也跟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直接相關的。有的時候,你雖然已經非常清楚自己所要講的這個事情的邏輯和思路了,但是具體涉及到怎麼遣詞造句把這個事情跟人說清楚,講明白,這個實際上就涉及到語言表達,或者說語言的組織能力了。如果你的語言組織能力有問題,那麼你在講話的時候,尤其是在你需要即興發言的時候,你說話的這個流暢性就會受影響。

    第三,最後一個導致語言流暢性的原因,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選擇太多。這個事情我一說你肯定能感同身受,就是我們在跟別人講話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其實非常清楚下一秒要說一個什麼意思,但是當我們想要用語言去表達這個意思的時候,問題來了,我們的腦子裡面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好幾種表達方式,或者會出現好幾個詞彙。面對一個意思,我們發現既可以這麼說,又可以那麼說。語言表達這個事情呢,其實說起來很奇怪的,面對一個意思如果說你沒有語言去形容去表達吧,你的這個思路就會斷,口頭禪就來。但如果說有的時候你選擇過多,一個意思如果說你有好幾個詞來形容,這個時候你的這個思路也會被稍稍打斷一下。是用這個呢,還是用那個呢,你也會想一下。只要你一遲疑,一猶豫,正常的說話節奏就會斷一下,語言流暢性就會受影響,因此有的時候,我們面臨的選擇太多,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三、克服口頭禪的三個「解藥」

    所以我們在講話的時候語言不流暢,基本上就是這麼三個原因。如果說你想讓自己的這個語言流暢起來,那麼你肯定就得在這三個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

    ❶ 把思路捋順再說

    一方面,如果說你思路還不清楚,對你正要講的這個事情都沒搞明白,都不熟悉,那你趕緊的,先把這個事情先搞清楚再說,先把你的這個思路給理清楚再說。講前試講三到四次,尤其是磕磕巴巴講不清楚的地方反覆試講, 不斷地完善,這個實際上就是一個整理思路的過程。

    ❷ 把表達方式提前摳準

    另外一方面,如果你本身的這個語言組織能力比較差,有些意思不知道該怎麼講才能說清楚,那麼咱就笨鳥先飛,私下先把要講的這個東西事先琢磨,研究一下,時間花下去,一點點地摳,把整個演講講清楚為止。你最後把自己摳出來的這個表達方式固定下來,練練熟,最後演講的時候就可以把內容相對流暢地表達出來。

    當然,如果有的時候我們語言組織能力差一點的人是去做即興發言,沒有太多時間去做準備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想讓自己講出來的話儘可能流暢的話,我給你幾條建議:

    第一條:開口說話的時候,明確一條中心思想,要表達一個意思,就直取核心,不要講什麼枝枝蔓蔓,彎彎繞繞的東西,就挑這個事情的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來講。

    第二條:在講的時候,刻意講得少一點,言簡意賅,因為說得越多,出問題的可能就越大。所以既然你語言表達能力有限,那你就少說一點,這樣可以藏拙。

    第三條:在表達一個意思的時候,儘量用最簡單的詞彙,最簡單的語法來組織語言。不要整什麼很抽象的,很漂亮的那種詞彙,很多詞彙你實際都沒理解它是什麼意思,講話的時候還叭叭在那裡用,說了半天把自己都給整蒙了。何必呢?在這種情況下你還不如老老實實地用一些簡單的詞彙,簡單的語法把你想說的東西直接說出來。

    這樣一來,你在說一個事情的時候,你的這個語言表達相對來說就容易變得流暢。所以對於我們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差一些的同學,大白在前面提到的這幾個建議你就可以去重視一下,應用一下。

    ❸ 就近原則

    最後一個,如果說你在講話的時候如果遇到了那種選擇太多的情況,那麼在這個時候你最好就是採取一種策略,就是就近原則。你在表達一個意思的時候,你腦子裡最先冒出的那個詞彙是什麼,最先冒出的表達方式是什麼,你就脫口而出。即便對這個意思你腦子裡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還有其他的詞彙,你都果斷地把它拋棄掉,你不要多想,最先想到的哪個詞,最先想到哪句話,你就用這個詞,這句話把想講的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你在組織語言的時候越乾脆,越果斷,你的這個語言流暢性就越高。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所以你拿著我們上面講的這三方面的原因去開刀,按照我說的這些技巧去調整,去實踐,你的這個語言流暢性就會得到提高。這些都是我自己在講話的過程當中所摸索出來的一些切身的經驗,我相信一定能夠給大家帶去幫助的。那當你的這個流暢性上去了,我在前面也說了,你的這個口頭禪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它就不容易出現了。

    四、全球公認的口頭禪矯正技術——停頓法

    當然對於我們已經有比較嚴重的講口頭禪習慣的同學來說,你在使用上面這些方法訓練流暢性的時候,尤其是在一開始那會,不管怎麼訓練,不管用什麼方法,我想你們在說話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要去說一些口頭禪。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我教你個方法:當你預感到自己要說口頭禪時候,你把這個口頭禪給憋回去,然後用停頓地代替你的口頭禪。也就是說當你意識到自己要說口頭禪的時候,你就先停一下,什麼話也不說,把這個口頭禪憋回去之後再繼續講我下面的東西。這樣停頓多了,憋多了,最後這個口頭禪慢慢就會減少並最終消失的。這種方法,我們把它稱之為是停頓法。這個是我們治療口頭禪的一種非常著名的方法。這種訓練方法你在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有點不舒服,因為你要人為地去憋一個東西的話,不管是憋什麼,終歸是不大舒服的,當然沒有關係,如果最後習慣成自然了,那也就沒有問題了。所以關於這個口頭禪,我們也可以透過停頓法來得到比較有效的解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語林秘笈

    如果你是靠演講的上鏡標準來吃飯,就專業訓練;如果你是依靠內容致勝,口頭禪也是風格。當然,口頭禪,幾乎很多人都有,專業演講訓練9年83個城市有超過1000場的經驗了,我來分享一點經驗給到你替換一下

    口頭禪是習慣性的,一個兩個不難改,難改的是習慣。那麼既然有了口頭禪,可能影響了你的感受和聽眾感受。那麼就換一個有價值的口頭禪吧。

    刻意練習

    把容易發生口頭禪的地方或是你要講的部分內容,列印成稿件,超過50遍以上的刻意練習,就會緩解。次數增加,效果更好。

    上鏡檢視

    透過手機錄影拍照等,讓自己更在鏡頭前的感覺,這樣的上鏡展示要求你不能有口頭禪,模仿播音員或是主持人一樣,多次練習。

    放縱不理

    放任自由吧。實際上,只要不是播音崗位或是專業主持人,有點口頭禪也不為過。也許就是你的獨特風格呢。相聲演員把口頭禪做成了心錨,就是可以隨時與聽眾互動的把戲。

  • 3 # 財經夜航船

    我本人經常上臺做一些演講,有一點點經驗分享。

    第一,打好腹稿。

    所謂有備無患,打好腹稿以後,上臺就信心滿滿,相應的口頭禪也就少了。

    第二,提前練習。

    有條件的話,提前自己對著鏡子,或者朋友家人,做一次多次的練習,提提建議。

    第三,掌握技巧。

    什麼技巧呢?就是當自己感覺偶爾短路的時候,用一些技巧去應對,比如主動自嘲,或者略微轉移話題,或者提前準備一些語句,這樣給自己緩衝。

    總之,熟能生巧,多多練習多多演講,滿滿就會好,不要懷疑自己。

  • 4 # 布衣公子

    記得我第一次在蘇州工業園區分享ppt技能的時候,一個學員評價說我的分享全程乾貨,但是演講技能略有欠缺,我那時候還沒有意識到演講技能的重要性,一年多來,我在全國各地分享ppt技能,也從來沒有考慮過去提升演講技能。

    但是我在錄課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口頭禪太多了,導致後期的裁剪非常耗精力,我開始反思,我的語言表達出現了什麼問題?

    1、事先熟悉自己錄製的內容多麼重要,否則各種口頭禪煩不勝煩。

    由於我的課程是事先寫好講義再進行錄製的,而且往往是寫好了多個講義,而後統一進行錄製,如果說我不事先複習一下,拿過來直接錄製,就會導致錄製的時候思路斷了,內容不熟悉,從而出現各種停頓、各種口頭禪。

    不僅有口頭禪,而且語言不流暢、磕磕巴巴或者甚至有顛三倒四的情況出現,這樣錄出來的課肯定不能直接去渲染影片,因此我花在後期裁剪上的時間,遠遠大於錄課的時間,差不多比例是八比二。

    2、一個人說話的一半可能都是廢話,言簡意賅多麼重要。

    經過多次影片裁課,我發現一個規律,一般15分鐘的影片最終能夠裁成8分鐘,10分鐘的影片往往可裁成5分鐘。可見,一個人說話的一半可能都是廢話,言簡意賅多麼重要。

    如何做到錄課時的言簡意賅呢?這個就要把功夫下在做講義的階段,在寫講義的時候,就要以凝鍊的語言,來寫出課程的要點。

    但是有一點技巧公子要說一下,講義的語言和演講的語言是不同的,演講畢竟是口頭語,講義是書面語,因此如果說你講課的時候照著講義去唸,別人一下子就能聽得出來,因而顯得沒有水平。

    所以如果您需要在錄課或演講前事先準備講稿,可以直接準備成口頭語的講稿,這樣,你在演講的時候,就不需要再進行書面語向口頭語的轉換工作,從而避免思維跟不上而導致磕磕巴巴和口頭禪現象。

    3、語速不要太快,並適當的增加停頓,可避免磕磕巴巴和口頭禪。

    語速慢一點,讓思維跟上你的語速,這樣就不會磕磕巴巴了,而且,表達的內容每告一個段落之後,適當增加停頓,這樣會極大的減少口頭禪。

    實際上口頭禪也是一種停頓,它是一種有聲的停頓,但這種停頓很讓人噁心反胃,因此,增加無聲的停頓,從而避免有聲的停頓。

    從錄課影片後期的處理來說,語速慢一點,且有停頓,這樣更方便我們進行影片的裁剪,從而大大減小後期製作的精力。

  • 5 # 鵜鶘心理

    在演講中不時跳出些口頭禪的確是讓人比較不舒服的。同時因為這個習慣帶來語言的不流暢會給人說話沒水平的看法。我感覺要想克服這些口頭禪,還是要先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再採取相對應性的措施。

    產生這種行為現象我想不外乎有這麼幾點原因:

    一是氣場不大,導致演講時有緊張焦慮的情緒。這個一回想平時說話的情景,比較一下是不是隻有在演講時才發生口頭禪這種現象,還是平時說話中就有,或者是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會發生。當我們瞭解到自己不同場景中的表現狀態時,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因為怯場原因造成。如果是怯場,則要加強平時的模擬訓練和場地熟悉等。可以對著鏡子來矯正自己的形象,也可以虛擬演講的情形,想象自己演講的情況;

    二是準備不充分。口頭禪實際上是大腦對思維卡頓時的一種即時反應,已給自己一點緩衝時間來整理思路,以便繼續的演講。要是準備不充分時上臺,加上臨場有點緊張之類的小情緒在,更是加劇了行為的反應頻率。所以上臺之前一定要把自己想說的主線和大綱整理出條理,讓自己能夠透過簡易的聯想就能夠不會忘記內容;

    三是表達能力欠佳。這或許也跟自己過往的經歷有關,可能在之前在說話時經常性會被人打斷形成一種生活的陰影,故而形成一個生活模板。要想克服這種障礙,一種是想象法,想象自己在演講時要是發生口頭禪,立刻停止,倒帶重來。二是橡皮筋法,就是在手腕套上橡皮筋,要是有那種行為就拉橡皮筋彈自己一下,讓疼痛和口頭禪形成條件反射作用。久而久之,也會降低口頭禪的機率的。

  • 6 # 演講教練王坤

    第一,充分準備自己的演講內容,梳理清楚思路,然後反覆預演甚至彩排,直至對演講內容足夠熟悉,熟悉到爛熟於胸,張口就來;

    第二,刻意練習。採取錄音的方式,演講一分鐘左右的內容,錄下來,回過來自己聽,只要聽到不該有的這個口頭禪,就重錄一遍,錄第二遍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開始刻意注意這個詞彙了,當你想說這個詞彙的時候,稍作停頓,一般來說3秒鐘以內的停頓,都不算冷場。練習的時候,語速不要太快,儘量讓大腦的思考速度和嘴巴表達的速度相協調,反覆錄音,反覆調整。這個過程,你至少堅持一個月的時間,這一個月中的每一天,都做一次這樣的練習,才可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你可以邀請一位比較嚴格、值得信任的朋友監督你,邀請他在你說話的時候一旦高頻次出現這些口頭禪,直接提醒你或者你們約定好,如果這些口頭禪高頻次出現了,就用自己非常不喜歡的某種方式作為“懲罰”,但執行一定要到位,不能縱容自己,少罰或者不罰都是達不到效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龍珠裡全人物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