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極低密度脂蛋白,是由肝臟利用乳糜顆粒殘粒、膽汁酸、脂肪酸、糖和蛋白質的中間代謝物與肝臟內合成的載脂蛋白組成的一種脂蛋白。VLDL大小為30-80nm,含有甘油三酯、膽固醇、膽固醇酯和磷脂,甘油三酯(TG)佔60%,膽固醇(TC)佔20%,載脂蛋白佔10%,其他成份10%。蛋白質部分為ApoAⅠ、AⅣ、B100、C、E等。VLDL在肝臟合成,利用來自脂庫的脂肪酸作為合成材料,其中膽固醇來自CM殘粒及肝自身合成的部分。ApoB100全部由肝合成,肝合成的VLDL分泌後經靜脈進入血液,再由VLDL內ApoCⅡ啟用LPL,並水解其內的TG。由HDL的LCAT作用生成的膽固醇酯經CETP轉送給VLDL進行交換,而VLDL中餘下的磷脂、ApoE、C轉移給HDL,VLDL轉變成VLDL殘粒(remnant),而後大部分透過VLDL受體攝入肝,小部分則轉變成LDL繼續進行代謝。作用肝細胞可以葡萄糖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也可利用食物及脂肪組織動員的脂肪酸合成,然後以載脂蛋白B100,載脂蛋白E以及磷脂、膽固醇等結合而形成極低密度脂蛋白。在低脂飲食時,腸粘膜也可分泌一些極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極低密度脂蛋白入血後的代謝,大部分變成低密度脂蛋白。由於極低密度脂蛋白在血中代謝較慢,半衰期為6~12小時,故空腹血中仍有一定含量的極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由於攜帶的膽固醇相對較少,且它們的顆粒相對較大,故不易透過動脈內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辣雞翅的做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