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好像有些不準確的地方,應該不是“印度洋暖流”,因為暖流是洋流的一種,我們無法把海洋中暖流引到陸地上來,題目中的意思應該是引來“印度洋的暖溼氣流”,也就是西南季風。我們都知道,亞歐大陸的東部和南部地區屬於季風氣候,每年夏季時就會有夏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從而帶來降水。

    比如,中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有利於東南季風的深入。位於南亞的印度,降水主要是由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但是由於高大的喜馬拉山脈和青藏高原的存在,西南季風所攜帶的水汽很難逾越,無法把水汽輸送到更為內陸的地區。如果喜馬拉雅山脈能開一個口子,那麼西南季風就會把暖溼空氣送進來。

    事實上,喜馬拉雅山脈天然就有一個口子,那就是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大峽谷,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南部,西南季風攜帶著暖溼空氣就是透過這個“水汽通道”進入中國的青藏高原的,並沿著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進入青藏高原內部,所以青藏高原的年降水量是由東南往西北遞減的。所以,如果在喜馬拉雅山脈上開一個口子,向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那樣,確實可以把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引進來,不過這個應該只是一個設想,巨大的工程量是無法想象的。

  • 2 # 崑崙還東國

    這次我覺得要聊聊學術界怎麼看待給喜馬拉雅山脈開口子。

    學術界關注的不是上述的五大溝谷,而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水汽通道。這個通道夏季6至8月,水汽通量可以達到700~1000克/(百帕 · 釐米· 秒)。所以有些人設想在喜馬拉雅山阻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水汽通道的口子,在正北面炸開擴大,給三江源(長江、黃河源頭)地區增加形成降雨的水汽,提升3倍到5倍。下圖是開口的方向,

    然後高登義等科學家真去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考察了3年,用實驗資料模擬,在口子已經被擴大的情況之下,並假定在西南季風最強的時候,同時沒有西風阻擋水汽北上,沒有蝸旋運動浪費水汽。就在這樣最佳的條件下,三江源地區能增加20%~25%的降水,也沒有預期的強。如果考慮到西風阻擋的影響和蝸旋讓暖溼氣流就地下雨的存在,從炸開的口子中穿過的水汽基本上到不了三江源源頭地區,影響範圍小。

    其次水汽的輸送不僅需要通道,由於南低北高的地勢,還需要能量推動水汽克服落差,逆行而上,這個能量不知從何而來。

    可見根據高登義的研究,炸開口子並不能引導水汽到想要地方去,還要額外力量來推動,這恰恰是人類目前難以做到的,因為這不簡單的裝個風扇解決的。

  • 3 # 勇敢只為明天

    我認為這是絕對不信的,如果那樣,西藏的冰川就會全部融化,下游就會犯浪成災,等雪山化沒了,就會有的河流斷流,世界的水塔也就沒有持續性供水了,違被自然規律,會給生態照成重要影響的

  • 4 # 地理那些事

    在前面的幾個回答中,我講到了由於青藏高原的隆起,在其自身的動力作用和熱力作用下,改變了中國西部特別是南疆區域的氣候環境,對周邊區域的氣候環境也產生深刻的影響。

    經常用吹風機的GG或MM就會知道,這種靠電動機驅動轉子帶動風葉旋轉吹出的熱風,在擋位一定時,距離越遠感受到的熱風或者涼風就越弱,而如果在出風口加一個導流管,還能起到聚風的效果。如果在喜馬拉雅山脈開一個口,其原理與吹風機工作原理相似,但是實施起來不僅工程量大,甚至還會事與願違極易破壞西部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

    1、喜馬拉雅山脈是中國與南亞幾個國家的天然界線,想要在此搞基建,人為分得印度洋暖溼氣流的一杯羹,在以三哥為首的國家裡是行不通的,畢竟這是南亞次大陸諸國維繫生命的水源之所在。

    2、喜馬拉雅山脈全長2400多千米,寬200到350千米,很顯然要開一個50千米的口子,這無疑是愚公移山之舉。

    3、青藏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凍土廣佈,植被覆蓋率低,貿然鑿山挖洞,由於區域性環境的改變,會造成高山冰川消融,造成水患的同時還加速山地區域的水土流失。

    4、事實上,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有多處天然的缺口,但是暖溼氣流仍然難以翻越藏北高原和以崑崙山為代表的呈東西走向的山脈,即使在喜馬拉雅山開一個口,也只能是增加雅魯藏布江的水量。

    總之,即使在喜馬拉雅山脈開口成功,西南的印度洋暖溼氣流並不能長驅直入到達塔里木盆地,也不會到達三江源地區,畢竟氣流會受到地形的阻擋。

  • 5 # 火星一號

    題主這個腦洞不小,事實上,早前就有人提出過這樣宏大的地球工程。

    在數千萬年前,向北移動的印澳板塊撞上亞歐板塊,由此引發喜馬拉雅運動,這次造山運動使得曾經的海濱區域大幅度隆起,最終形成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這條山脈東西跨度可達2400公里,南北跨度約兩三百公里,北坡要比南坡平緩許多。

    由於喜馬拉雅山脈巍峨地聳立在青藏高原南部,導致從山脈南面印度洋吹來的暖溼氣流被阻擋在南坡,而從山脈北面吹來的乾冷氣流被阻擋在北坡,從而導致南北坡出現巨大的氣候差異。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坡,雨量非常少,氣候寒冷乾燥,植被十分稀疏。而在南坡,雨量非常充沛,氣候溫暖溼潤,植被十分茂盛。

    那麼,是否可以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某處開一個口子,讓印度洋的暖溼氣流繼續北上,從而大幅度改善北坡的氣候呢?

    首先,想要在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中開出口子很困難,這是一項巨大的地球工程,所以肯定需要投入極其巨大的資金,而且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完工。如此巨大的投入能否換來相等價值的回報還是個未知數,因為不是給喜馬拉山脈開個口子就能讓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滋潤青藏高原。

    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面就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這被譽為世界屋脊,因為它的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即便印度洋的暖溼氣流能夠穿過喜馬拉雅山脈,但前方還要面對高聳的青藏高原,暖溼氣流很快會消耗殆盡,根本無法滋潤總面積可達250萬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

    給喜馬拉雅山脈開個口子最多隻能讓開口方向上的有限區域得到滋潤,這就像被譽為西藏江南的林芝那樣。由於獨特的地勢,林芝所在區域剛好有個開口可以使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逆江而上,使得這裡的氣候變得相對溫暖溼潤。

  • 6 # 野風家

    應該跟孟加拉國談談,把多餘的土石運到孟加拉灣填海造地。扒開的喜馬拉雅山豁口,溫暖飽含多雨的空氣進到中國西部,西部乾旱得到解決,又能使孟加拉領土多多拓展!一舉兩得的工程啊!我能想出這麼個好辦法,真是個天才啊!

  • 7 # 不吃腸的大腸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有人在問,但答案只有一個:不可行。

    阻隔印度洋暖溼氣流的不只是喜馬拉雅山脈,而是整個青藏高原啊。喜馬拉雅山脈只是青藏高原的南端,高原的北邊一直要延伸到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呢,南北方向寬度最寬的地方達到1500米,東西方向長大約2800公里,整個高原面積差不多有250萬平方公里,幾乎佔中國總面積的1/4了。

    青藏高原其實是一個包含了許多山脈的大地形區。從3d的地形圖上就能夠明顯感受到它的其實,比周邊的海拔高了不止一點點。喜馬拉雅山脈的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其他山脈像是崑崙山、巴顏喀拉山,山頂海拔也都在6000米以上。

    夏季風雖然強盛,但遇到這樣龐大的地形也沒轍,真的吹過不去。

    即使是在喜馬拉雅山上開個口子也不行,因為北邊還有其他山脈擋著。要想讓夏季風吹到西北地區,那得把整個青藏高原削平。

    削到什麼程度呢,水汽一般都是在集中在850hPa以下,但700hPa上也能有水汽輸送,700hPa對應的高度差不多是3000米,所以把青藏高原削到2000米左右的海拔,水汽通道應該就沒問題了。

    但是這是個多大的工程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算4500米左右好了,削掉的土石體積大概是2500米*250萬平方公里=625萬立方千米,這得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去搞工程,這麼多的土石又要怎麼處理呢???

    不止如此,青藏高原一旦被削平,西部的雨水是多了,但是江南的溼潤多雨的氣候怕是也要不復存在了。

    現在江南之所以多雨,是因為西風帶上的氣流在經過青藏高原的時候出現了南北繞流,繞過高遠的南北兩支氣流在長江中下游匯合,冷暖空氣交匯導致多雨。

  • 8 # 靜夜史

    這個問題讓中國,尤其是青藏高原都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你懷疑中國這個基建狂魔倒也罷了,畢竟人類在自然面前很渺小,但是你居然對青藏高原這個世界屋脊置若罔聞,那就不可原諒了。

    作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絕不是可以隨便忽略的存在。雖然面積不是世界最大,但因為青藏高原的存在,阻斷了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使長江中下游及周邊廣大地區被季風影響,成為雨熱同期的魚米之鄉。

    而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的結果,因為印度洋板塊對亞歐大陸的俯衝擠壓,使得亞歐大陸邊緣出現巨大隆起,形成了全長2450千米,寬200~350千米,平均海拔達6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而青藏高原則是兩大板塊擠壓形成的褶皺高原。

    因為今天的印度洋板塊仍然在以每年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仍然在以每年1釐米的速度不斷長高。

    一直以來,由於吃得太飽,很多人開始有感於西部因乾旱而導致長期落後的尷尬局面,內心“人定勝天”的思想再度按捺不住。看到南水北調工程的巨大成功,他們除提出將渤海水引入新疆外,還設想在喜馬拉雅山上開一道口子,將溫暖溼潤的印度洋水汽引入乾旱的中國西部地區。

    應該說,這些人憂國憂民的心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也就這心值得肯定,因為從喜馬拉雅山開口,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毫無意外的失敗。

    從喜馬拉雅山鑿口引入印度洋暖溼氣流,其目的是改善中國西部的乾旱環境,但這種搞法至少有兩個致命缺陷:

    一是水汽量遠遠不夠,二是水汽量根本就沒有作用。

    就像磚家設想從北京西北的三北防護林上開口引風吹散霧霾一樣,風的流量,完全取決於廊道的寬度,還不能考慮地表摩擦力。而開啟喜馬拉雅山口,雖然暖風攜帶的水汽無需走太長距離,地表摩擦力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但寬度依然決定了水汽的流量,除非將整個喜馬拉雅山全部夷為平地,否則對於面積廣大的中國西部地區,這樣的水汽量始終顯得杯水車薪。

    而即便能夠將喜馬拉雅山完全踏平,另一個問題也會馬上出現,那就是水汽如何有效轉化為降水。我們知道南北緯30度地區之所以熱帶沙漠廣佈,不是因為空氣中水汽含量少,而是因為這些地區盛行下沉氣流導致水汽無法成雲致雨。

    而印度洋在喜馬拉雅山附近的成雲致雨,主要依靠地形的抬升作用,水汽從印度洋吹向喜馬拉雅山南坡時,隨著地形的緩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而如果想要印度洋水汽透過喜馬拉雅山口併成雲致雨,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喜馬拉雅山以北地形如何抬升的問題。

    不僅如此,想要印度洋水汽造福西部內陸,還必須保證它不會在透過喜馬拉雅山口前因地形抬升而大量消耗。

    而且最要命的是,即便能夠透過喜馬拉雅山口,水汽想要透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完全就是天方夜譚。

    而比這些技術問題更尷尬的是,號稱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真的需要這些水汽嗎?並不是,真正需要水汽的地區,是新疆、甘肅、內蒙古等西北地區。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我們能夠踏平喜馬拉雅山,也不可能完全移走青藏高原,因為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的生命之源。而就算我們能夠移走青藏高原,解決了地形下降無法成雲致雨的難題,如此巨大的空間距離也是水汽註定難以逾越的天塹。

    水汽:“我太難了!”

    雖然喜馬拉雅山北坡之後的青藏高原,降水量遠遠小於南坡,但因為這裡海拔太高,溫度很低,水汽蒸發量很小,這又使得青藏高原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成為亞洲主要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也正因為海拔太高,所以自古以來這裡就人口稀少,理論上根本難以完成踏平喜馬拉雅山的任務。

    當然,相比於人口稀少、成本過高等社會難題,作為中國和南亞各國界山的喜馬拉雅山,最容易引發的還是劍拔弩張的國際爭端。所以相比之下,“渤海入疆”或者“紅旗河”工程,因為全部位於中國境內,反倒是有更高的可行性。

    概括起來,鑿山引水的想法是沒有問題的,但這樣的想法太過理想化,註定無法付諸實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9 # 形象思維者

    這是個愚蠢的問題。你想要印度洋的溼熱空氣?你有病吧?那將是生態災難。中國因為有喜馬拉雅山脈和那些巍峨的雪山而讓無數列強羨慕。那裡是大江大河的源泉。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是中國的固體水庫。一旦氣候變暖,常年的積雪和美麗的雪山冰川將不復存在,湖泊、江河都會乾枯。

  • 10 # 黑眼歷史觀

    先不說,上圖。

    還相信這個言論的,估計眼裡青藏高原的緯度向切線大概是這樣的。↓然而實際上卻是這樣的。↓

    所以說,青藏高原相當於一個高臺,而不是一堵牆。這個平臺擋住風了,拆掉一塊“磚頭”也不會影響什麼,如果拆掉十幾塊“磚頭”的話,這麼大的工程,有多少國家撐得住?

    89°E切線圖,別看珠穆朗瑪峰太突出,就以為念青唐古拉山脈、唐古拉山脈是吃素的。

    美國的西部山脈,最高峰普遍不超過5000m,但是愣是把太平洋的水汽擋在山脈西邊,使得美國西部(偏南一點)的地方變成戈壁,甚至沙漠,而美國西部沿海地區卻氣候不錯。而美國西部山脈也沒有青藏高原那麼廣闊,難道當年還基建狂魔階段的美國就不想炸開一個50km的口?不是不想,而是工程太大辦不到,同時影響不可預計。

    蘇聯頂峰階段也不過是想把裡海的一個灣分隔出來,鹹海的兩條主要河流建個運河,最瘋狂的計劃也不過是把往北極的河流改道進中亞沙漠……

    即使尼泊爾或不丹同意炸開喜馬拉雅山脈50km【交界山脈,要雙方,甚至更多國家同意,除非有絕對實力。】,不能讓新疆變江南不說,這種龐大的工程量能把中國榨乾,而且短時間內氣候鉅變帶來的損失更不好估計。

    【與其想著哪裡弄水,還不如想著怎麼推廣節水農業,以色列的節水農業技術就很好,不到1.5萬km²的國土,60%沙漠,不到900萬人口,水蒸發量超2500mm等等不利的環境下,以色列瓜果蔬菜佔歐洲市場的40%,同時還是僅次於荷蘭的花卉大國!這才適合西北部分缺水地區、全國窮山惡水地區的農業生產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際網路營銷與電商運營有什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