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澡雪堂主談修心
-
2 # 一枝逗逼出牆來
我曾經研究過儒家,但不精通,只能說一些自身淺顯的見解。
儒家精義在中國基本上消失了,剩下的大多數似是而非,或者只是很機械的把書本背熟然後照本宣科翻譯。王陽明的心學屬於儒家的一個流派,要想理解心學,首先要理解儒家的基本思想。
儒家的根本在於“仁、禮”二字。仁者愛人,禮者秩序。
我先說個“禮”字。“禮”可包含“法”,“法”卻不能包含禮,這個是儒家和法家最大的區別。
原因很簡單,法是自上而下之定,就自然代表了統治者的意志,覆蓋面就遠不能和“禮”相比,因此法是赤裸裸的“權”的體現。而“禮”,不但是由上而下的法律秩序,也在於平等交流的社會秩序,更在於由下而上的流動秩序,而且還從現實跨越到思想領域,這才是“禮”。
只強調由上而下,貫徹統治者意志的“法”,就失去了“仁”的內涵,而變成了權術,所以才有秦朝才顯得暴虐,赤裸裸的體現統治者剝削和鎮壓的意志。
現在講個“仁”字,仁者愛人,有“禮”而無“仁”,就變成了禮教,所謂禮教殺人吃人,其實都是法來代替了禮的具體表現,儒家後期發展出來的三綱五常,已經不再屬於儒,只強調上下秩序,不強調“仁”對家庭,社會,國家的目的,因此實際上,已經開始蛻化成法家,只是面具是儒家而已。
而儒家的目的,歸根到底是“仁”,有了仁,才能要求禮,失了這個前提,就已經不是儒家正意,所以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篇 下)
迴歸正題,我們大致瞭解了儒家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淺顯的“知”,以這個“知”為前提,那如何去“行”呢?孔子說,吾寧知不可而為之,孟子說,雖千萬人而吾往矣。“行”需要九死而猶不悔的大決心,百折不撓的大毅力,去執行貫徹“知”,終始如一。做到這點,基本就是“知行合一”本身的體現。
另外奉勸一句,現在很多“假”儒家傳統文化學習講座對“心學”的誇大宣傳,導致很多人沉迷在《了凡四訓》《傳習錄》中,妄圖透過很玄學的方式來改變命運。逃避現實的艱辛,忽略自身的努力,本身即失了“知”,更偏了“行”,與所期待的命運便是南轅北轍遙遙無期。
-
3 # 心學研究
人們一提陽明心學,第一反應便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稍微有所瞭解得都能說上一兩句。殊不知,對於“知行合一”,陽明自己是否定的。
原因是在“知行合一”提出之後,不僅未能將學生引入心學大門,還曾經引發了學生思想的混亂。
《王陽明年譜》曾這樣說:“先是先生赴龍場時,隨地講授,及歸過常德、辰州,見門人冀元亨、蔣信、劉觀時輩俱能卓立,喜曰:謫居兩年,無可與語者,歸途乃幸得諸友!悔昔在貴陽舉知行合一之教,紛紛異同,罔知所入。”
可見,對於提出“知行合一”,陽明是後悔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筆者認為,知行合一的提出,是陽明傳道授業初期的一種嘗試。但是因為經驗不足,提法並不成熟。
《王陽明年譜》中,提到過這樣一大段關於“知行合一”話:
“後徐愛因未會先生知行合一之訓,決於先生。先生曰:“試舉看。”愛曰:“如今人已知父當孝,兄當弟矣,乃不能孝弟,知與行分明是兩事。”先生曰:“此被私慾隔斷耳,非本體也。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複本體,故《大學》指出真知行以示人曰:‘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夫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色時已是好矣,非見後而始立心去好也。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臭時,已是惡矣,非聞後而始立心去惡也。又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此便是知行之本體。”愛曰:“古人分知行為二,恐是要人用工有分曉否?”先生曰:“此正失卻古人宗旨。某嘗說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已可理會矣。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為二者,緣世間有一種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之為冥行妄作,所以必說知而後行無繆。又有一種人,茫茫然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是之為揣摸影響,所以必說行而後知始真。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若見得時,一言足矣。今人卻以為必先知然後能行,且講習討論以求知,俟知得真時方去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某今說知行合一,使學者自求本體,庶無支離決裂之病。”
這裡,最關鍵的就是兩句話就是“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複本體”,“某今說知行合一,使學者自求本體”。
復得本體,這個本體是知的本體還是行的本體?抑或是知與行的本體?透過文中意思,很容易就得出,知行的本體是一樣的,是一體的。對此,陽明十分清楚。但是,他不僅需要自己清楚,也要叫學生們清楚。
所以,陽明從平常人經常分裂開的“知與行”入手,叫同學們嘗試將“知與行”合到一起。陽明的出發點無疑是為了有個教學的“把柄”。但是這個“把柄”不僅未起到作用,反而造成更大的困擾。
原因是,陽明並未直接說出知行本一,而是預設“知行”為二。(假若為一,何談“合”字?)以“知行”為二為前提,教學生將“知行”硬合到一塊,結果事與願違,學生們無所適從,“紛紛異同”,眾說紛紜,也許因此 “辯論”一番,總之是思想無法統一到一塊。
其實,陽明無意當中犯了朱熹所提“格物”之病。十幾年前,陽明正是深信朱熹所說,硬去格竹,但是心與物依然判若為二,結果大病一場。
到了陽明去教學生,雖然主觀上提的是“權法”,但在客觀上不小心照樣落了朱熹的“窠臼”。還好,陽明及時悔悟,不久以後便找出問題所在。
可以發現,自此以後,陽明便極少主動提“知行合一”。
有了此次的教訓,對於所提教學的“把柄”,他是謹慎多了。經過多年的提煉,五十歲時才提出“致良知”。
並且,在正式提出之前,他對“致良知”是暗中檢驗多次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致良知”是“經宸濠、忠、泰之變”等大風大浪中驗證的。
“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先生聞前月十日武宗駕入宮,始舒憂念。自經宸濠、忠、泰之變,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所謂考三王,建天地,質鬼神,俟後聖,無弗同者。乃遺書守益曰:“近來信得致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盡,今自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淺瀨,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矣。”一日,先生喟然發嘆。九川問曰:“先生何嘆也?”曰:“此理簡易明白若此,乃一經沉埋數百年。”九川曰:“亦為宋儒從知解上入,認識神為性體,故聞見日益,障道日深耳。今先生拈出良知二字,此古今人人真面目,更復奚疑?”先生曰:“然譬之人有冒別姓墳墓為祖墓者,何以為辨?只得開壙將子孫滴血,真偽無可逃矣。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又曰:“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這一段話,可見主人公對“致良知”的得意。
“致良知”可以說是直指本體--良知即是本體,本體是無對待的,是單一的。這是心學的最大特點--簡易直接,直接點出本體。“知行合一”預設為二,是有對待的,單單是這一點,高下立見。所以,致良知提出以後,知行合一便不必再提了。
-
4 # 明心真人
天地良心,天地神明。
一心不昧,萬法皆明。
良心所在,就是天命。
知行合一,道法自然。
-
5 # 心智玩家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中的「知」,與我們平時所認為的「認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人有兩套心智系統,我們平時所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統,我們平時所認為的「認知」,是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中的「認知」。
而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是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的「知」,這個「知」與行為是高度同步合一的。
所以不要用對第一套心智系統中的認知,去認識王陽明在第二套心之系統中的認知體驗,那完全是兩個概念。
-
6 # 庸行者
知是那裡才能知?
行是誰發起的?
都是說的心。
說心的修行不應只停留在知中,也要在行中修!
這兩種方法應該是一體的。
-
7 # 建章君
王陽明等於認為,我們的認識必須同時是實踐性的,實踐也必須是認識性的。也就是說,應當一邊認識一邊實踐,一邊實踐一邊認識,將兩者統一起來。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這一概念相當於現代哲學的“認識”,“行”相當於“實踐”。
王陽明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觀,乃是針對當時程朱理學的流弊而發的。
朱熹曾經說過:“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意見不同。
王陽明認為,“今人卻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由此可見,王陽明強烈當時反對學者在程朱理學的學習中,援引朱熹的說法,認為知先行後,甚至由此實際造成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風氣。
雖然朱熹本人的實際說法裡頭也是重行的。但是程朱理學包括與朱熹同時主張心學的陸九淵,全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須得先有認識,然後才能實踐的錯誤認識論。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確實有糾朱學之偏的功效,而且在認識論上也的確是撥亂反正的。
他認為,“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他的意思是“知”本身就是一種“行”,“行”本身也是一種“知”,本體終究是一個。
所以,他提出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由此可見,王陽明更強調勇於實踐,不必須得等到全部認識清楚後才開始實踐行動,須得在一邊認識中一邊實踐,一邊實踐中一邊認識。應該說,王陽明的說法更符合科學的認識論。
他為此還舉動了一個生動的例子: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
8 # 詩驀詩書畫
對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按常規我們的理解是所學的知識面和行為融合一體。知是知道,識是見識、認識,知與識攜手為“知識”。知識是透過書本而儲存於大腦記憶的經驗,知識可以透過文字形式記載、記錄,以便借鑑和學習,也可以透過口口傳授,手把手的教學等等,那要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說白了就是要和實際的實踐相互融合,真正做到才行。但其實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就是知道你就要做到,你不能光說知道,實際上行為卻做不到。比如說,抽菸,很多人都知道對身體有害,但卻戒不了;酗酒,很多人也知道對身體不好,但到酒桌上就什麼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還有現實生活中很多不文明的行為,隨地亂扔垃圾、隨地亂吐痰、亂插隊、霸座、破壞公共設施等等,這些三歲小孩都懂是破壞環境,不道德行為,為什麼大多數人都還要去為之?道理很簡單,因為做不到“知行合一”,所以,所做所為無法自我約束,自覺尊守道德法律法規。當然,人非聖人,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確實很難,只能說能做到儘量去做,確實不能做到也就隨波逐流吧。
-
9 # 選股有道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我的理解是,王陽明為什麼要強調知行合一?是因為知易行難,所以知行合一更加難以做得到,古往今來那些做得到的都成了聖人,比如王陽明,比如孔子,
這個問題就算是智慧機器自動排列出來的,回答它我也會覺得榮幸,儘管我回答的不見得正確,但比起那些百度出來顛倒一些關鍵詞的次序的那些答案,也不算褻瀆了這樣高階的提問
-
10 # 扎心君
王陽明,一代宗師,一個聖人,群山之巔,我13君,班門弄斧啊!侃大山,講幾點
1知行合一的目的,儒家的最高目標,做聖人。人皆可為堯舜。內聖外王,但做聖人,比較難,中華五千年,有人說,只出了二個半聖人。做君子,切實可行,伸手可及,己之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儒家的重心了。
2知行合一,的知,什麼內容,不單是知識,而是指的儒家有智仁勇三德,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是君子的標準。
3行是什麼意思,儒家講,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4怎麼做到知行合一了,這就是王陽明的創造性了,王陽明講了許多,我來講講皮毛,
a放下自我,慾望要少,莫道山中無供給,明月清風不要錢。
b越是艱難處,越是立身時。人須在事上磨。
c人皆有良知。致良知。
d吃飯,穿衣,工作,皆是修行。不坐金丹不參禪,飢來吃飯倦來眠。
d活在當下。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
e只問耕耘,但行好事,不問收穫,莫問前程。前面兩句是行,後面兩句是知,合起來,知行合一。
王陽明,天賦異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身,為往聖續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令人神往。我輩凡夫俗子,知行合一。好好幹吧!
回覆列表
王陽明"知行合一"旳提法,出自儒家的《中庸》,《中庸》裡講,"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這一段,主要是針對儒家的三德——智、仁、勇,這三德是儒家的三把利器,儒家對自身修養的完成,主要依靠這三件法寶。
《論語》裡面講"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有了三德的加持,儒者就可以立於天地之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大平。
所以儒者對三德是極其重視的,而《中庸》裡面又講"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所以三德並不是純粹的理論,更不是抽象的思想理念,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境界。
所以僅憑"知"是遠遠不夠的,而是一定要和實際的行為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發揮它們具體的功效,王陽明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來對學人加以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