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圈子那些事兒
-
2 # 依修旅行記
人們常說五臺山上香許願的地方,其實他也有他的一些特別的景色,讓我們一同領略一下吧!
短途旅行的話自駕比其他交通工具都方便。因為在景區中是需要行車的,所以自駕是很方便的,在行走的路途中如果有好的景色還可以停車欣賞。
五臺山一年四季的遊客都不少,尤其是每逢佳節前後很多人都去上香拜佛。我們在八月份去了五臺山可以說是氣候最舒適,最適合的季節了,一整天得遊玩都很愜意。
五臺山是在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的境內。距省會城市太原有二百三十公里。五臺山被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驗證也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臺山的五座高峰,山勢雄偉壯闊,聳立挺拔。
在五臺旅遊可以有好幾種路線。如果你是戶外運動愛好者,來五臺的話你可以選擇的逆時針開放的路線,如果你是來朝拜的話,你可以選擇順時針閉合的路線。由於我們不是第一次來五臺,這次來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朝拜,我們選擇的路線就是戶外逆時針路線。
既然來了舞臺就要完整的徒步朝臺,但是這個路程是不短的。所以,如果要一天的話是比較困難的,一般驢友會選擇兩日徒步朝臺。如果帶著老人孩子的話三日徒步朝臺是更恰當的選擇。我們這次選擇的是兩日徒步朝臺,中途也少不了住宿了。
住宿的話呢,是可以在西臺或者是吉祥寺住宿的,這邊的酒店選擇不是很多,大部分是連鎖店或者是經濟型酒店。我們是提前在網上訂好了一個經濟型酒店,所以游到吉祥寺的時候我們就很快住下了,在網上可以提前訂到條件不錯價格實惠的酒店哦!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文情懷的進步。來到五臺的人都會看一看實景劇又見五臺山,這部劇把佛家之人朝拜途中的努力與艱辛都一幕幕的展現出來,把佛家文化演繹的耐人尋味,給人一種淨化心靈的感覺。
在五臺山最大的寺廟就是佛光寺。佛光寺大殿雖然不是非常高大,看起來平平常常,但因為它是唐朝之前的木質結構的建築,被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作了中國的第一國寶。隨著時間的流逝,寺廟的歷史啊越來越悠久,其中的文化也越來越珍貴。
登上臺頂之後,你會看到很多奇妙秀麗,讓人舒心的風光。我們在第二天的早上,我們去東臺看了日出。看日出總是讓人那麼驚喜,能保持一天的好心情。隨著太陽一點一點的升起,感覺新的一天的第一縷Sunny照射在自己身上的那分愜意與愉快的心情。
-
3 # 聽風者Hero
1、五爺廟
坐北向南這座建築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龍王殿,人們通稱五爺廟。五爺廟創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龍王的,而五臺山為什修龍王殿呢?很久以前,五臺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為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臺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臺山後,便尾隨而來大鬧五臺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不過文殊菩薩很快就降服了他們,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臺頂。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臺山地區造福,就為他建造廟宇。
2、塔院寺
塔院寺是五臺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後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誌。塔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俗稱大白塔。塔身撥地而起凌空高聳,在五臺山群寺簇擁之下頗為壯觀,人們把它做為五臺山的標誌。此塔通高七十五點三米,環周八十三點三米。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橫列的殿院和禪堂僧舍組成。建築以雄偉壯闊為特點,比起佈局勻稱嚴謹的顯通寺來,要開朗得多。中軸線上有影壁、牌坊、石階、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慈廷壽寶殿、塔殿藏經閣以及山海樓、文殊發塔等建築,氣勢雄偉。
3、東臺頂
東臺頂亦名望海峰,海拔2796米,為五臺山東臺,位於臺懷鎮東10公里,海拔2795米,面積100餘畝,臺頂曾建有望海樓。隋文帝時臺頂始建寺院,元代重建時名為望海寺,明代嘉靖年間重修,內供文殊。遠望望海峰,猶如一隻站立的大象。居頂環視,又像一個特大的龜甲。古人說:“登上東臺頂,極目到海瀛”。登東臺而看日出,是五臺山旅遊的一大景觀。而望日出中,又數“雲海日出”最為壯觀。夏日天氣晴好時,黎明登臨其上,可見雲海盡頭的紅日噴薄而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詩人趙樸初,1981年登臨東臺時曾即景詠詞:“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4、黛螺頂
黛螺頂,在臺懷中心寺廟叢集區東,位於陡峭的半山脊上。從山下仰望,只見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間又聳起一座小山。山頂寺宇的山門和牌樓圍在樹木之中,常有云霧繚繞。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頂寺宇名為大螺頂,又稱黛螺頂。“無窮松韻清雙耳,不盡雲山豁兩眸。”站在這裡極目遠望,但見南臺、中臺、北臺橫出天際,與寺院背靠著的東臺綿連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圍護著臺懷腹地的寺廟建築群。俯瞰臺懷,又見殿宇鱗次,樓閣崢嶸,佛塔對峙,石階層疊,琉璃瓦反射著金光,紅圍牆一道又一道,呈現出一派佛國風光。
5、顯通寺
顯通寺現佔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規模浩大。周圍山巒起伏,寺內殿閣巍峨,兼有蒼松翠柏參插其間,佛教氣息濃郁。在全寺中軸線上,寺前銅塔聳立,七重殿宇分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各具特色,無一雷同,輝煌壯麗。顯通寺各大殿儲存完好。觀音殿,又名南殿。殿內,中間供著觀音菩薩像,左右供著文殊和普賢菩薩像,所以又稱三大主殿。殿內兩側放滿了經架,架上置有各種經書,所以又稱藏經殿。過去,救助水陸眾生的大法會——水陸道場也設在這裡,所以又叫水陸殿。
6、南山寺
始於元代,修繕於清末,歷史久遠。南山寺引人入勝之處是它的氣魄、石雕和泥塑。五臺山寺院多有影壁,而南山寺最下面這一影壁是最大的,石砌底座,細磨青磚築壁身,中嵌漢白玉石雕,多有題詞和對聯,頂部壁簷有磚雕。南山寺有一獨特之處,中國其餘寺廟一般都尊奉“四大天王”,但是南山寺卻供奉了六尊神像,除了“四大天王”之外,另外兩個是大名鼎鼎的“哼哈二將”,這在中國佛教寺廟中是獨一無二的,非常奇特。
到達與離開:南山寺距臺懷約2公里,從臺懷中心區沿公路南下至楊柏峪村,轉向西過清水河,行數百米,就來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腳下了。
7、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臺山的靈鷲峰上,金碧輝煌,絢麗多彩,具有皇宮特色,是五臺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山西省五臺山中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位於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北側靈鷲峰上。據傳為文殊菩薩道場,即文殊居住處,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為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此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1~499),歷代曾多次重修。明·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臺山,遂成為五臺山黃廟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臺山,住宿於菩薩頂,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臺等,均須向大喇嘛進貢。全寺佔地四十五畝,順山就勢而築殿宇,佈局嚴謹。寺前有石階一百零八級。山門內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等建築。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蓋。又,寺內有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東禪院碑亭內,以方形巨石雕成,高六公尺,每面寬一公尺,上刻漢、滿、蒙、藏四種文字。
8、大文殊寺
據《文殊寺重修碑記》記載,文殊寺位於忻州市忻府區紫巖鄉魏家莊村,始建年代不詳,村人傳說已有數百年。寺院北靠金山,南望五峰,西攜牧馬河,東依佛地五臺山,地勢遼闊,殿宇恢弘,千祥雲集,佛光普照,為當時著名的佛法道場。
9、閻錫山舊居
閻錫山故居,位於山西省定襄縣城東北22公里的河邊村。始建於二十年代初,三十年代結束,長達14年之久,耗資140萬兩銀。整個建築群坐東向西,原長135.2米,寬119.7米,佔地面積61834平方米,近30座院落,八百餘間房屋。現存18座院落575間房層,佔地面積3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總體設計分為上下兩院,前後為東西花園。
10、鎮海寺
鎮海寺位於臺懷鎮南清水河西側,距臺懷鎮5公里。這裡蒼松翠柏,曲徑通幽,是一處極其清靜的所在。鎮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海拔1600米。寺院因山借勢,錯落有致,從山腰到山頂形成步步高昇格局。寺前有幡杆、石獅,寺內有殿堂樓房100間。現僅存有四座大殿,分別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關公殿,其中觀音殿又稱文殊殿,殿內供奉有五尊菩薩,兩側是十八羅漢。寺後有一座小院,院內有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墓塔八面雕有精細的人物圖案。章嘉活佛是黃教中一個歷代沿襲的職位,其地位僅次於達賴、班禪活佛。康熙皇帝尊章嘉活佛為“大國師”,讓其統管內蒙五十旗。第十九世章嘉活佛、即末世活佛被袁世凱委任為北京、西寧、五臺山黃教的首領,後來還擔任了國大代表。這個末世活佛在五臺山擁有極大權力,因鎮海寺是他的行署,所以鎮海寺的規模也日漸龐大。
-
4 # 疆家軍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也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也是一個融自然風光、古建藝術、歷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
-
5 # 圖騰遊歷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有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2004年,五臺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 。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五臺山佛界。五臺山又稱清涼山,作為“華北屋脊”,緯度雖與北京大致相同,氣候特徵卻和東北大興安嶺相近,自古是避暑聖地。它還是文殊菩薩道場,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清涼”在佛教話語中有了無煩惱之意,夏日來五臺山,真真是“身心俱涼”。
由來相傳,文殊菩薩去東海以布法換取歇龍石。後來龍王五子想要尋回,爭奪中削平了五個山尖。最終文殊法力更勝一籌,平息了這場爭鬥。至今那塊承載著傳說的歇龍石還存在於清涼寺中。根據地質學家考證,五臺山少說也有26億歲了。它是這片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到震旦紀時期,經歷了著名的“五臺隆起”運動,形成了如今華北地區氣勢最雄渾的山地。這裡擁有云海日出、高山草甸、璀璨銀河、松林波濤自然風景,成為酷暑盛夏裡的清涼勝境,是無人心中的避暑勝地。
五臺東臺東臺最高峰為望海峰,海拔2795米。這裡以“雲海日出”聞名天下。佇立臺頂,可見雲霧在群山中瀰漫,露出點點山尖,其情景,有如海上浮舟。南臺造物主對南臺很慷慨,最高峰錦繡峰海拔2485米,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每年這裡最早迎來春天,最晚進入冬季。每年四月其他四臺還冰雪紛飛之際,南臺已經百花怒放,因此也被稱為仙花臺,是驢友最喜歡的一個臺。
▲罕見的野生金蓮花在南臺隨處可見中臺中臺的翠巖峰海拔2894米,東眺,可見河北省翼中平原。俯首,有臺懷鎮寺廟群,蔚為壯觀。西臺西臺最高峰掛月峰是落日餘暉與明月清輝最美的地方。雲彩燦若煙霞,紅日緩緩墜入山峰,美不勝收。北臺北臺的葉鬥峰海拔3061.1米,是五臺山的最高點,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民間有“躺在北臺頂,伸手摸星星”的說法。頂禮膜拜五臺山從來不只是一座山,這裡的三千菩薩默默端莊著。安靜地迎來送往,默默聆聽眾生的祈願。寺院眾多,也許時間有限難以一一拜過,但以下幾處是一定要去的。大白塔巍然屹立,通體遍佈歲月滄桑,大白塔是五臺山的標誌之一。塔下總會有人專心致志地邊喃喃自語邊一圈又一圈地拜祭。二百多個鈴鐺懸於塔尖,託著穿行而過的風,為四方送去福音。
五爺廟建立於清代的五爺廟,又稱五龍王殿。是五臺山最受歡迎的廟宇,每年都有許多人來求取事業、學業的順利。至於那些願望是否實現?看看絡繹不絕的香客和繚繞的香火就知道了。顯通寺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坐落在臺懷鎮北側。在中軸線上七座寶殿森嚴排列。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銅殿,通體由十萬公斤黃銅打造,威嚴端莊。黛螺頂多數人選擇沿著全長500米、有1080級臺階的“大智路”登上黛螺頂。人們相信透過這段路,就會拋卻煩惱、得到大智慧。所以路上從來不乏虔誠朝拜的人。
來五臺山一定要體驗一次五臺連穿徒步線,夏初時節這裡的高山草甸、雲捲雲舒不會讓你失望。山珍臺蘑是五臺山的特產,唐宋時期就被選為宮廷食材。每年夏季,周邊村民會爬到五臺山臺頂採摘野生臺蘑,平均一兩個小時才能採摘到可遇不可求的幾朵。
臺蘑對空氣、土壤的特殊要求,至今無法人工種植羅漢素齋齋飯能益壽,素食能養身”,“聞木犀香,何隱乎爾?知菜根味,無求於人。”一席素食,的確可使人俗念頓消。
五爺廟的大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就如五爺廟的這幅對聯,處處是禪機。車騎憑步走走遍了四海九洲不離呎尺,人物借身裝裝出來千兵萬將就這幾員。 縱橫十萬裡因因果果必應,上下五千年是是非非重現。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佛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在這個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和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裡,不乏虔誠的佛教徒,他們三步一拜只為完成心中的信仰,當旭日初昇,朝陽投射到成群的寺廟磚牆之上,確實有那麼幾分如入仙境的錯覺。
回覆列表
好玩啊!五五臺山是世界文化遺產,夏天是比較好的旅遊季節。旺季門票168元,淡季140元,都不包含觀光車票。遊客可以到五臺山香火最旺的五爺廟(萬佛閣)上香,然後遊玩塔院寺,參觀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再到黛螺頂腳下,登高俯看了五臺山中南、北、中三臺的景色。建議在五臺山遊玩兩天,可以住在景區內,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可供選擇。不過,請香時注意一下價格,街上的風水先生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