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家二少爺
-
2 # 音樂小咖SHOW
主要是魚到了產卵期會生好多魚籽,如果產卵過多會影響大魚生長,扔木棍進去可以讓魚依附產卵,然後把木棍拿出來,就不會因為魚籽過多而汙染魚塘的水質,影響大魚的生長。
-
3 # 基層林業
在農村,將木頭扔進魚塘裡以前常有,但現在不多見了。將木頭扔進魚塘也分好多種,如整根的樹木,雜亂無章的粗大枝丫,還有一些細枝丫,它們的目的和用途都是不盡相同的,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處理鮮活樹木,獲得性能穩定的木材這種情況多出現在以前的南方部分平原地區,由於過去交通條件差,木材缺乏流通性,南方平原地區農村建房、傢俱離不開木材,而南方平原地區缺少優質硬雜木,出產的基本都是一些速生軟闊,不僅易裂翹,而且愛生蟲,不堪大用。
農民朋友便在生活中總結出將伐倒的樹木,整根放入水塘,有的還用鐵絲捆紮,以便完全浸入水裡,這樣經過1-2年時間,再撈出陰乾使用,不僅木材不會裂翹,而且還會不生蟲,變得結實耐用。
原來是農民朋友利用樹木在缺氧、沒有強光、相對恆溫恆溼的條件下,樹木的結構性狀逐步趨於穩定,樹內寄生的害蟲也會被憋死,不能危害木材的特點,來處理鮮活樹木,獲得性能穩定的木材。
不過目前傢俱都是購買成品,建材也基本使用鋼筋水泥,很少再這樣處理樹木了。
製造障礙,防止偷魚以前的農村,水塘通常都會加以利用,放一些魚苗,粗放型養魚,逢年過節捕撈一點,各家各戶分一點,算是福利了。為了防止心懷不軌的人偷魚(過去沒有電瓶,也不會投藥),放魚苗的時候,會扔一些大的樹木枝丫,或者釘上長木樁,防止偷盜者撒網,同時這些樹木枝丫也給魚兒提供休憩場所,一舉兩得,在農村非常常見,效果也非常好。
只是現在已經不再這樣了,養魚大多采用精養,不再放置樹木枝丫了。
聚集魚群,便於捕撈這是很多地形較為複雜、水面較大的水域,冬季捕魚常用一種誘捕措施,非常有意思。以前小時候,春節左右特喜歡看周圍漁民這樣捕魚。
原因是水域地形複雜,水面又比較寬闊,水底高低起伏較大,拖網無法作業,在捕撈前一個月左右,有經驗的漁民會選擇深水區、水底平坦、便於捕撈、魚兒愛聚集的場所,事先投放大量帶樹葉的樹木枝丫,寒冷的冬季,這樣的場所成為魚兒越冬的“星級賓館”,它們會爭先恐後的聚集在樹木枝丫裡面。
一個月左右以後,漁民將準備好的圍網悄悄將投放樹木枝丫的地方圍個水洩不通,如何出動小舢板,清理掉枝丫,有時為了防止魚兒潛入泥底,會投放石灰,嗆暈魚兒,再拖動圍網,捕撈暈乎乎的魚兒,一般都會大獲豐收。而這時候的捕撈場面也是最為壯觀,會隨著岸邊人群的尖叫,出現魚頭攢動,魚躍龍門的景象,非常有意思。
但現在這種場面很少出現了,人們已經不再這樣捕魚了。
-
4 # 鄉居小菜
為什麼有的農民喜歡將木頭扔魚塘裡?魚塘是養魚的地方,有淤泥有水,而木頭比較笨重,扔到魚塘裡並不是不要了,而是為了能更好的充分利用那些木頭,下面具體分析:
一、新鮮的木頭水分多,泡水變得更實,不開裂
爸爸說,傻孩子,不是不要了,而是剛砍的松樹確實重,而且水分比較多,要是運回家了放在院子裡放一段時間了比較幹了可以鋸成木板來做傢俱,但那樣的傢俱用一段時間之後徹底乾燥了會乾裂的,不好;而放在魚塘裡不佔多少位置,而且泡在水裡幾個月這樣,樹皮腐爛了到時候好弄掉鋸木板,而且浸泡過水的木頭,木頭裡含有的油質、膠質會慢慢的釋放出來,木頭變得更實了,到時候再拿來做傢俱、模板,就算一年四季天氣冷熱變化,也不用擔心會有開裂了;而且魚塘裡有魚等生物存活,裡面的水也算是活水,泡木頭合適呢。
說到這,爸爸還說,你沒發現家裡我做的那些凳子有幾張有點開裂嗎?因為那些凳子是用砍回來沒泡水就放在院子裡一段時間後拿來做凳子的,嘻嘻,怪你爸爸我懶;而其實除了魚塘,像我們村前的那條灌溉農田用的水渠以前人們也經常扔木頭下去浸泡的,以前水少的時候,還去翻那些木頭抓螃蟹呢。
二、為魚產卵提供安全場所
草對於魚來說是很重要的,塘裡的草魚、鯽魚、鯉魚等常見魚類是吃草的,此外鯽魚鯉魚繁殖產小魚是產魚卵附著在水草上的,而魚塘裡一般就魚塘的四周有水草,也比較少,而且在魚塘邊水草容易被人抓,往水裡扔新鮮的木頭可以為魚產卵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場所。
三、為魚製造藏身的地方
雖說偷魚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在農村還是有人偷魚的,像我媽媽在外婆家魚塘養魚,養大了之後就被人偷,畢竟我們離那個魚塘比較遠又看不到,而他們是晚上作案的,在魚塘邊電魚;後面我媽媽砍了一些竹子連木頭帶枝葉幾大截的扔到魚塘裡,這樣魚就有了個更安全藏身的地方,不用藏身在魚塘邊水草容易被人抓了。
而不止是我媽媽那樣做,像村裡不少有魚塘的叔伯,除了扔些松樹木頭,還扔大截的帶枝葉竹子或者其他樹木的樹枝在魚塘幾處,給水下的魚餌製造屏障,利於藏身。
現在農村自己做傢俱的人少了,起房子用的模板、搭木也是建築隊提供的不使用者主自己準備,平時人們砍的木頭一般都是直接賣了,留那些枝葉當柴火,當然不用扔木頭到魚塘裡浸泡了;不過養魚的人還是習慣扔些稍粗大帶枝多的木頭到水裡的。
-
5 # 初心
木頭扔在魚塘裡主要是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一、木頭泡在水裡可以長時間儲存。
古話有云“幹千年,水千年,不幹不水兩三年”,意思是木材把水分都脫掉了可以儲存千年,泡在水裡也能儲存千年,但是既不泡在水裡也不把水分脫幹,只能儲存兩三年。為什麼泡在水裡能儲存這麼久呢?因為木材放在水裡與氧氣隔絕了,木頭不會腐敗,中國古代造橋橋墩也是木頭材質,長期埋在水下也不腐爛,就是這個原理。就跟我們平時買回來的菜放冰箱裡一樣,吃多少拿多少出來,菜能儲存很長時間,買回來的木頭也一樣,先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用不完的繼續泡在水裡下次再用。
二、木頭泡在水裡可以殺蟲去腐。
大多數樹木在砍伐的時候樹幹裡都有蛀蟲,如果直接拿去用,很快就會被蛀蟲腐蝕的千瘡百孔,用作頂樑柱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泡在水裡一段時間後可以把蟲子殺死,可以放心的使用。還有剛剛砍的樹的腐樹皮不容易剝下來,泡在水裡一段時間後很容易剝掉!
三、木頭泡在水裡可以防止木材開裂變形。
木材開裂的主要原因是木材水分的蒸發導致纖維組織收縮不均勻而撕裂,木材泡過水後可以長時間保持木材的高含水量,使木材不容易開裂變形。現在民間有將木材放入水塘或者埋在未乾的稀泥塘裡幾年時間,然後拿出來晾乾了使用,據說可以改變木材的容易彎曲的特性。再就是經過長時間水泡後樹木更結實耐用,使用壽命更久,實踐證明,木材泡過水的比沒有泡過水的使用壽命明顯要長很多。
四、放在魚塘裡可以作為障礙物防止偷魚。
魚塘裡放很多木頭可以防止有人撒網偷魚,我們可以看到魚塘裡經常認為的放大量的樹枝的在裡面,有這些樹枝在裡面,用網捕魚就比較難了,漁網很容易被刮破,即使釣魚也容易掛到魚鉤魚線,代價太大了。
-
6 # 農村大賓
將木頭扔進魚塘也分好多種,如整根的樹木,雜亂無章的粗大枝丫,還有一些細枝丫,它們的目的和用途都是不盡相同的,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處理鮮活樹木,獲得性能穩定的木材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以前的南方部分平原地區,由於過去交通條件差,木材缺乏流通性,南方平原地區農村建房、傢俱離不開木材,而南方平原地區缺少優質硬雜木,出產的基本都是一些速生軟闊,不僅易裂翹,而且愛生蟲,不堪大用。
農民朋友便在生活中總結出將伐倒的樹木,整根放入水塘,有的還用鐵絲捆紮,以便完全浸入水裡,這樣經過1-2年時間,再撈出陰乾使用,不僅木材不會裂翹,而且還會不生蟲,變得結實耐用。
原來是農民朋友利用樹木在缺氧、沒有強光、相對恆溫恆溼的條件下,樹木的結構性狀逐步趨於穩定,樹內寄生的害蟲也會被憋死,不能危害木材的特點,來處理鮮活樹木,獲得性能穩定的木材。
不過目前傢俱都是購買成品,建材也基本使用鋼筋水泥,很少再這樣處理樹木了。
製造障礙,防止偷魚
以前的農村,水塘通常都會加以利用,放一些魚苗,粗放型養魚,逢年過節捕撈一點,各家各戶分一點,算是福利了。為了防止心懷不軌的人偷魚(過去沒有電瓶,也不會投藥),放魚苗的時候,會扔一些大的樹木枝丫,或者釘上長木樁,防止偷盜者撒網,同時這些樹木枝丫也給魚兒提供休憩場所,一舉兩得,在農村非常常見,效果也非常好。
只是現在已經不再這樣了,養魚大多采用精養,不再放置樹木枝丫了。
聚集魚群,便於捕撈
這是很多地形較為複雜、水面較大的水域,冬季捕魚常用一種誘捕措施,非常有意思。以前小時候,春節左右特喜歡看周圍漁民這樣捕魚。
原因是水域地形複雜,水面又比較寬闊,水底高低起伏較大,拖網無法作業,在捕撈前一個月左右,有經驗的漁民會選擇深水區、水底平坦、便於捕撈、魚兒愛聚集的場所,事先投放大量帶樹葉的樹木枝丫,寒冷的冬季,這樣的場所成為魚兒越冬的“星級賓館”,它們會爭先恐後的聚集在樹木枝丫裡面。
一個月左右以後,漁民將準備好的圍網悄悄將投放樹木枝丫的地方圍個水洩不通,如何出動小舢板,清理掉枝丫,有時為了防止魚兒潛入泥底,會投放石灰,嗆暈魚兒,再拖動圍網,捕撈暈乎乎的魚兒,一般都會大獲豐收。而這時候的捕撈場面也是最為壯觀,會隨著岸邊人群的尖叫,出現魚頭攢動,魚躍龍門的景象,非常有意思。
但現在這種場面很少出現了,人們已經不再這樣捕魚了。
-
7 # 回鄉喇叭哥
(1)給魚兒提供庇廕的環境。
前些年承包了村裡的魚塘,而在夏天的時候,父親就隔一段時間會往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當時也很奇怪,為什麼要在魚塘裡面扔樹枝,這樣到時候捕魚的時候,還要把它們逐一撿出來,非常的麻煩。父親說,夏天的天氣很熱,在魚塘裡面的水溫也很高。人在熱的時候,會躲到陰涼的地方去,不然身體會吃不消。而魚也需要在夏天的時候有一個遮陽的地方,在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就能為魚塘的魚提供遮陽的環境,同時還能有效降低附近水的溫度。
(2)防止有人偷魚。
在過去這種事情發生比較多,現在很少有了,但是也要預防的。 聽我老爸說,在以前農村裡養魚,還需要在魚塘邊上搭建一個小房子,然後晚上就睡在這裡看魚塘。以前我們村裡有戶人家養魚,平時每天都會去看魚塘,可是有一天晚上沒去,然後魚塘裡的魚就被人偷走了一大半。在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這樣看到了有樹枝,不方便下網了,所以不懷好意的人也就會打消念頭了。就算是有人真來偷魚了,那他們撒網捕魚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樹枝所幹擾,往往漁網就抓不到魚,這樣也能減少損失。
(3)幫助魚躲避天敵。
農村人很喜歡養一些家禽,像鴨子、鵝這些就喜歡到魚塘裡面去,但凡村裡有魚塘,一般鴨子和鵝這些就會到裡面去,因為它們都是喜歡在水裡面捕捉食物,而一些魚蝦就是這些家禽們的最愛。在魚塘裡扔一些樹枝,魚群就會躲藏在樹枝下面,如此一來很多喜歡吃魚的動物就不好抓到它們了,也算是為魚群提供了一個避難的場所。
所以,在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看似一個小動作,其實也是有大學問的。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為了防盜。在你村裡養魚也是這樣的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援(圖片來源網路
-
8 # 撫州小志
(1)給魚兒提供庇廕的環境。
前些年承包了村裡的魚塘,而在夏天的時候,父親就隔一段時間會往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當時也很奇怪,為什麼要在魚塘裡面扔樹枝,這樣到時候捕魚的時候,還要把它們逐一撿出來,非常的麻煩。父親說,夏天的天氣很熱,在魚塘裡面的水溫也很高。人在熱的時候,會躲到陰涼的地方去,不然身體會吃不消。而魚也需要在夏天的時候有一個遮陽的地方,在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就能為魚塘的魚提供遮陽的環境,同時還能有效降低附近水的溫度。
(2)防止有人偷魚。
在過去這種事情發生比較多,現在很少有了,但是也要預防的。 聽我老爸說,在以前農村裡養魚,還需要在魚塘邊上搭建一個小房子,然後晚上就睡在這裡看魚塘。以前我們村裡有戶人家養魚,平時每天都會去看魚塘,可是有一天晚上沒去,然後魚塘裡的魚就被人偷走了一大半。在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這樣看到了有樹枝,不方便下網了,所以不懷好意的人也就會打消念頭了。就算是有人真來偷魚了,那他們撒網捕魚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樹枝所幹擾,往往漁網就抓不到魚,這樣也能減少損失。
(3)幫助魚躲避天敵。
農村人很喜歡養一些家禽,像鴨子、鵝這些就喜歡到魚塘裡面去,但凡村裡有魚塘,一般鴨子和鵝這些就會到裡面去,因為它們都是喜歡在水裡面捕捉食物,而一些魚蝦就是這些家禽們的最愛。在魚塘裡扔一些樹枝,魚群就會躲藏在樹枝下面,如此一來很多喜歡吃魚的動物就不好抓到它們了,也算是為魚群提供了一個避難的場所。
所以,在魚塘裡面扔一些樹枝,看似一個小動作,其實也是有大學問的。
-
9 # 豫蘇人生
以前,農村誰家要用木頭是做傢俱,還是建房子,剛伐下的木頭,扔水裡泡它它個一年半載,經過水的浸泡木頭更結實,裡面的蟲也給它殺死,就是做傢俱和建房子耐用。
-
10 # 飲品裝置
根據我們當地的做法,把砍伐的木頭扔到水裡,(注意是帶樹皮的鮮木頭,幹木頭不行)有以下幾點好處:
第一點:主要作用是讓木頭在水中,特別是淤泥裡進行長時間漚制。這樣做的目的是木質更堅韌,更結實,幹後不開裂,加工不易變形。
第二點:木頭在水中,內部的蟲子及蟲卵會死亡,即使把木頭加工成傢俱也不會再次生蟲。
木頭在水中漚制個兩三年,就會沉到水底,撈出來的時候要找個地方陰乾。
回覆列表
問題不是很明確,你是指的樹枝還是樹杆?如果是樹枝的話應該是防止別人下網偷魚,如果是樹杆可能是不讓它乾燥開裂,方便後面加工! 我們這一般都是放幾根竹子在魚塘裡面,一是防止偷盜,二是在水草少的魚塘、有利於魚兒產卵在上面,相當於是個卵床。不知你要的是哪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