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辛峰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戰國·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每一次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如果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創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詩詞賞析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孟子所舉的例證是舜帝、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

    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後人常引以為座右銘,激勵無數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奮起。其思想基礎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英雄觀念和濃厚的生命悲劇意識,一種崇高的獻身精神,是對生命痛苦的認同以及對艱苦奮鬥而獲致勝利的精神的弘揚。

    關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太公自序》中說道: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孫子臏腳,而論兵法;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他們身處逆境的憂患之中,心氣鬱結,奮發而起,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緣故。至於死於安樂者,歷代昏庸之君,荒淫逸樂而身死國亡,其例更是不勝列舉。

  • 2 # 蝸牛樂學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性善論

    孔子曾提出"性近習遠",對人性善惡沒有表態。"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性善論的根據是:"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又說:"人之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簡言之,人生而有"不忍人之心"和仁義禮智"四端"。這是先驗的、超功利的、天賦的良知良能,是人之所以為人、人同禽獸的分野。

    "四端"擴充開來即為"四德"。這需要有信心,要經過主觀的努力。"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皆可以為堯舜" ,自謂不能、自暴自棄是無道理的,是有害的。

    既然人性善,為什麼有為不善的,有惡人呢?《孟子》說,此"非才(性)之罪也",而是環境"陷溺其心",四端遭泯滅所致。

    它舉例說,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但在外力作用下水可倒流、可上山。不過處於同樣惡劣的環境中,如舜居深山之中,"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然而,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故舜成為聖人,而野人仍為野人。

    惡劣環境中也有"善言"、"善行",能否為善關鍵還在於有無積極向善的主觀願望和奮鬥精神。

    《孟子》還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的認識路線,認為人的心性來自天賦與天相通,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儘量擴充自身善端,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性善論是唯心主義的,目的是證明宗法道德的合理性與自覺修養道德的必要性。

    孟子與告子等人就人性問題展開辯論,深化了對人自身本質的探討,給以後中國思想界提出一個重要課題。性善論是《孟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其論證教育基本問題及闡述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的理論基礎。

    (二)《孟子》論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從國家和社會說,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孟子》在性善論基礎上,提出仁政思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於掌上。" "不忍人之政"即是仁政。仁政必須重視教育,"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因為只有教育才能培養"仁者"造就"俊傑";任用這樣的人做官才能施行仁政,治天下如運股掌。"不信仁賢,則國空虛。"

    《孟子》十分重視民心向背,它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著名論斷,在歷史上有很大影響。教育是得民的重要手段。"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總之,教育對於施行仁政、鞏固政權,實現社會的統一和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視教育,則"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行仁政要"制民恆產"、"省刑罰,薄稅斂",讓百姓免除飢寒交迫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有了這樣的物質條件,還需開辦學校抓緊教育工作。

    這是因為教育能使百姓樹立起人格追求的自覺性,使社會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如此則天下歸心,不用戰爭殘殺即可以"王天下"。

    一方面,"有恆產者有恆心" ;另一方面,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孟子》把教育同經濟同人民物質生活聯絡起來,發揮孔子"庶富教"思想,勾畫出一幅王道政治藍圖。

    其次,從人的發展說,教育是儲存和擴充人的善端,形成高尚人格的決定力量。

    《孟子》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 但是,天賦於人的只是善端,而非完全的道德;況且,人受環境影響,善端遭陷溺就會為不善。

    所以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教育的作用即在於促進人對自身固有善端的體認,獲得道德修養的主體意識,儲存、擴充和發展善端,成為道德上的完人、"聖賢"。

    人有天賦善端,"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性善論解釋了教育的機制,對教育培養高尚人格的作用是滿懷信心的,包含有外因需透過內因起作用的合理成分。但是,性善論是唯心主義的,這就使《孟子》關於教育的機制和作用的論述,蒙上神秘色彩。

    (三)《孟子》明確提出"明人倫"的教育目的

    《孟子》提出學校要"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申以孝悌之義。"辦學目的在於"明人倫",使學生懂得並遵守維護社會尊卑、貴賤、男女、長幼、朋友關係的封建道德規範,培養自覺服從封建統治秩序的"君子"、"聖賢"。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明人倫的教育也就是自覺體認和擴充四端為四德的實際內容。《孟子》要求學校的智育、美育都要為明人倫的目的服務,圍繞孝悌仁義來進行。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 這樣,封建倫理道德教育就成了學校教育的主體和中心了。

    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都把《孟子》提出的"明人倫"當作教育目的。這對於統一辦學思想,統一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是有積極意義的。明人倫的教育對於封建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有過歷史性貢獻;對於形成華人重視道德的價值觀念,中國以"禮義之邦"著稱於世是有重大作用的。

    《孟子》講的倫理關係是雙向的,要求雙方都承擔相當的道德責任,這對於君權、父權是有某種約束作用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是《孟子》思想的民主性精華。

    但是,把學校教育目的侷限於明人倫上,有重德輕智傾向,忽視自然知識的教育,對中國古代教育也是有消極作用的。

  • 3 # 此去經年吾愛未央

    My favorite proverbs from Mengzi:

    雖千萬人,吾往矣。

    第一句為什麼用英文?因為我認為歐美崛起不是因為智慧過人更不是運氣,而是勇氣!中國古代強大,正是擁有這種精神。但是現代人由於歷史,統治和制度原因正在慢慢喪失這種勇氣!

    縱然面對千萬人的阻止或不屑,我也勇往直前。這是一種勇氣和氣魄,代表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

    這種精神用於保家衛國就是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用於守護民族就是頂天立地的脊樑,用於守護家庭就是偉丈夫寬廣的臂膀,用於維護正義就是打不死的小強!

    但現實生活中這種精神正在缺失,為什麼呢?

    我認為有三點原因

    1為了便於統治,為了河蟹,當然不希望老百姓這麼剛,這麼有骨氣!

    2精緻的利己主義,每個人都從自身利益出發,沒有精神上的聖地,怎麼可能有這種隨時玉碎的勇氣和執著?

    3教育,從小到大聽到長輩所說,不是你應該去當一個勇敢的男子漢,身負責任感和守護精神。而是別惹事,注意危險,別惹麻煩,少管閒事,隨大流,別出頭,管好嘴巴,別被抓住小辮子。請問這樣的民族有什麼革新的能力?

    中國幾千年社會不進步正是因為大多數人喪失了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和精神!

    外國學者研究為什麼西方人更容易衝動更有勇氣,結論是:西方人睪丸酮激素比華人高!我想說的難聽一點就是,華人都是沒卵子的慫貨。當然,我不認同這點,因為: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所以最有勇氣的人面不改色,當然不是因為什麼睪丸酮,那是低階動物只能靠激素支配自己的標誌。高階的人靠精神,靠意志力,有自己的判斷!就像無數的革命先烈一樣,他們不怕死不怕疼麼?我覺得他們當然怕,但他們知道,他們不能退,身後有祖國,更有妻兒老小,哪怕被打成篩子也絕不後退!

    所以,在勇氣缺失的年代,這句話應該成為所有華人應該牢記踐行的一句話,因為華人不是沒有卵蛋的廢物,赤子之心不死,鐵甲依然在!

    原路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原載:

    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捨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 4 # 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

    我很喜歡孟子說的這兩句話: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這兩句話體現了儒家士君子高尚的人生理想和獨立的人格氣節。

  • 5 # 一起讀經典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喜歡這一句。

    這句話意思指的是我善於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孟子認為這種氣,極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應該用坦蕩的胸懷去培養它、滋養它、而不加以傷害。

    大丈夫人格就應當有這樣的一身浩然之氣。

  • 6 # 老漁破船

    從近代歷史上說說理由的話,我想還是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引用《孟子·公孫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句話的整個段落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其中的古文通假字“畔”為“叛”字的解釋,在這裡的使用效果是背叛,反對的解釋。老漁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包括了大至國家與國家間的國際爭端,小至家庭鄰里,單位同事之間的糾紛的道理。

    所以說這段話從古至今的使用頻率最高,最精闢。還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面臨各種條件下對自己的警示或檢討,老漁以為這也是做人的準則。對於搞過漫畫創作的老漁來說,我還喜歡《莊暴見孟子》中的經典段落對話: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好了,就說這些。願天下人開心快樂!(圖片來自網路)

  • 7 # 陳柏言kevin

    《孟子·離婁章句上》,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立規矩、改革規矩,都是一件考驗智慧和心性的事,內涵豐富,外延無窮

  • 8 # 天理之昭明靈覺處

    孟子有一句名言可以說是道出了儒家文化甚至幾千年來中華文化所探尋的終極目標。

    這句話就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矣!

    在這句話當中,“放心”一詞的意思不是安心地躺在床上睡覺,此處的所講的“放心”是說人們如何在人世間安放好自己的那顆心,如何在天地間安放好自己的生命。這正是幾千年來中國哲學所探尋的終極目標。

    可以說人類的慾望是人類發展的動力,沒了慾望就沒了探索和進步。但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也正是這種慾望讓人心不安,貧窮難耐寂寞,富貴不得安心成為人的常態。而儒家文,以至於先秦文化,再擴大到中國哲學所探索的就是如何把握好慾望的尺度和方向。這種探索就是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其探索的最終目標就是如何在人世間安放好自己的那顆心,如何在天地間安放好自己的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像流浪者沈先生一樣熱愛讀書?有好的方法可以推薦嗎?說說你和書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