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瀟暮暮

    很有必要!青少年是性格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刻!學校對青少年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忽視的。

    男性的陽剛之氣,是男女能夠維持平衡的陰陽協調。針對很多娛樂界的特例,少了陽剛之氣的男性,對於青少年的影響,一部分要看個人的造化,另一部分還是很容易受到影響。自古男女陰陽調和,就是一種正常的萬物生存之態,不論是男性少了陽剛之氣,還是女性少了陰柔之美,都會出現對性別上認知的偏差,而這認知偏差只是人格扭曲的開始。所有即使的預防出現對男女調和的認知,才能即使的防止出現更多的性格和人格的扭曲。

    不止部分男性出現了缺少陽剛之氣,還是一部分女性少了應有的陰柔之美。對性別的認知,不止要進行表象的認知,還要進行靈魂的認知。對於信仰的認知,需要切實的有真實有價值的信仰存在。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都是一種病態的現象!就像太極,正常的黑白是能接受,或樂於接受的,但黑白的交界區,不是生活和生存的常態。

  • 2 # 北師大兒童性教育

    針對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2020年12月8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答覆,將從加強體育教師配備、加強學校體育制度頂層設計、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及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問題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其中提到,要適度改進體育教師教學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在不同性別上固化“陽剛”、“陰柔”,將其歸為“男性化”“女性化”的觀念,稱為性別刻板印象。一部分特質(無論是受到讚許的還是不受讚許的),如勇敢、堅定、自信、強勢、專橫、莽撞等,被認為屬於男性化特質;而有耐心、敏感、神經質、羞怯、軟弱,則被認為是女性化特質。除此之外,男孩子更愛運動、數學更好,女孩子更文靜、喜歡玩娃娃,也是性別刻板印象的一部分。

    20世紀70年代以前,人們普遍認為男人應該儘可能“男子氣”,女人就應該儘可能“女人味”,這樣才能達到心理健康的最佳狀態。性別和“性別氣質”是單維的,非此即彼。在這種觀念氛圍下,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人往往會遭到社會排擠,溫柔敏感的“玫瑰少年”就被罵“娘娘腔”、遭受校園欺凌,最終釀成悲劇。

    斯坦福大學的桑德拉·貝姆(Sandra Bem)向這一觀點發起了挑戰。她提出,一個更協調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兩種行為,心理調適能力也會更強。這種擁有相對平衡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徵的情況,被貝姆稱為“雙性化”[1]。

    這些關於性別角色的研究,迄今已經過去了近五十年。然而,性別刻板印象並沒有消失,它仍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家庭分工、求職就業、行為規範……甚至對下一代的教育。

    在許多孩子身上已經能見到性別刻板印象,遠比我們想的早得多。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告訴我們,性別刻板印象在幼兒階段很可能已經形成:6歲的女孩已經形成與智力有關的性別刻板印象,即認為男生比女生聰明,她們也會比男孩更少地選擇被定義成“為聰明小孩設計的遊戲”——並且這種刻板印象並不是來源於男孩、女孩學習成績的差異[2]。

    鼓吹要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環境究竟會帶來什麼?身為父母,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孩子為什麼會形成性別刻板印象

    通常來說,父母作為兒童社會化的首要促成者,其語言(直接地)和行為(間接地)都將影響兒童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

    如果父母教育孩子要“寬容”或“勇敢”,這無論對於男孩還是女孩來說都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好的品質是男孩、女孩都可以具備的。但是如果父母總愛說“你是女孩,所以應該矜持,不能大聲笑”或“你是男孩,所以必須勇敢,不能流淚”,這首先反映了父母自身的性別刻板印象,其次也會讓孩子對男孩、女孩的性別屬性作區分,覺得某些屬性僅僅屬於某一種性別。

    在家庭中,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會考慮給孩子取名字、選玩具、選擇衣著的風格和顏色、選擇興趣班,這些不同的選擇都可能會帶有一定的性別傾向性。

    事實上,我們並不否認這種偏好行為的恰當性——只是如果父母能夠放掉基於“性別”作選擇的執念,或許能夠給孩子更多的客觀資訊,更多的選擇機會,幫助孩子更大可能性地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發展空間。

    在學校中,教師的言行也會對學生的性別觀念帶來影響,比如“你是一個女孩,怎麼比男孩還調皮搗蛋”,或“你是一個男孩,怎麼比女孩還絮絮叨叨”,這些話不僅會直接傷到學生的自尊,更是在無形中對另一性別的汙名化,並將這種錯誤的性別觀念傳遞給學生。

    教師對不同性別學生學業成就的不同期待,對學生的學業成就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學生上課時使用的課本中表現出的性別偏見或刻板印象也對學生的性別意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社會中,隨著大眾媒體的普及,很多電視、書籍(童話故事等)、網路、綜藝節目、廣告等同樣參與了兒童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過程。很多媒體展示的是符合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形象,比如“王子救公主”“英雄救美”的經典橋段、“圍裙媽媽”“嚴厲爸爸”類的動畫形象之普遍性遠多過“公主救王子”“美救英雄”或“圍裙爸爸”“嚴厲媽媽”的呈現頻次。

    電視劇《虎媽貓爸》看似有性格上突破,但一樣是由母親辭職在家帶孩子,同樣是性別角色分工上的刻板印象

    這種嚴重的資訊偏向性無疑影響了孩子性別態度的形成。當孩子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習得對他人或自己的性別評價,便已經不知不覺有了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的危害——男孩女孩都受苦

    有的父母可能會問,即使形成了性別刻板印象,那又如何?尤其是一些男孩的父母,可能會覺得性別刻板印象是在將女孩“弱化”“陰柔化”,讓男孩“變獨立”“變剛強”,這並不會對男孩造成影響。事實上,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教育方式對男孩、女孩都可能會造成傷害。

    我們經常聽到數學-性別刻板印象:即認為女生學數學的能力不如男生。但有研究發現,從世界範圍看,性別態度越平等的地區男女學生之間的數學成就差距越小。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男生、女生在某一領域表現的差距看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生在該領域的優秀表現。

    當我們對女孩的要求變低,她們想要獲得成績或成就的動機就會變低,做的努力就會變少,甚至有一些女生會產生“成功恐懼”,將學習、事業上的成功置於自己理想的反面,放棄自己的長處所在,只想做符合大眾期待的普通女性。這對女孩自身來說是某種意義的缺失,這種意義不是她先天就會選擇的放棄,而是社會期待壓力下的放棄。

    性別刻板印象的危害甚至在你想要反抗它的時候一樣存在。“刻板印象威脅”指出,僅僅是向女生呈現“男生比女生更擅長數學”的句子,她們由於擔心自己會驗證所屬群體(女性)的消極刻板印象,比起不呈現刻板印象句子時,在數學測驗中的表現也會更差。

    此外,性別不平等還造成一個社會女性人才的缺失。Bian等人發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提到,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女孩的學業表現與未來職業的偏好和選擇,這兩點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經濟發展。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底釋出的《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近十年來中國的性別差距在進一步拉大。具體來看,女性在薪資、職場參與率上均低於男性[3]。這一問題也在KnowYourself的相關推送中有所闡述,引發不少爭議。

    事實上,很多女性受到不平等對待絕不是因為生來就與男性存在能力差異,而是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社會乃至自身的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

    性別刻板印象帶給男孩的危害與女孩會有所不同。比如,我們通常覺得男孩天生比較勇敢,但腦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男孩的大腦比女孩的大腦脆弱得多。有證據表明,男孩的大腦在接受外界刺激的時候更容易緊張。

    在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做的幼兒園性教育父母培訓中,有位媽媽提及自己的男孩不敢獨自上廁所,希望爸爸媽媽能夠陪他,但是父母覺得男孩不應該膽小,不應該讓父母陪。其實,男孩同女孩一樣,都有脆弱、敏感的時刻,如果這位媽媽能夠在一開始陪陪孩子,同時告訴孩子不必害怕的客觀原因,再慢慢放手讓孩子獨立,會比以“是男孩”為理由來逼著他壓抑內心的恐懼,強迫他自己獨自上廁所要好得多。

    很多時候,男孩也需要支援和鼓勵,需要陪伴和撫慰,這對於他表達、共情能力的發展都將有所助益。當父母預設男孩的性別強項,很可能會忽略個體差異,失去了彌補孩子不足的機會,或是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

    不論是對男孩還是女孩,性別刻板印象不僅會影響他們對於自身的評價,還會影響到對他人的評價。當他們認定了男孩應該什麼樣、女孩應該什麼樣,他們的內心會變得挑剔,容易評判,不容易包容。這也會使得他們很可能失去一些特質的朋友,失去獲取多元資訊的機會。

    避免讓孩子形成性別刻板印象的渠道

    改變環境無法一蹴而就,面對社會上的種種壓力,作為父母應該如何避免孩子形成性別刻板印象呢?可以參考以下五點:

    1. 關注早期教育,因為早年經驗(是否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至關重要,特別是帶有性別平等視角的早期性教育對阻止孩子早期形成性別刻板印象起到關鍵作用。

    2. 父母需要反思自身是否有性別刻板印象,在涉及性別區分的問題上,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不能。

    3. 父母不以性別來判斷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合適或不合適多考慮孩子的發展狀況和孩子的想法。

    4. 雙親都要和不同性別的孩子多交流,保證孩子能夠與爸爸和媽媽雙方充分溝通互動,能讓孩子汲取不同的優秀特質。

    5. 父母要多帶孩子見不同的人,多長見識,讓孩子在與不同的人的接觸和交流中,學會尊重多元,學會珍視內心的想法,也學會理解和包容。

    與其培養孩子成為傳統意義的男孩或女孩,不如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莫讓性別刻板印象限制孩子的發展和選擇。所有的父母——請關注您的孩子,鼓勵您的孩子探索內心最真實、最美好的自己。

  • 3 # 黃瑩21053935

    這是一個這麼好的社會倫理道德話題,怎麼就沒有人來發表見解呢?這也絕對算是最新的敏感話題。

    昨晚上我都看了具體的"予頭指向"。這個提案及答覆非常及時,也深刻的指出了現在青少年的外表趨勢令人堪憂!我曾經說過剛改革開放時期那外國的花衣裳喇叭褲,對中國的青少年特別是男青年,那絕對大放眼球能穿上絕對時髦了!但是穿喇叭褲在單位來看是絕對被處分的甚至會被開除的。如果現在讓以前花枝招展的他再看看現在的、有點滿大街都是男女不分的現象,絕對會驚歎他以前是小巫見大巫了。

    穿著打扮奇裝異服也無須驚奇問非,一個男人穿點花花綠綠有點女人味也正常不過,但又帶耳環抹指甲塗口紅甚至文胸都背上又招搖過市譁眾取寵,呵呵,我絕對敢肯定是明星效應和所謂大文化又俗的形象引導所至。美的表現不論是男女這要講對稱的,要講場合的。也就是說,能模仿或者超越李玉剛的美又是在特種形式表現出來,這絕對使人賞心悅目的,與現在使有眼光的教育工作者發現這所謂男青年的社會變態有嚴格的區分!

    有很多說湖南臺有幾個頻道節目就是引導男人女性化的不良表現,這絕對不是亂說,這絕對要引起廣電的重視。

    我們說正能量的文化薰陶良好教育就能潛默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反之社會低俗的形象沒有絕對判斷好壞的所謂追星捧怪,就絕對會使我們的青少年走向反面,男人剛陽不僅僅是建議說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才恢復原貌的。取決定意識的是思想品質,大方向教育部門只管了你能教育的人,相對來說社會青年的所謂變態涉及的是整個社會的齊抓共管!

    男人女性化如果深入到了骨髓,如果普遍蔓延又不有效的控制,這絕對會危及國家安全的!但也沒有答覆中那麼恐怖,男人小鮮肉的表現在關鍵時刻不要用奶油小生的力氣而是用見義勇為勇於擔當敢於勝利的大無畏精神,中國男的青少年們是絕對多數的!

  • 4 # 楊哥之翩翩舞

    衡量孩子的健康標尺是健康指數與精神衛生指數。陽剛之氣並不一定健康,許多殺人犯、報復社會的人也有陽剛之氣的,所以陽剛之氣是一種表像,他不是衡量健康的標尺。

    真正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是舞蹈,它是音樂、審美、運動的藝術結合體。有激情競技舞蹈、有柔和舒心舞蹈。有一人舞蹈如曳步舞、街舞、健美舞、爵士舞、韓舞、蒙古舞等。有雙人舞吉特巴、北京平四、快四、華爾滋、慢四、慢三等,有多人舞,以上舞可以編成幾十人、上百人舞蹈。特點如下:

    一,舞蹈不拘場地,可以草地、河邊、高坡、班內、操場隨地跳。

    二,不拘時間要求,可以跳一分種、五分種、20分鐘。

    三,不拘年齡,可以三歲跳,十歲跳,百歲跳。

    四,不拘身體素質,弱者可以跳,強者可以跳,病者可以跳。

    五,不拘人數,一人可以跳,十人可以跳,千人可以跳。

    總之,舞蹈是最科學的運動,它可以適合任何口味的人。它具有促進人格健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功效。任何體育運動與舞蹈相比,都遜色很多,大都是功效單一。

  • 5 # 一滴水1118

    從木蘭從軍到今天的教育部發文,己經不是深思的問題了,而是事實證明中國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己經不是八九點鐘的太Sunny芒四射,而是一隻瀕臨潰爛霜打的茄子。也就是說青少年女性化己經危害到正箇中華民族的未來。一旦發生戰爭,這群偽娘們怎能擔當起保家衛國的重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索尼大法相機好,具體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