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然小司
-
2 # 好人有好夢
俄烏戰爭後,兩國關係一直很緊張,北約海上戰略從地中海向黑海轉移。東擴的目標就在熱點的黑海。北約東擴目的就是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但俄羅斯比較聰明不繼向中東增兵,從戰略上看是反包北約。我認為北約東擴註定是失敗的。
-
3 # 昨思今明未武
其實北約一直在東擴,只是在不同的時間段內表現出的形式並不一樣,從吸收原華約成員國到現在的公然違背與俄羅斯簽署的協議向原華約國派遣駐軍,北約東擴的熱點一直存在,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吧。而之所以有時候該“點”比較熱的原因是因為北約和美國有時候為了不激化與俄羅斯的矛盾而表現的比較“溫和”,畢竟佔便宜的是美國和北約,就沒有必要節外生枝了;而有時候由於美國和北約的戰略調整,而讓美國與北約的行動變得非常“激進”!
自從美國推行大國競爭戰略以來,俄羅斯等國就成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能在軍事上威脅美國的國家,這對美國構建的全球霸權構成威脅,美國需要在軍事等領域保持對全球的引領和“控制”,這也是美國自二戰以後確立的國家戰略。
既然俄羅斯在軍事上能威脅美國,那麼美國就要從武器等方面加大投入,來保證美國軍隊的領先優勢,這就是美國接連投入巨資研究高超音速武器等先進武器的原因。在保證武器領先的情況下,美國會繼續利用各種手段來削弱或者圍堵俄羅斯。
為了保持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領先優勢,美國不僅在經濟方面制裁俄羅斯,其領導北約也開始全方位的圍堵俄羅斯。從波羅的海三國到波蘭,再到烏克蘭、黑海,美國領導的北約並不在一處圍堵俄羅斯,或者說現在北約東擴的熱點並不僅限於黑海,未來美國會向喬治亞、亞美尼亞等國滲透,而從俄羅斯方面透露的訊息,中亞也可能會成為美國及其支援的力量滲透的方向。
而作為北約重要組成部分的歐洲,由於俄羅斯“干涉”烏東局勢及“吞併”克里米亞,讓歐洲感覺到來自俄羅斯方面的威脅。雖然蘇聯解體後,歐洲已經沒有可能面臨蘇聯的鋼鐵洪流,但是承接蘇聯絕大部分實力的俄羅斯依然是歐洲各國最大的威脅。而且由於軍費分攤問題,歐洲各國與美國鬧得非常的不愉快,歐洲也需要北約以及在北約框架內與美國保持一致,那麼美國推動的利用北約來鉗制俄羅斯的計劃就非常順利的在成員國內部被通過了。
因此,既然美國需要、歐洲需要,那麼北約東擴的熱點一定不會僅侷限於黑海地區。其實從這幾年北約的軍事演習及美國軍隊的調動方向就可以看出,黑海是北約東擴的熱點,但是不會是唯一的熱點。
-
4 # 天太2
北約東擴已是作日黃花,強弩之未,即使在黑海也是如此。黑海地區有7個國家,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喬治亞。除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是北約國家外,其餘4個:俄羅斯是北約排斥的物件;摩爾多瓦憲法上是中立國;烏克蘭與喬治亞已事實上被伎解,如果這兩個國家硬要“斷尾求生”,忍痛把阿布哈茲,南奧賽梯,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丟下,去加入北約,故計北約也不敢冒然接受。何況,北約正在“腦死亡”,矛盾重重,說不定還沒接受這兩個國家,自己就壽終正寢了。
北約東擴也只是西方國家在俄羅斯還沒睡醒的情況下,作的一次戰略冒險,能成功實屬俄羅斯的反映遲純。這些國家的在歷史上與俄羅斯也有一定隔閡,如波蘭,波羅的海三國。或歷史上靠近德國,如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而烏克蘭,喬治亞都是蘇聯的核心:喬治亞是斯大林,貝利亞的祖籍地;赫魯曉夫則曾是烏克蘭的領導人。從感情上和實際聯絡方面很不一般,比如,這兩個國家的俄羅斯族人就特別多。而且,俄語是他們的主要語言。
北約現在正處於頹勢,馬克龍說北約“腦死亡”;埃爾多安反譏馬克龍腦死亡了;默克爾一慣與馬克龍保持一致,這次真的沒心思給馬克龍把“打碎的杯子沾起來”;最大的問題是美國,自己本身就說過多次要退出北約,雖沒真正退出的動作,卻把自己原本該交的集體防務費用,由22%減到了16%;再說土耳其,成了北約最大的叛逆者,公違違背北約換俄式裝備的規定,買了S400,和歐洲國家的關係也很僵。這樣的北約還有能力東擴嗎?
俄羅斯經過北約東擴的惡夢後,已經看透了美國的伎倆,開始在世界範圍阻擊美國。在中東,俄羅斯現在佔據了多半天下;在南美,俄羅斯的軍機,士兵都進入了委內瑞拉;在自己的家門口,俄羅斯直接出兵了喬治亞的南奧賽梯,阿布哈茲,克里米亞。控制了刻赤海峽和亞速海。如果烏克蘭與喬治亞有什麼異動,這些被俄羅斯控制的地方立刻會找它們的麻煩。無論是美國,英國,波蘭都對這種情況沒有奈何,何況,美國為了俄羅斯不在南美找它的麻煩,把佈署在羅馬尼亞的“薩德”導彈都撤走了。至於德法正與俄羅斯在中東,北溪2號,明斯克協議等方面合作。因此,說黑海是北約東擴新熱點,是亳無根據的。
-
5 # 燕北林叢
北約東擴就是為了擠壓原蘇聯留下的戰略空間,同時將波羅的海和黑海打造成兩把巨型大鎖,把俄羅斯這頭北極熊鎖在東歐草原的籠子裡。那時大毛熊就是北約砧板上的肉,想什麼時候宰割就什麼時候宰割。然而,蘇聯解體,給俄羅斯留下了加里寧格勒這麼一塊飛地,它就像一把開鎖的鑰匙,保證了俄羅斯從波羅的海通往歐洲和大西洋的海陸走廊的暢通。
然而,俄羅斯南部的黑海方向就沒那麼幸運了。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和喬治亞都成了獨立的國家,俄羅斯對黑海的控制權幾乎喪失殆盡。問題在於,當年赫魯曉夫多喝了點伏特加,使俄羅斯失去了克里米亞這顆鑲在黑海上的明珠,令俄黑海艦隊無所依靠,只能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如果烏克蘭不允許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駐軍,黑海艦隊也就名存實亡了。
這就是說,喬治亞如果加入北約,像一把刺刀頂到了俄羅斯的肚子上,烏克蘭加入北約就是把俄羅斯鎖進了籠子裡。俄羅斯就成了被刻赤海峽捆住爪子的北極熊,別說南下進入地中海、非洲和印度洋,就是從亞速海進入黑海都得看北約的臉色。屠夫絕不會因為羔羊臨死前的哀嚎而起憐憫之心。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併入俄羅斯而改變。重新得到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就是一頭復活了的北極熊,讓歐洲似乎又聽見了葉卡捷琳娜二世臨終前的嘆息:倘若能活二百歲,全歐洲都是我的!這是讓歐洲列強寢食難安的嘆息。然而,這也是無法改變的現實。只剩下了半條命的俄羅斯黑海艦隊,因為有了克里米亞隨時都可以亮出令人恐懼的爪牙。
依託克里米亞,就可以實現對黑海的有效掌控。克里米亞與索契和新羅西斯克等南方海濱城市形成了拱衛俄羅斯南方的屏障。俄羅斯就將南大門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一旦這裡有失,或者說克里米亞隨著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俄羅斯將無險可守。伏爾加河流域、頓河流域和庫班河流域等俄羅斯南方氣候相對溫暖、土地肥沃的糧食產區就暴露在了北約的眼皮子底下。戰時就是對方重點打擊的物件,繼而飢餓就會讓戰鬥民族喪失鬥志。
從烏克蘭北部到波羅的海是大平原,喀爾巴阡山脈與黑海之間是一條走廊,透過走廊(摩爾多瓦)就進入了東歐平原。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讓俄羅斯的西北部邊界完全暴露到了北約面前。南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也形成了對俄羅斯黑海沿岸的軍事、政治包圍圈。美國前駐北約大使曾經明確指出,北約的努力方向將是烏克蘭,同時密切同中亞及高加索前蘇聯共和國的關係。
開啟地圖我們知道,北約如果把它的邊界劃到中亞,就把俄羅斯的核心部位,烏拉爾山以西的歐洲部分,全部包圍了。2008年以前,北約一邊要求俄羅斯減少在喬治亞的駐軍,一邊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當時的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公開聲稱,北約將考慮在高加索地區永久性駐軍,以加強該地區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的合作。
如果說冷戰剛結束的時期,俄羅斯人還相信西方要打造的是一個“完整而自由的”、沒有敵對勢力的集體安全體系,那麼巴爾幹半島上的炮聲也讓俄羅斯人醒了。但當時俄羅斯與北約是“和平夥伴關係”,脖子上已經套上了繩索。葉利欽與北約簽署的《基本檔案》,等於放棄了對北約東擴的參與權。話語權在北約手裡,俄羅斯沒有主動參與的資格,這種被動的局面一直延續到2008年俄格戰爭爆發。
但這時北約已經擴張到了家門口,俄羅斯所面臨的形勢又要回到了18世紀以前的時代。為了克里米亞俄羅斯和歐洲都曾付出過慘重的代價。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英法聯軍死了兩位總司令,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戰敗絕望而自殺。在俄羅斯的幾次衛國戰爭中,克里米亞都是抵禦外敵入侵最激烈的地區。二戰時為了解放克里米亞,127583名蘇軍將士長眠在這裡。所以,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來說絕不只是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那麼簡單。
在北約眼裡,克里米亞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是從南方進入俄羅斯的門戶。所以,北約東擴到黑海邊上,俄羅斯已經沒有了退路。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意義,就像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情夫、沙俄新羅西斯克、亞速、阿斯特拉罕三省總督波將金伯爵給女皇的上書中所說:“佔有克里米亞既不能使您強大,也不能讓您富有,但它能給您提供安靜。”接著,波將金在上書中說,(佔領克里米亞)“給誰猛烈一擊?給土耳其人。請相信,您將因這種佔領而獲得名垂千古的榮光”。
1783年,在波將金的運作下,俄土簽署了《克里米亞、塔曼和庫班併入俄羅斯帝國協定》,廢除了《庫楚克—凱納吉和約》中有關克里米亞獨立的條款。隨後,喬治亞自願加入“俄羅斯帝國”。波將金也因為收服克里米亞有功,被葉卡捷琳娜二世封為“英明睿智的塔夫里亞公爵”。
此後200多年,經歷了多個歷史時期,俄羅斯也多次將到手的土地拱手讓人。最著名的就是沙皇推行農奴制改革,急需一筆資金,將阿拉斯加賤賣給了美國,讓俄羅斯失去了17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的領土。但克里米亞大部分時期,都是俄羅斯的領土。如果不是北約東擴,可能克里米亞永遠都是烏克蘭的。
因為北約東擴將黑海地區變成了熱點地區,俄羅斯才冒著引發戰爭的風險,拿回了克里米亞。克里米亞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但卻是俄羅斯衝出北約的包圍、走出黑海的依託。有了克里米亞,北約就困不死俄羅斯。對北約來說也是這樣,要想困死俄羅斯,就必須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否則,即便是在黑海上架起大炮,對俄羅斯也產生不了多大威脅。所以,北約東擴使黑海成了新熱點,真正的熱點卻是克里米亞。
波將金給女皇的書中說道,克里米亞能給土耳其人猛烈一擊,就是指出了克里米亞的戰略價值。第五次俄土戰爭,從克里米亞出發的沙俄艦隊幾乎全殲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主力,高調通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向歐洲宣示沙俄的勢力進入了地中海。歐洲人開始意識到了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而後,經過第六、第七次土俄戰爭,俄羅斯得到了奧斯曼帝國的頓涅茨特河以東地區和頓涅茨特河、普魯特河—多瑙河與黑海之間的三角洲地帶。
第九次土俄戰爭,也就是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歐洲人感受到了俄羅斯的威脅,英法意(撒丁)夥同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半島上打得天翻地覆,結果是沙皇戰敗含羞而死。但俄羅斯並沒有丟棄克里米亞。
冷戰時期,由於主戰場在歐洲大陸的腹地,在冷戰的大格局下,克里米亞顯得並不起眼。冷戰結束後,北約基本完成了對中西歐大陸的統一,黑海就變成了新的博弈場所,克里米亞的重要性也就凸顯了出來。但是鑑於歷史的教訓,北約輕易不敢惹大毛熊。俄羅斯也用實力證明了這一點,在敘利亞危機中幫敘政府扭轉了危局,並重新獲得了地中海沿岸塔爾圖斯港50年的租用權。這就讓俄羅斯突破了北約的圍堵,使以往進入黑海圍堵俄羅斯的北約艦隊,將面臨著被俄羅斯海軍從地中海方向截斷退路的危險。
看來,北約東擴和克里米亞危機制造的黑海“熱點”也該降溫了。
回覆列表
所謂的北約東擴,也無非是美國勢力將前華約組織成員國希臘為對抗俄羅斯的橋頭堡,這也讓美國進一步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因此,對於北約的東擴,顯然俄羅斯方面是表達出極力的反對,尤其是北約已經將戰線推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
對於整個歐洲來說,美國所主導的北約,基本上已經控制了整個歐洲。隨著1991年蘇聯的解體,2004年,北約開始大肆吸納新的成員國,尤其是前華約組織成員國,很多都加入了北約,這也讓俄羅斯感到了空前未有的壓力。而隨著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等國家的加入,就已經讓北約的前線推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唯獨白俄羅斯沒有倒向北約,成為阻擋北約東擴的橋頭堡。
但是對於整個歐洲來說,顯然在巴爾幹和黑海地區還沒有徹底被北約所覆蓋。但是對於整個黑海周邊來說,顯然,黑海西部沿岸的國家,也已經逐步走入了北約的範圍之內。而作為黑海沿岸的烏克蘭,也是一個想要加入北約的國家。這裡自然成為北約和俄羅斯爭奪的焦點,這也是為什麼會發生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畢竟北約與俄羅斯之間勢力的碰撞,註定了黑海周邊區域不會平靜。
北約試圖拉攏烏克蘭靠向北約,從而將克里米亞一併帶回。嗯,導致的結果就是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將會無家可歸,畢竟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是黑海艦隊的母港,這也就意味著俄羅斯將被迫關閉南大門。俄羅斯僅有的暖水良港,面對這樣的危機,怎麼能讓俄羅斯不心痛呢?那麼克里米亞危機的爆發就是一個必然,只不過是西方國家,並沒有想到俄羅斯會做得如此直接,讓他們措手不及。至此以後,烏克蘭算是永遠失去了克里米亞,而西方國家對於失去克里米亞的烏克蘭,顯然也沒有了那麼大的興趣。
這也是烏克蘭政府宣佈將會首先謀求加入北約,其次再加入歐盟,畢竟這是他們親西方的目標。而是打臉的事情還是來了,11月24日,美國總統顧問奧布萊恩釋出訊息表示,稱北約暫時不會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請求,因為西方國家暫時不希望與俄羅斯對抗升級。顯然,北約不會接納一個與俄羅斯發生地區衝突的國家,北約的條約也已經明確規定了,不會接受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那麼烏克蘭又怎麼可能加入北約呢?顯然,美國就是在利用烏克蘭來挑釁俄羅斯,成為撕扯俄羅斯的跳樑小醜。
而對於黑海周邊,顯然,烏克蘭才是最重要的棋子,但是美國不會輕易讓烏克蘭就加入北約。北約的共同防範條例,會讓北約陷入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這顯然是不符合美國利益,也不符合北約標準的。那麼烏克蘭也只能望著北約的大門,而無法踏入,不改變當前的政策,也只會成為北約永遠利用的羔羊。而黑海地區的安寧,也會因此而不斷出現紛爭,北約勢力與俄羅斯之間的纏鬥,將會無法停息!(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