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小佳的慧慧
-
2 # 南風微涼南巷一季煙
2004年初國際足聯正式宣佈:“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蹴鞠。”
據中國古代史書《軒轅黃帝傳》記載,黃帝曾以蹴鞠讓士兵練武。但專家考證,最早記錄“蹴鞠”即中國古代足球運動開展情況的是《史記》和《戰國策》。作為正史的《史記》在《蘇秦列傳》中記載:“齊地方二千餘里……,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戰國策·齊策》中也有著與此相似的記載。其中的“蹋鞠”就是“蹴鞠”。
文獻史料的研究表明,中國的蹴鞠這種運動形式既能嬉戲取樂,又能強體健身;它為廣大民眾喜愛,還成為軍中訓練的基本科目。在漢代,蹴鞠是訓練士兵的一種手段,設有專門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漢書"枚乘傳》就說,“鞠,以韋(皮)為之。”唐代的顏師古在為《漢書》所作注中解釋:鞠是用皮做成,中間塞以毛髮,成為圓球,用腳蹴踏以為戲樂。
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加之唐代制球技術的發展,蹴鞠活動在唐宋時期已達到高潮。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有詩描繪道:“鬥雞金宮裡,蹴鞠瑤臺邊。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一詩描繪了寒食節蹴鞠的習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唐宋時期有些皇帝也是球迷,最典型的要數唐僖宗與宋徽宗。特別是宋徽宗,因為酷愛蹴鞠,竟任命一個精於蹴鞠球藝的市井無賴高俅擔任尉――當時高一級武官。球迷皇帝視國事如玩球,以球藝任官,任用非人,其結果必然是亂政亡國。宋元時代,蹴鞠的專業書籍更為多樣化,先後出現了《事林廣記"戊集》、《蹴鞠圖譜》、《蹴鞠譜》等。
唐代足球運動有兩大創造:其一為“氣球”,將原填滿毛髮的球改用八片皮子繼成球殼,內裝動物膽,灌氣用口吹,由於很費力,後改為“打揎法”。其二是設立“球門”,由12個鞠室改為兩個球門,各用兩根高達數丈的竹竿插在地上,上面張網,形狀像個“門”字,以防球從門上面飛遠。兩隊採用腳踢對抗進行攻守,設有裁判官執法,據《蹴鞠圖譜》一書在“球門社規”中規定以射進球門的球數多少決定勝負。在該書中設有“都部署校”和“杜司”兩個正副裁判職稱。李尤在《鞠城銘》一書中載有裁判原則,如“不以親疏,不可阿私,端心平息,莫怨是非”。指出裁判員應撇開親疏關係,不存偏向,公正明辨是非做出裁判。然而競賽規則沒能遺留下來,只能根據一些描寫競賽場面的文字記載進行推測。
宋代足球紋銅鏡目前僅存三件,兩件存於湖南省博物館,一件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在2006年世界盃曾漂洋過海在眾多的球迷面前現面,引起鬨動。
鏡上出現足球紋飾,是與宋代社會喜愛這種活動緊密相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宋代文武百官每年為宋徽宗祝壽時要進行足球表演。比賽時,樂隊吹奏優美的笙樂,笛鼓齊鳴,球門架上綢帶飄揚。宋徽宗看完比賽乘酒興大肆賞罰,把價值千金的銀碗、錦緞獎給獲勝的球隊;對輸隊則罰吃麻鞭,然後用黃白粉塗臉。球賽分設球門和不設球門的比賽,不設球門的比賽又可分一人場到十人場,一人場叫“滾弄”(全身各處皆可觸球)。“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繞身不墮,高及半塔,以花樣多、球法嚴密比勝負。二人場叫“打二”,此鏡上為二人,或許就是“打二”的比賽法。<水滸傳>中的高俅就是因為踢得好球而一步登天的.
宋、元、明時期還建立了民間球會組織,如宋代的“齊雲社”、“圓社”等,也有女子參加蹴鞠遊戲。但只繼承了唐代單球門的足球遊戲,將接球和傳球方式及球門高度和寬度有所改變,將球門柱高度改為二丈一尺,寬為九尺五寸,把球門減低加寬,以便容易進球,提高比賽興趣,吸引更多愛好者,並增多了“白打”個人踢球遊戲。然而雙球門的比賽方式卻失傳了。清朝的時候,中國古代傳流下來的足球運動,改成了在冰上的一種競賽活動。清王朝把這項運動當作是“八旗和內府之旗”的軍事體育項自,還規定文職人員不準參加。
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不過,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蹴鞠是每一位足球愛好者值得驕傲的事情
回覆列表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一種球類遊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的故鄉是中國。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遊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遊戲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所謂的《劍橋規則》,即是在19世紀早期的英國倫敦,牛津和劍橋之間進行比賽時制定的一些規則。當時每隊有11個人進行比賽。因為當時在學校裡每套宿舍住有十個學生和一位教師,因此他們就每方11人進行宿舍與宿舍之間的比賽,現在的11人足球比賽就是從那時開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球協會在英倫召開了現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比賽歸程草擬出來,但有些條文卻離今天的規則相距甚遠。比如當時有這樣一條:當球從球門柱之間進入或在上面的空間越過,不論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擊、運進去的,都算贏一球。那時球員的位置與陣形也不同於今天:每隊一名守門員、一名後衛、一名前衛和八名前鋒。制定規則不久,陣形有所改變:一名守門員、兩名後衛、三名前衛和五名前鋒。所以上場比賽的隊員就是十一人了。龍耒。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 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中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裡,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現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侷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漢代蹴鞠】 漢唐兩代是中國古代足球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發展成直接對抗的競賽。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內填毛髮改為由人用嘴吹氣,同時用兩個球門代替“鞠室”。至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發展了雙球門及單球門的競賽,還有稱作齊雲社或圓社的球會組織出現,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氣,發展到用氣筒打氣,愈來愈接近現代足球。 漢代蹴鞠是訓練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體制。如專門設定了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 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時期蹴鞠活動達到高潮,甚至出現了按照場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參與拼搶的“躍鞠”,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 2004年初,國際足聯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蹴鞠”是有史料記載的最早足球活動。《戰國策》和《史記》是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現山東淄博)流行蹴鞠活動,後者則記載,蹴鞠是當時訓練士兵、考察兵將體格的方式(“蹹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 【宋前蹴鞠簡況】 “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遊說齊宣王時形容臨苗:"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漢代的《西京雜記》、《鹽鐵論》、《蹴鞠新書》、《劉向別錄》中都有關於蹴鞠的記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蹴鞠之習依舊流行未衰。唐代時,蹴鞠仍是一項很普遍的運動,杜甫有詩曰:“十年瞰鞠將雛遠,萬里鞦韆風俗同”。但是,卻有了很大的發展。主要有三: (1)有了充氣的球:《宋朝事實類苑》中載:“顏師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雲:‘鞠以皮為之,實以毛,蹴蹋而戲也。’顏謂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堅《初學記》:“今蹴鞠曰戲毬。古用毛纖結之,今用皮,以胞為裡噓氣閉而蹴之。” (2)設立了球門:《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勝負,豈非時鞠之變歟?” (3)踢法多樣:雙球門踢法:唐人仲無顏《氣球賦》中有記載。單球門踢法:從《蹴鞠圖譜》中可窺一斑。無球門踢法:一人或幾個人單獨踢,稱為打鞠;二人對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稱為場戶,如三人場戶、四人場戶。 【第一個有記載的球迷】 西漢時期的項處是第一個有記載的球迷,不過他的經歷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于意為項處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球迷”。 【史上第一份首發名單】 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了“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的名單與位置:“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這恐怕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了。 【足球的歷史】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改革,推行“胡服騎射”,趙華人學會了騎馬射箭。趙王經常帶著其親信騎著馬出城閒逛,好不威風。一日,來到一樹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數只,國王金口一開,“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驚嚇之中,野兔橫衝直竄,從馬群的平縫中紛紛逃去,一無所獲,眾人搖頭嘆著。一謀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獻計“大王,這種圍豬很有趣,我們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宮門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趙王大加讚賞“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於是,足球運動便在中國誕生了。但當時還屬於騎在馬上運動,稱之為“蹴鞠”。 到了漢代,有了專供比賽的足球場,稱之為“鞠城”,鞠城為長方形,兩端各有6個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對稱,場地四周有圍牆。唐代是蹴鞠活動的昌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有了很大發展,而且足球運動開始對外出口,首先登陸的地方的英國。 蹴鞠本是作為一項完整的產品對外出口,便由於當時交通不發達,交通工具十分落後,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蹴鞠在到達英國時,馬匹已經累死,只剩下一個球了。但就是這樣一個球,英國仍視之為珍寶,只限為王室的專有活動,禁止民間享受這種娛樂活動。 11世紀,丹麥人入侵英格蘭。一天,英格蘭人在挖戰場時,偶然挖出了幾個丹麥人的頭骨。想起丹麥人入侵的罪惡,這些英格蘭人極為憤怒,他們抬腳狠狠的衝著骷髏頭踢去,解憤之餘,又頗覺有踢足球的樂趣。於是,挖戰場的英格蘭人越來越多的參加了這個踢“球”的行列。這種愛國行為打動了英國國王,為了獎勵人民,英國國王下令王室足球對民間開放。很快,足球運動在民間傳播開來,成為流行的體育娛樂活動。 12世紀初,英國開始有了足球賽。比賽是娛樂活動,一年兩次,一般在兩個城市之間舉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拋,比賽就算開始。雙方就會一捆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將球踢進對方的鬧市區,哪一方就算勝利。如果球中途竄入居民屋裡,運動員也就一窩蜂的衝進去亂打亂踢,常常把屋裡的東西砸得稀巴爛,房主只好自嘆倒黴。路上行人碰到球滾來,就會遭受一場飛來的橫禍。因此在當時,球賽一來,人們就得躲避災難,關門閉戶,一直到球賽結束,才恢復正常。這樣的球賽遭到市民的強烈反對,英國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規定足球比賽要在空地上進行,進入鬧市區者重罰,於是就出現了專門的足球場。 1863年10月26日,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格蘭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規則,現代足球運動正式確立。 中國古代把腳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蹴鞠遊戲。西漢時修建有“鞠城”,專供競賽之用。唐代是蹴鞠活動的昌盛時期,出現了用灌氣的球代替了過去用毛髮之物填充的球,稱為“氣毯”,並用球門代替了鞠室。而在西方,公元10世紀以後,法國、義大利、英國等一些國家有了足球遊戲。到15世紀末有了“足球”之稱,後逐漸發展成現代的足球運動。1863年10月26日,英華人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國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足球規則,人們稱這一天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這次制定的足球規則共14條,它是現今足球規則的基礎。從1900年的第2屆奧運會開始,足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專案,但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在巴黎成立。1930年起,每4年舉辦一次世界足球錦標賽(又稱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取消了對職業運動員的限制。從此,現代足球運動日益發展。 傳說在11世紀,英格蘭與丹麥之間有過一場戰爭,戰爭結束 後,英華人在清理戰爭廢墟時發現一個丹麥入侵者的頭骨,出於憤恨,他們便用腳去踢這個頭骨,一群小孩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 在中世紀的英國,足球以成為許多年輕人所熱衷的一項活動。 他們在狹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經常將皮球踢到街邊人家的窗子 上。於是英國國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從12世紀到16世紀, 英國國王先後四次釋出過“足球禁令”。不過,由於足球運動的特殊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35年,在英國設菲爾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 1863年,在英國又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從此,有組織的、在一定規則約束下的足球運動開始從英國傳遍歐洲,傳遍世界。在19世紀末,足球運動在西歐國家已相當普及。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就將足球列為比賽專案之一,結果丹麥隊以9:0 戰勝希臘隊,成為奧運會足球比賽的第一個冠軍。 1904年,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個國家的足球協會在法國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並推選法華人蓋蘭為第一任國際足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