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衫素人

    師傅和師傅的含義是不一樣的,有人教徒弟武藝和如何領兵打仗、在官場上實行一些庇護的,比如秦明和黃信。有人單純的教徒弟武藝,比如王進和史進。有些徒弟是想著借師傅的名聲,實現名利雙收的,比如宋江和孔明孔亮。而有的師傅,只不過是一個啟蒙老師,就比如李忠和史進。

    這一點原文說的很直白不過:

    分開人眾看時,中間裡一個人,仗著十來條杆棒,地上攤著十數個膏藥,一盤子盛著,卻原來是江湖上使槍棒賣藥的。史進見了,卻認得他。原來是教史進開手的師父,叫做“打虎將”李忠。史進就人叢中叫道:“師父,多時不見。”李忠道:“賢弟如何到這裡?”

    什麼叫開手師父?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啟蒙老師。而且從李忠和史進的談話來看,兩個人也並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師徒關係。

    史進叫李忠師父,而李忠卻叫史進賢弟。這是一個看似不矛盾卻十分矛盾的一個問題。

    李忠是在史進小時候教授的史進武藝,也就是說史進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李忠的年齡至少就已經不小了。按道理來說,李忠比史進的年齡大了不少,而且又是史進的師傅,是不大可能叫賢弟的,但偏偏李忠就叫了。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李忠壓根也沒拿史進當徒弟。

    所以就有了接下來的對話:

    李忠道:“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提轄先行,小人便尋將來——賢弟,你和提轄先行一步。”

    賢弟,你和提轄先行一步。可見李忠壓根也沒拿史進當徒弟。

    史進是陝西史家村人,李忠是安徽濠州人,也就是現在的安徽鳳陽縣。熟悉地理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兩地相距多遠。

    史進是個地主家的孩子,家大業大。李忠是個走街竄巷的江湖藝人,兼職還賣個假藥貼個小廣告啥的。這兩個人能夠扯上關係,書中雖然沒明說李忠為何不在史家村落腳,但這也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事兒吧?

  • 2 # 葦說歷史

    大文學家金聖嘆在點評水滸人物的時候,對打虎將李忠曾有過這樣一句評價:李忠認得魯達,魯達卻不記得李忠者,所謂卿自難記,非魯達過也。

    對於魯智深,李忠這位打虎將過於“陌生”,但如今的我們對其卻十分熟悉。第一,名曰打虎將,但打沒打過虎,誰都不知道。第二,語文課本里《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魯智深的一句“不爽利”,曾讓我們大快人心。

    我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在四大名著連環畫、拍“洋畫”、玩玻璃彈球中度過的,相信跟我有同樣經歷的朋友們基本上都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已經步入了中年時代。

    如今中年再讀水滸,尤其讀到魯智深(當時還叫魯達)說打虎將李忠“不爽利”時,卻是莫名的心酸。

    李忠,濠州人氏(今安徽鳳陽),家道中落,貧困不已,元末時期那裡也有個窮孩子,叫朱重八,後來改名叫朱元璋。李忠一個安徽人大老遠的跑到祖國大西北靠賣藝和賣藥為生,日子的艱辛程度其實和大家來北上廣當打工仔沒兩樣。至於打虎將的稱號,是否真打過虎不得而知,不過誰找工作時沒在自己的簡歷上多畫兩筆呢?這也可以理解。至少沒聽說李忠賣藥賣酒,最終吃死或喝死過人命的。

    所以說,這個人守原則,自食其力不偷不搶,產品質量過關。

    史進到渭州尋找師父王進,結識提轄魯達,同到酒店飲酒,半途遇到正在賣藥的李忠,魯達便邀請李忠一同前往。飲酒過程中,魯達聽聞鎮關西強霸金翠蓮,決定打抱不平,並向李忠二人借錢,以資助金翠蓮父女。史進取出十兩銀子,李忠卻只拿出二兩。魯達認為李忠“不爽利”,將二兩銀子丟還給他。三人隨即離開酒店,並在街上分手。

    最令人心酸的就是上一段,不管在電視劇還是在語文課本里,我們最熟悉的一段。

    當初上學時,讀到這裡被魯達的一句“不爽利”暗自叫好,大快人心,覺得胸中出了口氣。如今回想起來,真特麼想站在街邊,衝著街頭夜裡一兩點還在賣雞蛋灌餅、烤冷麵的小商販面前,抽自己個大嘴巴子。

    世人皆認為李忠小氣吝嗇,卻有幾個人曾站在他的角度想?獻愛心無大小,相信在那個年代裡,學校組織愛心捐款貌似不會搞個排行榜。同樣,我們也不能在這裡根據誰拿出來的錢多,誰就是英雄好漢。

    史進拿出十兩銀子,史進是誰?人家是水滸全書中的非著名浪蕩子弟,小富二代。而且從性格角度來講,史進這個人看似斯文,實則隨時可能走火,搶遍華陰縣在他看來都不是事。水滸裡多次提到十兩銀子,凡是牽涉到人情世故,需要錢財打理的地方,出手就是十兩銀子。

    晁蓋送雷橫的人情是十兩銀子;智取生辰綱之前,三阮暫回石碣村,晁蓋送三阮三十兩銀子,每人十兩;朱仝雷橫到宋江莊上拿人,宋太公送朱仝雷橫二十兩銀子,每人十兩,只是二人堅決不收,分給了隨行計程車兵;柴進莊上,宋江送武松回陽穀縣,宋江給武松十兩銀子;潘金蓮與王婆聯手害了武大,西門慶給何九叔的封口費是十兩銀子;就連李逵給李鬼“我與你十兩銀子做本錢,便去改業”的,也是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可以說是水滸的主角,這個數字不多不少正合適。一般人拿不出,體現了身份;富貴人家又無所謂,施捨了還保全了對方面子,不用去考慮還不還錢。

    李忠拿出二兩銀子,李忠是誰?不解釋。

    魯達一分錢沒出(沒帶錢),但魯達又是誰?人家是鼎鼎有名的魯提轄,保衛一方治安,請史進和李忠下館子不需要兜裡帶錢,進了店家有專門的房間、座位、器皿。要說這風氣確實是有一樣學一樣,從宋徽宗時期到現在都過了九百多年,依然“原汁原味”。

    史進錢花完了,家裡還有;魯達出門不需要花錢,他要是花錢就是不給別人面子。但,李忠不行。

    賣藝的,全憑力氣掙飯吃,經常還會遇見不給錢的,或者遇見了勒索的,能吃飽不容易,更別說存下錢了。這二兩銀子是他多久的生活費?參照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中喬鄆哥“要尋大官人,賺三五十錢,養活老爹”便可換算得知,遇到省吃儉用的主兒,二兩銀子相當於一個半月的生活費。

    況且賣藝是不養老的,到老了怎麼辦?他有後顧之憂,所以有些捨不得。用自己的地位和收入去衡量別人是有所欠妥的,梁中書可以給岳父生日隨禮十萬貫,是不是就可以笑話魯達“不爽利”了?難得的是當魯達說出“不爽利”時,李忠沒有憤怒,只是小心翼翼的把銀子“摸著”裝回口袋,還陪著笑臉。

    讀到了這裡,我相信你深有同感。

    我們不是出身在富貴家庭的浪蕩子弟,也不是魚肉百姓的提轄,我們只是為了讓這個家庭過得更體面、不斷努力的中年人。我們有我們的壓力,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全靠自己在吃飯,一家的希望也都在自己的身上。

    夢想成為魯提轄,我們卻活成了漂泊異鄉的李忠。

    不要隨意講出“不爽利”,他回到家裡後的日子,你永遠不知道。

  • 3 # 一覽眾河小

    打虎將李忠,因為屢次被魯智深說不爽氣,成了梁山好漢裡少數以小氣吝嗇出名的好漢,不得不說很悲哀。

    在我看來,李忠是一個本分忠厚的普通人,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飯,雖不是英雄,但絕非堅吝刻薄之人,跟魯智深也絕非一路人。

    李忠是史進開手師父,本領確實有限,沒有教史進多少真實本領。王進當年一眼就看出史進是個花架子。那史進是誰啊,那會兒就是個地主家的傻兒子。如果李忠是個卑鄙無恥之人,儘可裝作很厲害的樣子,騙取史進錢財。可是李忠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本領有限,教不了史進太多,是以也沒有跟著史進騙吃騙喝,靠自己本事在江湖上賣藝賣膏藥為生。說白了就是李忠還是要臉顧及顏面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然,李忠也有他的侷限性,比如初次遇到魯智深,要一起喝酒,那時候還是魯提轄呢,怎麼也是一個地方官吏。李忠街頭賣藝,不正需要打點好地方關係嗎,這麼大好機會不知結交,還想著多擺會攤賺錢,確實有點狹隘了。不過這也難怪李忠,風吹日曬賣藝街頭,賺的都是辛苦錢,自然不願意耽誤太多時間了。

    但是有一點我想為李忠正名,李忠雖不似魯智深那般豪爽,但絕非小氣之人。當時遇到翠蓮父女,魯智深問史進、李忠要錢,史進是地主兒子,一下子拿出十兩銀子,而李忠拿出只有二兩,魯智深直說不爽利。但是想想李忠賣藝,賺得都是一個個銅板,二兩銀子恐怕是他多日積蓄了,也是他能拿出的最大的一份現錢,如果真是不爽利的人,直接拿出的應該是幾個或幾十個銅板。李忠把身上大部分錢都拿出來了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卻被人罵不爽利,真是悲哀。

    後來李忠落草桃花山,還認了個小弟周通。結果又與魯智深遭遇了。原來周通要強娶劉太公女兒,魯智深打抱不平,爆揍周通。後來李忠發現對方是魯智深,不念他言語諷刺,直接引魯智深上賓,好酒好肉招待。魯智深卻先入為主認為李忠堅吝,趁他二人下山打劫,偷了他們金銀酒器跑路了。李忠發現魯智深如此這般,自覺對不住兄弟周通,自願把打劫所得讓與周通,以彌補自己引魯智深上山之禍,足見他是一個明事理不計較的真漢子。

    李忠之名,數次害在魯智深手上,卻沒有計較,後來呼延灼攻打桃花山,受難之時,仍然想到找魯智深求救,足見心胸磊落。魯智深也是豪爽之輩,雖覺得李忠堅吝,跟自己性子不和,卻仍相救。

    跟李忠一比,魯智深這人,確實是個大英雄,豪爽好義,從不算計,也無私心。但是這是生活在雲端的人,現實裡十分罕見,在小說裡是個十分光輝偉岸的形象,但如果真的遇到了,也不見得有多少人喜歡他。

    這是為何呢,因為魯智深這人十分豪爽,心也大,沒有私心錢財觀念,他自己這樣倒也罷了,他也要求人家跟他一樣。比如他出場時,到酒店吃飯,卻不帶錢,跟店家說以後再給,店家說您吃飯哪裡用給錢。這裡魯提轄絕不是說要佔小便宜,賴店家酒錢,而是在他眼裡,這種小錢給與不給,無甚區別。

    魯智深這人,好是好的,但做事全憑個人喜歡,從不會換位思考,從不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比如他是提轄,不愁金銀,所以吃飯那點錢,送給翠蓮那十兩銀子,在他眼裡都不是錢,卻不知這些錢在普通人眼裡都是要辛苦多日才能換來的。他自己不在乎錢財,喜歡慷他人之慨,就覺得別人都應該跟他一樣大方豪爽才成。

    所以與魯智深相交,一定要跟他同等地位身份的人才成,要麼是有大本領或錢財的人。比如史進、林沖、楊志、武松等等。而李忠這樣沒錢本領又低微的人,跟魯智深是怎麼也合不來的。

    現在來看,施耐庵寫李忠、魯智深,實在是十分高明,原來在梁山好漢裡面,也是分圈子分三六九等的。魯智深他們是高高在上的一層,李忠周通他們是下面的一層,雖然都是梁山好漢,卻怎麼也不相融。

  • 4 # 北門猿

    沒本事唄。

    李忠是史進開手的師父,換句話說,就是最初教史進練武的那個。

    然而王進表示:

    只是令郎學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陣無用。

    換句話說,史進以前學的都不是什麼厲害功夫,所以可以推測,他以前那些師父,也不見得有啥真本事。

    既然沒本事,混到賣藝謀生也是正常的了。

  • 5 # 灣火

    李忠是史進的開蒙師傅,教過史進一些拳棒武藝。至於所授棍棒是否高超,王進有話說:這棒使得好看,只是有破綻,贏不得真好漢。史進道:這可是有名師傅教的,怎說不好。王進道:你所學的,只是花棒,耍得好看,上陣無用。

    多說無益,史進用李忠所授棍法與王進較量了一次,幾招下來,就被王進制服。可見王進是真正的棍法高手,李忠所教,不過是花拳繡腿,臨敵實戰,不堪一擊。當然,這只是對付高手而言。對付一般江湖人士,周旋抵擋倒不在話下。

    李忠武功雖不算好,但史進對他還是禮敬有加。史進見到李忠時,已是得到王進真傳,武功已明顯比李忠高出不少。街上遇到李忠,還是畢恭畢敬。當時李忠正在擺攤圈地,耍棍賣藝,碰到開手弟子,場面頗為尷尬。

    李忠為啥混的這麼差,憑他的本事,找個護院門衛或教一些紈絝子弟拳腳功夫,完全是可以混得過去。為何還要打熬氣力,淪落到街頭賣藝為生?在北宋時期,賣藝為生,走街吆喝,算是賤到塵埃的謀生手段,最讓人看不起。主要是跟李忠的性格有關,此人生性慳吝,不夠爽快,以致他為人處事,計較得失,偏私為己,與人交往,難以融通相處。

    常說武功不濟,性格來補。宋江武藝並不高,但為人豪氣干雲,仗義疏財,結納了不少英雄好漢,也獲得諸位好漢的追隨。李忠高不成低不就,當護院門衛,嫌棄東家俸薪太少;教授拳棒,又不能心無旁騖,只想專營私利,為自己著想。這種性格的人,長期下來,結交的朋友自然不會多。

    過於勢利,往往讓人敬而遠之。資助金翠蓮,只給二兩銀子,被魯智深嗤之以鼻,說不是爽利人。當場把二兩銀子拋還給他。當然,那時候上街賣藝,銀兩不多,能拿出二兩已是盡力,這事且說得過去。可在桃花山做寨主,把魯智深迎上山,說要給魯智深資助點盤纏,明明放著滿桌的金銀寶貝不動,卻要下山剪徑商客,撈上一筆給魯智深。這種想法頗為奇怪,就連魯智深也覺得匪夷所思。且看魯智深當時的看法:

    這兩人好生慳吝,現放著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得別人的送與灑家。這個不是把官路當人情,只苦了別人!

    這兩人說的是周通和李忠,他們性格相投,在桃花山落草。魯智深碰到這對活寶,也覺得奇哉怪也。後來一不做二不休,趁他們下山剪徑,打翻嘍囉,捲起金銀跑路了。等李忠他們回來,看到此等情景,當真是心疼不已。好不容易積攢的銀兩,反被魯智深剪徑了。

    這對李忠是一個打擊,從他角度去想,他下山打劫的確是為了魯智深。他也想不通,為何自己如此深義,魯智深卻那麼無情。李忠這人不算壞,他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他對疏財的理解,是自己賺的銀兩,牢牢兜著,給予朋友的情義,我可另想辦法。所以他和魯智深是兩個平行軌跡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很難談到一處。他們恨魯智深,也恨自己。恨的是自己引狼入室,丟了銀兩,折了兄弟情。對魯智深來說,這是給慳吝之人一個教訓,痛打落水狗,心裡無比爽快。

    後來李忠上了梁山,跟著宋江混飯吃。其實以李忠性格,還不如自己做山大王。自己剪徑,獨享金銀,何等瀟灑快活。留在梁山,粥多人少,大秤分金銀只是個夢想,天天南征北戰,提著腦袋過活,這種日子並不好過。而且來梁山諸多草莽,生性豪邁仗義,與李忠的世界觀也是格格不入。所以人緣也不會太好。梁山主要核心進不去,只能混個步兵將校。最後征討方臘,昱嶺關之戰,被亂箭射死。也算死得英烈。

    人在世上立足,性格最為重要。且不說仗義疏財,人情世故必須學得通透。李忠在外難混,就是因為性格使然。以李忠效尤,不得人心。看著李忠,同時鞭策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腫瘤是可以防範並治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