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酸b
-
2 # 一曲霓裳空城夢
很簡單的一句話 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你認為錢存進銀行就行了嗎? 銀行每年給你多少利率 按照現在通貨膨脹3%的利率 你每年存的錢遠遠不夠 簡單的例子 同樣是1萬元 現在的1萬很10年前的一樣嗎?
有沒有感覺錢越來越不夠用了 ? 現在基本上都是低收入高消費 如何把消費和收入平衡
如果你是理財新人 建議多看少買
買之前你對這家基金瞭解嗎
理財需謹慎 投資有風險
-
3 # 花邊世界
理財是對自己的未來投資,理財我長把它理解成投資,就是為自己支付。要規劃好自己未來3年、5年、甚至10的的投資計劃,這叫國無長策不強,人無長計不富。早一點進入資本市場,早一點運用資本越早越好。可能有些人覺得投資是有錢人的事情,這種觀念打錯,投資的核心是時間,是不段學習的知識。大家知道一份定投基金10元就可以買到,一份股票5元就可以一股。說一下有多少人認真研究過支付寶上的所有基金?有的舉手,和我和我互動。
-
4 # 八十年代初期903
什麼是理財?透過自己的打理,將自己的資產保值或增值的手段就是理財。所以理財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讓自己現有的資產得到保值增值。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要保值增值呢?因為你所擁有的財富隨著時間的變化實際上在不斷的貶值。大家想象一下,八九十年代的萬元戶是個多麼令人羨慕的存在。可是三十年後的今天,如果你告訴大家你有一萬元,大家還會覺得你很富有嗎?
同理,你現在所擁有的財富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還會像現在一樣“值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還會繼續貶值下去。所以才需要理財,讓資產不斷增長從而抵禦住通貨膨脹,這就是理財的目的。
-
5 # 彼得林奇的學生
曾靜看一個新聞,講的是比爾蓋茨自從聘用了曾為債券基金經理的拉森、並給予其買賣投資產品的自主權後,蓋茨的資產淨值已從50億美元躍升至820億美元左右。理財對富人是一種增值,對窮人則是一種保值。一個人掙再多的錢不會理財,就像泰森一樣,最後也會破產。巴菲特一開始也是從一點點金幣攢起來進行投資理財,而成為股神的。不要小看小錢,積攢起來就是大錢。
-
6 # 楚湘閣主
人為什麼要理財?這個問題既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千千萬萬百姓經常縈繞心中的疑問。那麼,我們反過來提問,理財為了什麼?即理財的目的,意義何在?
理財的目的,就是保值,增值。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規律來看,本人沒研究較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史,但是百姓從3至5年的貨幣走勢來看,錢是逐漸貶值的,官方公佈的年CPI在2~3%,換個說法即通賬率是2~3%,即如果錢放在手上不動,在第二年要貶值2個百分點,按價值等量關係,今年100元的東西,明年要102或103元才能買到等價值的東西,何況實際情況遠非官方公佈的資料這麼低,百姓都感覺錢一年不如一年值錢,尤其在房價表現得尤為明顯。這樣,理財,讓有限的正常開銷之外的餘錢保值增值就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
有句經典的話叫,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社會經濟突飛猛進!意味著錢貶值的速度比你想象得要快,同時隨著社會的前進,物質文明和社會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不斷髮展的需要越來越大,富裕豐富的物質生話,精神文化娛樂的需求,需要不斷多的金錢去保障。需要用錢去滿足需要的方面越來越多。八十年代初工人幾十元工資能解決溫飽,現在數千元上萬元月收入也入不敷出,有錢的富人從來不把錢閒著,投資生意,股票,債券,錢生錢,甚至借雞生蛋,窮人吃光用光,無甚餘錢,所不同者,財商也!所以對於沒什麼專案投資的工薪階層,爭取月有餘錢,生活有目標,開銷有度,理財有計劃,合理地分配打理好自已的財富。年輕時就要有理財的觀念,理財可多可少,積沙成塔,聚少成多,理財是一種態度,一種理念。理財,不分早晚,即刻做起,這樣,不至於一生受窮,或錢到用時方恨少。
總之,從理財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來看,人一生都必須精心打理自已的財富,理財則富,養成積極的理財觀念。不斷豐富自已的人生!說得不明之處,望各位交流指教!
-
7 # 培風欲圖南
前幾天刷朋友圈時看到一個高中同學的動態,說他在接觸炒股和期貨後,收益很不錯,近期想籌劃一個募金為200萬的熟人私募基金專案,年收益目標是翻2-3倍。看到後著實驚訝了一番,這種自信和底氣讓人佩服。反觀自己身邊還有不少借信用卡和花唄、白條過著“充實”而月光生活的朋友,不禁感慨即使曾是同窗,理財觀念竟也差距這麼大。其實被身邊的同齡人甩遠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還渾然不覺。
關於存錢理財這件事,樹立正確的觀念十分重要,尤其是對於95後年輕群體。
據艾瑞諮詢調研資料顯示,95後在網購人群中黏性最高,以接近電商使用者1/4的人數佔據了主力地位。從小物質生活較豐富的95後,更追求的是產品品質、消費體驗和消費過程。而品質消費的背後是“月光”的尷尬。企鵝智酷《95後報告》指出,70後“月光族”佔比6%,80後“月光族”佔比4%,90後“月光族”佔比13%,而95後佔比達到15%,在所有人群中最高。95後越來越超前消費,並且更樂於接受和使用分期消費。
在品質追求和超前消費的雙重作用下,他們的存錢意識較弱,自然很難有收入的結餘。存錢理財是否必要,是95後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以下是個人關於存錢理財必要性的一些不成熟見解:
1、提升自控力,養成習慣
資料來自唯品會聯合艾瑞諮詢釋出的《種草一代·95後時尚消費趨勢報告》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95後的網購頻率非常高,與此對應的是他們旺盛的物慾和即時滿足感。看上的商品要立刻購買,買回來的多數卻是非必需品。慾望無止境,不加控制就會氾濫。自我約束和自控力在這樣的消費中一點點被損耗。
而存錢意味著減少支出、做生活計劃和控制消費衝動。這一過程無形中增強了自我控制能力、將即時滿足感轉變為延遲滿足感。
即使收入不高,哪怕暫時只有幾百元錢的結餘,只要養成儲蓄的習慣,儲蓄就會隨著收入、結餘的增加而上升。但如果缺乏存錢意識和習慣,可能會像很多人那樣,月薪4000時很窮,等到了月薪3萬依舊月光。
存錢並不是難事,難在能否控制自己堅持每月都儲蓄。學會自我控制的人將在超前消費的月光族中脫穎而出,把握住自己的生活。
2、提高學習能力
投資理財的學習與存錢同步。以P2P為例,需要掌握行業術語,弄清平臺的背景、專案資產、風控能力等等。即使是看似簡單的名詞也有著很豐富的內涵,比如P2P的銀行存管,它有什麼好處,如何判斷真假,有存管是否就可以放心投資等等。不同於應試教育的被動學習,自我投資理財的學習需要持續、主動地考察、積累知識和經驗。自我學習能力、判斷力在反覆的實踐中不斷提高。
3、獲得理財經驗
小額試錯是個好辦法,在不斷地嘗試中獲得一線最真實的投資經驗,如同運動員在大賽前日復一日的練習。待到投資大額數目時,滿腹的經驗使你能得心應手的進行投資。
和一位工作7年的好友聊到理財時,對於沒有早點開始投資理財這件事她表示非常遺憾。沒有經驗導致投資時總是有所顧慮,只能選擇風險低、收益也低的產品。如果剛踏入社會不久的95後從現在便開始有意識的存錢理財,也許7年後會感激當初的這個決定。
4、提高生活質量
首先,不必因為沒有存款應對生活意外而擔憂,還能有投資收益入賬,生活安全感十足;
其次,減少支出後,一方面可以保證購入物品的必要性和舒適性,幸福感提升。另一方面,即使花掉當月全部收入也無法消費的大件,例如外出旅遊、買車,可以在儲蓄、投資一段時間後實現,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5、迎接新機會
那個更高階的單反,比自己的預算高出幾千;
有個難得的沙漠徒步活動,但報名費上萬;
可以幫助工作上升的培訓課程,無奈費用太高;
有套各方面都很合適的房子,但是首付還差一半......
轉瞬即逝的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沒錯,但機會也有門檻的。如果這個門檻只是金錢的問題,那麼早早的存錢理財就可以解決,不必因為資金不足錯失一次也許能改變命運的機會。
存錢理財不僅一種是擁有生活底氣的方式,更是一個自我投資,自我成長的過程。在存錢理財中學會的自我控制,培養的好習慣,對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著正向的影響。這是95後以及還未有存錢理財意識人群需要學習的生活的方式。
-
8 # 多多說錢
人為什麼要理財?其實概括就一句話:抵抗通貨膨脹,實現財富自由。
其實財富自由為的不是可以買買買不用就考慮價格,終極目標是為了老有所醫,未雨綢繆。而提到未雨綢繆就必定離不開現在的通貨膨脹的影響了。
央行2017年的資料顯示,現在的通貨膨脹比率達到了7.5%。
換句話簡單點說就是一百塊在你的手上拿著什麼都不做,一年下來就縮水大約6.97元(通貨膨脹率公式為(p1-p0)/p0,其中p1是當前價格,p0是之前價格)。
現在定存一年利率只有1.5%。即使買三個月期理財產品,利率也只有4.15%-4.5%。實際上這樣的理財表面看是有收益的,但是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還是存在每年3.35%左右的隱性實際虧損。所以更何況是什麼都不做只是把錢抓在手上。
為了避免出現50萬在20年後變成35萬的情況,普通人就很有必要理財了。
因為透過理財,就有機會跑贏通脹,甚至年化收益達到15%(比如投資P2P,指數基金等)都沒有問題。
以上只是多多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9 # 無趣還是有趣
大家好!
理財這個話題是最近一些年才開始多起來的,而在國外已經屢見不鮮了。我們為什麼要理財呢?其實總的來說有兩個目的,第一資產的保值,第二就是資產的升值了!
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通貨膨脹都會越來越嚴重,因此,法定貨幣也會隨之而貶值。
要想手上的錢不隨著貨幣的貶值而縮水,那麼就必須要做好資產的理財配置! 按照普遍的通貨膨脹率率5%來計算,如果你有10000人民幣,那麼一年以後你手上的10000塊必須要變成或者說升值為10500才能具有相同的購買力。舉個例子,假設現在雞蛋是10塊一斤,因為通貨膨脹的關係,物價會上漲,那麼第二年你就需要10塊5毛才能購買一斤雞蛋了!
在此過程中,若大家想要自己的錢還是能那麼值錢,就必須得做好家庭理財。常見的有:貨幣基金
銀行理財產品
或者其他型別的基金,包括房產也都是屬於理財方式的一種!
總的來說,要想自己的財產不隨著時間推移而縮水,就必須要做好家庭理財或者說是做好家庭資產配置!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財產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同時也能透過自己的積累和時間的累積,使自己達到財富自由的階段。更好的實現人生的目標!
-
10 # 文城觀點
在現代社會,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一個國家要有經濟發展計劃,要對經濟發展進行規劃,要有計劃地推進投資、貿易和消費步驟,而對於公司、機構、家庭和個人來講,也要財務規劃,要掌握理財的好方法。所謂理財(Financing),就是對財務進行管理,包括管理財產管理債務,以便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通俗地說,理財就是對錢進行打理,學會存錢、用錢,使錢生“錢”,實現財務自由。
對於個人來說,在現代社會,學會個人理財是生存得好的基本技巧,有理財技巧,懂得規劃財務,知曉用錢之法,才能當錢的主人而不是做錢的奴僕。
改革開放之前,華人大都沒有理財的觀念,更沒有理財的習慣和技巧,更不用說沒有接受過理財方面的教育,而在當下,人們逐步對理財發生興趣,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也意識到,理財技巧是遲早要學的,而早學比晚學要好得多,只有懂得理財之道,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自由感。
青少年時期,父母應該教會子女樹立健康的理財觀念,學習理財,即便是用好壓歲錢,也是理財技巧的培養;學生時代,年輕人就應該學理財,節約用家裡支援讀書的錢,並學會自己賺些錢來補貼,並儘可能有些積蓄,讓手中的錢“活”起來,學會讓“錢”生利。工作之後,有了工資收入和其他收入,更應該好好理財,科學有效地規劃財務,開源節流,爭取讓手中的錢不斷地多起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理不好財,就在經濟生活中不算是成功人士。
生活過程中,總是需要用錢的,有時用錢超額了,花的比賺的多,就會產生債務,而債務的產生,多半是自己主動造成的,生產債務並不可怕,可怕的讓債務持續下去,欠錢越來越多,那就很失敗了。用錢要懂得賺多用少,要控制債務比例,不能讓債務的壓力太大,否則將進入惡迴圈狀態,四處尋錢,疲於奔命,沒有法子真正賺到錢。債務發生,如果不是良性的,就應及時撲滅,等火大了就救不了了。
理財時也會遇到虧錢,虧錢不可怕,可怕的是連續虧,所以,遇到虧錢,要及時解決,讓虧錢成為可控的。只有讓自己的財務能力大於虧錢狀態,才能保證財務自由。
理財要根據自己不同的經濟條件來制定不同的目標和理財方式,收入比較少時,節約開支,蓄錢也是理財;有了些錢,可以存款、買理財產品、買保險、存入“寶”類增利等;有了更多的錢,可以買股票,購房,炒期貨,投資買企業等等。
理財方式多種多樣,應該選擇適用自己的方式,最重要的,要堅持抵禦風險的原則,所以,要選擇風險不同的投資,銀行存款很穩定,提取方便;投資理財產品有一定風險,但比投資股票風險一般風險小些,炒期貨相對來說風險也會更大些。就是買股票,也風險不同,這需要對股市比較熟悉,才能比較有效地防風險。一般來說,回報率較低的風險也較低,回報率更高的投資風險也更大,所以,理財投資要“打組合拳”,合理組合,既能防風險,有爭取有較高的投資回報。
如果能堅持學習,養成好的投資習慣,堅持科學的理財觀念,長期下去,一定會有好的投資回報,理好財,賺更多錢,屆時,自然也能成為投資達人。
回覆列表
理財就是管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收入像一條河,花錢如流水,理財就是管好水庫,來源節流。如果想僅憑工資收入過上好日子,富裕的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不是太容易做的到,只有適當學會用投資理財的錢不斷地增值,生產財富的收入,才能給我們的人生給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