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與美文欣賞

    喪文化,指一些90、00後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生活、學習、事業、情感等的不順,在網路上、生活中表達或表現出自己的沮喪,以形成的一種文化趨勢。

    "喪文化"是指流行於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以"廢柴"、"葛優躺”等為代表的"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是青年亞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一個縮影,它反映出當前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在一種程度上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態和社會心理的一個表徵。

    背景

    一張來自1993年的照片,就這樣毫無預警地在我們的社交網路上爆紅。圖片上的葛優還有頭髮,但和現在一樣削瘦。他嘴邊續著鬍渣,穿著奶奶花襯衫,嘴角微張宛如靈魂出竅,一臉生無可戀,癱躺在舒適鬆軟的大沙發上。這張圖出自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這集說的是葛優所飾演的季春生,在賈家蹭吃蹭喝的故事。

    季春生,這個男人不僅在個人儀表糟糕,而且行為舉止也惹人鄙夷。這個角色的傳遞出來的形象,就是個每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不想自我奮鬥,獲不獲得成功也沒有關係,希望坐享其成的生活方式 —— 一個90年代的社會廢物。

    這樣的形象跟所有年代所提倡的積極、健康、向上主流精神相悖論,但卻在此時此刻,恰好跟這個時代青年文化無縫切合。他的頹廢、絕望、悲觀、生無可戀,正是這批超時工作、超額吃飯、壓力大、掙錢難的大眾內心狀態。

    詞彙表達含義

    “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其實並不是很想活”、“漫無目的的頹廢”、“什麼都不想幹”、“躺屍到死亡”、“頹廢到憂傷”,這些搭配在葛優躺圖片上的文字,也從來都沒有掩飾過這批青年人想透過葛優來傳到什麼思想感情。簡單說,就是想要躺著,不想思考,什麼都不想幹了。

    表現

    千百年來已經有無數人這樣躺著了,葛優並不是第一個。但是“葛優躺”能夠在此時此刻走紅,跟它背後青年人息息相關。這批人轉發帶有“葛優躺”照片的微博,紛紛留言說自己每到週末就是這個樣子,而且想要每天都是這個樣子。他們大多數是 90 後,是目前微博上最活躍的使用者年齡段。

    網路媒體分析:

    關於90後的研究我們也看過不少。他們所身處的成長環境,是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們經歷了應試教育、升學壓力、就業困難、經濟轉型等種種壓力,他們透過網際網路得知全球範圍的動態,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個風險社會。跟其他年代尋求外部擴張不同,90 後知道外部擴張是要承擔風險的。並且,他們享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更為扁平的家庭和就業關係,對他們來說外部擴張不是必須的。他們更經常談論的是“我”,是“成為我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網際網路工具成為他們情緒的宣洩口。有一部分人透過網際網路釋放自己的里人格(在這裡,里人格指內心想法),他們把負面情緒、犬儒的理想釋放在網上,而在日常生活的這個“我”,似乎跟網際網路上的那個“我”沒有半點關係,他們看起來就像是共用一具軀體的兩個不同靈魂。但更多的是另一部分的人,他們是內外統一的青年人 —— 我就是我,我是一個完整、獨立,並勇於為自己發聲的個體。

    這批內外統一的年輕人樂於做自己,不需要扮演別人心目中三好青年的完美形象,所以承認自己是垃圾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他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缺陷,併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是一個這樣的人,與自己和解。

    像葛優躺這有帶有負面情緒的形象在微博走紅,是青年人勇於去轉發、去分享、去傾述、去再創作,去告訴別人“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我覺得躺著什麼都不用做的狀態挺棒的”。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在以前,內心迫切希望當一個不勞而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也會羞於開口吧。

    先前我已經說了,葛優一躺表現出來的頹廢、絕望、悲觀、生無可戀,正是這批超時工作、超額吃飯、壓力大、掙錢難的大眾內心狀態。壓力大很容易理解,但為何壓力大導致的不想努力會成為全民狂歡?是什麼導致了他們選擇了葛優躺來傳遞內心的渴望?

    我認為,這是因為傳統努力已經難以實現生活的質變和階層的上升了。目前在這個國家,由於社會成本高居不下,下層通道往上的空間逐漸已經堵塞。我們都知道“不努力就去死”、“越努力越幸運”諸如此類的勵志名言,但是更有把握的是“努力未必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輕鬆。”

    這樣絕望特質的發言,是青年人洞悉並受困於自身無能的“喪(sàng)文化”的崛起。

    學術界分析:

    青年"喪文化"產生與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虛擬網路的現實"擬構性"、青年自我的"主動汙名化"、集體和社會的"無意識"和"有意識"、"微時代"的情緒感染:從"微"到"大"等四點。應當採用"理性與謹慎並行"的方式對待青年"喪文化",應當運用優勢視角對青年"喪文化"展開研究,應當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促進青年積極社會心態的培育。

    其它代表人物

    除了葛優躺外,喪文化代表人物還有網紅青蛙 PEPE,有四肢的鹹魚,還有舶來品懶蛋蛋諸如此類的形象。他們無不例外都是在傳遞一種“我已經是個廢物”自嘲式的資訊。

    表達內涵

    這些形象既不是犬儒主義,也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沒能力、沒智商的“廢物”。在我看來,他們都表達了沉浸青年人,對於現實再如何努力也難以打破固化的階級的絕望 —— 發展前景太過迷茫,前進的路太過曲折,我們洞悉並受困於自身無能。既然如此,就讓我們躺一躺,就這樣,到躺屍到死亡。

  • 2 # 使用者1947939842046499

    在喪文化的傳播中,網路新媒體為轉型期中國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衝突提供了話語狂歡的場域。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喪文化作為緩解壓力、釋放情緒的工具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但我們也必須明白,“喪”或許可以暫時充當年輕人的麻醉藥,但終究不能解決本質問題。無論是影視作品,或者是網路紅人身上的標籤,在資訊的浪潮中,年輕人都要保持清醒、學會辨別。畢竟,“喪”過之後,仍要面對明天

  • 3 # 電子圖檔

    如果你經常使用社交軟體,那麼以下傳說中的“四大喪神”你一定不會不知道。

    網路喪文化的主流人群是80後和90後,結合當下他們面臨的社會現實來看,喪文化就顯得“有跡可循”了。大多數的八零九零後揹負著巨大的壓力,他們感到喪的原因主要包括單身、房價、工作等。在年齡增長面前,一些必須要面對的巨大經濟壓力,以及社會環境下,一些生活困境所產生的焦慮和無力感,使新一代的年輕人選擇了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去宣洩一種生活上的空虛和不滿。

    在新媒體時代,傳播門檻越來越低,一些媒體、公眾平臺以及身邊的朋友、家人潛移默化的傳播和影響中,少數人的“喪”漸漸擴散成年輕一代普遍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年輕一代,每日沉浸在網路環境之下,各種帶有“喪”的色彩的表情包和段子充斥其中,漸漸似乎形成了一種“流行”。放眼網路平臺,人人都在說自己“喪”。

    喪文化符合大部分年輕群體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訴求,人們似乎已經習慣把它當成一種自我標榜和“擋箭牌”,每當面對不想做、不想面對的困境時,與其“迎難而上”,不如否定當下、否定自己來得輕鬆合理,與其說是人們在宣揚這種文化,不如說在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喪文化”成了一種逃避現實、否定現實的合理化方式。

  • 4 # 迷茫的大學生

    喪文化呢主要發生在如今的90、00後身上,因為學習、事業、情感的不順而表現出一種頹廢和沮喪的樣子,同時伴有著一些絕望、悲觀、麻木的語言或者文字之類的。這一現象逐漸擴大,便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喪文化。

    對於喪文化我有以下三點看法:

    第一點.由於現代社會發展迅速,因而對人的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人從出生開始學習、工作、結婚等各個方面無一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同時有充滿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競爭,稍有不如意便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種種壓力,因而神經便會繃得很緊。長期如此,便會在情緒上出現各種形式的失落。由於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情緒也不夠穩定,因而是喪文化的高發人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神經特質和精神焦慮,因此需要社會多加關注和留意。

    第二點.不知什麼時候,人們開始把小眾病態的東西當作推崇物件,並自以為很有優越感。很多孩子在接觸到喪文化之後,便盲目推崇和模仿,一次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這種現象容易理解,城市化的生活使得很多人自我感覺被邊緣化,個體自我表達渠道的缺乏使得很多人缺少明晰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定位,因而導致一種強烈的孤獨感。而此類標新立異的方式則是滿足了很多人對自我的價值的肯定。

    第三點.個人認為喪文化危害性並不是有多麼大,但也不應該無視其存在,畢竟一個社會的負面情緒還是越少越好。所以國家和社會應該加強對青少年主流文化的教育,幫助他們儘快確立對自我意義的認知與正確評價。

  • 5 # 微言常理

    我不懂喪文化,沒有接觸過。不過我借貴處發一下這篇文章,希望對年輕人有幫助。

    仰望雙腳走來的先人

    今天的我們,早上出發,幾個小時後就可以到任何一個城市。比如說,從北京到上海,到成都,到西安,到拉薩,新疆烏魯木齊。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那都是形容江水流的快,一眨眼功夫,船就沒影了。其實在當時,一日要行千里,是根本辦不到的。而我們現在,一日行幾千公里,都是可很容易的事。我們現在,遠的地方,可以乘飛機,坐高鐵。近的地方,有汽車,電動車。想去那去那,分分鐘就到。

    所以,我們幾乎都不走路了。即使走路,也已經沒有走路的意思了,現在人的走路,是散步,是休閒,是娛樂。如果真能穿越,這絕對讓穿越到現代的古人立刻羨慕得死回去。

    我們從書上、電影、電視上看到,古代的書生進京趕考,帶著書童,擔著書箱,一步步走著去,官吏上任或流放,押送犯人,少則幾百裡,多則幾千裡,都是走著去。一走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在小說上也就是幾十個字即過,電影電視也就是幾個鏡頭一晃而過。

    現代人,誰又真正想過,設身處地的設想過,在路上徒步行走幾個月,幾年,到底是什麼滋味?我們豈不說道路艱險,——過去的路,肯定是道路曲折,處處坎坷,非常難走。更不說還有野獸,強盜和土匪出沒等諸多風險,就是天氣的影響都夠受的了。夏天熱的要死,冬天冷的要命。路上又吃不好,休息不好。更別想可以洗澡換衣服了。但是你還得走,出門的人,如離鉉的箭,只能往前走。在古代,有許多人就是走著走著就沒了。

    我有一次走遠路的經歷。雖然我們年輕時沒有少走路,但是這一次讓我終生難忘。那是我第一次跟人進山去砍柴。我們一大清早就起來,順著小路往山溝裡走。上山的時候天才大亮。上山的路,高高坎坎,崎嶇不平特別難走。還沒爬到半山,我就累得不行了。我問他們還有多遠,他們說,上山頂不遠就到了。好不容易上了山頂,他們告訴我,穿過下面的山岙就到了。好大一個山岙,一條水流湍急的小河,成s形橫穿過山岙,我們要沿著小河走到對面的一個山口。一路上風景不錯,綠樹成蔭,河水清澈,藍天白雲倒映澗底,綠樹成蔭空谷鳥鳴。確實叫人一時忘記身在何處。但是,我們的目的是砍柴,不是遊山玩水。我覺得走了好久,但離我們要去的山口就在前面,總是不到,。我說我實在走不動了。他們說快了,大概再走一個小時。“天啦!”我忍不住大叫起來,我們都走幾個小時了!還要走一個小時?”我說我不想走了,就在原地等他們回來吧。他們說不行,山裡隨時有熊出沒,一個人留下不安全。我只好拖著疲憊的身體跟他們走。我不知道問了多少次“快到了吧?”他們總是告訴我,“前面就是,快了!”

    那天,我也砍了一捆柴。他們幫我捆好。我們吃過自帶的午飯,便揹著柴捆回家了。我砍的柴,還沒到家就沒了。一路上,那柴是越背越重,壓的我邁不開步。實在走不動了,我便扔掉幾根柴。就這樣走一路扔一路,還沒有爬上山,我的柴捆就從我的背上消失了。回到家裡已是周身發軟,一點力氣也沒有,人像快要死了。倒在床上,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徒步走這麼遠的路。它使我深深體會到,真正意義上的走路,是多麼多麼的艱難啊!

    後來,我讀到明朝的王守仁寫的一篇“瘞旅文”。看到那父子三人死於旅途,我就想到砍柴的經歷,真幸好那次沒有累死在砍柴的路上!“瘞旅文”是一篇祭奠死在旅途中的一個小官吏以及他的兒子和一個僕人的祭文。其文悲愴悽戚,讀之今人潸然淚下。

    奔往生的路上,人的心裡無論如何是輕鬆不了的。對前途的擔憂,對親人的不捨,旅途的勞苦,水土不服,多重的打擊,身體再強壯,也經不起這折騰。但是,還得走啊!開弓沒有回頭箭。就算是死在路上,也是要死在往前走的路上。誰也不知道,有多少學子死在進京趕考的路上,有多少官吏死在赴任的途中,又有多少商人,死在利潤的商旅上。死人的路,應該是沒人願意走的,可是就是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奔走於士途,奔走於名利的路上,死而後已!正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我頂禮膜拜古人的雙腳!

    是他們用雙腳走出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走出了不朽的燦爛的中華文化!

  • 6 # 考古者說

    簡單而言就是當自我價值無法得到實現時,為了證明或者在內心安慰自己還是有價值的,所以就調低預期目標而產生的一種心理……

    有學者認為“喪文化”就是當代青年為了宣洩負面情緒的一個緩衝地帶,就像科塞提出的“安全閥機制”,即要給人們的情感宣洩提供一個緩衝地帶。在現代,青年群體的思想複雜且多元化,他們自我意識高速發展,存在高度的自我關注,情緒波動頻繁不穩定,容易產生叛逆、焦慮、迷茫甚至極端化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得而青年群體更易接受亞文化的群體情緒的感染。當“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存在著較大差距且在短期內難以跨越時,作為一種自我保護策略,他們往往採用“防禦性悲觀”的態度,即降低自我期待,迴避因為可能失敗或無法達成目標而產生的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和否定。程雪《當代青年“喪文化”產生的原因分析》

    “喪文化”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就是文字、圖片。

    文字比如我們常說的“毒雞湯”:

    “吾日三省吾身,窮否?笨否?傻否?”,

    “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你沒有用”,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不是讀書沒用,是你讀書沒用,主要是你沒用……”

    等等等等反轉式的語言表達。

    圖片就像我們聊天時經常用到的表情包,充滿反諷、娛樂以及誇張的短句配上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各類表情包,其拼接表達出來的“喪”味十足。

  • 7 # 雪舞風華

    喪文化是一種負面文化,指一些90、00後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生活、學習、事業、情感等的不順,在網路上、生活中表達或表現出自己的沮喪,以形成的一種文化趨勢。

    至於它為什麼在有些年輕人中流行?我覺得是因為現在資訊流通便利,能讓更多曾經經歷過這種負面情緒的人接觸到而認同。還有一個原因,我覺得是因為當下很多年輕人比較焦慮。在這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很多年輕人去追求各種各樣豐富的物質,而忘了練習心靈的純粹。

  • 8 # 阿起房產中介

    每一種文化的產生,有其社會的背景因素,隨著中國的貧富差距增大,經濟的快速增長,很多人生活在各種壓力之下,尤其是畢業生和工薪階級,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對生活有一定的追求,但是儘管自己的努力付出卻得不到期望的回報的時候,這狀態下的青輕人往往就會產生“喪”的感覺。

    其實上它有兩個核心,一個是表達上自我的情緒,只是說他不開心了,只是表達一種心情。另外一個核心就是上的,他只是年輕人焦慮的一個緩衝劑。

    六七十年代,人們以解決溫飽為目標,並不在乎,心情開心和不開心,但是目前人們的溫飽已經解決,邁步邁入小康,解決飽飯後,人們更多的考慮的是自我心情的感受,和自我能滿足期望值的感受。在今天他們更多的隨著一個社會的發展, 很多人在社會各種的壓力之下,很多時候會,因為現實的打擊會比較的沮喪。

  • 9 # 拾光影紀

    首先,“喪”不能算是一種文化,而是當代年輕群體的一種“處世哲學”,即逃避現實。其次,究其根本,是一種對現實處境下的手足無措而採取的不思進取的悲觀主義態度,頗有些“破罐破摔”的意味。如果說阿Q精神是自己取悅自己,那麼“喪之精神”就是自己貶低自己。最後,總結起來,所謂的“喪文化”之所以流行,正應了那句老話“往上不容易,往下一出溜”,墮落從古至今都是極其容易的,而向上則需要付出太多太多。

  • 10 # 默宅大叔

    哪裡有什麼喪文化,都是人為貼的標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時間無性生活,會影響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