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隔壁老貓
-
2 # 小陳的快樂每一天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都是容易上癮的調味,小孩更容易接受酸一些的口感,能更刺激唾液分泌,使津液潤滑口腔,讓自己更舒適
-
3 # 小越下廚房
您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從小朋友喜歡吃酸豆角炒肉,可以探討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想過,五味酸甜苦辣鹹,為什麼是酸排在第一味?
這應該是從猿到人的認識-實踐,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依照人類感官進化史,從時間和認識關係上確定的。而小朋友更加難以控制咱們人類天性,對酸甜更偏好。
當初,古人類最可靠的食物來源是植物,是長在枝頭、結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類果實。從統計學角度,大多數的果子在沒有成熟之前都是酸的。人類在等待未熟果子的漫長過程中,知道了酸味在甜味之前,這是實踐論與認識論的結果。為什麼寧吃酸味果也不吃甜味果呢?因為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要先下手為強,落肚為安,與其等到果子成熟被各種動物或人類對手搶奪,不如在不太成熟還略酸的時候就採摘下來,填飽肚子。
據調查,竟有86%的人拒絕“苦”味,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苦味?這其實源自古老的自我防禦本能。在自然界中有苦味的食物,可能會有毒。人們喜歡甜味而討厭苦味是為了生存所需和與生俱來的自然反應。當然,從苦瓜、蒲公英、芥蘭、萵苣、花椰菜到茶葉、咖啡,自然界也有不少無毒的苦味食物,那是透過多少勇於嘗試才學會了解,可見接受苦味是比較高階的認知與經歷。冒著中毒的風險,不知透過多少世代的嘗試,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價,人類才篩選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實。雖然,人們先天基因設定以負面感受來抗拒苦味,但可以經由後天的過程,來接受某些苦味。
辣味也是如此。眾所周知,中國古人不吃辣椒的,辣椒是在明末從美洲傳入中國的,起初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和藥物。如果把花椒、胡椒、黃姜、茱萸和芥末這些食材作為辣味來源的話,在中國也不過是一兩千年的食用歷史。最早的大地上披荊斬棘的初民,很多人可能根本不吃苦味與辣味,因為太具有挑戰性,太不安全了。但在自然界中,具有辛味的食物非常多樣,那些尖銳而強烈刺激性的食物,蔥、蒜、韭菜、生薑、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蒜苗、芥末、洋蔥、辣椒等,也是慢慢地才被人類所接受和適應。
人們喜歡吃鹹味,可以說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長期茹毛飲血生吃肉食體驗鹹味的遺傳。為什麼人類必須要吃鹽,而動物們卻不需要?因為,人類吃鹽的歷史很短,人類食用鹽的歷史,以中國為例,大概是從炎黃時代才開始食用鹽的。人類食用鹽的歷史最長超不過人類歷史的六百分之一。地球生命起源於海洋,要維繫正常的生理機能,就必須維持滲透壓平衡,對陸地生物來說怎麼維持呢?用水和鹽來平衡。但是排汗、排尿都會造成鹽分流失,這就需要定期的補充鹽分來維持這種水鹽平衡。那麼野生動物與古人類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主要就是茹毛飲血。透過捕食來獲取鹽分,獵物中的血液、組織器官裡,都有一定的鹽分,這是一個有效的補充途徑。根據《易經》的提示,“鹹”的本意是受傷,意思是一把戈(刀具)在“人”的身上劃個“一”字,然後用口舔舐傷口,從而嚐到的鮮血或體液的味道,這種味道被定義為鹹味。人類從誕生一直到距今1萬前,都是以採集和狩獵為生的,食物的隨機性和季節性,使人類長期處於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狀態,飢餓感使人類有胃口吃下去任何找到的食物,那時根本不需要特定用鹽來調味,因為不存在有食物而吃不下去的問題,而基本的滲透壓平衡問題,可以透過茹毛飲血來解決。關於鹽最早的出現,有種傳說是神農氏時代齊人夙沙氏煮海為鹽,然後驚喜的發現鹽的味道鮮美,灑在肉上吃味道更好,這個無意間的發現也成為了鹽慢慢普及的開端。
可見,酸-甜-苦-辣-鹹的次序排定,應該是人類實踐認識的歸納結果,符合人類的感官進化史。每一次進化都促使我們能夠反射性地從一個刺激到另一個刺激,最後對所有的感知刺激進行高度統合。人類文明的總和就是各種認知和標識系統的總和。具體到口味上,任何飲食習俗的背後,既有遺傳學的因素,又有生理學的因素,既有營養學的因素,又有文化學的因素,這些因素又是相互作用的。飲食人類學對人的歸類概括很簡單:認識一種雜食動物。人類,兼具了草食動物的廣泛適應性和韌性,以及肉食動物的兇狠與強大。因此,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比人類的口味更為複雜,這裡面蘊含著許多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人類的進化一直往適應性更強的、更復雜的複合體在前進。不瞭解人類在吃喝方面的先天生理基礎和後天習得技能,就無法全面理解人的特性與文化進化的奧秘。
我們時刻進化的身體和大腦,在年復一年地觀察、揣摩、推演、想象中,使得強健的身心終於能勝任更復雜的生存系統。大量資訊在實踐活動中被積澱下來,成了人類持續高速成長的沃土。其實,現在五味之首是“鹹”,因為鹽推動著人類的進化。由於有了充足食物,又在鹽的幫助下被人吃下去,人體才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營養。正因為生育所需要的蛋白質等營養有了保障,人類的繁殖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擴大了種群,加速了人類的進化。不過,我們還是說酸甜苦辣鹹,從進化的角度上說,成為人類是一個連續而漸進的過程,人類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更像是一塊灰泥,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形狀和尺寸。所以,溯本追源,我覺得還是應該尊重以“酸”為五味之首的歷史進化次序。從進化論的角度講,所有生命現象都是生物從效率角度出發作出的選擇。我們就是靠著這種自然選擇,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漫長進化才被雕琢出來的。
我們的口味,就是這幾百萬年智慧的結晶:酸——甜——苦——辣——鹹。
-
4 # 涵媽甜媽美食記
酸豆角經過油炸和肉一起炒後,不會變的很酸了,相反肉裡面的油脂全被豆角吸收了,所以肉也不油膩了,是一道很爽口的下飯菜
-
5 # 胡紅-妙齡時光
酸豆角炒肉這真讓我回憶起小時候很喜歡的一道菜,酸酸辣辣又有肉是很好的下飯菜。酸豆角開胃一般小孩子都喜歡吃,也可以把酸豆角醃一晚上然後切成碎末和肉末一炒就是一道下飯菜。只是醃製品不要經常吃哦。
-
6 # 90後江亦辰日記
小朋友比較會喜歡吃鹹菜,也會自己在家醃一些鹹菜或者是酸豆角之類的,酸豆角它就是醃過之後的豆角,其實裡面也是有很多的蛋白質,其實酸豆角可以用來配很多菜,醃製好之後用來搭配一些肉類,吃起來會更好吃的。而且做起飯來也是比較輕鬆的,因為酸豆角它本身就是已經可以直接吃的,加上一些肉類稍微炒一下就可以了,一道菜就完成了。那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酸豆角炒雞肉,那我們需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材料呢?酸豆角300克,雞小腿兩個,青紅辣椒各兩個,姜一塊。
第一步:首先我們需要把雞腿清洗一遍,然後把雞腿裡面的骨頭給剔出來,接著把它剁成小塊,放著備用,之後我們把酸豆角撈出來,先洗一下,切成丁,把青辣椒和紅辣椒也都清洗一下,然後把它切成小一點的塊,姜切成末,放著備用。
第二步:然後我們把鍋放在火上,等鍋裡面的水燒乾之後,我們加入一些油,等油有些熱了,我們就可以把切好的雞塊放進去了,換成用中火翻炒均勻,等把它炒出水分,
然後有香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再加入一些料酒接著翻炒,之後再加入少許的花椒粉和薑末,翻炒均勻炒香之後,我們可以加入一些生抽或者是老抽都可以,繼續翻炒,等它上色之後,我們加入少許的水和鹽翻炒均勻之後蓋上鍋蓋,等他們上一會,悶到雞肉熟透,大約是三分鐘或者是五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了。
第三步:差不多時間到了,雞腿肉已經熟了的時候,我們把雞腿盛出來,或者是放在鍋的旁邊也都可以,這時候我們把切好的酸豆角放進去,翻炒均勻,一定要炒出酸豆角的酸辣味,然後我們把切好的青紅椒也都放進去,加一些生抽,接著翻炒,有一些辣味的時候,我們再加上少許的味精,換成大火翻炒一下,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盛出來了。
因為我們在醃製它的時候已經放過鹽了,所以我們在炒菜的過程中就不需要放太多的鹽了,以免味道太重,酸豆角一定要炒出來它本身的酸辣味道,這樣吃起來才會更下飯。酸豆角也可以搭配其他的肉類一起炒,味道也都是很不錯的。在早上盛上一碗白粥,撈出一些酸豆角切成小段,搭配著粥吃也很好吃。
-
7 # 洋洋媽媽講孕期
酸豆角炒肉有滋有味,大人和小孩大多數都挺喜歡的。
特別是小朋友,這個味道比別的菜味道偏重,小孩子自然會喜歡。
-
8 # 撩劇小辣媽
我認為酸豆角炒肉是一道很可口的開胃菜,豆角的酸味和肉的膩相結合以致於豆角不在那麼酸肉也不會很膩,個人認為應該不止孩子,大人也會很喜歡吃吧,但是個人一件還是不要讓孩子過多的去食用,因為醃製品裡面會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長期攝入過多會造成中毒的,大人也要適量吃的,謝謝
-
9 # 三農胖胖美食愛生活
酸豆角炒肉。是一道非常開胃的菜。本身小孩子都喜歡酸酸甜甜的東西。再加上酸豆角和肉,炒的過程中完美的結合。酸中有香香中有酸。相互抵消。相互融合。
-
10 # 夢臻
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吃的東西也不同,我東北特色菜就是酸菜燉粉條肉,我們卻很少吃,是因為注重養生,特別是孩子更不喜歡吃,他們不考慮什麼養生,只是選好的吃,多數喜歡吃肉的多,不知道其他地方情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每個人的口味重了,喜歡吃的食物五花八門。說真的您說的酸豆角炒肉我都沒有吃過,我想一定很好吃,謝邀
回覆列表
酸 可以開胃 刺激味蕾促進食慾
加上肉那味道肯定更不用說了 大人小孩都愛吃,但是酸豆角屬於醃製品 儘量讓孩子少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