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叢林中的小苜蓿

    “眉似臥蠶丹鳳眼,面如重棗通紅。鋼刀偃月舞青龍,戰袍穿綠錦,美號是髯公。”當看到這段描述,你大概已經猜出來了吧。

    沒錯,他就是關羽,被民間稱為關公。 提起關公,想必大家不會太陌生,他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也是《三國演義》中的文學人物。

    他是忠義的最佳闡釋者,也是人們心中的保護神。

    那麼,《關羽:神話的《三國志》英雄》這本書又給我們講述了什麼呢?

    瞭解關羽,首先要知道《三國志》,它是一本集故事與傳說為一體的書籍。主要記述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國的故事,在日本、中國、南韓得到了廣泛的喜愛。關羽,則是《三國志》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作者開篇介紹了關羽及其時代。關羽的出生,父母的名字皆不明,他的字也並非“雲長”,而是“長生”。

    關羽出生在東漢末年,政局混亂,遇到黃巾起義,於是離開家鄉河東郡解縣。

    解縣是鹽商,關羽利用貿易關係逃到涿郡,遇到劉備,張飛,由此有了桃園三結義。

    關羽作為歷史人物,作者渡邊義浩從陳壽的《三國志》和羅貫中的《三國志演義》入手,告知我們關羽的神格化並不是直接基於史書的記載,而是一步步演化而來的。

    《三國志演義》的毛宗崗對關羽的形象描述為義絕。這種變化象徵著關羽的地位也由武將上升為神。 究竟是何種品質受到人們的尊重而使其化身為神呢?

    作者從關羽的武、義、聖三方面著手分析,繼而上升為武神,財神,儒神,最後形成“義”的關係網。

    在《演義》中,有一場戲曲是“單刀會”,魯肅為索回荊州,邀關羽前來赴會,並設下埋伏,關羽知其意圖,隨單刀赴會。

    關羽與孫權交戰,戰敗麥城。諸葛瑾前來勸降,關羽面不改色的說道:“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站。”

    可見,關羽寧死也不會投降。他對劉備的忠與義,日月可鑑。

    單刀赴會,刮骨療毒到後來的敗走麥城,都體現了關羽的勇武,愛憎分明,正直。

    中國有兩大財神,一是趙公明,二是關羽。那麼關羽的財神是如何來的呢?

    關羽是山西人,山西的耕地不足而人口眾多,當地人不得不轉而從事商業,解池地是產鹽的最大區域,而晉商也越來越興盛。人們將同鄉的關羽作為守護神,作為鹽池之神,加以崇拜。一是關羽的勇武可以宣揚自己的地位;二是關羽有義有信,是他們的驕傲。

    於是,人們修建關帝廟,慢慢地,關羽在民間的形象日益豐滿,人們對關羽的信仰越來越堅定。

    關羽不但是武神,財神,還是儒神。

    《三國志》裴注中明確記載,關羽喜歡讀《春秋左氏傳》,關羽的義是學習儒家的經典,他不但具備忠,而且具備儒家的義。清朝將關羽定為儒神。雍正八年,雍正帝將各地的關帝廟改為武廟,與供奉孔子的文廟並立。關羽成為與孔子並列的聖人。

    關羽的出現,形成了義的關係網。尤其在華人之間,關帝的地位不可動搖。基於義與信,對民眾的教化日益加深。遍佈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關帝廟,關羽作為商業之神受到華人的篤信和供奉。

    本書從對關羽的傳說入手,一步步分析關羽從史實到故事,再到信仰物件的這一變化過程。逐步解釋關羽的忠義,關羽的人格魅力。告訴我們,關羽武神,財神,儒神的由來。

    作者嚴謹的鑽研態度值得銘記,從《三國志》、《三國志演義》等資料,探究關羽的生命軌跡上升為神的過程。尤其從史實到故事,對關羽的論述,值得一看。

  • 2 # 標準的70後

    我認為,關羽之所以被千古傳頌,是由於他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英雄,更符合老百姓的審美觀念。

    關羽是中國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自明清以來,一直被華人民所喜愛,尊為武聖、武帝。中國目前,還有關帝廟,虔誠的善男信女,透過跪拜關公,祈福消災。

    關羽是透過(三國演義)為華人民所熟知,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的學生。關羽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英雄,溫酒斬華雄,千里護嫂,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毒。同時,關羽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英雄。在下邳,由於張遼的勸降,他就投降了曹操。在華容道,他念及舊情,把和諸葛亮簽訂的生死狀拋到腦後,義放曹操。他大意失荊州,最後腦袋搬家,捨生取義。

    可是,不完美的英雄關羽,比起完美無缺的諸葛亮,更加受華人民的喜愛。在華人區,供奉諸葛亮的廟宇幾乎沒有,供奉關羽的廟宇常見。我認為,一個有血有肉,有瑕疵的英雄,比完美無缺的人更加受老百姓的喜愛。

  • 3 # 桃花依舊笑春風之輝哥

    一臉迷惑地進來,一臉迷惑地走,揮一揮手,擦一擦嘴,不帶走一粒米飯。沒人給出充分的理由,沒人給出合理的解釋,就如空中細小的塵埃顆粒一樣,沒人看見它的存在,而它依舊存在。常言道:存在即是合理。我想說,很多醜惡的、猥瑣的、見得光的亦或是見不得光的、深得人心的亦或是不得人心的,諸如此般,林林種種,說不完亦道不盡的,也不需說完、不用道盡的大千世界的種種或普通平常,或不普通不平常,讓人想琢磨又琢磨不透,事實上不需要琢磨透,實在無關緊要,不關乎民族存亡、人民生死、倫理道德的家常理短、明星隱私、生理衛生、拉圾分類、消費投訴、穿衣吃飯、飯後約炮、炮轟專家、家庭瑣事、事事順心、心想事成、成王敗寇、扣發工資、資本投機、機緣巧合、和氣生財、財產損失、失足成恨、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的,不足一一道也的些許小事算是合理還是不合理,亦或是介於合理與不合理的第三種狀態。看見、聽見周圍的那些外賣小哥、外賣大哥,亦或是不知道、也不能確定、無法確定、不需要確定是外賣小哥還是外賣大哥,亦或是兼職送外賣的不知道、也不能確定、無法確定、不需要確定是外賣小哥還是外賣大哥的、穿著職業服裝的美團外賣、點我達外賣的服務人員在一起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想著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事業無成、獨自一人、背井離鄉地混日子,壯志雄心早已如聽說過、沒見過的滾滾長江水,一瀉千里、一去不復返,心中何安?

    大家應當早就忍不住要發飆了:人家問的是關羽為何能流傳千古、名氣不衰?你這回答的完全不搭邊、答非所問嗎?

    好吧!我承認:我是受《夜譚十記》中的野狐禪師的影響,在二兩白湯的慫恿下,思想混亂、胡言亂語、胡說八道、胡侃亂侃一氣,大家莫怪!莫怪!

    現在回到正題,我認為關二哥能名傳千古,主要有兩條:一是受《三國演義》形響,二是官方宣傳、透過思想控制加強統治需要。別問我怎麼知道的?網上有答案。

  • 4 # 約定9521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鎚風千古常照赤日?青燈現青史,依青龍偃月一生無愧青天這關帝廟的一副對聯。它生動的展示了關羽的一生。對他一生的讚揚。人們之所以千古傳頌關羽,就因為他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一個有明顯缺點的不完美的英雄?用現在的話說是接地氣的英雄。而不是高大賞的英雄。是我們自己的英雄。關羽一生重情重義。在桃園與劉備張飛三結義。從此以後對劉備忠心不二。 在關羽的眼裡義字為上。為了義。他土山約三事。降漢不降曹。一有大哥的訊息。立馬走人。為了情義他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和大哥團圓。為了報曹操之恩。華容道放了曹操。確差點被軍師諸葛亮斬殺。為大哥的基業。舍死亡生北伐。不幸兵敗被殺。後人對關羽多有同情,加之他生前重情重義。義照千古?是所以人們傳頌他。

  • 5 # 路途故事

    關羽160——220年,字雲長,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以忠義、勇武聞名,人稱美髯公。建安二十四年,敗走麥城,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在中國古時候人們篤信,像關羽這樣身首異處,不得善終的人,將會化為怨靈,在人間做祟,危害世人。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關羽都被民間當作敗將惡靈祭祀,以安撫其怨靈,防止他作惡人間。

    到了隋朝年間,天台宗僧人為了傳教需要,就把生前忠義、勇烈的關羽“抬”了出來,封為佛教三十六神之一的“伽藍護法神”。

    唐朝佛教日盛,隨著佛教日益擴散,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關羽又逐日被神化,成為民間供奉的眾多佛教神靈之一。

    北宋時期道教興旺,為了和佛教爭奪“資源”,變將在民間香火較盛的關羽的神靈,吸納進道教神仙體系中。一生篤通道教的宋徵宗,也將關羽封為“祟寧真君”“武安王”,就這樣關羽成了佛、道雙重身份的神靈。

    隨著佛、道兩教在民間廣泛的傳播,到了明朝,像關羽這樣忠義,勇武之神的廟宇,已遍佈全國,香火繁盛,大有超過官方倡導的孔廟之勢。萬曆皇帝又親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賜身披龍袍、玉帶。

    到了清朝,好戰的滿人,把勇武的關羽當作他們戰爭的守護神來祟拜,順治即位後,滿清為了維繫統治,愚弄人民,神化他們的先祖為漢人英雄關羽轉世,來為人民救苦救難的。同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在全國各地普建關帝廟,每年關羽生辰,忌日都親率家人去祭祀。

    乾隆帝年間,又詔告全國把這一行為,寫在了官方記錄的政府行為,關羽也正式獲得了官方版“武聖帝君”的神位,人們對他的祟拜不在僅僅侷限於民間。

    由於關羽有“忠義、勇武”的民間基礎,又有各朝帝王的推波助瀾,關羽就逐漸被後人認可,千古傳頌!

  • 6 # 德全不畏

    文聖是孔夫子,武聖則是關羽。關羽被稱為武聖人而千古傳頌,是有原因的。

    一,關羽不畏權貴,“親民”的形象一直為人們稱道。關羽是山西解良人,世代耕讀相傳。關羽因為看不慣欺人的惡霸,憤而殺之,為避官司出走他鄉。關羽以後也一直愛護百姓,他的對手說他“傲其上而不忍其下”。親民的英雄,自然容易得到民間的傳頌。

    二,關羽忠勇、重義。關羽自桃園三結義,終生跟隨劉備、張飛為漢室江山征戰四方。無論經歷什麼挫折、誘惑,一直不改初心。關羽曾受曹操厚待,便以軍功報之。臨離別曹操時,拿出清晰的流水賬給曹操看,掛印封金而去。後來在華容道上,關羽又義釋曹操。

    關羽的忠勇好重義。皇帝都希望自己的臣民能忠勇如關羽,因此歷代統治者大多讚揚關羽。關羽發明流水賬,又重義,商人因此尊敬關羽,甚至拜他為財神。

    三,關羽生於耕讀之家,自小愛讀書,即使後來征戰天下,也手不釋卷。史載,關羽最喜歡讀儒家的《春秋》。因此,儒家對關羽極為推崇。

    四,關羽很有才能。他數次出任地方官,為劉備鎮守一方;又一生縱橫沙場,鮮有敗績。這是真正的文成武就。

    五,關羽顏值高。關羽在世時,就有多人稱他“美髯公”,關羽的顏值可見一斑。

    形象如此完美的關羽,當然會被傳頌千古。

  • 7 # 史無止境

    關羽是劉備的義弟,蜀漢五虎上將排名首位,因殺豪強而逃亡至涿郡,後與張飛一起忠心耿耿追隨劉備。

    期間因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保護皇嫂回到劉備身邊。在攻打樊城時,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威名遠揚。關羽生性驕傲,最終也因此而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

    關羽一生都保持著他一貫的儒將風度,知曉《春秋》,重情重義,文武雙全。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作者羅貫中比較努力刻畫的一個角色,其形象與曹操的“奸絕”和諸葛亮的“智絕齊名,被稱為“義絕”關羽的忠義伴隨他一生,不僅忠於國家社稷,也忠於君主兄長及朋友。

    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官吏越發腐敗,豪強不斷橫行,關羽滿懷憂國憂民、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的責任感,加入到救命於水火的革命隊伍中,並且為此奮鬥一生。關羽的一言一行幾乎都和“義”密不可分。

    在劉備兵敗投奔袁紹時,關羽孤身一人為了保護兩兄嫂,投奔曹操,但與曹操約定三條:

    一是保節操,降漢不降曹;

    二是保護兩位嫂嫂的安全;

    三是保忠義,一旦得知皇兄劉備的下落,定會立刻離開。關羽之義絕並非一般的義氣,而是披肝瀝膽、義無反顧,他的義重如泰山,比生命還珍貴。

    此外,關羽武藝超群。《三國演義》在描寫關羽勇冠三軍的英武神威上,下了較多的筆墨,尤其是那一段“溫酒斬華雄”,寫得有聲有色。先寫華雄自大,自稱斬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般簡單輕鬆;接著寫幾員大將均被他斬於馬下。討伐董卓的各路諸侯都擔驚受怕,只有關羽挺身而出,對曹操賞賜的酒,只說了句“且斟下,某去便來”。雷鼓大振,其他人還處於恐懼當中時,關羽已經提著華雄的頭顱擲於地上。

    “單刀赴會”也是對關羽膽識和才智的一次極好展關羽知道魯肅此番邀請恰似東吳門前擺下一場“鴻門宴”,可能會讓他處於不利環境,但他依舊從容前往,並以超人的謀略隨機應變。在千軍萬馬中關羽總是從容往來,如無人之境。當然,關羽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弱點,主要表現為生性驕傲,有時不願聽取別人的勸諫。

    關羽留守荊州時,對諸葛亮一再叮囑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八字箴言,關羽都點頭應是。但後來諸葛亮詢問關羽鎮守策略時,關羽卻回答對付曹軍“以力拒之”,對孫權之兵,則“分兵拒之”。孫權派諸葛瑾為其子求婚,兩家結好,以便共同抗擊曹軍,關羽心高氣傲,憤然發怒,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這兩件事充分顯露了關羽驕傲自負的一面,最後,他也因這點而大意失荊州,並丟掉性命。

    關羽對自己的主子非常忠臣,日後人們將其視為義的化身,並敬稱為“關公”,也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在中國乃至海外都建有很多關公廟。

    在國內所有的關廟建築中,至今儲存比較完好的大約有五大處,即山西關羽故里常平關帝廟、湖北當陽關陵、荊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以及河南許昌霸陵橋關帝廟等。但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還得數位於關羽故里山西省運城市解州城西的關帝廟,廟內擁有三百多間樓臺殿閣,堪稱天下第一關廟,如今已成為一處旅遊勝地。除了華夏大地外,日本、東南亞以及海外華僑對關羽的膜拜之風也歷久不衰。美國專門成立了一個拜關公為祖的民間組織,名為“龍崗總會”,分會達140多個,遍佈華人居住的世界各地。東南亞各國也競相立廟拜求關公,最盛者應當數泰國。在日本,早在清代就建立有關帝廟,前些年還新建一座據稱是海外規模最大的關廟。

    凝聚在關羽一人身上且為萬世共仰的忠、義、信、智、仁、勇,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和理想,滲透著儒學的春秋精義,併為釋教、道教教義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實質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氣浩然的華夏魂。

    轉走,七天好運連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辦公室防火安全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