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師楊浩

    眾所周知,久坐不動即靜坐生活方式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以及腸癌、乳腺癌、子宮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患病風險。

    由於現代社會,因工作模式、交通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巨大變化,久坐不動的時間也明顯延長。美國的疾病控制與控制中心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美華人每天的靜坐時間超過了9小時。中國雖然沒有沒有大規模的相關研究,但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曾採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了3376人展開調查,顯示在每天閒暇的靜坐活動平均時間達到了3.04小時。所以,久坐不動也是我們社會的公共衛生問題。

    什麼是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指的就是不管在工作、做家務、交通行程期間,還是在休閒時間,都不進行任何體力活動或僅有非常少的體力活動。另外還一個較為準確的定義為在清醒狀態下,坐姿或依靠姿勢時,耗能≤1.5個代謝當量的行為超過2小時(人在安靜且坐位時的耗能為1個代謝當量)的行為。

    哪些行為都屬於久坐的行為?

    人坐著不可能一動不動,如果以下4類行為都可稱為久坐行為:

    1.屏前久坐行為,如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遊戲、上網等;

    2.社交型久坐行為,如使用電腦、手機聊天、坐著或躺著打電話、上課等;

    3.通勤型久坐行為,如坐公交車、自駕、坐地鐵等;

    4.其他型別久坐行為,如做作業、畫畫、彈鋼琴等。

    所以,如果以上久坐行為如果超過2小時就可稱為久坐行為方式。

    因此,減少工作中的久坐時間可改善糖脂代謝狀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哪怕是每2小時起身站立或走動都是有利於健康的。如果在工作之餘進行鍛鍊,效果將更加明顯。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主要參考資料:[1]李月娟.心血管病患者靜坐生活方式和體力活動的調查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誌,2016,29(01):57-59.[2]潘怡,江國虹.天津居民行為和生活方式現狀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13):2392-2397.[3]劉映海.久坐行為研究評述[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7,32(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國紀元,為什麼清億戰都用弓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