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老頭拒聊

    三十五六前年投過,那時的傷痕文學,朦朧詩正流行,我也高中畢業時間不長,因愛好文學,並且非常孤獨而內向,寫那些感慨及內心,成了精神家園,但失敗了,現在多媒體平臺很多,還在亂畫,但都是自已的孩子,也就有點自私自然的愛,不知是否可笑?

  • 2 # 我的名字一叫真

    詩刊創於1957年,文化大革命停刊,1977年復刊。主編前前任臧克家,嚴辰和李小雨都不錯。唯獨到了李少君這一任出了問題!

    我曾投稿並多次在詩刊發表詩作,以此為榮。但是,得知李少君為副主編後,就拒絕投稿!因為,這樣的主編把持詩刊,我會以在詩刊發表作品為恥辱!

  • 3 # 詩道不孤

    詩歌發表渠道本來就是僧多粥少,像這樣國家級又是唯一的詩歌類刊物,基本上沒有民間投稿之說。

    詩刊雜誌有很多欄目,不同的欄目由不同的編輯負責,在發表傾向上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每月詩星”重在介紹成名已久並且以前是《詩刊》推出和培養的大家的作品。而《發現》則在於推出未名的新秀。這兩個算是“詩刊”的重點欄目,,其次的“雙子星座”、“銀河”、“方針”各有各的審美取向。比如,你投稿給A編輯(或審讀你稿件的是A編輯),但你的作品只適合在B編輯負責的欄目發表,那就有可能將你的稿件不了了之。而普通讀者很難做到針對性的投稿。

    詩刊的投稿大多是約稿,編輯手中有各地級市作協負責人以及知名詩人及評論家的聯絡方式,光這些人的薦稿已經發表不完了。可以這樣說,因為推薦給詩刊編輯們的詩歌作品太多,上半年剛開始,詩刊的版面已經排到明年了。(地方作協有刊物發表的指標與考核,當地詩人如果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作品,可以當作領導們文藝建設的政績。)

    目前《詩刊》唯一對普通文友開放的欄目是E首詩,每月分別對不同地區的詩歌愛好者徵稿。比如本月徵集的是:廣東、河北、青海三個地區。這三個地區的文友可以相互推薦,——要有推薦語,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詩刊》選稿是推薦人制度的。——每人只允許發表一首詩。我們看每期跟帖都在6000-10000之間,相當於你的作品要能從這近10000份的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進入主編的法眼,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但因為這是普通詩友想在詩刊發表作品的獨木橋,臨到自己戶籍所在的省份,這一年一次的機會到來時,還是有很多詩友不得不厚著臉皮求別人幫忙推薦自己的作品。

  • 4 # 鑑水漁翁

    這樣的詩刊,說真的,我只兩眼掃一下都覺得噁心。因為,它所刊登的,獲獎的,吹捧的,都會隨風而逝,沒有一點中華詩歌的風骨。只會侮辱了這一世界文學巔峰的一個字:詩!

  • 5 # 使用者9638607645336

    詩刋最出彩的是八,九十年代,它的貢獻在於摒棄了文革腔,口水詩,把詩歌帶入流派並存的植物園,並推出了舒婷,顧城,北島,江河,楊煉等名家名作。進入2O00年後,該刊變詩歌大觀園為關係俱樂部,出於利益交換,刊發了無數小靳莊型別的詩作,甚至一些詩故弄玄虛,認人讀完除了頭暈還是頭暈,無美感更無絕句。這樣的刊物早就該停辦了,省掉辦刊錢牡

  • 6 # 張善民

    投過又怎樣,別人也看不上,他們有圈子,而你在圈外,只能怨自己水平低。

    而他們水平真的也不咋樣,真的失去了大眾的青睞,只是在那裡自慰,詩歌的衰落與被邊緣化,他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從這屆長詩評選,就彰顯了司馬昭之心,讓人不堪卒讀,讓人心生鄙夷!

    國刊淪落到此,說明了詩歌真的越來越讓人瞧不起,越來讓詩歌的愛好者心寒!

  • 7 # 鵬鷹

    《詩刊》、《詩刊》,我看見過你的腐敗!

    ⚛十幾年前曾經給詩刊投過稿,那時還很年輕,對詩歌充滿敬意和激情。投了兩三次稿,有一天收到《詩刊》社一位編輯的來信,大意是:您很有潛力成為一名真正的詩人,特邀請您參加《詩刊》社即將舉辦的一個全國性的筆會。我之前從未參加過任何筆會,突然得到中國最具權威性詩刊社的邀請,當然很高興,決定參加。

    ⚛大概過了二十多天,一個早上,我從南方坐上一趟普列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北方一個城市的某賓館參加為期四天的筆會。筆會由一個礦企贊助,從全國各地彙集了七八十位詩友。筆會的頭天介紹會,我見到了《詩刊》社的幾位編輯和詩評家,也結識了幾個詩友。筆會的內容是聽詩刊老師們講課,到贊助企業去採風,到該市的名勝古蹟去參觀等等。

    ⚛講評詩歌是詩友最關心的活動,我和八九位詩友分在一組,每晚八點鐘後集中在一位詩刊老師的客房裡聽講。講評的詩歌是詩友們參會前務必提交的詩作。一個晚上,輪到老師講評我的詩歌,這位老師言語含糊,說我的作品有些矯情,不太入詩,讓我拿回去酌情修改,改好了才有機會在詩刊上發表云云。得了指教,我把詩稿拿回客房。

    ⚛在我住的客房還有兩位詩友,他們比我大了一輩,我叫他們老李和老王。老李年紀最大,情格爽朗,和我比較談得來。他參加過幾次筆會,對筆會的瞭解如數家珍,有什麼事情和訊息願意跟我說。

    ⚛筆會結束的前一天晚上,評講老師派一名詩友來催要我的詩稿(已經是第二次來催),我說等我改完再拿去。我趕緊加快速度抄寫完最後一首詩,整理好準備送過去。快要出門時,老李喊住我,悄悄對我說,小丁,你得給老師送送禮,意思意思,你的詩才能被認可和透過,否則也是白瞎忙!聽老李這麼說,我愣住了,說,我該送什麼?老李答,送煙吧,老師喜歡抽菸。我支吾著說,我也送煙,我這就去買。我剛要走,老李拉住我說,煙裡放點料,不要太多,別人大多是這個數。老李說著伸出一個巴掌。我聽老李這話,腦袋突然嗡嗡作響,再也沒有心思聽下去,心亂如麻地開啟房門走出去。走到二樓樓梯的轉角處,越想越不對勁,我氣惱地把辛辛苦苦寫的一沓詩稿扔進牆角的一個垃圾桶裡……

    如今再談起《詩刊》,看到它還帶著腐朽的光芒在迷惑善良單純的人民群眾,禁不住想罵街。

  • 8 # 家國子華心經教育

    詩壇震動,是由《闖海歌》、《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引起的麼

    當今詩壇因為李少君的一首《闖海歌》,引起了不少震動。前段時間也因為餘秀華的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而引起過不少躁動。目前,什麼“詩歌將死,新時代再無詩歌,寫詩的都是瘋子,寫詩的比讀詩的還多”等衰詩哀詩論調充斥於耳,不絕市井。什麼“梨花體、烏青體”統統都是“頹廢體”,什麼“改革論、創新論”都是毫無意義的“無用論”。如是云云,不一而足。當然詩歌本身也和其它事物一樣,也有著它自身的產生、發展、壯大規律,而本人覺得目前唱衰中國詩歌的現象,並不利於中國詩歌的發展。一個完全沒有詩和遠方的國度,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本人觀點如下

    一、詩魂永恆,萬古長青

    無論哪個時代,也無論哪個年代,人們都需要詠物言志,借景抒情。用優美的語言把所思所想所念表達出來,應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人文需求。詩歌就是在這種需求下逐步產生髮展起來的。從最初的風雅頌,到後來的唐詩宋詞,再到後來的元散曲,新中國的現代詩、當代詩等。一路走來,詩歌本身也是在發展變化著。這一點上,就證明了詩歌這一文學體裁本身就有著最頑強的生命力。個人觀點,詩歌是使用了最凝鍊的語言、最昇華的情感,用最簡捷的方法抒寫了作者最深切的人文事物感受。它突出的特點是快捷、凝達與直抒胸意。一首好的詩歌,無論古詩、新詩,都能達到讓人言猶未盡、言外有意、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志等效果,並不是所謂的空洞、無病呻吟感。網上也不時出現很多好詩詞推介,現略作摘抄,以供大家品鑑。古詩類:“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目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杜甫的這首《登高》,無需多言是亙古流傳的偉大作品。當然古詩中諸如李白、白居易、崔顥、李商隱、劉禹錫、祖詠、柳宗元等還有不少流傳後世的名篇佳作。有的詩作者還被後人冠以詩仙、詩聖、詩佛、詩鬼等”尊號“。新詩中也不乏佳作,這裡也僅舉一例。比如“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訊/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麼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人們也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失,把他忘記。當然新詩中象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北島等,也堪稱新詩界名家。這也就證明了,無論是新詩還是古詩,只要是把所寫詩的真諦寫出來,詩就能很好地被廣大讀者認可,就能很好地流傳下來。所以,我說真正的好詩,就會詩魂永恆,萬古長青。

    二、百家爭鳴,百花盛開

    文藝上的“雙百方針”,是毛澤東他老人家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提出的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方針。其主要觀點: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會有害於藝術和科學的發展。當然,“雙百”方針的“雙百”是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說的是當代詩歌上的百家爭鳴,只要不是有意唱衰詩歌發展,甚至積極的建言、挫敗感,也或許是對詩歌的健康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的,只有這樣健康地讓百家說話,讓百家爭鳴,才有下一個文藝界特別是詩歌界的百花盛開。當今詩壇的現象是:有的人主張古詩,有的人主張新詩;有的人主張格律詩,有的則認為格律詩是對詩歌的束縛;有的人主張新詩也格律化,有的人說新就沒有必要格律化;有的人主張詩歌讓大多數都懂,有的人主張既然是詩就要含蓄優雅,不能寫口水詩;有的人主張這流派那流派,有的人則我行我素非流非派;有的人從不見寫一首詩,卻起勁地評論別人的詩;有的人只知道寫自己的詩,別的評論也不計較太多等等,這些提法、說法、做法,本人倒覺得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想一想,也都不無道理,就是從“雙百”的方針上去考量,也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積極意義。當然,無論怎麼辯論、爭論,詩歌創作的基本規律、基本素元、基本要義還是要遵循的,但也要積極探索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期待下一個“百花開放“的春天的到來。再舉一首白居易的《憶江南》,是格律詩。”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供詩友們品鑑。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冰心的”繁星閃爍著/深藍的太空/何曾聽得見他們的對語?/沉默中/微光裡/他們深深的頌讚了/;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牙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大海呵/哪一顆星沒有光?/哪一朵花沒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裡,沒有你波濤的清響?“,供大家品賞。

    三、把控方向,提倡正能

    常言道:正能量,負能量,只是能量不一樣。但是,正能量的事物,催人奮進,激人向上,讓人Sunny,使人擁有夢想。而負能量的事物,讓人消極頹廢,讓人迷失方向,讓人動力缺失,讓人生活惆悵,甚至讓人無端地意志消沉。詩歌也是一樣,好的詩歌、優美的詩歌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而消極的詩歌,就如同死屍、殭屍一樣,讓人消沉、墮落、頹廢。為什麼現在有的人寫出來的詩歌,雖然語言優美,但究其意則是梨花滿天飛,大半個中國跑火車,沒有什麼正能量的東西。我主張文藝是為國家服務的,起碼是無害國家的。這就要求我們文藝工作者,特別是詩歌工作者,要有很強的詩歌操守,要有底線思維,法律思維,道德思維。博眼球、增流量的做法,不是寫出具有時代性好詩歌的辦法。而這些具有登高一呼的詩人,為數少而又少。這就需要詩歌的上層,撥亂反正,提倡真善美,多出好詩少寫歪詩,正確引導詩歌的方向。不搞圈子文學,不搞排除異己,不搞詩歌上的拉幫結派,更不要搞打壓欺霸,充當文藝圈的文匪詩霸。讓真正有才華的草根詩人,登上大雅之堂,不是那種寫些流氓詩靠博眼球才上位的那種。清本正源,還詩歌界一個朗朗乾坤,還詩歌界一個正能操守,還詩歌界一個文藝主力軍的稱號。現將李少君的《闖海歌》和餘秀華的《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一併寫出來,以供大家品鑑。《闖海歌》原文摘選“就這樣美美地過了兩天,第三天上午/一箇中年男子帶著兩個保安衝過來/”你是哪裡來的?中年男子惱怒地問/我掏出學生證,說我是大學生/男子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你怎麼能隨便在這裡扎帳篷唱歌?”/“海南島政策不是象美國西部大開發/誰先來就誰佔,就算誰的麼?/這一片海灘林子又沒有人佔據/我當然可以在這裡安營紮寨啊!”/中年男子有些苦笑不得/“你還是一個大學生,這裡是景區/有管理機構的啊,誰都隨便來扎帳篷/那不是全亂套出麼,你先這樣吧”/然後,他和我和顏悅色地聊起天/他姓張,是這裡的負責人,本地人/聽工作人員說起我的事,來看看情況/最後,他還誇了我一句,都說你唱得好/尤其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很受歡迎/也算是幫我們招攬了遊客。他拍拍我的肩/說暫時不和我計較了,就算景區的天涯歌手吧/我就這樣名正言順地成了天涯歌手/我每天面對蔚藍大海,唱出心中快樂/快樂感染他人,人們衝我豎起大拇指/有位遊客問我:你為什麼那麼快樂/我說人都要自得其樂,才會活得飽滿充實/一位面板黝黑老船長,每天都來聽我的歌/沒事時和我聊天,他說聽我的歌很興奮/他的老家在瓊海譚門,曾經闖蕩南海/最遠到過永暑礁和曾母暗沙,如今年紀大了/前來投靠三亞的兒子,他會很多漁歌/我都認真一一記下,都是歌唱南海/“日日開船順風浪,撒網捕魚魚滿艙/南海是我祖宗海,護估子孫世代長”/“漁姑靚麗又聰明,挑水下船勤織網,/啊哥開船掌穩舵,採海歸來天茫茫”/“海鷗踏浪走四方,巨鯨巡遊闖天涯/一生坎坷漂泊多,所幸港灣容我船”/----老船長一生闖蕩,見多識廣/這些都是他珍藏財富,如今傾囊教我/讓我格外感動,我有何德何能/唯有好好唱歌,對得起他的慷慨“餘秀華的《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摘選”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裡摧開的花朵/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開啟/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我是把無數個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而它們/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供大家品

  • 9 # 莘均

    沒有,

    不知道如何投,

    投瞭,也是,石投大海……

    我不是,

    “魯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螺絲鴨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