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悅心靈魂

    老舍筆下的市民形象

    老舍是中國現當代文壇上一位有重要貢獻的作家。他以獨特的創作題材和藝術風格而成為人所共知的“人民藝術家”,最重要的就是他善於透過對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樸素描寫,藉助平凡瑣碎的生活細節,表現生活本身內在的巨大力量和豐富內涵。老舍筆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見到的,他們在平淡之中演繹著悲劇或喜劇,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藝術上的享受。

  • 2 # 落霞孤鶩i

    老舍筆下的市民形象有三種: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底層市民。

    老派市民因循守舊、保守自私,是傳統文化糟粕面的縮影,比如《二馬》裡的老馬,他在倫敦經商,骨子裡信的卻還是東方風水那一套,自己是商人,卻鄙視商人。比如《離婚》裡的張大哥,他信奉中庸之道,反對離婚,認為離婚通通是不好的,更對人們廉價的奉承和迎合感到飄飄然。再比如《四世同堂》裡的祁老太爺,以為只要有三個月的糧食就準能熬過日軍入侵,同情錢默吟一家,卻又不敢去探望。

    新派市民追求不同,個性迥異。第一類新派市民是老舍心中理想國民的楷模,比如李景純和錢默吟,有知識有理想,敢犧牲敢抗爭。第二類是老舍含淚鞭笞的“中間人”,比如《離婚》裡的老李和《四世同堂》裡的祁瑞宣,他們接受了西方新思潮洗禮,卻又被中國傳統倫理所束縛,成為不論不類的中間人。第三類是市井庸民。

    底層市民是老舍作品中十分常見的角色,他們受盡凌辱,是忍辱負重的典型。他們代表著生存和倫理的矛盾——比如《月牙兒》中的“我”和媽媽,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媽媽”用盡一切努力讓“我”學知識學文化,而空有知識和報負的“我”,卻在生存與理想相沖突時,走上了母親的老路。駱駝祥子也是這樣的典型例子。這些底層市民雖然卑微渺小,但他們的心理活動和一言一行卻表現出老舍內心對於生活最純真最美好的期盼,老舍藉著他們,向人們展示出舊社會的可怕,也藉著他們,傳遞著自己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人是用八年還忘不掉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