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音萬古
-
2 # 古籍中藥方
漢字出現雖然早,但紙和筆出現的晚,廉價的紙筆出現之前,寫字都不好普及。在甲骨上雕刻都費勁,不好追求藝術性。
-
3 # 禪悟淨慧
回答這個問題得先說說漢字的產生。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草書。
〔商〕〔周〕〔秦〕〔漢〕〔魏晉〔東漢〕〕
從上圖可以看出,商朝是甲骨文時代,文字的雛形。按照書法美的要求甲骨文,不適合書寫。甲骨文時期沒有紙張,只能在獸骨上刻字,甲骨文的認識過程很繁瑣,所以漢字在商朝雖然出現,沒能以書法形式出現。
到了魏晉時候,楷書的鼻祖鍾繇才將漢字創造為筆畫工整的書法,代表作〔宣示表〕。
緊隨其後王羲之拜衛夫人為師,學習楷書書法,王羲之臨池不綴,洗筆以致池塘全部染黑。可見王羲之能稱之為書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力!
東晉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開端,由鐘王二人開闢了中國楷書的先河。從而使中國文字的優美更加動人悅目,才出現了獨立的書法藝術。
-
4 # 子衿書法
書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在周代就是學子必備的技能。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密子賤,被魯君派遣去治理單地,同時安排了兩個親信一起去。密子賤因這兩個人在身邊無法施展工作,他為了把這兩個人弄走,便想到一個主意。他在這二人抄寫公文的時候,老是抓住他們的手搖晃。等公文寫完,密子賤當著眾人的面,毫不留情的痛罵二人寫不好字。使二人羞愧難當,如若辯解,還會遭到鞭打。二人無法忍受密子賤的刁難,跑回了都城。密子賤除掉了兩個絆腳石,把單地治理的井井有條。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就可知道,書法在古代,是相當受到讀書人的重視的。
在漢代,書寫不工整的大臣,會被其他官員彈劾。由此可見,獨立的書法,在中國歷史上,書法從來就沒有獨立的成為一門藝術。它是對讀書人的一個基本要求。東晉王羲之的這個時代,是書法發展的一個高峰期。並不是這個時候書法成為了單獨的技藝,它是和讀書學習密不可分的。
其實,要說獨立的書法,我們這個時代才是獨立的書法。古代的書法,從來不是單獨的。它是讀書人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書寫不工整,連做官的機會都沒有,哪個讀書人敢拿寫字來開玩笑?獅子吼?盲書?亂書?噴書?性書?不被亂棍打死才怪!現在書法成為了獨立的一門藝術,不以書法的優劣取仕。書寫好壞,只要辨認上沒有問題,對考試的成績影響不大。毛筆書法純粹就是獨立的藝術。完全退出了我們的日常書寫。
-
5 # 墨海麒麟
謝謝邀請。這問題中的立論是存在瑕疵的。從文字起源上看,中國成熟文字文字留下數量最大的是甲骨文。但從其功用上看甲骨文多為卜辭,從其書寫形式上看多為急就而成,甲骨文中經常使用減省筆,同時代在青銅器上也有金文出現,只不過數量有限。從邏輯上分析,甲骨文應該是當時文字的行草體,我贊同這種觀點。也就是説當時存在著比甲骨文更規範的文字系統。應為古籍中已記載上古三代有典有冊。並且在甲骨文冊字的判斷,就是竹簡。說明商代公文絕對是用過木櫝竹簡,並且是用筆寫成,這從現存甲骨朱書文字可以判斷。商代甲骨文已經很成熟,根據文字演進的客觀規律,甲骨時代的文字一定是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從近年山西陶寺考古發現看,已有朱書文字出現,這大大早於商代, 甚至早於夏代。王羲之創造獨立的書法的論斷,本人不敢苟同。從歷史上看,有真實文字存在的,並有真實姓名的書家當屬秦代的李斯和趙高等人,泰山琅琊刻石可見一斑。王羲之之前還有很多書家,刨出歷史留名但沒有可信書跡流傳的書家,有名有跡的書家還很多,比如張芝,鍾繇,並且這些書家已丟擲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即使是從之前的民間書跡上看,漢代,三國的簡冊文字有的已經有了很高的藝術性,上溯到西周晚期得金文,也有了廟堂和在野之分。中國文字構成方式,象形,決定了文字必然向藝術性進化,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中國書法,至於何時產生還真難下結論,但一定早於王羲之時代。
-
6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個非常複雜關係到很多方面的問題。
書法的定義是什麼,那麼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的書法家是誰?至今為止有明確的書法定義嗎?沒有!不要先反駁,在書法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王羲之是“書聖”。
雖然王羲之“書聖”之名,有唐太宗的加持,而且還有《蘭亭序》和《聖教序》等很難質疑。但從《蘭亭序》被質疑,可想而知“文人相輕”,書法從來都是是非地。
所以以下都是我一人的個人想法,既然個人想法當然會有一些不同。
一、什麼是書法。
書法按照一定的法則或者說規則“寫字”,人寫出來的字才能稱為書法,這一點很重要。
為什麼一定要強調“寫字”呢?原因之一因為科技太發達了。
漢字字型很多是書法家手寫挑選寫得好的,彙集而成,至少表現出這個書法家較高的水平的字。所以如果有什麼方法把這些字型,“寫”出來那麼超過絕大多數人的寫得字。
這個觀點不是我個人的觀點而已,很多人質疑田英章的字,也有這樣的角度。
田英章寫楷書,連續寫5個相同的字,可以寫得幾近一樣。這一點和高科技機器寫成差不多,但是我認為田英章還是書法,因為是他寫出來的。
楷書寫得一樣難,還是寫得不一樣難。故意寫得一樣,還是故意寫得不一樣。能夠寫得一樣,那麼能不能寫得不一樣。換個角度思考一下。田英章的問題是他的字已經停止不進不退很多年。
這不是給田英章說話,而是書法需不需要規則,書法書寫的法則,那麼同一個字寫得差不多是不是書法的基礎。
二、秦相李斯是第一位真正意義的書法家,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字後,書法真正普及到廣大老百姓?
在唐太宗推廣王羲之之前,肯定有書法的。王羲之有一個著名的女師傅衛夫人,王羲之也說過學過張芝的草書。
王羲之之前還有很多留名的書家,他們都是知道怎麼寫字,而且也想把字寫好的。書法確確實實在王羲之出生前就存在。
書法讓廣大老百姓知道是件有價值的事情,是因為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並且整個唐朝對書法都非常重視。因為唐朝影響力是巨大的,之後所有的朝代書法也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之前,書法其實是當時少數豪門望族之間“玩耍交流的愛好”,和打獵、養馬、禮樂之類的類似。
唐朝之前,或者說明清之前,能夠花費錢財和時間用在書法上,都不是窮苦人家。筆墨紙(絹絲綢等)硯文房四寶,一般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參與書法研究中。
雖然如此,但是不能說書法定義從王羲之開始,我個人認為第一個書法家是秦相李斯。
李斯彙集和整理改編當時的文字而成秦篆,也就是小篆。李斯是第一個有明確意識規定字筆畫和結構的人。第一個真真切切有這個人的人。
我個人覺得李斯是第一位書法家。我個人非常不認同,只要出土文物上有文字,就說這是書法,什麼什麼的。
比如說散氏盤,非常著名西周晚期青銅器。上面有銘文357字,我個人不認為這是書法,這只是有文字。
因為很多文物上的文字是記錄用的,並沒有明確的上面的文字按照上面規則寫。
我非常不認同只要有文字,就是書法。至少要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寫,才能叫書法吧。
一人有感《蘭亭序》雖然是王羲之微醺時候所寫,有傳王羲之酒醒再寫幾遍都不滿意。因為王羲之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偶然什麼必然,妙手偶得的原因是因為王羲之正常水平就非常高。
我們中國文化,有中庸之道。很多事情不像西方比較精準有明確的評判標準,各有優缺。
我個人認為書法還是要有標準規則法則,沒有標準是不行的,不能只靠感覺和靈感。所有具有美感的事情,不一定有最高最好,但絕對有最低標準。
你認為能夠稱為書法的最低標準是什麼,書法入門標準又是什麼?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
7 # 西哥閒話
這個問題提法有錯誤,前後都不嚴謹。
一、漢字的產生。據現有考古資料佐證,從結繩記事開始,漢字逐步演化而來,炎黃時期,黃帝史官倉頡對文字進行整理形成了漢字雛形。在原始社會時期一些洞頂筆畫、陶器上面,都有大量的文字元號。到商朝的時候,漢字已經成形基本成熟了,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根據史料記載,漢字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
二、書法藝術的形成自有甲骨文、鐘鼎文開始,書法藝術也漸漸萌芽了,至秦朝的時候,篆書已經是很成熟的書法藝術。到王羲之的時候,書法藝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高度,那時篆書、隸書、魏碑、行書、草書都已經成體系相當成熟了,可以說書法藝術水平很高了,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價值,至今都沒人可以超越。
-
8 # 洛神公子
我們知道在沒有文字之前,原始社會人們有結繩記事,刻石巖畫。古人透過“仰觀天地日月星辰的執行和形態,俯察人鳥飛禽猛獸的外形和足跡”,把自然界萬物“畫”出來,刻在陶器上,龜甲上,出現了早期的象形符號,倉頡造出了象形文字。可以記錄很多的社會知識經驗和資訊。 早期 “文字”的產生又經過漫長的歷史傳播,殷商時期由於商人“事鬼神,好占卜”出現了比較規範的書寫方法,就是後世所說的“甲骨文”。所以漢字在商朝不但出現了,也可以叫中國書法的幼童時期,而且書法也產生了! 甲骨文
我們都知道,後來青銅器上的“金文”。先秦時期的“六國文字”到後來秦朝的“統一文字度量衡”,出現了“大篆”名作《石鼓文》,文字統一後出現了李斯這樣的大書法家。“大篆”已經演化成了法度嚴謹的“小篆”。李斯的《泰山刻石》、《琅琊刻石》都是線條優美的書法藝術。據說蒙恬還發明瞭毛筆,可能是毛筆的製造技術已經成熟,出現了簡櫝文。由於在木片和竹簡上的書寫限制,漢代出現了扁形取橫勢的“蠶頭燕尾”的隸書。現在我們熟悉的《張遷碑》、《禮器碑》、《史晨碑》。由於書寫速度和毛筆的發明,絲帛紙等書寫材料工具的便利。書寫效率的提高,書法藝術的風格出現了“八分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隸書的簡化和簡寫”。
金文 李斯《泰山刻石》
漢《禮器碑》
書法經過兩漢時期的青少年時期,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的書法已經有了“楷書”的初步特點。魏晉時代的到來,世族門閥的出現,出現了大量的文人書法家。“建安七子”、“曹、司馬、王謝”,“衛,庾”都出現了大量的文人書法家,例如衛夫人、索靖。 到了東晉“王家”王羲之的時期,書法就開始走向了青年時期,王羲之本人也是“楷書”的發明者,開啟了“唐楷”的基礎。他的千古名作《蘭亭序》成了“書法”的代名詞。
東晉王羲之《蘭亭序》
所以,中國書法的出現很早,根據現在考古發現商朝的“甲骨文”是公認的象形文字。現在用毛筆寫“甲骨文”也是“書法藝術”,也是比較高雅的很有知識範兒的創作方式。對於看慣了“楷、行、草”的我們也是眼前一亮,欣賞“書畫摻半”的“甲骨文”書法作品也能感受充分的美感,在此方向的書法探索也是另闢蹊徑,具有一定的書法藝術價值。 甲骨文書法{圖片來自網路}。
-
9 # L123生古
說王羲之才出現書法,是無知。王羲之的老師是誰?再之前還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如鍾張……等等。請看中國的書法簡史。
-
10 # 周維祥書法
謝謝邀請回答問題,書法,就是書寫形式的法則,倉頡造字是為了生產生活的使用,春秋戰國造字是為了各個國家的需求,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文字,是把漢字推向了統一書寫的法則,後來漢子的發展,都是在萬變不離其宗的範圍,蔡邕,張芝,衛鑠,韋誕,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為書法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回覆列表
中國文字初創是由象形而抽象形的嬗變成為人交流的文字,抽象形的創造是人精神智慧的抽象。由此,文字是以審美態度——書法意識而創造的。所以,書法意識與抽象文字水乳交融共生的。至於說在東漢之後有了明顯的書法審美的交流而在商代只是無意識的鴻洞初創時期,是事物的規律了。稱之漢字,是後人的歷史觀而對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