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上公子

    作為2019年和2021年考研的過來人,我覺得我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考研的週期長,所以一定要堅定信念。在我考研的路上有很多人都是半途而廢的,打聽一下基本的都是在秋招的時候籤工作了,然後,考研就變成了走過場或者乾脆直接放棄。還有一類人是到後期根本堅持不下去,尤其是最後一個月,需要記憶的東西特別多,天氣又特別冷,所以要戰勝戰勝自己的惰性,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

    第一、心態最重要

    考研是一場苦逼的旅程,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心態,那麼你的心理負擔將會大幅度增加。

    對此,給出一些建議:

    第一、最好能找一兩個考研小夥伴。

    第二、要學會適當的放鬆的休息(比如多久看一場電影、多久吃一頓大餐等等)

    第三、要學會分享和傾聽同伴的小情緒。把快樂的事情與他人分享,你就能收貨雙份的快樂,把不開心的事情向同伴傾訴,你的痛苦就會減輕一半。(當然前提是彼此很瞭解也很認同,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第二、目標很重要

    人一旦沒有目標,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你必須要給自己選好院校和專業。對於想要跨專業的人,更加要注意把握分寸。畢竟,選擇真的大於努力。對此,我給出幾個小建議:

    1、如果實在不喜歡自己的本科專業,那就勇敢的去跨考吧!(畢竟這可能是你人生中的最後換專業的機會了。)

    2、如果你成績特別棒,能爭取保研資格就儘量去爭取。(可以參加夏令營和冬令營。)

    3、如果你成績一般,那就儘量選擇比你學校層次高一些院校吧!(985,211,雙一流更好)

    4、三跨(跨專業、跨地區、跨院校)真的很難,需要謹慎。

    第三、早一點開始很重要

    有人說,考研不需要太早開始準備,這完全是誤導。作為過來人,我是建議我的學弟學妹們,致力於考研的人,從大三就可以開始準備了。尤其是跨專業的人,最晚不能超過12月份。對於考本專業的人,也建議您最晚不要超過3月份。

    我們不排除一些大神,9月份開始依然考得很好,但這裡存在一個比例問題,絕大部分人都很普通,所以,早一點開始,多學習一分就多一份收穫,上岸的機率就越大。

    第四、堅持自律很重要

    考研時間太過漫長,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堅持每天有效的學習比任何程度的考前突擊都重要。

    建議:

    初期每天保證6-8小時的有效複習時間。中期(暑假)每天保證10-12小時的有效複習時間,後期每天8-10小時的複習時間。

    (注意:我說的是有效時間,並不是說你待在自習室或圖書館就算)。順便提一句,我第一年備考中後期每天學習16個小時,但效率我真的不敢說什麼了。)

    第五、學長學姐很重要

    學長學姐就是我們成功的一半,尤其是專業課,學長學姐作為考研的過來人,他們知道考試的重點在哪裡,能讓你快速把握複習重點,避免時間浪費。

    我記得19年我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就找到了目標院校的一個學長和一個學姐,在他們的幫助和指引下,我最後的專業課考了124分,雖然不是特別好,但我還是挺滿意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尋找學長學姐呢?

    方法一、直接去目標院校邂逅吧!注意多詢問,不要臉皮薄。

    方法二、找你認識的目標院校的其他人,透過他們牽線搭橋。

    注:在與學長學姐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禮貌和用語,幫你那是他們好心,不幫你也是天經地義的。還有一些學長學姐,可能要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個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第六、關於複習資料

    複習資料的選擇因人而異,根據人的基礎和所能接受的風格而定,我在此僅僅梳理我用過的和我同學用過的一些資料,僅供參考。

    數學科目:

    1、《複習全書》系列——有兩個不同版本:其一是李永樂和李正元的版本,其二是李永樂、王式安版本的,我用的是第二個版本,而且我還單獨買了李永樂的《線性代數》和王式安的《機率論與數理統計》。這個系列還包括了《660題》和《歷年真題解析》。

    2、湯家鳳系列——《考研數學複習大全》《接力題點1800》《8套卷》。(我當時用了1800題和《8套卷》)

    3、張宇老師系列——《高數十八講》《線性代數九講》《機率九講》《經典1000題》等。當時我室友用他的資料,據說還不錯。他的sin狗理論,我還是知道的。(有人說張宇老師的課適合基礎較好的人,我聽過一些,也是這麼認為的。)

    其他的數學老師,如楊超老師(我有個同學看他的課)、李林老師(壓題王)等。

    總之,不管是數學一、二、三,都應該儘快開始,最好能進行個三至四輪複習,關於複習資料的選擇,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我的建議是,如果基礎較好,直接看張宇老師的強化課或者湯家鳳老師的強化課,然後在660題,1800題和1000題中選擇一個就夠了。如果基礎不太好,那就先看看湯家鳳老師的基礎課。

    英語科目:

    英語科目真的是很能拉開差距的,英語一和英語二的差距也很大。關於資料,我作如下推薦:

    1、詞彙書:《考研英語詞彙紅寶書》(分高中低頻詞)

    朱偉老師《戀練有詞》(現在好像叫《題源報刊7000詞》,不太建議刷影片,有點浪費時間)

    張國靜老師《考研詞彙閃過》

    2、長難句書:

    劉曉燕《不就是語法和長難句嗎》

    何凱文的《長難句解密》

    張國靜《長難句閃過》。

    3、真題解析:張國靜《考研真相》(英語一)《考研聖經》(英語二)(我用的是這套,我也推薦這套。)

    張劍《考研英語黃皮書》,用的人也挺多。

    如果基礎實在不怎麼樣,也可以看看唐遲老師的影片,他有歷年真題的解析,還是很有幫助的。

    4、寫作書籍:張國靜的《36法則》、朱偉的《寫作寶典》(這是我用過的兩個,個人覺得《36法則》比較適合我,也有對應的影片)

    注:其實英語,歸根到底就是考你的詞彙量,所以,一定要每天記單詞,最好使用單詞書和app相結合的方式。平時一定要注意總結題型,因為閱讀就是大頭,而閱讀的題型就那幾種。還有,作文到後期,一定要動筆去寫,背和寫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順便提一句,我四級低分飄過,六級考了四次都沒過,19年考研英語一66分)。

    政治科目:

    政治科目不用開始得太早,但也不能太晚,我覺得9月份開始就正合適。關於資料,作如下推薦:

    1、肖秀榮的《精講精練》和徐濤的《核心考案》(個人覺得徐濤老師的比較好,因為他講課比較幽默,較易理解,而肖秀榮的《精講精練》裡的課程,老師都很權威,講課卻很枯燥,我19年,開始買《精講精練》,後來又買了《核心考案》)

    2、肖秀榮《考研政治1000題》,我覺得你可以不梳理知識,但必須做這個1000題,而且可以多做幾遍。(我19年買了一個世紀高校線上的刷題課,老師好像叫楊麗娟,我覺得也挺好的)

    3、最後就是人手必備的《肖四》和《肖八》以及徐濤老師有一個背誦的小冊子,俗稱“小黃書”。

    注:政治拉分差距不大,高分很難,低分也很難,不宜太早開始。但是馬原部分還是希望早一點開始。

    專業課:

    專業課的情況就很多了,基礎好的,其實都不用怎麼複習,找好學長學姐畫好重點。(具體要看不同專業,有些考法律或者學醫學的,他們的專業課真的是太多了,就需要很早就開始了。)

    最關鍵的就是要弄到真題,如果能夠弄到目標院校的期末考試題,那也很有參考價值。(不多說,全靠自己。)

    第七、關於要不要報輔導班

    這個因人而異,總之,報班總比不報班的好。至於是報線下還是線上,直播課還是錄播課,這個就看自己的經濟實力了。如果經濟允許,最少也要報一個政治衝刺班或刷題班,其他的班嘛,其實可報可不報。(有很多資源其實是可以透過各種手段弄到的,大家都懂的。)

    最後,我想說考研的成功=正確而合理的選擇+從一而終的自律+堅持不懈的努力+強壯完美的心理。

    祝願所有的考研人都能如願以償!

  • 2 # 一葦渡江客

    首先,要想考上真得下功夫,而且必須早早去努力。

    所謂的技巧,在實力面前,啥都不是。比如,一些考研培訓班老師講的,英語有技巧,看不懂也可以做對。什麼模板,背背就行,純屬扯犢子。你單詞都不認識,你能做對?可能嗎!2021年的英語的確讓很多人直接傻眼了,根本看不懂。結結實實打了某些培訓機構的臉。正如,網上一個段子說的,我看不懂你的閱讀,你也休想看懂我的翻譯!太形象了。

    令外,政治也得紮紮實實的複習。該背的知識點,必須背的滾瓜爛熟。還要徹底弄明白一些題,為什麼做錯了,錯在哪裡?特別是多選題,真的很能拉開分數差距。

    還有,有空練練字。乾淨漂亮的書寫,也許能讓你的對手,2個大題白做。於細微處見成敗,我說的是實力差不多的前題下。你啥也不會,你就是寫的和王羲之一樣漂亮,也鳥用不管!

  • 3 # 海天考研資訊

    跨專業考研建議

    首先請大家想一個問題:你本專業學的很好嗎?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當初高考選專業本就是稀裡糊塗選的,所以也談不上喜歡不喜歡,專業水平其實也都是停留在能應付期末考試的水平上。這麼想,跨考你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但是你還是要看你的跨度,你不要說我一個文科生要跨考理工科,可以跨,但這就純屬找虐。

    那怎樣的跨度是比較合理呢?

    1、本專業與跨考專業的融合度

    經管之間的專業跨度不大,考研的專業課考試科目都學過。

    理工科跨考經管的比較多,這是相對比較容易的。尤其是數學專業的跨考經濟,成功率相當高。管理科學與工程也是工科學生跨考比較多的專業。

    理工科想跨考人文社科,首先看有沒有專業銜接的專業,比如新媒體技術方向,法庭科學方向,教育技術方向,都屬於工科與人文社科的結合。

    管理類的專碩(會計、審計、圖書情報)是屬於跨考比較多的,因為初試內容比較簡單,文理生都可以考,跨考難度較小。但複試的難度比較大,淘汰比例高!

    理工科之間的互跨,主要是看專業課考試科目是否有學過(初試、複試),跨考的時候注意去看一下學校的複試要求,有沒有需要機試和實驗的,這些是否有操作過。理工科專業細分非常多,專業之間差別也比較大,跨考是屬於比較少的,除非有特定的興趣愛好,一般不是很建議學生跨考。

    人文社科之間的互跨,一般比較冷門的專業比如:哲學、歷史、政治學、民族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些跨考難度是一般的。因為報考的人比較少,競爭壓力小。

    人文社科跨考難度比較大的是文學(尤其是新聞傳播、翻譯碩士等),其次是教育學、心理學。

    2、跨考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哪些問題?

    蒐集完備準確的專業課資訊資料,畢竟是跨專業,在知識面的廣度上很可能還是比不上本專業的同學,所以複習的時候針對性要強,重難點要把握好。專業課基礎一定要紮實,因為,在複試面試過程中,老師可能會更在意跨考生的專業素質。

    跨專業考研需要什麼條件

    一、專業是否限制

    有的專業不接受跨專業考研的考生,不是因為專業歧視,而是由於該專業專業性很強,跨專業考生難以勝任以後的學習實驗等。比如中國醫科大學就不允許非臨床專業報考臨床專業,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二、是否需要基礎

    有一部分專業是可以接收跨專業考生的,但是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否則難以考上研,即使僥倖考上,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也會是一場噩夢,這樣跨專業考研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

    三、是否需要加試

    跨專業考研加試只是針對同等學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試的,只要有本科證就可以正常參加初試、複試。初試科目以各學校公佈的招生簡章為準,一般只要是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均不用加試。但是考上後有的學校要求跨專業考生必須補選一定學分的專業基礎課程。

    四、地域是否有限制

    是否跨專業考研就只能考本地的學校,而不能考外地的學校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可以跨地區考研,並且也可以換一所學校,不一定要與本科是一所學校,跨地區跨專業跨學校的考生就是俗稱的三跨專業考生,只不過是相對於一般性的難度稍微大一些,政策上是允許的。

    五、分數線是否不同

    有考生會疑問,是不是因為我是跨專業的考生,分數線就會和別人不一樣呢。分數線都是一樣的,不會說由於你原來沒有學過,就對你放低要求,也不會歧視你的沒有基礎就對你提高分數嗎,跨專業考生與本專業考生遵從的分數線都是一樣的。

    有關跨學科考研的幾點說明(僅供參考)

    1.80%的大學不允許同等學力考生跨專業或者跨學科報考。

    2.理科跨學科相對容易(所學屬於基礎門類),尤其是跨工學和經濟學。

    3.不同學科即文,理兩科,文科跨理科難度係數最高,反之,則易。如果沒有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跨距離較遠的學科報考一般都不允許。

    4.學科內部學科類之間難度也較高,但基本不受限制。

    5.重點說明:一般不允許考醫科。考生必須具有相關領域工作經驗才可能具備一定的資格;一般不允許非語言類考生(比如理科學生)跨語言類專業

    各階段備考建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最大生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