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硯歌
-
2 # 雨霖鈴40104010
“左拉”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泥土,左拉是忠於他的名字的。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無比地熱愛大地母親孕養出來的一切生靈,不論美醜,他都忠實地記錄自己觀察到的一切。這使他成為法國自然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成為世界知名作家。
本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法國又勃然興起了“左拉熱”,不僅他的作品得到再版,而且大量地被改編成電影、電視片,引起觀眾和評論界的廣泛反響,以致這浪潮同樣波及世界各地,近年來,左拉的許多作品再次翻譯介紹進許多國家,人們一致認為,如果沒有讀過左拉的作品,那就等於根本不瞭解法國文學。
-
3 # 皮皮與八角
1902年9月28日,左拉因壁爐堵塞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在巴黎與世長辭,享年62歲。有人懷疑他是被反猶太人士所殺,但並無證據。 1906年,德雷福斯冤案獲得徹底平反。1908年6月6日,左拉的骨灰移至先賢祠,與雨果、大仲馬葬在一起,德雷福斯是護衛靈柩的人之一。途中,德雷福斯被人開槍襲擊,受了輕傷。 經過左拉的努力,法國的反猶太主義傳統得到了一次徹底的洗禮。在隨後到來的世界大戰中,法國成為支援猶太人的一支重要力量。 (左拉之墓)
圖為左拉
在文藝界,一提到左拉,人們就會聯想到他“自然主義奠基人”的身份。自然主義是左拉文藝思想中的精華部分,曾經在19世紀70至90年代風靡法國,影響遍及歐洲、美洲、亞洲大陸。
但自然主義只是左拉文藝創作思想中的一部分而並非全部。總結起來,他的文藝創作思想主要有三點:
1、文學創作應成為一門科學;
2、文藝應精確地反應客觀現實;
3、作家是社會的生產者。
我將從這三點出發,具體說說左拉的文藝思想。
01 文學創作應成為一門科學19世紀60年代以後,正是歐洲各主要國家在經濟、文化、社會意識和社會關係等各方面發生急劇變革的時期。
此時,歐洲社會影響最廣泛、最深遠的變化是在工業革命推動下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
在這個時期,科學意識在歐洲各國形成前所未有的勢力,大有取代從前統治人們精神的神學意識之勢。
作為知識階層來說,自然是深受這種時代氣氛影響的,即使是從事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的知識分子,也開始重視科學、學習科學和研究科學,可以說科學滲入了整個上層建築。
左拉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步入文壇,而他又一直力圖改造當時的文學,因此就很自然地會想到文學與科學的結合。
左拉在剛剛從事文學事業的60年代,就已意識到科學在當時的巨大作用,那時他在文章中提到“我們處在科學和真實的時代開端”,以及“現在是科學風行的時候,我們身不由己地被推向對事物的精確研究”等等。
到70年代初時,左拉提出“繼續本世紀科學運動的自然主義小組”,左拉這時的頭腦裡已形成“文學可以成為一門科學”的觀念。
根據1868年發表的《戴蕾斯·拉甘》序言以及這一時期寫的《盧貢·馬卡爾家族》的手稿筆記,可以知道左拉這時期熱衷於生理學,遺傳學及醫學。
他認為,小說家可以做與生理學家或醫生相同的工作,即將文學作為一種科學來研究人的活動。
例如他在《戴蕾斯·拉甘》序言中說:
“我希望人們開始懂得了,我寫這部小說的目的只是科學的目的……我只是在兩個活體上,做外科醫生在屍體之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在《盧貢·馬卡爾家族》的手稿筆記中,他則表示要對一個家庭血統的鏈條及其必然性做科學研究。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左拉既而提出“實驗小說”的概念,公開宣稱寫小說可以像從事自然科學研究一樣,以實驗的方法進行。
左拉提出“實驗小說”,與他一貫的認識是一致的:即文學可以成為研究人類生活的一門科學。
同時他說,既然從前是藝術的醫學現在成了科學,那麼文學為什麼不可以透過實驗方法成為一門科學呢?這個方法就是觀察——假設——實驗的方法。
所以,按左拉的設想,實驗小說就是先透過對人和社會的觀察,得出一個觀念,然後圍繞這個觀念擷取事實,研究這些事實的機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變換環境和場地,但絕對不能違背客觀規律。
在闡釋實驗小說的方法時,左拉反駁了人們說自然主義小說家只做攝影師的指責,他承認小說家在創作中的個人表現、個人氣質。
他接著解釋了“個人表現”在於為了顯示事實的機制,小說家應在不違背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創造和指導各種社會生活現象。
後來他又指出藝術家與學者相同:他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置身於自然之前,有一個先定的觀念並按照這個觀念工作。
左拉所提出的“實驗小說”理論是否可以成立?也就是說文學創作是否可以透過實驗方法而成為科學?
這個問題是難以解答,它關涉到文學的基本性質,而關於文學的基本性質歷來就存在各種分歧和爭論。
在左拉之前,尚無人提出文學可以成為科學;即使在100年後的今天,文學是科學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當然,作家用科學思想武裝自身, 在文藝創作中應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某些原理, 這卻是一個創見, 可以說是左拉對文學的貢獻之一。
02 文藝應精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左拉的時代由於科學發展,唯物主義的思想受到重視,人們的求實精神得到加強。
這時候,強調錶現個人感情、表現理想和偏愛誇張手法的浪漫主義文學已成強弩之末;同時,它也很難再產生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傑作。
此時,寫實的作品取代浪漫主義作品而佔據文藝陣地,左拉順應潮流強調寫實的重要性,也就成為非常自然的事。
反映客觀現實,左拉稱之為“再現現實”或“再現自然”,而且他認為,文藝反映現實的問題是透過“螢幕理論”體現出來的:
左拉肖像畫
文藝作品像一個螢幕,人們從藝術作品中看現實就像透過螢幕看現實一樣,效果隨螢幕的性質不同而不同。
他所說的藝術的螢幕有三種,第一種是古典主義螢幕,第二種是浪漫主義螢幕,第三種是現實主義螢幕。
他指出前兩種螢幕反映現實時,在色彩線條等方面發生很大變化,而現實主義螢幕則達到一種高度精確的再現。
他認為這是“無一排除地在整體表現自然的方式”,並且,一方面他認為藝術品的本質是反映自然,另一方面他又承認在創作藝術品時有個人氣質的作用,他說:
“藝術品的定義只能是這樣的:一件藝術品就是透過個人的氣質被看到的一角。”70年代以後,左拉的自然主義理論日趨成熟,他在《論小說》一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是:
“使真實的人物在真實的環境裡行動,給讀者提供人類生活的一個片斷,整個自然主義小說即在於此。”可見,他認為“真實”是自然主義小說的最高品質,同時他提出“真實感”的概念,並解釋說“真實感”就是感受自然並按其原樣表現它,也就是說有真實感的作家就能真實地描繪現實。
關於“真實”,根據左拉自己的論述,主要有以下4個內容:
第一,真實不需要排除和選擇,要完整準確地再現現實在他以前的歐洲作家中,在素材的選擇提煉上是較為嚴格的。傳奇作家或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作家,往住在作品中加進許多現實生活中不大可能存在的細節和情節,而寫實作家經過剔除留下的或虛構的細節,卻是現實生活中很可能發生或發生過的。
在細節的選擇提煉上,左拉的見解更進了一步,他認為凡是能體現所描寫物件特徵的細節都應該保留,要打破所有的禁忌,同時這種描寫應準確和客觀。
基於這種認識,左拉在描寫社會的陰暗面和骯髒面時,相當坦率和忠實,以至於被人攻擊為“淫穢”。
第二、消除理想化其內容之一是破除神話。從古希臘的神話和史詩開始,作家們在作品中常描寫人與神抵、巨人或鬼魅間的鬥爭,而這些與超常力量鬥爭的人物本身就不平常。
以後的作品中雖然神祇等超常力量逐漸消失了,但具有超常力量的人物卻仍不斷在作品中出現。而左拉卻力主描寫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他明確說過“不要妖怪,不要英雄!”
其內容之二是不塑造理想人物。自然主義出現以前的敘事作品,特別是浪漫主義小說和敘事詩等,總要塑造一兩個符合當時的道德規範或公眾理想的人。左拉提倡自然主義,在許多方面就是要反浪漫主義之道而行之。
第三、作品所描寫的各種現象應符合邏輯所謂“邏輯”,就是指當時已知的客觀規律和推理的原則。在《論小說》中左拉多次強調邏輯的重要性。
他認為邏輯一方面用在組織已有的材料上,另一方面用在補充觀察不到的事實上。他說,從前用想象來補充觀察不到的事實,現在邏輯地推理取代了想象的作用。
第四、否認“命運”的作用在古希臘悲劇中,造成人的不幸的往往是命運,而人就在與命運的鬥爭中顯得崇高偉大。
在這種悲劇中,命運是決定一切的力量,也是它推動劇情的發展。左拉則認為自然主義小說將以決定論(事物發生的必需條件,但卻不能確定某個現象必然發生)取代宿命論。
所以,左拉提出“精確地再現現實”,並不是要求複製現實,因為他仍然同意作家對材料的加工和虛構。
此外,他仍然承認作家的個人獨創性,例如他在《戲劇上的自然主義》中曾說:
“自然主義承認文學是由獨創的心靈完成的對事物和人的探索。”03 作家是社會生產者在古代歐洲社會,作家一方面比較受人尊重,能夠隨意出入宮廷和顯貴之家,被授予“桂冠詩人”等榮譽稱號;另一方面,他們在經濟上又仰人鼻息,靠國王或達官顯貴的施捨過日子。
例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給當時許多著名詩人和劇作家發過年金。那時作家在出版作品時也得到一點稿酬,但卻少得可憐,不能賴以為生。
因此,要成為職業作家,除非有大宗財產,否則就只有乞求王公貴族的年金,成為御用文人,而這將導致他們失去創作自由,實際上成了統治者點綴昇平的工具。
圖為19世紀以蒸汽為動力的大型旋轉式印刷機
19世紀中葉以後由於工業革命的完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確立下來,商品經濟得到極大發展,同時,由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報刊雜誌的出現和印刷術的提高,各種書籍的銷售量就成倍地增加,而其中首推文學作品。
處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左拉敏銳地察覺到文學作品商品化的趨勢,同時也看到作家成為獨立自主的社會生產者的光明前景。
於是,他站出來大聲疾呼:
在《文學中的金錢》一文中,左拉首先回顧了作家作為上流社會附庸的歷史, 並對此表示深惡痛絕。
既而指出在貴族社會里,作家不過是上流社會或宮廷享有的一種奢侈品,他們負責為國王或爵爺們提供消遣,為他們歌功頌德,而爵爺們透過資助作家來顯示高雅的趣味並炫耀財富。
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文化生活都侷限在上流社會的狹窄範圍裡,侷限在沙龍和學院裡。
接著,左拉表示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因為大批的人已會閱讀,而書籍因為印刷業的發展變得便宜,最窮的錢袋也能掏錢辦一個小小的圖書室,加之報紙把有關書籍的訊息帶到各處,於是閱讀成了一種流行的消費,出版業成倍地擴充套件業務,許多出版商按作品印數的百分比付給作家稿酬。
因此,他說:
“作家就獲得了靠筆生活的手段,作家成了像別人一樣的工人,靠工作謀生。”他認為,作家成為工人是平等原則的產物,因此反對國家再給作家發放年金或獎金。
他說新時代關於作家的觀念應是這樣的:
“擺脫了一切束縛,謀取生路,獲得才能和光榮,獻身於國家而不想從它那裡接受任何東西。作家有了獨立生存的手段之後,從前的等級觀念消失了,才智成了高貴的東西,工作也獲得了尊嚴。”發生這一根本變化最重要因素是什麼呢?是金錢。因此左拉對金錢大唱讚歌:
“金錢是值得注意的社會力量”、“金錢使好作品間世”、“金錢解放了作家,金錢創造了現代文學”,“應該承認金錢的力量、公正和尊嚴。”但他指出,金錢發揮作用是文學精神變化的結果,而文學精神的變化又產生於科學方法在文學中的應用。
根據左拉的論述,文學精神的變化主要在於兩點:一是在文學中應用科學方法,二是真實的美
左拉關於“作家是社會生產者”這一見解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論點:
其一,作家應使文學與社會生活聯絡,應熟悉整個社會的生活,從中獲取創作的源泉。
其二,作家應為公眾寫作,從公眾那裡獲得報仇;同時,作家的成果也需要社會的承認。
其三,在作家的職業中也存在競爭,最後結果是優勝劣汰。有才能的作家,開始無論怎樣艱難到最後總會出頭。沒有才能的作家,失敗是活該,不應得到同猜,因為這是生存法則。
其四,作家的理想是養成勞動規律性,即像從事其它各種職業的人一樣,定時定量地工作。
作家是社會生產者的理論,在當時法國文學界是首次出現,其意義十分重大,它的價值在於:
一方面它指出了商品社會中文學作品的商品性,為作家指明瞭為誰和為什麼寫作;另一方面它又為作家的合法權益提供了理論依據,使作家能理直氣壯地索取勞動報酬。
當然,作家是社會生產者這一論點也有缺點,因為文學作品固然有商品性,但也有非商品性,其非商品性表現在:
第一,很多作家的作品並非為“交換”而創作的,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也需要金錢以維持生計,卻不在乎多少。一部分人則不要任何報酬,自己花錢印書或根本不予出版。
第二,鑑於文藝作品的美學特性和社會效益等因素,作家進行創作付出的勞動往往與他獲得的收益不成比例。
有的作家幾年甚至幾十年嘔心瀝血寫成一部作品,儘管是傑作,不一定帶來多少收人;而有的作家幾個月寫出一部作品,儘管文學價值不高,卻可能成為暢銷書,為作者帶來大筆進項。總之,當書籍作為商品進行交換時,很難做到等價交換。
綜上而論,左拉的文藝思想, 其淵源和構成因素比較複雜, 但其中有兩條比較清楚的線索,即他受到哲學上實證主義的影響和文學上現實主義的影響。
如他對科學方法的強調和作家是社會生產者的論點,以及對生存競爭原則的鼓吹等,都是實證主義社會學論及的問題,而再現現實則是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