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致良知平天下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怎樣教育孩子,並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一、並不矛盾。

    教育孩子和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本該是一體的。只是當前應試教育極端的做法,讓兩者看似矛盾。

    首先這是一個家長認識上的誤區,認為玩了會耽誤所謂的學習知識。國外的小孩兒在低年級的時候並不過分關注知識和分數,但是國外創造的成就並不比我們少,說明我們的教育沒有抓到本質和重點。

    其次,最好的教學方式就是寓教於樂。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遊戲。用說教的方式教育小孩和用遊戲的方式教育小孩,效果截然不同。我們的教學方式遲早也會走向這條路。二者合一才是根本的方法,怎麼會相互矛盾呢?

    二、怎樣做到?

    一方面家長要有正確的認知。家長應該去學習,類似於遊戲力和育兒專業的書籍。不要盲目的被應試教育逼牽著鼻子走,在現實中是有既學得好又玩的好的方法的。

    另一方面老師要有正確的認知。教育的方法應該符合小孩的成長特點。不要與老師這種成人的感覺來要求小孩,老師應該成為育兒方面真正的專業人士,可惜現在很多老師都不是。

  • 2 # 真好教育線上課堂

    這個問題本身提的是有問題的,孩子的教育與孩子應有的童年並非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榮共生的。

    良好的教育同樣會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的,教育之所以被稱為良好的教育,也就是要求教育要符合兒童成長的規律,符合孩子年齡和心理特徵,並非是拔苗助長,這種正常的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以培養髮展符合孩子自身興趣愛好為出發點的教育,也同樣會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科學的教育應該是根據孩子隨不同年齡段,根據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不同能力的訓練,不同習慣的養成,這樣才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並且固化為孩子的自身素質。

    比如: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如果這個階段未很好培養,讓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錯過了這個黃金階段,過後到初中階段再對其進行培養或者對壞的學習習慣進行改正,而此時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強,這時侯可能會事倍功半。

    因此,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注意教育的階段性與時效性,不要錯過教育孩子的最佳黃金時期,錯過了再補回來可就不是一般的困難了。

  • 3 # 高校心理營養專家

    把對兒童的教育和快樂童年對立起來,是一種兒童教育的誤區,或者是沒真正理解“教育”的內涵。

    1.孩子自出生以來,時時處處事事都在接受教育,也在一刻不停地學習。他們透過學習和成人的教育、現實事件和現象的教育,認識世界瞭解和適應環境,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2.對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長規律,與孩子身心發展同步進行。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亡羊補牢式的速成培訓,都不會產生理想結果,甚至嚴重影響孩子成長成才。

    3.“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教育孩子很有指導意義。無論家長的輔導指導、還是幼兒園、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都應著眼於最近發展區,為孩子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讓孩子跳一跳摘桃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還要保護孩子的興趣和熱情。童年時期的不僅要注重學習知識,更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質培養、完善人格和性感培養。

    4.幼兒期和小學低年級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重視健康快樂品質的教育,培養孩子的情商,掌握基本的自立自理能力,引導孩子學會融入集體生活,熱愛大自然。並透過遊戲、文體活動等發現孩子愛好和特長,給孩子提供享受美好時光的環境。

    5.有些幼兒園和家長,迎合部分缺乏心理學教育學知識的家長,帶著功利性去做教育,把學習和教育狹隘地理解為學習文化課,讓孩子學習超出認知水平和心智發展階段的知識和技能,嚴重扼殺了孩子上學的積極性,埋沒了孩子的創造力。

  • 4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恕我直言,你的認知中,教育=嚴厲、痛苦、沒人性。這實在狹隘和偏激!

    什麼是教育?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那,做了最精彩且富有詩意的回答:“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就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從來都是一種潛移默化而深遠持久的影響。

    不是有教育就沒了童年,也不是說,有童年就不要教育。

    教育存在於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

    孩子不好好吃飯,你可以教育他,這樣會長不了大高個,打不了怪獸;

    孩子公共場所大聲吵鬧,你可以教育他,這樣會影響他人;

    孩子摘樹上的花,你可以教育她,花朵離開了大樹,就像孩子離開了媽媽,會傷心、會難過.......

    這樣的教育,不是打,也不是罵。而是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接受事物能力,點滴滲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間明白事理、辨別是非。

    你覺得,這樣的教育,孩子就沒有了童年嗎?、

    或者,你覺得,這樣的教育等童年結束,再進行,還來得及嗎?

  • 5 # 以文悟道

    幾乎每個人都會認同教育孩子應該從小做起,教育孩子和孩子的童年不發生關係,好的教育不是捆綁和約束,而是讓孩子輕輕鬆鬆的就從心裡面接受你的想法,心甘情願的去履行,這種教育方式孩子容易接受,不會起逆反心裡!

    教育不能等孩子長大了在進行,本來一棵小樹經過澆水、修理枝叉等的精心培育,而慢慢筆直成才。可在無人管的情況下任其成長,等到各方面已經成型了,再去修理也難成為原本該有的模樣!悔之晚矣!

  • 6 # 寶媽育兒君

    我覺得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長規律,與孩子身心發展同步進行。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亡羊補牢式的速成培訓,都不會產生理想結果,甚至嚴重影響孩子成長成才。

    .“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教育孩子很有指導意義。無論家長的輔導指導、還是幼兒園、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都應著眼於最近發展區,為孩子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讓孩子跳一跳摘桃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還要保護孩子的興趣和熱情。童年時期的不僅要注重學習知識,更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質培養、完善人格和性感培養。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 7 # 感性大腦

    教育是一種禮儀道德,習慣形成的引導過程,對於一個孩子來講,教孩子懂禮貌、有規矩,品德好是從小,就應該去引導教育的,孩子從小就形成習慣,他在其一生的路途中,有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規規矩矩就不會走錯路彎路,對孩子是何等的益事啊!

    至於,說到怕教育孩子,會影響了孩子童年的天性釋放,有點多慮了,釋放天性不是胡作非為,想要星星就不能給太陽,現在,就有很多所謂熊孩子,作為無法無天到在任何地方,大聲擾亂公共環境,甚至於要做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不讓做他就給躺在地上打滾兒哭鬧,甚至於還怒打父母長輩,孩子在生長過程中,一開始就形成了這樣的行為習慣,做父母的你覺得長大了還可能改嗎?

  • 8 # 家住秦淮

    快樂的童年不等於不教育。現在很多家長對教育存在著誤區:認為童年就是要讓孩子快樂地玩,不學習。其實,教育和快樂並不衝突,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到新的知識,那才是現代教育需要探討的教育方法。

    比如說我認識的一位家長,她每週都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在玩時撿到一片樹葉,她告訴孩子,這是什麼樹葉?它為什麼到了秋天就會落?這樣的樹叫什麼樹?並且用樹葉做手工,黏貼一個小動物,延伸出很多小知識和小遊戲,和孩子一起做做玩玩。這樣的教育能說不快樂嗎?

  • 9 # 致8898

    放心吧,有錢人高官的孩子都送出國家享受童年去了,然後高官把變態的心理全部釋放到窮人家的孩子身上了,看不到希望了!

  • 10 # 京山政法君

    謝謝邀請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想了解孩子的成才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著手合適吧?教育孩子成才,要根據不同的階段,進行相適應的教育,父母要捨得花時間和精力,耐心引導孩子一步步透過他自己付出的努力走向美好未來。世上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從來沒有固定的模式,父母要善於學習並引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一個人住,晚上窗外或門外有點動靜就嚇得一宿不敢睡覺,白天有人敲門也害怕,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