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啟炎涼
-
2 # 手機使用者烏龍
說二句,死亡就是迴歸自然。按照黃泉路上無老少規則,不論你多大年齡死去,都會變成一堆黃土。不論你官位多高也是古今將相現在何處,一堆沙丘草沒了。不論你多少錢,臨死分文不取,可恨終生聚無多一堆荒墳草淹了。人生在世,如果你能推動為大多數人謀利益,世上人們都會記著你,為你祈禱,為你祝福,給你記念。如果你一生沒辦什麼好事,就會落得世人垂罵。不論那一種結果,對大千世界來說,都是物生物去。請欣賞,《紅樓夢詩詞》世人都曉神仙好,知是嬌妻忘不了,君生天天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知是兒子忘不了,知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是金錢忘不了,可恨終生聚無多,一堆荒墳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是高官忘不了,古今將相現在何處?一堆沙丘草沒了。不知之處指正。
-
3 # 劉芳同學
死亡就是沒有了生命體徵,沒有了呼吸、牽掛,也沒有了痛苦。
死亡是另一段旅途的開始,死亡是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是從大自然迴歸天國,我突然明白了《天道》裡面的音樂:天國的女兒,每一個人都是天國的兒女。
純淨的音樂,純淨的心,不沾染世俗、紅塵,唯美的音樂就是天國的旅途。
我看見過很多人生命到肉體的消亡過程,那一刻一個人從世界上消失了,走完了自己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
一個人在離開的時候,已經不存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存在親人的記憶裡,存在曾經的生活圈子裡,所以說: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當熟悉他們的人從世界上消失,這個人也就徹底的消失了。
能夠永遠存在的是人的精神、人的口碑、人的名聲。
古代人有很多作品流傳,他們的著作和精神萬古流芳,永世流傳。
好的著作,多少年之後仍然會出版,仍然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稱頌,這就是不朽。
-
4 # 藍調一上海
關於“死亡”,活著的人都不可能給出答案。至於死了的人來不及給出答案,綜上所述,該問題無解。至於那些已經給出的答案,基本上是胡扯。
-
5 # 輝城啊
一
我對死亡最初的印象,來自於一個秋天的早晨。
那天,我在睡夢中被鞭炮聲吵醒。從床上爬起來後,跑到家門口,循聲望去,只見後山半腰中站著三四個人,在立一座簡陋的新墳。他們割除墳墓周邊的雜草,擺放酒肉祭了一番,太陽尚未出來,便匆匆離去,彷彿一切都是靜悄悄地在進行。直至早飯時分,我從母親口中得知,原來新墳裡埋葬的是一位年輕人,他似乎在城市裡翻了死罪。逃跑一段時間後,終於被繩之於法。這個未經證實的“傳言“,一直留在我的心底,構築成我對死亡最初的認知。
及至年歲漸長,我便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死亡事件:村裡老人去世了,哀慼的嗩吶會吹一整天。然而,從四處趕來的親戚朋友們,臉上卻無悲慼之意,臉上仍是帶著笑意。他們忙東忙西,葬禮的氛圍呈現出熱鬧氣息來。很久之後,我才知道這是“喜喪”。對於老人而言,是一件好事。無疾而終,在睡夢中離世,可能是人生最好的結局了。
再到後來,我離開家鄉,前往城市裡工作與生活。每天奔波不停的生活節奏,根本就讓人無暇想到“死亡事件”。大概是二零一六年某個中午,我走在小區裡,刷著微信,忽然看見堂侄女的朋友圈發了一段告別的文字:奶奶,一路走好。頓時,我腦海一懵,趕緊打電話回家,向母親求證,果然,大娘逝世了。
當是時,我心中不禁一陣愀然。小時候,大娘待我是極好的。父親外出工作,母親一人又要下地幹活,家中又無老人,我和弟弟好在有她幫忙照看。而她又是講故事的好手,一個故事講得活靈活現。現在想來,她口中的故事可能是我最初的文學啟蒙。時至今日,我仍常常想起她,彷彿她並未離去。
二
韓劇《請回答1988》第二集,是我看過對“死亡”這個主題處理最好的電視劇之一。奶奶離世後,成德善、成寶拉和成餘暉三人前去奔喪。一路上,哭得不能自已的寶拉想象著父母、姑姑們肯定已經傷心欲絕,茶飯不思。可誰知,到了奶奶家一看,父母臉上掛著笑在招待客人,姑姑們在攀比著首飾,宴席上熱鬧騰騰,彷彿是在辦一場喜事。更過分的是,遠在美國的伯父,竟然沒有出現在葬禮上。德善氣不過,覺得大人們無心無肺,毫無情感。
直到最後,客人散盡,伯父疲倦而悲傷地出現在眼前,成東日等人心底的悲傷,才徹底得到釋放與宣洩。此時,德善才理解父母和姑姑。失去母親的大人們並不是不悲痛,而是相比小孩,大人需要更多的事情來處理,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他們要招待客人,要維護秩序,要保證葬禮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孩子的依靠。在死亡面前,自己不能亂了陣腳。
是的,死亡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之事,是大自然的規律。按理來說,人不應該畏懼死亡,應該正視死亡。可在生活中,我們處處視死亡為禁忌,但凡與“死”沾到一點兒邊的,都被我們視為不吉利。我們正在費煞苦心地逃避死亡,並試圖反抗自然規律。正如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一文所揭露的:“現代社會中,死亡被越來越遠地趕出了生者的世界。”
我們之所以視“死亡”如大敵,那是因為它會徹底斬斷我們的社會關係、情感與生活。比如說,結婚了五十年的夫妻,飲食口味、睡覺規律,甚至對世事的看法,都已經趨於相同。可一旦某一方先行離去了,本來相互依賴的關係,不就失去了平衡嗎?本來走得近、玩得好的朋友,忽然離世,這段來之不易的情誼,不久成為了一段記憶了嗎?現實中再無人和你聊天,再無人與你一塊吃飯,這才是最讓人難受的。所以,《尋夢環遊記》中對“死亡”的定義,我甚是喜歡:當世界上再無一人想起你的時候,便是真正的死亡。
三
想起一部電影,名字是什麼記不住了,故事講得是一位老人得知自己不久將離開人世,便列出人生的願望清單,在有限的時間裡,去一一實現,最後安然離世。這是個動人的故事,因為老人面對死神,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從容淡然。
當然,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阿圖•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別》有個令人動容的例子,有位老人平日裡談論起死亡時,總是很從容,可得知自己緩了癌症後,他那份“從容”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即使痊癒的機率近乎零,可他仍願意接受最痛苦的化療。因為在老人看來,不管機率多小,希望仍然存在,他願意為之一搏。
就《最好的告別》而言,死亡並不是最難堪的,而是與死亡同步的衰老、病痛等才是難以解決的難題。衰老帶來身體機能下降、記憶力衰退、疾病頻發等問題,它預示著死神的腳步已經近在門口。
最主要的是,因為衰老與病痛,老人不得不重塑自我,不得不重新認識自己,重新接受自己在社會上的定位。而這些問題,並不是老人能單獨完成的,需要孩子、社群或社會共同來解決。葛文德醫生岳母一直身強體健、耳聰目明,可即使如此,她還是三翻四次被騙,損失了上萬美元。她三翻四次被騙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她向家人隱瞞被騙的事情,最終導致騙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成功。她選擇的理由是什麼?可能是怕被孩子責罵,但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是,她想證明自己即使是年老仍擁有處理事情的能力,自己仍是一位健全而獨立的人。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反過來說也一樣,“未知死,焉知死”。死亡帶給我們的教益,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有限,而是需要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與時間裡,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沈從文有句話,我一直很喜歡:“死者長已矣,生者實宜百年長勤”。
-
6 # 蘼語經典
【你好。關於死亡,我推薦一本“你不敢知道卻應該知道一切”的暢銷書,以及我的思考,希望與你共勉~】
最近對一條熱搜,感慨頗深。
19歲花樣年紀的女孩兒,已有7年的抗癌史。
為了治療,截去右肢,以為能恢復健康不必再忍受痛苦。
誰曾想,噩運總是在自認為萬事順遂之時猛然突襲。
學習優異的她,因病情復發閹割了大學夢。
已到晚期、債臺高築,讓原本鼓勵她堅持下去的親朋都說放棄吧。
女孩兒卻反駁到,“我憑什麼放棄活著的希望,憑什麼活該去死?”
生命的餘暉,宛如日暮前的最後一絲掙扎,絕望又不甘心。
如果拋開雙方情與理的交涉,你會發現“死亡”倒成了人類的“公敵”。
看似莫衷一是,卻都在針對“死亡”做出迴應。旁觀者,想試圖摒棄它。當事人,想徹底遠離它。
可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拋棄它們就是拋棄生命本身。心理學家哈夫洛克.埃利斯如是說。
換言之,生命必要悲喜參半、百味具足,種種體驗匯聚起來才算完整。
所以,那遙遠又真切的彼岸,那不想遇見又畏懼的死亡,終將會迎面撞擊,萬無一失。
PART1 害怕衰老的背後,其實另有隱情。
素顏,這個事兒,一直被讚許,又總是被嫌惡。
這不,最近馬伊琍在自己43歲之際曬出的素顏照,就一度被網友說太老了。
大方地以真實示人,不帶任何修飾,一副年老色衰的狀態,有些人卻不買賬。
這也難怪。平日裡都是妝後美顏,哪裡會注意到流光在面容上逗留的痕跡,
或許,在人們眼中只允許有凍齡、不老女神的存在,而對自然韻律在臉上地彈奏置若罔聞。
衰老,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又一貫地避而遠之,覺得永葆青春才是要務急務,最該全心地投入。
在«好好告別»一書中,作者的朋友艾薩克也是如此,“我一想到衰老就害怕。我不想死,我要永遠活著。”
原來,衰老背後的恐懼來自死亡的逼近。沒有人喜歡致暗時刻,橫衝直撞地去老去死。
我們每個人都在向死而生,從心臟怦然的那一刻起,就在倒計時。信誓旦旦的發願不過是天方夜譚。
可惜,人們只注重“活著的意義”,卻太過無視“死亡的價值”,凝視死亡到底不能承受。
猶如懨懨若絕的凋敗腐朽之息,遠沒有熱烈四射的韶華盛起之勢值得探討。
但作者則說,死亡讓我們勇往直前,促使我們完成目標,去學習,去愛,去創造。
就像艾薩克,一直被死亡困擾著,為了能長生,為了擊退衰老,竟然成就了博士學位,致力探索科學的極限。
你看,他最怕的東西,幫他收穫了最大的驚喜。
有句話說的通透,人們是恐懼的奴隸,而最深的恐懼是死亡。但身死靈滅是不爭的事實。
全世界每一秒鐘就會有兩個人告別熟悉的家人朋友,收筆自己的人生故事,離開這個世界輕颺而去。
你不敢面對的、拒絕談論的,無時無刻在發生著,該怎麼做才能與死亡相望時不慌張、不躲閃,值得人們及整個社會深省。
PART2 否認死亡,也就過不好這一生。
凱特琳.道蒂說,直面死亡並非易事。
一名有著6年火葬場工作經歷的美國傳奇殯葬師,用«好好告別»這本書紀實死亡,記錄體悟。
從上班第一天笨手笨腳地給病逝的60多歲老人拜倫刮鬍子整理遺容,
到使出渾身解數與同事合力給90多歲臃腫腐爛的老太太穿上生前最好看的衣服,
再到獨自堅守火化室陣地,一次次地把不同年齡、身份、職業和死亡方式的遺體燒成遺灰放入盒子,等待家屬認領,
期間的囧事層出,挑戰不斷,在殯葬技術日益嫻熟的同時,也迫使她對“死亡”進行思考。
在她看來,業務中有一項叫“火化預約服務”,即在網上下單,簽字火化,不用親自出面。
雖說這是當地殯葬業的未來趨勢,因為價格低廉,卻也意味著“死亡”將越來越被怠慢和忽視。
«朗讀者»有一期的主題是告別,主持人董卿是這樣闡述的,告別多少有些傷感,但是告別也蘊藏著希望。
親近死亡,才能理解死亡,進而激發出生命潛能去追逐那些沒有勇氣實現的夢想、看似不可能的將來。
死亡是門,帶領逝者訣別塵囂,同時也是窗,讓生者看到生命的真相,更加從容地過好當下。
若你能欣然接受而非否認一切的發生,過往的是與非如煙散去,未來的期許如願掌控,最好的人生狀態,想必,莫過於此。
總會相逢,終要離去,當你能直視死亡時,你會悲痛,卻不會再問“為什麼人會死?” 這麼愚蠢的問題。
當你尊重死亡時,給予至親至愛之人善終的關懷,做到“好好告別”,而不是因忌諱匆匆一瞥敷衍了事,你便不會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也是其中一員。
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會在你的認知中或模糊或清晰,但絕對不會消失,你要做的就是用它開啟人生的寶盒,釋放更璀璨的光芒。
PART3 唯有認識了素黑,才知道色彩的可貴。
作者凱特琳能勝任在普通人看來是晦氣、不吉利的喪葬崗位,要得益於8歲時的一場遭遇。
在懵懂的年紀,親眼目睹一個小女孩從高處墜落,從那時起,她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飽受“死亡的陰影”。
會縮在幾床被子下,認為這樣就能躲過死神的搜捕,不會看到自己,就不會有性命之憂;會往衣服上吐口水,以示在乎生命,不會被奪了去……
心理學家陳海賢則說,有時候創傷不僅意味著傷害,還意味著成長的機會,是一種更積極的改變。
凱特琳就是最好的例證。她用古怪的舉動疏解精神壓力的同時,也在心中埋下了對“死亡”分外好奇的種子。
專業選取、領域學習都直指死亡文化,這還不夠,索性一頭扎進人們與世界最後停留的中轉站――火葬場,一探究竟。
暴風猛雨襲擊的枝條,雖然會被硬生生地折斷,但歷經悠悠歲月,又會重新長出枝條,甚至比原來更好。
再後來,她親身遇險,經歷了一次翻車事故,直逼死亡關口。可那時,她只感到一派平靜寧和,並沒有想象中的害怕。
與其說我們擔心死亡會降臨,斬斷所有憧憬,留下遺憾,不如說我們缺少令每一天變得動人、充實而寬廣的生命本身。
如果我們能有足夠的空間承載下所有的美好、希望、快樂、悲傷、恐懼、顧忌等等好與不好、喜歡與討厭的東西,那麼死亡便無足輕重。
作家陳文茜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最好的年華是當你體悟死亡的智慧時。”唯有認識了素黑,你才知道色彩的可貴。
或許我們不曾有過凱特琳離死亡最近的時刻,但我們能不能從她的身上得到對現實生活的啟發與動力,
過著,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精美的一輩子呢?優雅地老去,淡然地死去,也能勇敢而積極地把握當下。
【~我是蘼蝶音:80後主婦,愛閱讀,愛寫作,愛分享,熱衷書評影評。期待大家的互動交流~】
回覆列表
道家有一句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了一片譁然!去了一片寂靜!意思是說!只要一生肅靜其實就已經死了!(佛家的話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活著和死了的區別就是,死了精神,思想永存還是活著的!活著沒有意義其實就是【死】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