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馬閒評
-
2 # 玉都happy說珠寶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國家,而玉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華人眼中,玉不僅僅是一塊石頭,更是一種精神象徵,承載了無數的歲月變遷和歷史沉澱,是將天地、歷史與人結合的最靈性之物,代表了人們嚮往美好和純潔的樸素價值觀。《周易·說卦》認為玉有陽剛之性,與君、父、男性同屬於乾,這對玉器的帝王化、人格化有著重要的印象。而孔子則從中庸之道出發,強調玉對於“禮”的表達,強調要做到內容和形式和和諧統一。此後,墨子、韓非子等人認為玉器的好壞在其玉質,不在於加工形式,將玉和人性的善惡聯絡到一起。也就是說,至少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華人就已經研究了玉器的理念,並且賦予其“人”的色彩。
翡翠以綠色為多,綠色代表年輕、旺盛,是大自然的主色調,也是傳統華人一直喜歡的顏色。而翡翠的綠色時而神秘深邃,時而含蓄柔和,帶給人一種心緒寧靜、欣欣向榮的感覺。在中國古代,翡翠一直以吉祥如意、追求幸福生活這樣的形態出現,不過由於翡翠出產量比較小,明朝之前的翡翠作品相應較少,漢代翡翠中有銘文玉璧、圓雕玉辟邪等,唐宋時期玉雕童子和花鳥圖案等翡翠作品也開始出現。明代後期,在翡翠的雕琢上,則更強調“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清朝時期,緬甸翡翠開始大規模開採,大量的翡翠進入中國,清代皇室尤其是慈禧太后對於翡翠的喜愛,讓翡翠的製作工藝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產鏈。
1、翡翠的文化價值無價。
中國幾千年來的玉石文化塑造了與眾不同的文化內涵,民間傳說、宗教信仰和生活信念等等全部融入其中。翡翠不單單是裝飾品,更使具有豐富而特殊的文化價值,而這個價值是沒有辦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2、翡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的精神核心,是華人精神品德的象徵。
人民日常佩戴的翡翠飾品,並不是佩戴飾品本身,更多的是其背後隱藏的含義或者歷史價值,人民把對於生活的美好期待、對於親朋好友的殷切祝福等,都融入到了一塊小小的翡翠飾品當中。
同時,翡翠本身更是代表了純潔、神秘、永恆,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更是由於其優雅華貴、深沉穩重於華人的內心性格和精神品德相契合,因而成為大多人的心頭好。
3、翡翠的收藏價值和歷史價值是無法衡量的。
翡翠通常需要上億年的時間形成的,而從被發現、開採、運輸、雕刻,這期間又不知道要經歷多久。每一個翡翠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們要對翡翠始終保持敬畏之心。而同時正是由於它的獨一無二性,導致翡翠本身又具有非常好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
在延綿的歷史長河中,獨特的玉石文化就是中國文化中一朵美麗的奇葩,數千年來生生不息、源遠流長。俗話說:人養玉,玉養人,佩戴翡翠不僅僅只是為了美觀好看,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完美地展示佩戴者的精神狀態和品格,是我們一張天然屬性的“名片”
-
3 # 痛點歷史
首先同意這種說法,
首先說展現的是文化不是石頭,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就是“道法自然”,每一塊石頭都是來源於自然,每一塊石頭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正絕版,每一塊石頭經過工匠和大自然的雕琢,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歷史,文化。相遇奇石書一種緣分,與奇石相遇就是就是你自己和文化,歷史,故事在某個時間和環境的一種重合,對自己每個人意義是不同的。大自然的孕育,工匠匠心和觀看者交叉點。
再說盤的是意境不是石頭,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盤石頭的盤的是大自然的“道法自然”和匠心與歷史的融合,將自己的心與物融入到器中。參與文化,融入文化,天人合一。
遇見不俗,把心境融入自然,其中之意只有自己能體會,自己體會的道,與每個人都不同。
-
4 # 冰兒點石閣
謝謝邀請我贊同,它的文化底蘊很深,它的意境很美,它給人的感覺很奇妙,石不能言最可人,尋石健身、愛石清心,觀石益智、品石養性,賞石怡人、養石長壽,藏石陶情,攀王附相無趣,山河寸色石間。“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這些全都是贊石的一些美言。
①千里江山石上留,山河寸色掌中現。
石來石去皆為緣,石不解意自待觀。
②石奇石美石百千,石上乾坤皆瞭然。
情為何起石中尋,黛玉葬花為哪般?
-
5 # 樂在石中
大家好,我是老何,沒事喜歡到戶外轉轉,對於石頭的熱情還是非常高的,玩石頭有一段時間了,大概有十幾年時間了,關於你的問題,我也來探討一下。
其一,看到你的標題就感覺怪怪的,讓我讀了好幾遍才理解通了,是不是這樣說,更為完美些,我們展示的不是石頭,是文化,看過圖片後的確讓我吃了一驚,沒想到世界上,有如此漂亮的石頭,從你發的此石中我們可以看出,雄雞晶瑩剔透,放聲高唱,母雞盤地而窩,紅灌滿天,小雞相隨而安,可稱為奇石精品,這是我對此石看法。不知道朋友們怎麼看待。
其二,玩石頭嗎?我承認的的確確是一種意境,不是任何人都能融入這個大家庭的,不懂的朋友會認為它是一塊破石頭而已,懂行的朋友會觀看它的內在美,自然美,欣賞一下大自然賜予它精美的一面,你說是嗎朋友。
在這裡我第一個贊同你的說法,我們玩石人所展示就是一種文化,可稱為石文化,的確不是石頭,所欣賞的的確是一種迴歸大自然,陶醉在大自然裡的美,讓身心得到放鬆,有一個愉快的心情,這就是石文化帶給我們的樂趣,你贊同嗎朋友。
-
6 # 石語845
謝謝邀請:奇石文化很顯然是建立在奇石主體基礎上的文化,離開奇石的載體空談文化那不是等於想用一鍋白水煮出小米粥麼?而文化賦予奇石靈魂生命,二者的關糸是水與魚的關係,沒有水,魚難活,而沒有魚則水無靈秀。至於盤玩,我想說沒有奇石的主體,空盤意境是不是等同於沾水作畫,水乾則畫隱,什麼都沒有,白紙一張而己。以上觀念屬個人意見,望石友們交流討論,謝謝!
-
7 # 花開有富貴541
我不贊同這種說法,我認為玩石頭玩的是有4點:1夢想寄託,(想發財)2運動(戶外運動),3交際(是拉近人與人距離的媒質),4學習,(增長知識的教材)。
-
8 # 靜靜地觀魚
“盤”這個詞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理解無非就是,經常性地,頻繁性地,不間斷性地,變態性地撫摸。
試想一下,什麼樣的人才會有這種行為呢?勞動者?天天勞苦,為營生奔波,那有工夫幹這事。往高雅上靠一靠,搞文化藝術的?那些人腦子一刻不閒,那會幹這種無聊事。那是什麼人呢?閒人唄,閒得鬧心的人。那什麼樣的人是閒人呢?
往古上說,凡人是不可佩玉的,這些高階裝飾都是君子專屬,也就是說統治階級吧,。但古人並沒有盤這一說,大概古人即便是統治層,也是有事幹,不會閒得天天去摸石頭。
稍往後一些,越來越有一些積功之臣,後人養尊處優,不必涉辛勞,可及數代,那這些人空虛無聊,關健是無能,社會也用不上,祖上陰德又使不清。這種人滿清子弟很明顯。他必須有存在感,有的人就天天惹事生非,。另一路就附庸風雅,把自己扮作有文化的樣子。然而他那空虛的精神促使下產生的變態形為卻無處隱藏,沒辦法,只能包裝一下,人為地將之靠在文化圈裡,這樣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玩變態了。
至於當下玩“盤”的人,應該先梳理一下一天的作息時間,你可以看出,你一天是肌肉疼呢?還是頭疼呢?還是旦疼呢?如果很不幸你是第三類,當然也肯定你是第三類,你千萬不要說你有文化,也千萬別冒充藝術人,。如果非要在社會上找一個定位,那就是閒得難受的人。
-
9 # 文字收藏
我們展示的是石頭,傳播的是中國文化。奇石是大自然的產物和傑作,與人類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奇石奇而秀居,美而可人,雅而可賞。在收藏界中獨樹一幟!栽花香千里,藏石樂萬年!悟石道,養性修身,通石理,怡神悅目。
-
10 # 石農正君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石文化也是其中的精髓之一,從古至今就有許多名家,詩人,留下了很多愛石的典故和讚美石頭的詩篇,先人就有對石頭,皺瘦,漏,醜……的精典總結,如今我們又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形,質,色,紋,韻為理念的賞石新文化,一塊石頭從取名到配座直至展示到觀賞者面前,都蘊含了許多知識文化,可以說石文化就是石頭的精神,許多石展也都是以石頭為載體的高雅,文化交流活動,更是對正能量石文化的展示和宣傳………………
…………一塊石頭假如沒有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圖紋,就不會讓人沉醉,我們雖然盤玩的是石頭本身,但享受的卻是無限的意境之美,正因如此,石頭也有了好次之分………但不管怎樣,石文化也好,意境也罷,沒有了石頭一切都是空談,石頭是基礎,文化和意境是靈魂,相融一體才是賞石的最完美體現,因為我還沒有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那種高境界,所以離開石頭是不行的,朋友您呢❓……謝謝朋友們閱讀支援❗
回覆列表
一個關於齊白石和賣白菜的故事。
一天,正是北平大風揚沙天,鐵柵屋外一個北方漢正守著一車白菜吆喝,脖子上的筋抻得老長的。不知從哪裡來了一個白鬍子老頭,戴一個小圓眼鏡,正看著他一車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樣子。
這賣菜漢子見來了主顧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稱幾斤?秤給得高高的。”
齊白石老先生從後面摸出一卷紙說:“我拿這畫的白菜,換你一車白菜,你可肯麼?”這漢子一聽,勃然大怒說:“我不看你一大把歲數,窩心腳窩死你。大北風天!有這麼消遣人的嗎?倒想得美!拿一張畫的假白菜,要換我一車真白菜!”一頓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著南北。齊老先生挾著畫的白菜灰溜溜地走了。
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