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媽壽爸
-
2 # 啊柴同學
牛骨洗淨放清水浸泡2小時,加冷水煮開,撈出,衝去浮沫。薑切片,蔥切碎,蘿蔔去皮切塊備用。
牛骨入鍋,加足量水大火燒開,期間不停撇去浮沫。加入蔥、姜、花雕酒、少許醋,轉中火繼續熬製。
撇去浮沫至其不再出現,熬製四小時後放蘿蔔、加牛骨湯煮至蘿蔔熟軟,再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
3 # 人可王月
操作如下:
1.將牛骨在涼水中浸泡一個小時以上,撈出瀝乾水分!備用
2.將晾好的牛骨涼水下鍋汆燙去除血水!撈出後用涼開水洗乾淨!
3.把洗乾淨的牛骨放入大鍋,依次放入蔥段,姜塊,各種香料,適當的料酒去腥,還有足夠的水!
4.用大火煮開,轉小火慢慢熬煮至鍋內的水只剩一半,這個過程中隨時用勺子撈去浮在上面的油脂和浮沫!
5.等到湯汁熬至乳白色時,放入焯好的牛排骨,再用小火熬製兩個小時左右,這個過程中也要隨時撇去上面的油脂和浮沫!
6.煮至肉爛後,撈出排骨,颳去骨頭上的肉,切成薄片!
7.牛骨頭繼續熬至湯變得又香又濃的乳白色高湯,美味即成!
有兩點還需注意一下:
1.牛骨頭一定要多點。牛骨多了才能熬成白色!
2.一定要加足水,中間不要往裡續水!
-
4 # 洋蘭春
想讓牛骨湯味道更香更濃,有許多好辦法。但是不管哪一種辦法,都必須要做好三個關鍵環節:一是選取的食材及其搭配要優質合理,能夠保證湯汁更香、湯色奶白;二是制湯過程要精心細緻,保證湯汁鮮香味美;三是要注重細節,清洗、加水、加料,火候的掌控以及調味等都要嚴格規範,既不能圖懶省事,也不宜畫蛇添足。
牛骨營養價值高,富含膠原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鈣質等營養成分,牛腩富含蛋白質、膽固醇、氨基酸以及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這些養分溶入湯中,不僅起到促使人體吸收鈣質,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也保證了牛骨湯的湯色奶白,湯汁鮮香。
在寒冷的冬季,牛骨湯特別適合體質虛弱,胃口不佳,腰痠背疼者食用。每天早晚都喝上一碗牛骨湯,可以保暖驅寒,更是老人、孩子、中年女性補充鈣質的食補佳品。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家常版的養生牛骨湯,做法如下:
食材:牛骨2500克、牛腩500克、白蘿蔔500克、甜玉米250克、枸杞子10克、當歸0.2克、純淨水7000ML。
調料:黃酒50克、姜40克、白醋10克、鹽10克。
食材的營養搭配:牛腩可以讓湯底更加濃香、湯色奶白,白蘿蔔能夠去除牛骨的腥味,甜玉米增加回甘的口感,枸杞子、當歸可以補中益氣,滋養身體。湯中加入白醋,充分溶解牛骨中的磷、鈣等營養物質,儲存了湯中的維生素。由這些食材搭配組合製作的養生牛骨湯,堪稱完美。
準備工作:牛骨切成8釐米左右的骨段,露出骨髓,保證營養入湯;牛腩切成3釐米大小的肉塊。白蘿蔔、玉米、生薑洗淨,白蘿蔔切成塊,玉米切段,薑切片;枸杞子、當歸清水洗淨。
養生牛骨湯的做法:
1、清洗浸泡
牛骨腥味較重,需要多次反覆浸泡至水清,泡出血水可以減少腥味。牛骨段和牛腩放在清水裡浸泡8小時,每兩小時換水一次。
2、焯水去腥
牛骨段和牛腩塊下鍋,加入清水和料酒,水開後關火燜5分鐘,撈出牛骨段和牛腩塊用溫水洗淨,去除浮沫及雜質。
3、大火煮湯
牛骨段、牛腩塊、薑片、白醋一併倒入砂鍋中,加入純淨水,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保持大火燉煮30分鐘後,再轉文火燉湯。
大火煮湯產生的高溫,可以將脂肪溶於湯中,這是湯色奶白的保證。
4、文火熬湯
文火燉煮3小時後,放入白蘿蔔塊、甜玉米段、枸杞子、當歸,繼續用文火燉煮1小時,出鍋後加鹽調味,即可食用,撒上蔥花、蒜苗,口感更佳。
文火燉煮的時間越久,湯汁鮮味愈加濃郁。
要特別注意的細節:
1、燉煮牛骨湯一定要用純淨水,優質的純淨水才可以保證湯汁的鮮香味美。
2、純淨水的用量不宜超過牛骨重量的3倍,水多了做不出奶白的湯色;純淨水一次性加足,中途不得加水,煮湯時不要多次揭開鍋蓋。
3、牛骨湯燉好後,不要加鹽,在食用時加鹽。餘湯可冷凍儲存,食用時加熱後,再放鹽調味。
-
5 # 每日美食
牛肉湯的厚重,假如你要真的想喝上正宗的牛肉湯,那就請你把牛脊骨肉成大塊的放進鍋裡使勁 煮,大火燒開煮上1個小時,然後小火慢燉6個小時,中間注意加水,別熬幹了,這才是真正的牛肉湯。
還有一種簡易辦法,那就是煮牛肉湯時,加上一些適當的牛油。大火煮一個小時就可以。
另外飯店的當然可能很好喝,因為人家做的多了嘛,當然,他們也可能會放一些新增物,也不一定健康。
-
6 # 我是不會炒菜的廚子
每每提起牛骨湯,總是想起一度熱播的韓劇《大長今》中,年老多病的鄭尚宮就要引退了,宮中各派勢力為誰有資格升任御膳房的最高尚宮而爭執不休,最後決定用比賽的方式決出,即優勝者出任最高尚宮。比賽雙方選手分別為崔尚宮、今英組合和韓尚宮、長今組合。在比賽中,長今因為堅持要到肉店買最好的骨頭,並在骨頭湯裡放了駝酪粥而輸掉了比賽。經過反思後,長今悟出飲食料理中誠意和汗水比優質的材料和秘方更加重要,用生活中普通的材料也可以製作出美食。
牛骨,有較重的“牛味”,其味都存於血沫之中,煲制時,需要守候在旁,不停撇去浮沫,耐心便是全部的秘訣。守著爐灶,一步步耐心去沫,慢慢熬製,最終收穫一碗奶白的牛骨湯,這樣的湯來不得半點兒虛假。而其中蘊含的大道理,各人心中自會感悟,於湯而言,去沫乃是重頭戲。
冬日裡守著灶臺,煲一鍋好湯,暖身暖心。
煲制牛骨湯時,新增少許醋,可幫助骨頭中的鈣質析出,更營養些。
純牛骨煲出的湯是清澈的,可新增牛肉一起煲制,湯會濃稠些。牛骨煲湯,油脂豐厚,可在煲制完成後用吸油紙除去,或等冷卻凝固後去除。
食材
牛大骨1200克、牛肋條肉600克、生薑20克、大蔥30克。
步驟
1牛大骨又大又硬,在市場買的時候請商家給剁成小塊;牛肋條肉切成3釐米見方的小塊。
2將牛大骨和牛肋條塊放在涼水裡浸泡1小時左右後撈出。
3將牛大骨和牛肋條塊放入冷水鍋中,大火燒開,待有很多浮沫後撈出,用溫水沖洗乾淨。大蔥切段、生薑切片。
4砂鍋中加入適量水,放入牛大骨、生薑片和大蔥段,大火煮開轉小火煮三個小時,然後加入牛肋條塊繼續煮兩個小時,用勺子撈出浮在上面的油脂和泡沫,調入鹽即可。
END
小貼士
1牛大骨要斬成小塊,露出骨髓,才能讓精華全部融入湯中。
2牛骨頭較硬,家中的菜刀很難剁開,最好在買的時候請商家代勞。
3因牛肉、牛骨血汙多,直接放入湯鍋中煮開打浮沫不容易徹底,最終使湯味發腥。所以一定要提前飛水,清洗乾淨,才能保證最後的成湯味道醇美。
4如果要讓牛大骨煮出奶白色的湯,時間會比豬骨湯長,至少需要三小時以上。
5在骨湯中滴入幾滴醋,可以讓骨頭內的鈣質更容易溶入湯內,這種方法對於其它湯同樣有效。
6如果想省事,可以放入電紫砂煲中定時慢燉,如果放入普通高壓鍋中,壓出的骨頭湯不是奶白的,較清澈。
7市場買的牛骨或者羊骨頭雖然剃的較乾淨,但煲湯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加入少許牛肉,味道會更鮮美。
煲出的牛骨湯油較大,喝之前用勺子撈出浮在上面的油脂和泡沫,調入少許鹽即可。
牛骨湯的營養價值
牛骨湯具有壯陽強精,助人取暖,使人胃口大開的作用,是冬季的最佳滋補品。
牛骨湯的主要原料牛骨,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鈣質等多種為人體所吸收的營養成分,以其烹製而成的湯富含營養精華,有促進人體鈣質吸收,提高免疫力,健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體質虛弱,胃口不佳,腰痠背疼者飲用。
牛骨頭湯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這是由於人體骨胳中最重要的是骨髓,血液中的紅、白細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機體的老化,骨髓製造紅、白細胞的功能逐漸衰退,骨髓功能降低,直接影響到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而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制造血細胞的能力。
牛骨頭湯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對小孩骨骼發育有好處。牛骨髓中含有豐富磷脂和不飽合脂肪酸,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湯中加入薑片和胡椒粉,有驅寒利溼的功效,尤其適宜冬天飲用。老少皆宜。
-
7 # 對不住
小夥伴們好,很榮幸回答題主的問題,我的回答僅供參考。
牛骨湯怎麼熬更香?
牛骨湯是一道味道鮮美的湯。牛骨湯可以給人體補充大量的鈣物質,口感特別的鮮美,一般的製作材料有牛骨、胡蘿蔔、洋蔥,如果加一點醋口感會更好。
牛骨湯有非常豐富的鈣物質,對孕婦喝胎兒有非常大的好處,胎兒骨骼形成的時候非常需要鈣物質補充,所以可以給孕婦經常喝牛骨湯。
原材料
牛骨頭、洋蔥、胡蘿蔔、薑片、食用油以及鹽
具體做法
第一步
牛骨頭剁成塊,洗乾淨,放入沸開水中煮5分鐘左右,撈出來洗乾淨。
第二步
鍋內加入食用油,然後燒熱,放入洋蔥塊、薑片,爆炒散發出香味後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加入牛骨頭、胡蘿蔔塊,然後小火燉3小時左右,加入鹽就好啦。
材料特點
牛骨頭:牛骨頭與排骨一樣可以起到養腎補髓的作用,產後經常喝牛骨湯也可以增強體質。
胡蘿蔔:胡蘿蔔性平昧甘,有健脾和胃、補肝明目、清熱解毒、壯陽補腎等多重作用,對於營養不良、腸胃不適、便秘、性功能低下等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洋蔥:洋蔥性溫味辛,有發散風寒作用,產婦產後適量食用可以驅散內寒,避免得月子病。
-
8 # 饞貓隊長
牛骨湯含豐富的鈣質、膠原蛋白、氨基酸、維他命, 要這些成分香濃出極限一定要燉很久。一次做一大鍋把不用的分裝起來(圖1),當高湯做菜做湯做麵條非常方便。
按這個攻略做一次牛骨湯會讓身邊的人從此對你刮目相看。(不是吹的是燉的)滿滿膠原蛋白, 涼時是凍, 熱時是湯, 又香又濃。
製作重點如下:
1)選骨:
不要只選一個部位的牛骨,不同部位營養成分比例不同。腿骨,脊椎骨,腳骨,尾骨,肋骨,多選幾種。關節部位膠原蛋白含量最多。美女首選。
2)焯水:
焯出來的浮末看上去很噁心,很多人以為那是血水和髒東西,其實它是牛的肌紅蛋白,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如果不焯一直燉下去肌紅蛋白會再慢慢融回到牛骨湯裡,也不會影響口感,只是會讓湯不那麼清。焯不焯水看個人需求和習慣。
3)烤箱裡烤:
烤骨的過程會讓骨頭裡的部分有機物變得像鍋巴一樣。圖2上烤盤底的那些油和肉渣都用水弄下來,一起放到湯裡。他們是牛骨湯的靈魂, 香味很大一個原因是烤出來的。175度烤一個小時左右。直到看起來和我的圖一樣。
4) 下鍋時水溫:
開水涼水都行。湯要燉很久,所以初始水溫不會對結果有影響。(物理原理不細說了)
5)配料隨意但得有點醋:
千人千口。蔥薑蒜香料、幹海鮮、料酒,自己喜歡什麼放什麼。骨頭內的鈣需要透過一點醋酸流失到湯裡。醋不用多。如果湯能喝出來裡面有醋,你絕對是加多了。我燉8升只加一小勺。
6) 時間:
牛骨需要豬骨好幾倍的時間。基於不同部位,讓骨內所有營養釋放出來時間範圍在18-72個小時。24-48小時區間湯才開始變得濃稠。12個小時以下幾乎等於白折騰,算是濃湯的刷鍋水版。營養完全釋放的骨頭是酥軟的,可以咬得動。我用電飯煲,一次4小時,時間到了再4小時,終而復始(沒辦法,咱沒專業廚具啊)
7) 去油和過濾
這看個人。你要喜歡湯裡帶油就留著,畢竟是帶油的香。我永遠處於減肥狀態,所以都先把湯凍起來去幹淨油再吃。(圖4,你看出了多少油)這個油可以冰箱裡攢著,做菜用,超級香。
過濾後的更適合當高湯。找個密封瓶冷凍區裡凍起來能放好久。也可以倒到一個做冰塊的小格子盒裡,需要濃湯寶的時候拿個小塊出來。街上買的濃湯寶太多各種化學新增劑,細思極恐。
8) 湯色奶白
如果想要奶白色牛骨湯, 就是圖3那樣的(黃色是油, 中間是湯), 你不能燉, 也不能煨和煲, 必須蓋著鍋蓋中火咕嘟咕嘟的煮3-5個小時,需要不停向鍋裡重新加水。
(乳化過程需要物理助動,也就是咕嘟咕嘟滾動給液體帶來了物理性混合。乳化成白色不等於液體更香更濃。濃度覺定於有多少物質被液化了, 時間是關鍵;香度覺定於具體什麼物質被液化了, 烤是關鍵)
奶白湯不用烤牛骨,涼水下鍋,3-5個小時後把湯倒出來。骨頭再加涼水煮第二鍋,第二鍋顏色會更白, 還可以做第三鍋, 第四鍋...只要你願意20多個小時在灶臺上保持中火煮,不停添水,勝利屬於你。湯的顏色對我來說並不重要,香味、濃度和方便性勝之。(有的電飯煲可以煮出白湯, 大概每隔一小時要加一次水, 同一份骨頭煮很多鍋肯定沒有隻煮一兩鍋濃)。
寫死寶寶了
有反饋才有進步
回覆列表
牛骨湯想要濃郁白皙要注意很多細節,尤其運用好水。熬牛骨湯時,很多人將“水”放錯了。
牛骨湯可以說是很多的家庭自己在家裡面製作的一種非常的適合補鈣的一種湯,並且牛骨湯的製作方法也是非常的簡單,但是很多的人說自己在家裡面熬得牛骨湯的味道非常的不鮮美,而且牛骨湯的顏色也不是奶白的顏色,所以看起來也不是很有營養的感覺。熬牛骨湯時,很多人將“水”放錯了,難怪熬出來湯不白,不會別亂做。
其實熬牛骨湯也是一種非常需要技術的東西,那就是要需要將牛大骨裡面的營養的物質全部都熬煮出來,要是做的方法不對,那麼最後的牛骨湯可以說是非常的浪費。牛骨的腥味可以說是非常的重的一種食材,所以很多的人並不是很願意做牛骨湯。
做牛骨湯之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那就是要先將牛骨焯水,牛骨焯水的目的就是要將牛骨的腥味去除,還有就是將牛骨上面殘留的肉裡面的血水全部煮出來。所以在焯水牛骨的時候就要在冷水的時候就下鍋,這樣最後焯好水的牛骨相對來說會比較的乾淨。將焯好水的牛大骨放在冷水下面沖洗一下,但是要非常的注意的就是不要講牛大骨裡面的骨髓沖走,因為很多的營養都在骨髓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