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片陽光喲

    儒學的教義是種理性教育,固守階層與每個人的操守。用大“禮”固化了社會成員的身份,將人分成難以逾越的三六九等。

    這種理念與現代社會的法治是相違的。

  • 2 # 穹輝伊零新棋牌

    儒學是傳統人文道德倫理經驗、常識的理論學說,它應反過頭來融入科學的規範和知識體系中,才能獲得它新的文化價值

  • 3 # 大2鈞灃76

    一個人剛出生時叫嬰兒,父母喜之曰:狗蛋。

    及其開始上學時叫兒童,父母尊之曰:寶兒。

    及其升官發財時叫青年,父母自然叫其名號。

    及其結婚為人夫時叫兒子,父母叫其排行號。

    這樣兒孫子有了,兒子頂了原來父母輩分叫父母,父母的父母升級改稱為爺爺奶奶。

    自以為很聰明的你們,你們又有什麼建樹?給你們底氣翻盤祖宗的老底兒?

    我們批判的不是過去,我們批判的是現在的人,還在用祖輩的遺產,卻沒有好好儲存,以資思念的孝心。而拿來用的肢離破碎,毫無愛心。

    如果你們要想有所作為,請另立爐灶。

    不然,老子只能為民族吶喊,站起來踹死你們了。因為我是一類人,不是一個人。

  • 4 # 歐比旺羅克

    新儒學,如果指的是程朱理學或陸王儒學,不能把科學納入進去,因為那時沒有關於科學的界定。

    民國新儒學意圖納入科學,實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似乎也沒有結出碩果。

    無論先秦儒學、後儒學還是現代儒學,拉科學站隊無疑於與虎謀皮,儒學衰落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科學的興起。

    儘管現代科學很強大,但倫理道德、哲學藝術本來屬於非理性的,依靠自身思想體系實現自圓其說,沒有必要非得藉助理性主義壯大自己。

    我不清楚使用核磁共振還算不算中醫,但儒學引入科學就是引狼入室。你說仁,科學要設計一個雙盲試驗測試仁;你說天命,科學問天命的可證偽性在哪裡?如果你說鮮花代表美好,科學說花本來是植物的生殖器。等等。

    儒學拉科學入夥,無疑往浪漫主義花園裡放進一隻機械怪獸,必定會一片狼藉。

  • 5 # 齊彥斌

    應該搞清楚,我們批判的不是老祖宗的東西,而是批判當代人停滯不前,復古倒退的態度和做法。現在是資訊化,市場化,民主化的21世紀了,我們就必面對現實,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運用當代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理念認識和解決當代社會問題。這是最基本的常識,難道我們還要用幾千年前的思想方法解決現實問題?這種刻舟求劍的方法愚蠢至極,令人費解!

  • 6 # 楊朱學派

    廣義的儒家可為舊儒家、新儒家、新新儒家。

    舊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子夏、曾子、仲弓、子思、孟子、荀子、張蒼。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礎上。吸取了墨子的天志思想——天人感應。鬼神上帝可以賞善罰惡。

    新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程煜、朱熹。程朱又在新儒家的基礎上,吸取了墨家存天志,滅人慾的思想。

    我們復興儒家文化,不是復興新儒家和新新儒家。而是復興舊儒家。

    舊儒家不但精通詩書禮樂。還精通數學、會計、天文曆法。

    漢文帝時,儒家大師丞相張蒼重修《九章算術》。考古出土的戰國竹簡中,數學知識與《九章算術》一致。說明張蒼僅僅是《九章算術》的重修者。孔子才是《九章算術》的作者。

    考古證明,先秦儒家的數學知識。遠比秦朝的先進。

    最後再重複一下,我們復興儒家文化,是復興舊儒家。要鄙棄新儒家,舊儒家的科學知識領先世界。

  • 7 # 龍文奮蹄

    儒學就是一門科學,只是不適用於今日世界罷了。

    細看“傳統文化”傳承。 就是所謂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儒學、國學。

    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傳統文化?

    文化是習慣的集合。習慣的淵源又是什麼?習慣是特定經濟模式之下(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但經濟模式是決定性因素)人們的普遍行為模式。

    文化是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決定並反哺經濟基礎的。不同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文化是不同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弄清自古以來,中國有幾種文化模式。我覺得有兩種:1,服務於爭霸圖強,適應奴隸制井田模式逐漸崩潰封建小農生產模式逐漸興起的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的經濟基礎是衰敗的奴隸制生產體系和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模式的混合體。文化強調的是變革!是圖強!是為爭霸服務!那時百家爭鳴,各顯奇能。是思想大解放的黃金時期!2,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2000年的文化。漢武以後的文化產生並服務於穩固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模式,強調的是穩定!所以才拼命的強調“孝”!看重的是“孝”,而是孝字後面的那個“順”!是宣揚窮人要恪守本分,服從既得利益者!強調“孝”,就是為了讓你“順”。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只有一個目標:恪守本分,不可僭越!目的是要建立“各安天命,不得僭越”的維護士大夫利益的“安定”的“順”社會。是“存天理滅人慾”!是思想禁錮的時期!

    第三個問題是:傳統國學在今天有進步意義嗎?需要傳承嗎?如何傳承?

    我們現在熟知的,依然在發揮作用,民眾依然遵從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形成與漢武帝之後的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下的封建郡縣制相適應的文化模式。這種模式的文化能適合資本化的商品經濟的經濟基礎?顯然是適應不了的!。歷史不能完全割裂,文化不能一股腦的拋棄,但也不能不加分別的一股腦的傳承。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批判性的傳承,吸取傳統文化中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有益因素 ,如“人無信不立”的有利於商品經濟發展的誠信文化。

  • 8 # 國學是小孩

    科學是“是什麼”的問題,科學提供了知識。儒學在本質上是“怎麼做”,它是面向生命本身的。因此,由儒學而建構起來的道德在我們的文化體系中,不僅僅只是倫理層面的,同時還指向生命本身,是與生命目的相關的,這有些類似宗教的特點。因此,將科學納入其中是很難的事情。但目前的趨勢卻是兩者已經交融在一起了。但是該如何融合卻是一個需要長期思考和討論的問題。融合和納入是不同的概念,這需要區別對待。

  • 9 # 善氏

    儒學是“道”的範疇,科學是“術”的範疇。兩者的關係,不是誰將誰納入其中,而是要以道馭術。也就是說,要以儒家“仁”的價值觀,去指導科學的方向和實踐,要讓科學為儒家“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仁道宗旨服務。

  • 10 # 滾滾流

    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數狹義上是指計算、數學的技術,其中九數指: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勾股);廣義上指數理化,“爰自河圖、洛書闓發秘奧,八卦、九疇錯綜精微,極而至於大衍、皇極之用,而人事之變無不該,鬼神之情莫能隱矣”,結合了道家學派的思想,在中國科技史(比如化學火藥和天文曆法)做出了貢獻。也就是說儒家學說本就推崇探索自然規律,關鍵在於應該支援怎樣的科學研究體系。其實儒道墨都出自《易經》,墨子和亞里士多德同時對力與運動進行了敘述,還發現了光學聲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從科學體系上更偏向於西方而不是東方以八卦為中心的科學體系。墨家和儒家在戰國並稱兩大顯學,儒家在發展過程中學習了道家(比如黃老之道),也學習了法家(比如荀子),是為共贏;而也許是因為儒墨在學派上的零和博弈(恰恰是西方尊崇的),使得墨家衰微(漢武帝時期墨家鉅子給劉徹找了不少麻煩,類似於塔利班)。如果當初墨家儒家能從某種意義上多相互借鑑(畢竟現代化思想要建立在足夠的生產力水平上),也許我們現今的儒家便已經是加入科學思想的儒家了。墨家思想中平等即是兼愛,和平即是非攻,天志即為科學,節用即為節約,傳承則為明鬼,墨家儒家漢武帝時候的矛盾主要在兼愛和非攻,比如是否人人平等和攻打匈奴;而儒家和天志的矛盾則來自於朱熹對“君子不器”的錯誤解讀;在現在的社會發展水平下,中國已經摒棄了儒家學說中君君丞丞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主張和平發展,那麼儒家和墨家的主要矛盾已經消失,剩下的比如提倡節儉,實現大同/尚同(大方向一致),或者是兩家共識或者是可以相容,這也是晚清墨家學派重見天日的原因之一吧。既然儒墨都可以借鑑共存,科技思想為什麼要排除在在當代儒學外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菜上面有蟲眼就代表沒打農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