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
2 # 醒蓮7
科學不能證明的東西很多,包括 "愛 "在內。
愛,只能相信。
比如:兩個相愛的人,彼此信任是首要的。
-
3 # 王叔易理
愛是一種情感的流露,人類之所以與動物不同,就是因為有了愛,因為愛,人性得到昇華,才有了人性的光華。很多人與動物無異,薄情寡義,感受不到應用的情義。所以有人說動物少了,人多了,是因為動物都脫胎轉化成人,但卻還保持動物的特性!
-
4 # 無思無為001
愛是意識,目前還沒有以物理形式對應意識的研究成果,如果有這樣的一天到來,人類將會和傳說中的神仙一樣長生不老…
-
5 # 晴之黎明
首先愛不屬於東西一類,也不是某個固定的存在,這個首先要有一個基本認識。
這就好比風吹水面而成水波,這個現象是波?是水?還是風?但又不離波不離水不離風。愛的表現不也和這相似嗎?愛也是在不同的情境下顯現,卻不是一個固定的什麼,就像風吹水而呈現的波一樣。
這只是一種形象的比喻來認識。其實要研究什麼首先要將研究物件分類,然後才能確定用哪個學科的知識和方法來進行研究。但是愛在科學上屬於什麼學科?生物化學?腦神經學?倫理學?還是心理學?好像單獨歸到哪一科都不太合適,統合也統合不了。
看上去最接近的也就是心理學,但顯然現代的心理學可能有的研究方向有點問題,不從心的本質去研究問題,卻老從現象上找因果聯絡,所以他只能繞圈圈,卻找不到問題根源。所以也就研究不了像愛這種上升到心的根源性的問題,就因為現代心理學只走了一半,只研究理卻不研究心。
所以就研究愛或者心性這類問題,現代科學顯然還沒有建立起響應的分科。其實我覺得要研究這個方向,還應該建立一個新學科,也就是心理學將來可能走上的領域,我們為了區分可以稱之為心學,專門研究心的本質的學問。
說到心學,是不是有特別熟悉的感覺。是的,我們明代的大儒王陽明創立的學問,後世就稱為心學。王陽明是孟子最好的繼承者。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王陽明對心的研究論文。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惻隱之心也是孟子對心的研究論文。
所以我們在心的領域的科學成就還是蠻領先的,這些科學論文到現在也不過時。至於用的是什麼科學研究方法,我想大概是反躬自省。只是習慣了西方科學方法的人大概不認可。但是這才是開啟心學的大門,無論用什麼科學方法,從外面就是進不去。所謂的同理心,都是先由己而及人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科學想要研究愛,就得先研究心。心研究明瞭了,一切的疙瘩也都隨之而解了。
如果我們把風出水波現的現象中,波浪比喻成愛的話,那麼這水就是心,明瞭了心,自然也就明瞭了愛。
期待一貫向外看的科學,也能向內看看,走上探索心的科學道路。則愛也將不難被科學所解答,那時的人類也可能會因此而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時代。
-
6 # 郭哥聊科學
先來丟擲我的答案:科學有可能證明愛的存在。
愛這種情感意義上的東西其實是可以從心理學的各個分支學派給出解釋的。應該說,現在心理學已經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了。
看一門學科是不是屬於科學,不是看它研究的內容是多麼的縹緲,而是看它是不是使用科學的方法去做研究,是不是能建立科學的模型。
在行為主義運動(上世紀五十年代)後,心理開始走向資料事實的研究與測量而非以前主觀的歸納,這就是實驗心理學的發展,。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從他當時做的一系列實驗中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實驗已經非常系統了。
心理學科的不同分支也影響人們對其是否科學的認知,比如,由於神經科學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多心理學家也稱自己為神經科學家,他們更傾向於透過唯物的方式研究心理,從神經,化學分子等方面來解釋人類的行為與疾病。這個分支顯而易見的可以歸為硬科學裡。
分析心理學派,其包含很多如“原型,靈魂等深層次的無法量化和物化的概念,這型別的心理分支則更注重目的,情感,意義等各種主觀的,更像是內心而不是大腦的感受,這個分支,則容易被歸為“軟科學”或者很多人根本不認為這算是科學。
應該說,現在心理學家已經發現了跟愛相關的化學物質和神經反射過程,很多心理學分支都給愛情做出了自己可以重複觀測的肯定答覆,比如內啡肽和多巴胺能使人感受到愛情到來時候的愉悅感覺,這就是神經神經科學研究的成果。進化心理學又從人類進化的角度,給出愛情內涵的基本要素。
所以,我認為心理學作為科學的一個學術分類是能夠證明愛的存在的。
回覆列表
愛其實是人類包括其他生命體為了繁衍後代而產生的需求,是一種生理需求,是一種我們現在預設的本能需求。其實這就是因為人體相關的生殖細胞發育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分泌必要的需求物質,其表現就是身體平衡被破壞,就會促使人們去尋找異性朋友,尋找能夠傳宗接代的目標。這就是愛情的本質。還有一種愛是大愛,這種愛是人類為了尋求快樂的感受而做出來利他的行為。這種愛建立在對自然對人類社會的深刻理解之上,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自覺,是一種主動的付出。有這種愛的人不是宗教聖者就是偉大的人物,其是造就和創造人類歷史的重要組成。這種愛超越一般人類的認知標準,是一種神聖的感情,這就是被人類稱之為的大愛。人類基本上就是這兩種愛,第二種愛是人類獨有的,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這就是科學對愛的解釋。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