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河之洲

    請您先來欣賞一首明朝人邊貢寫的《午日觀競渡》詩: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這首七言律詩,描寫了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流露出自己對愛國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時也是對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種憂慮。

    此詩從端午節期間戲水,賽龍舟的風俗開始寫起,觸景生情,表明了對屈原的思念,對異鄉的端午風俗的贊同,在閒暇的日子裡還有一絲絲閒愁。

    下面鄙人也獻醜賦一首:《端午》

    五月端午杏子黃,杜鵑幽鳴喚驕陽。

    夏日庚深農人地,搶麥栽稻辛勞忙。

    卻看吾輩坐食者,水邊踴躍看渡競。

    不知屈原不知卿,只道疲累身心慌。

    獻醜了,本人水平實在有限,在此我願以此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寫出好詩。端午節在中國不單單是個傳統節日,而且在好多地方正是三夏大忙之時,像我一樣的許多人已經差不多是“五穀不分,六體不勤”,整天吃著美味的食物而還喊累,實在是脫離自然太久,離人類的原始天性太遠了,真是不應該!

    抱歉,有感而發,請多擔待。

  • 2 # 春日之虎

    端午節,過去我們這裡的習俗主要會做這麼幾件事:(一)割艾草,懸掛於門口;(二)村村唱大戲;(三)包棕子,吃棕子;(四)夜晚,放河燈;(五)包餃子,吃餃子。

    賽龍舟的習俗多現於南方,因為南方是水鄉,有賽龍舟的條件,做為身處少雨的北方的人,對此真是羨慕。

    羨慕南方的事情可不只賽龍舟。就說包棕子吧,傳統上真正南北方棕子的不同,在於其用料不同,南方用的是屬於稻類的糯米,而北方用的是粘的黃米,這種黃米應屬於稷吧,這點我不太清楚,希望那位大神能指教一下。

    傳統上的北方棕子,也就會放上紅棗,並不會放上糖的,只是後來也用糯米,並放上糖,顯得會甜。而傳統上的南方棕子,以糯米為主,同時會放上多樣而豐富的用料。傳統上的北方棕子應屬粗糧吧,而南方的棕子應屬細糧吧。

    北方的粗曠,南方的細緻,也會體現在飲食上的。下面試寫詩一首,以展端午節之故鄉習俗。

    《端午節》(詩一首)

    村戲唱起說古今,

    棕葉飄香透清音。

    河燈點點對天明,

    碧波盪蕩送祈聲。

    夏風吹熟麥穗黃,

    布穀聲聲催農情。

    不忘屈原曾跳江,

    為民憂國千古名。

    (圖片來自於網路)

  • 3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今年端午節是陽曆六月七日,農曆是五月初五日。在公元二七八年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心懷報國之情,見到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就在湖北省汨羅江投江自盡,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三大傳統節日之首(端午節,中秋節,春節),距今有兩千多年曆史了。端午午節在各地有劃龍船的習俗,在江河中龍舟競渡,據說是在水中尋找屈原。在全國各地還有門掛艾草避瘟役的習俗,這天人們還要吃粽子,粽子是由糯米和各種食材做成,有肉粽果仁粽可根據自己口味製作,人們還品嚐綠豆糕,象徵著我們生活甜蜜步步高昇。過了端午節已進入夏季,各種蚊蠅侵憂人們,有不少大人和孩子為了預防瘟役,還用中藥材縫製"香囊"放在身上或掛大勃上,祈求平安吉祥。現寫一首詩《端陽抒懷》"端陽佳節自古傳,歷經春秋上千年。門插艾草除瘴氣,龍舟競渡悼屈原。身帶香囊體康泰,口吃香粽心裡甜。佳節團圓人歡樂,千家萬戶盡開顏"。我寫的這首《端陽抒懷》詩不知友友是否認同?歡迎評論!

  • 4 # 路尋寫作創富

    那就獻醜啦!拋磚引玉!

    《懷屈原》

    丈夫立天地兮,

    當上下而求索。

    哀民生之多艱兮,

    撫長劍兮奏九歌。

    壯懷激烈兮志未酬,

    奮身一躍兮向汨羅。

    魂魄毅兮為鬼雄,

    哪管世間清與濁。

    知道端午節的由來,怎麼能不懷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屈原一生正直,胸懷大志,有一腔愛國的熱血,卻懷才不遇!我們應該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挺立於世間的大丈夫,哪怕是舉世皆濁,我們也要保持那一份獨有的清潔!

    我們要學習屈原不管是長路如何漫漫,都要勇於上下求索的精神!

    我們要學習屈原悲天憫人,關心民生疾苦,紮根於廣大人民的精神!

    屈原壯志未酬,撫劍長嘆,賦《離騷》,創《九歌》,其才華卓絕,卻遭楚國貴族排擠誹謗,被流放偏遠之地。楚國郢都被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如此卓絕的人物,可惜卻沉江殉國,從此世間的清與濁也跟他無關了!

    但是,

    如此卓越的人物,即使到了九泉之下,其剛毅的魂魄也必然能成為鬼中之雄!

    端午節即將來臨,祝大家端午安康!

  • 5 # 秋風丶涼風

    打油詩

    五月初五端午節

    粽香萬家掛艾葉

    夏風吹熟杏子黃

    季節交替催農忙

  • 6 # 前景一片美好888

    《端午節打油詩一首》

    五月初五過端午

    粽葉飄香進萬家

    艾葉避邪門上掛

    夏風吹來麥金黃

  • 7 # 西西北北漢子

        《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五,端午過節唯中國。

    節氣芒種桃李香,習俗食粽划龍舟。

    抱石投江勵後人,屈原愛國紀念日。

    最是人間花落去,遙寄遺恨滿山河。    作者   西北漢子

  • 8 # 詩詞學者黃永強

    《西江月·憶兒時端午》

    蜂蜜更兼大棗,葡萄糯米裝盤。

    兒時端午口流涎,一頓喋它兩碗!

    折柳看咱爬樹,噌噌敏捷如猿。

    枝頭麻雀吵人煩,看我鐵弓石彈!

    注:押詞林正韻第七部平,第七部仄。

    《蝶戀花·五月五日懷緒》

    端午無暇歸故里。青杏枝頭,滿眼濃濃意。

    一片春懷誰可語,顆顆化作心酸句。

    荷包玫瑰芳寂寂,怎奈庭空,風雨每相戲。

    粽是含情千萬粒,拋江喂鯉隨波去。

    《七律·詩人節端午吟》

    詩人節日祭詩魂,千古流傳汩水沉。

    浩氣長天驚佞鬼,雄風灌耳震人神。

    門懸艾草驅邪劍,粽入濤江遏孽臣。

    上下無形昭瞢闇,耀靈耀眼世逢春。

    《西江月·端午緬懷》

    陣陣竹香入夢,團團糯米成愁。

    《離騷》化作信天游。兩眼哀思如豆。

    遙望江邊漁火,高吟屈子風流。

    心隨明月滾晶球,一曲 《濤聲依舊》。

    《臨江仙·話端午》

    雲漢翻旗從角鼓,風煙漫灑悲凉。

    山河端午楚風揚。

    楚騷千古唱,字字斷人腸。

    屈子高潔昭日月,辭微妙繡華章。

    今朝公祭酒千觴。

    蒼天盈浩氣,化作劍風長。

    《五律·端午吟》

    軒窗綠艾香,佳節值端陽。

    鼓震龍舟疾,車多商賈忙。

    邀君投角黍,共我醉蒲觴。

    哀楚讀騷賦,悲歌續九章。

    《菩薩蠻·端午》

    看陳錦繡花籬瘦,芙蓉枝上紅初透。

    日老共新顏,色非如舊年。

    綠陰青杏子,榴豔薰風倚。

    萬水似情長,天涯流粽香。

  • 9 # 花呈現春情

    舉杯望初晴,搖扇伴品茗;恰臨時芒種,又值端午逢;闔家用香粽,《天問》雅歌聲!《九歌》思舊曲,《離騷》念屈平!民族增神韻,節日懷傳統!振興添豪氣,東方巨龍騰!

  • 10 # 紫氣東來4805

    七律

    紀念屈原瑞午節

    舉國端午齊歡度,

    萬船齊發賽龍舟。

    紀念詩人報國春,

    鞭笞昏君淫橫秋。

    自古君子難優秀,

    從來小人爭風流。

    香粽艾葉撒天下,

    詛咒懷王禍魁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裡的女人如何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