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些歷史要讀
-
2 # 中國歷史探索者
第一,堅決抵抗是極有可能打敗列強的,例如鴉片戰爭的阿富汗,裝備和財政比滿清還差,把英國打得落花流水。但是這基於發動群眾全民皆兵的基礎上,這反而是滿清最恐懼的。
滿清的統治基礎是人數處於劣勢的滿蒙八旗,滿族是主子,蒙古族是親戚,至於漢人是被征服者,奴隸。曾經龐大的漢八旗也是反覆被裁撤,就是要保證滿蒙八旗的優勢多數地位。
如果搞全民皆兵,漢族的軍事實力將大大超過滿蒙,嚴重威脅滿族的統治。看看太平天國就明白了,死到臨頭,滿清被迫允許漢人組織武裝平定對手,漢族軍事實力立馬翻身,湘軍淮軍楚軍規模龐大,再也無法徹底壓制,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第二,一般的列強由於過於遙遠,無法徹底控制龐大的中國,只能搞租界和賠款來反覆割肉,這對於滿清來說傷害不大,反正滿清一直靠漢人供養,這些錢還是漢人奴隸出,沒啥區別。
第三,滿清對漢人採取圈養奴役的方式,為了防止漢人與外族聯絡,獲得外來資訊,產生反抗意識。滿清嚴禁漢人去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封鎖禁止與西方和東南亞國家接觸,不允許有任何思想外來進入和從漢人內部產生,搞大規模愚民降智,結果整個國家越來越落後和愚蠢。
對滿清重要的是,趕快停戰,外華人別再來了,別讓漢人接觸,別讓漢人發現滿清的虛弱,賠點錢沒啥。
漢人接觸外來思想的結果對滿清來說很要命,例如半吊子的太平天國宗教戰爭。這才讀了幾句聖經,而且還被篡改了,差點要了滿清的命。孫中山的同盟會反覆折騰,絕大部分是留學生,1905年到1907年,同盟會為數可考的會員有379人,其中354人是留學生。最後推翻滿清還是大批獲得外來思想的新軍。
第四,俄羅斯在北方吞併的大批領土滿清並不重視,都是其他民族居民人數少,而且沒經濟利益。滿清看重的主要是漢族保留地和東北,內蒙古。前者是經濟命脈,後兩者是統治根基,滿蒙八旗兵源地,東北還是滿族自留地和最後的退路。結果俄羅斯因為吞併土地過快,而且吞到東北三省,滿清被迫允許漢人出關,保住剩餘部分。
-
3 # 嚴肅5047
清朝末年,打仗是皇帝家 或者大臣個人的事,不是國家的事。例子,八國聯軍進北京,南方若干省宣佈中立不勤王。中日甲午海戰,只是李鴻章個人的事,福建水師不參與,山東陸軍不配合,並且皇帝的老師,還盼望李鴻章打敗仗。
-
4 # 茹叔敬
公元一八九九年五月,英,法,德,意,美,俄,日,比八國聯軍進攻大沽口。八國提出:一要光緒帝親政,二要西太后不得干預政事,三要全國之兵歸外人統率訓練,四要全國之財歸外人整頓管理。慈禧再也忍耐不住了,她立刻釋出詔書對外宣戰。慈禧一生最怕洋人,對於洋人一向是能忍則忍,今次洋人要奪她的權的時候,她就顧不上什麼洋人不洋人了。清政府宣戰後,清軍和義和團緊密配合,一度確實給洋人以前所末有的打擊。但是,大刀長矛豈能與洋槍火炮相較量,赤裸的軀體又焉能阻擋赤熱的鋼鐵!!大沽,天津,相繼失陷。慈禧太后改容易裝,身穿藍布大褂,攜帶光緒帝,隆裕皇后,瑾妃等人夯宮眷逃離北京。臨行前,慈禧殘忍地命太監崔玉貴將光緒帝的愛妃珍妃推入井中。當天,北京陷落。這已經是慈禧第二次逃離北京了。和第一次隨咸豐帝出逃相比,這一次啊,更為淒涼艱苦。從北京到懷來,一路上兩宮和光緒與妃嬪們每日只吃小米稀粥充飢,夜裡露宿於荒郊野地之中。慈禧帶著光緒等人經懷來,大同,太原至西安。一道上,她真的向列強乞和,慈禧連下數詔令對義和團進行圍剿。最可憐的義和團數萬團民,滿懷報國之心,卻被慈禧斬盡殺絕!為中外反動勢力殺戮幾盡。慈禧到了西安之後,立即命李鴻章和列強議和。
-
5 # 手機使用者10138304992
賊來了不要抵抗,搶走財產姦淫妻女,燒燬房子就走,保住命了。日本入侵拱手讓東北,華北,成了偽滿,汪偽政府是為了救國。這些漢奸賣國賊理論竟然有人提出,可見漢奸賣國賊文化到處氾濫成災。
-
6 # 史之策
如果我們站在後人的角度去重新分析這段歷史,其實你可能會發現,割地賠款似乎是清朝的更好的選擇,他要比堅決抵抗好得多多!
表面:敵我懸殊明顯,清政府自認不如可能在打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還認為自己有一戰之力。但是等到戰爭結束之後,他們才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興辦各種運動,從各種方向去尋求救國的道路。
在這一點上清政府還是看得很清楚的,雖然面對後來的幾次戰爭做過垂死掙扎,但是事實很快的將他們打趴在地上。所以在敵我懸殊明顯的情況下,是一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暫時的委曲求全只是為了後來更好的發展。
想必當初清政府就是抱著這個想法,只要戰敗就開始簽訂賠款。心裡自我安慰這是暫時的妥協,早晚有一天會把場子找回來。但是沒想到改來改去什麼都沒改,還把自己的大清朝的家業搞沒了。所以割地賠款只是清朝自認不如下的暫時妥協,但是隻是表面原因。
根本:清政府要的是統治地位,而不是國家完整我們先不說魚死網破的事情,就單獨說清政府咬緊牙關繼續打下去。清政府作為滿族人建立起來的王朝,就算是再怎麼的去想漢化。說到底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再加上自以為是的優越性,很難真正的和漢族融入進去。剛開始還有八旗子弟在撐著,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子弟甚至是連地方軍隊都打不過。
而清政府的軍事制度,限制了他們繼續想打下去的想法。因為如果清政府繼續打下去,首先是消耗的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等到清政府的正規軍打沒了,才會考慮從地方召集軍隊。這就代表著會削弱清政府的勢力大小,很容易出現地方軍閥。
比如說唐朝安史之亂之後,曾經就發生了大規模的軍閥割據現象。這就是因為安史之亂大幅度的消弱了中央軍,最後朝廷無法控制住地方,結果把唐朝給打沒了。清政府對於這一點還是看得很清楚的,繼續打下去消耗的只是中央軍,所以乾脆還是割地賠款,還能得到外華人的保護支援。
在這個保護自己力量前提的條件下,清政府還擔心另一件事情。從古至今幾千年,總是說亂世出英雄。如果說混亂程度,歷史上很少有哪個時期能和清朝末年相比吧?所以清政府也害怕突然有人站出來取締自己,如果真的和列強拼個魚死網破。最後能夠漁翁得利者,就是那些想造反的人了。
從這些內容也可以看出,清政府他要的是什麼?他需要的不是尊嚴,不是百姓的死活,不是祖宗留下疆土的完整,而是鞏固自己的統治。這也是清政府和列強作戰的初衷,他們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既然列強要求只要割地賠款,就可以保持他們的正統地位,那麼為什麼要魚死網破?
魚死網破的好處是什麼?除了給自己留下一個好名聲,然後就丟掉了自己的統治?這在清政府看來是完全的不划算,既然是割地賠款可以解決的事情,為什麼要用自己統治的權利,來換來最後的安寧?
所以清政府不傻,知道自己要啥,其他的他都不管。別說是割地賠款了,就是用人命去換,他們也會願意。
-
7 # 房產老男孩
清政府與英法等到底是死磕到底划算還是認慫划算,這個毫無疑問,認慫比較划算。
因為清朝政府認為自己是外族人,給少許的錢給洋人或者割一點領土出去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死磕到底,清政府勢必失去政權。因為它自身以外族自居,高高在上讓漢族人新生不滿,原本本土反清勢力不足以威脅清朝,但是如果內憂外患的話就很難說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兩面作戰,一方面要對付英法聯軍,另一方面要鎮壓國內的太平太國起義。
英法聯軍打到北京為了錢財,而太平天國如果打到北京就不是錢財的事情,那是要清政府的老命。
兩線作戰太吃虧,清政府索性和英法談判停戰,賠錢開通商口岸。然後就有了餘力專心對付太平天國,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隊的戰鬥力都要優於太平天國的情況下,清政府最終贏得了內戰。
假如清政府和英法聯軍死磕到底的話,勢必會讓太平天國撿了果子,到後來被外國肢解也是可能的。所以,當時清政府認慫也是很正確的選擇。
-
8 # 江東汪郎
沒什麼不敢的。晚清歷史上,清王朝統治者發生過一次和列強死戰的決心,只是沒有得到漢族官僚的支援和響應,最後失敗了而已。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下詔對西方11國宣戰,試圖打破西方列強對大清國政治主權的干擾。
因為慈禧太后無法忍受西方列強把光緒帝看成是大清國的首腦,而忽視了她的存在。
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東南各省的封疆大吏們一致拒絕奉詔。其實慈禧太后並不知道的是,6月初,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和以李鴻章為首的東南各省都撫們,為防止義和團勢力波及到南方,搶先一步簽訂了史稱“東南互保”的戰略合作協議。
這種撇開清王朝中央政府而簽訂的地方性保護條約,事實上也標誌著滿清中央對地方的權威下降,漢族地主官僚已經和大清離心離德。
“東南互保”的戰略合作協議,慈禧太后完全是被矇在鼓裡的。
她的貼心背鍋小棉襖李鴻章,這一次沒有跟緊她的腳步,反而在收到她的和列強開戰的電報後,發了一份罵她“亂命”的電報,讓老太婆傻了眼。
最後,慈禧太后被逼得只有放棄了北京城,帶著光緒帝一路倉惶西逃,被史學家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西狩”。放眼當時的整個大清國,也就只有甘肅布政使岑春煊率軍勤王,護送老太婆和光緒帝抵達西安,可悲可嘆!
而這一次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王朝,第一次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決定和列強拼個魚死網破,結果還是失敗了。
最後不僅首都被侵略者佔領,而解決途徑還是以賠款了事。
1901年9月,清政府和11國列強簽訂了《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進一步加深了中華民族的苦難。
這場由慈禧太后主動挑起的戰爭,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
9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先說第一個,清朝割地求和都是被動的割地,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打了,沒肛過人家,為了保證國內穩定,只能暫時向列強妥協求和,以換取喘息之機。但是這不代表清政府就自暴自棄,還惦記著找回場子,慈禧在甲午戰敗後就曾說過:此仇恨何能一日忘記,但總須慢慢自強起來,斷不是殺一人燒一屋就是報了仇的。
而且清政府也不是一味的妥協,比如說同治年間左宗棠、曾紀澤奪回被沙俄侵佔的伊犁;中法戰爭透過戰爭以及外交手段保證本土不受損失;以及粉碎義大利強租三門灣的企圖,都是清政府維護主權的證明。但是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總是以國力來說話,簡單點說就是誰拳頭大誰有理,也就是叢林法則,即便是在今天也經常在國際社會上演,所以國力不如列強的清政府,也只能在拳頭不夠大的時候暫時妥協,以期日後再找回場子。
其實不管是外交博弈還是政治博弈,其本質都是妥協,這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弱國往往都要犧牲一部分權益,以換取在強權下生存的空間。比如說《中英南京條約》,清政府喪失了制海權,同時內河的漕運也被切斷,為了保證國內穩定,只能向英國妥協,把英國這個瘟神送走。其實也應了一句老話,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
當然,清政府向列強妥協的原因,很大一點是無法再軍事上取得優勢。這其實是軍事制度的原因,並非軍隊缺乏敢死之士,也非軍隊武器裝備的原因。實際上,清朝上下對於先進的武器裝備,都不缺乏興趣,哪怕再貴,也會花大價錢買下來並仿製,比如說鎮南關戰役,法軍的記錄裡就提到清軍大量裝備美國的林明頓步槍;而且洋人也不乏清軍用格林速射炮與之對射的記錄。但是清軍軍事制度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導致清軍無法發揮先進武器的最大效能,導致清軍無法戰勝洋人。清朝仿製的麥德森輕機槍
至於為什麼不能拼個魚死網破,那是因為還沒到不堅決抵抗就要亡國的地步,即便是對土地有著極大的野心的俄國、日本,都沒有滅亡中國的能力,或者說是野心;而英美等列強他們要的是更多的投資以及商業利益,所以這時候列強還好打發。
但是到了20世紀20年代以後,日本隨著軍國主義的膨脹,以及法西斯主義的橫行,日本的野心越來越大,尤其是進入30年代以後後,美國奉行孤立政策以及英法等列強深陷歐洲戰場,日本很明顯有著滅亡中國的野心。此時此刻,中國不管是誰來執政,都不會再輕易妥協,必然要死磕到底。畢竟亡國了,老百姓可能還會苟延殘喘,這些上層人物屁都不是。
全文完
回覆列表
其實,清朝在面對列強入侵時,一開始都有展開過慘烈的抵抗。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沿海的各處炮臺、據點的守軍也都盡力抵抗了。比如虎門炮臺,守將關天培率炮臺守軍400多人,拼死血戰,但是落後的土槍土炮,根本無法戰勝英軍的艦隊。最後,關天培及炮臺全體將士皆壯烈殉國;又如定海之戰,總兵葛雲飛率部與英軍拼殺,最終與四千將士一同戰死,但根本無法阻擋英軍的步伐;之後的鎮江之戰,駐防的副都統海齡率精銳的蒙古八旗兵1500人與英軍巷戰,戰死600多人,卻只換來英軍死37傷129的代價。隨後鎮江城破,海齡自殺殉國......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將士在面對英法聯軍的進攻,表現同樣英勇。比如八里橋之戰,清軍集結了兩萬多人,在僧格林沁的指揮下,向數千英法聯軍發起進攻。然而,由於裝備和戰術的落後,清軍的進攻成了一種近乎徒勞的自殺行為。在英法聯軍的槍炮轟擊之下,進攻的清軍不斷的倒在血泊之中。最終,法軍死亡3人,傷18人;英軍死2人,傷29人;卻消滅了超過1200的清軍。
一二次鴉片戰爭,清朝的軍事力量與西方列強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多數情況下,清軍都還沒接觸到列強的軍隊,就已被炮火殺傷。在前所未見的可怕火力和恐懼面前,清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所以,對於清政府來說,與其魚死網破,還真不如割地求和,畢竟鴉片戰爭期間,英法列強的要求並不過分。
但在洋務運動過後,清政府依舊的腐朽和懦弱,甚至不惜與列強勾結,淪為西方統治中華的代言人,這些才是著實讓後世詬病的!
兩次鴉片戰爭,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國門,也讓不少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瞭解到自身與西方的差距。
痛定思痛,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派大臣,開始推動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力圖引進近代軍事和工業,來改變清朝積貧積弱,挽救民族危機。可惜,清廷的改革並沒有扭轉困局,也沒有改變清廷卑躬屈膝的調性,反而讓滿清統治者主動與列強勾結在一起。後來更是在甲午之戰中輸給了新崛起的日本,讓清朝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半封建半殖民的路上一路狂奔。
應該說,一二次鴉片戰爭,清廷的割地求和還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之後面對日益猖獗的列強,早已力圖振興,並經過一定程度軍事改良的清廷,卻還是沒有決死一戰的勇氣和氣魄,這才是最可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