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石
-
2 # 閒看秋風999
沒有吧!
沙烏地阿拉伯是美國長期以來的盟友,但是,沙特作為海灣國家,長期以來與俄羅斯(蘇聯)的關係也不錯;前不久,不是還有訊息稱,沙特也準備購買俄羅斯的S400導彈防禦系統嗎?
由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特殊背景,即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以及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主要成員國,全球各大經濟體都與沙特保持著友好關係;俄羅斯也不例外;
另外,沙烏地阿拉伯是穆斯林遜尼派公認的帶頭大哥;是是中東地區數一數二的大國,要解決地區內國家之間的糾紛,沙特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因此,除了美國以外,西方主要國家英國、法國、德國甚至也是石油大國的加拿大都不敢小覷這個國家;遠在萬里之外的南韓和日本也與沙特保持著密切的聯絡;
俄羅斯當然也不例外,近來就有訊息不斷傳出,普金總統將在今年下半年擇日訪問利亞德;換句話說,俄羅斯與中東各國的關係都不錯,這可能大大出乎了吃瓜群眾的預料吧!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都是石油資源大國,任何一方如果不想失去對石油供應市場份額的佔領,都不可能忽略另外一方的存在——這就是沙特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沙烏地阿拉伯有的是銀子,除了美國以外,英國法國也不斷向沙特出售先進武器;能夠賺錢,俄羅斯會放過這個機會嗎?俄製武器同樣也出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武器庫中。
沙特什麼幫助過美國對付沙烏地阿拉伯呢?
-
3 # 超然視野
為什麼呢?源於沙特與俄羅斯的利益衝突,應該考慮到更早的沙特,與蘇聯/沙俄之間的戰略利益衝突,沙俄蘇聯時期,都是處於戰略擴張期,也包括向南方中東和中亞伊斯蘭教世界的擴張,因此本質上,是在侵略同為伊斯蘭教地區的行為,作為自詡為伊斯蘭教嫡系真傳的沙特,很明顯有抗擊沙俄蘇聯的意圖和使命感!
冷戰開始以後,蘇聯一直謀求將勢力範圍和影響力擴充套件至中東地區,恰逢第一次中東戰爭以阿拉伯聯軍的慘敗結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偏袒性的對以色列支援,導致了主要參戰國埃及和敘利亞運輸國際支援的需要,因此蘇聯開始介入中東地區事務,主要兩個支援物件分車是埃及和敘利亞,當時的沙特還其名不見經傳一般國家,與當時中東的革命中心地敘利亞和老大埃及相比,根本排除上號!甚至地位遠低於伊拉克和與美國關係緊密的伊朗巴列維王朝!
更為重要的是,沙特是君主制國家!與當時的敘利亞和埃及這兩個阿拉伯復興黨主要參與國格格不入(阿拉伯復興黨在中東另一個國家是伊拉克),主張以蘇聯的模式改造中東各國政體!沙特成了頑固封建的代名詞!而此時的美國看重了,沙特急切的需要支援和豐富的能源儲備,當然美國更想控制中東石油和獲得以色列之外的立足點!
幾場中東戰爭打下來,蘇聯積極武裝的敘利亞和埃及,不管前期準備多麼充足,最終還是一敗塗地,從阿拉伯聯軍主動進攻,逐步轉變成了以色列主動出擊!沙特在整個中東戰爭中,都表現的極為曖昧,從來不出兵,頂多承諾給一點經費或者在石油問題上做做文章,牽制西方!
不過沙特與美國結盟後,雙方各取所需!沙特藉助美國的支援逐步控制中東,而美國藉助沙特控制中東石油,伊朗伊斯蘭革命及蘇聯入侵阿富汗後,蘇聯的勢力開始向南亞次大陸延伸和擴張,巴基斯坦成了美國對抗蘇聯擴張的最前沿,而作為巴基斯坦同教派的國家沙特,此時也積極協助美國對抗從阿富汗南下的蘇聯勢力(本拉登就是當時美沙合作的產物)!當然蘇聯在阿富汗過度消耗,也與美沙有關!蘇聯到解體前期,主要依賴石油出口獲得外匯,再進口蘇聯急需的輕工業產品,美沙合作大幅度的做低石油價格!
進入俄羅斯時代以後,沙俄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利益衝突,但沙特已然已經成為中東響叮噹的大國,還與美國是盟友關係。杜絕俄羅斯勢力再回中東也是符合沙特國家戰略的!
回覆列表
俄羅斯地處歐亞大陸北部,沙特地處西亞邊緣,兩國之間相距甚遠,本該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兩個國家。卻在世界範圍內處處針鋒相對。即使兩國之間沒有爆發過軍事衝突,但是暗地裡兩國之間從沒有停止過角逐。最近幾年,以沙特為代表的海灣石油國家,操縱石油組織歐佩克,壓低油價,甘做西方鷹犬,讓原本經濟困難的俄羅斯猶如火上澆油。而在政治方面,以沙特為代表的親美派長期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明裡暗裡破壞俄羅斯利益。
沙特與俄羅斯的恩怨糾葛之所以如此之深,不是沒有原因。雙方之間早在冷戰時期就已經結下樑子,早在冷戰時期,由於當時沙特全力壓低國際石油價格,導致整個80年代國際原油價格都低價執行。當時的蘇聯,石油出口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低迷,加之本國石油開採成本遠高於中東,導致蘇聯石油出口利潤極其微薄,嚴重阻礙了蘇聯的經濟發展。毫不誇張的說,沙特對國際原油價格的打壓助美國最終取得冷戰勝利。
沙特的做法,很是耐人尋味。從兩國之間地緣關係我們可以知道,雙方之間的對壘除了在國際形勢上外,沙特所能採取的其他形勢似乎只有打壓油價這一條途徑。令人不解的是沙特自身也是石油輸出大國,本國經濟主要就是依仗石油輸出,為何還要採取兩敗俱傷的方式。
波斯灣石油埋藏較淺,開採容易,運輸管道也更為完善,各種成本遠低於西伯利亞石油地區。如此的外部條件,決定了在石油戰爭中,沙特相較於俄羅斯具備更強的擠壓能力。即使這樣,沙特的行為也是傷人傷己。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沙特一往無前,很是讓人好奇。
沙特為什麼這麼做?憑什麼這麼做?
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嗎?當然不是,沙特不同於伊朗,也不同於土耳其,沙特地緣關係與俄羅斯十分疏遠。即使歷史上的俄羅斯十分專注於領土擴張,沙特也不應該過於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既然不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那會是石油貿易中的利益衝突嗎?這個原因倒是更有可能。畢竟兩國都是石油生產和輸出大國,那麼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市場競爭,為了搶佔石油市場,兩國扳扳手腕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沙特未免太誇張了。畢竟兩國間的競爭是屬於商業範疇之內,那就必須得遵循商業原則,在商業競爭中摻雜政治因素,未免太下作了些。
商業競爭的目的是獲得利潤。賺取利潤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壟斷市場,市場壟斷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我們都能明白。如果沙特僅僅是透過前期打壓下油價,待到對手垮掉後獨佔市場,這確實是商業戰爭中常規手段。
這種商業競爭方式畢竟也有一定限度,前提條件就是自身家底必須殷實,對手也不能太強。如果對手實力強勁,還選擇壓價這種方式,那麼估計敵人還沒倒下,自己就無法承受了。那不是謀利,那是自殘。對於沙特而言,最佳選擇是聯合俄羅斯,共同操控油價,達到雙贏狀態,這才是利益最大化選擇。
沙特做出的選擇,完全背離商業運作模式。80年代,沙特把油價壓低長達十年時間,現在的油價走勢因美伊問題也呈現出極為波動,以目前形勢來看,國際原油價格不大可能有大幅上漲的可能。回到我們前面說的沙特與俄羅斯的問題,站在商業競爭的角度看來,兩國之間肯定不是簡簡單單的商業對壘。由點及面:沙特屢屢針對俄羅斯,必定不是簡單的經濟因素,那麼我們能想到的,還得從政治軍事的角度出發。
那麼,沙特跟俄羅斯在歷史長河中難道有過恩怨糾葛嗎?致使沙特拼著老命也不讓俄羅斯好過。
從宏觀的角度上看,兩國之間的衝突也許源於兩國截然不同的戰略構想,差異的戰略構想又源於二者不同的地緣政治姿態。
話到這裡,估計讀者朋友們會非常好奇:前面才說了,沙特與俄羅斯南轅北轍,地緣關係毫不沾邊,按道理俄羅斯是沒辦法對沙特構成威脅的。既然如此,兩國間地緣政治衝突又從哪裡而來?
確實,俄羅斯無法在地緣關係上對沙特構成直接威脅,但問題是,俄羅斯在中東佈置的戰略方針,嚴重威脅到了沙特。
這種矛盾衝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第一點,俄羅斯選擇的中東盟友——什葉派,那正是沙特的敵人,早期的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後來的伊朗什葉派執政黨,再到後來的伊拉克什葉派。什葉派與俄羅斯關係親密,雖然你俄羅斯在地緣關係上無法直接威脅到我,但你親近什葉派三國,而三國又與我山水相連,這不就是間接威脅到我了嗎!所以沙特自然而然的把俄羅斯也列為了敵人。
如果僅僅如此,沙特還不至於對俄羅斯恨之入骨,以至於不惜採用傷人傷己的極端方式來對待俄羅斯。所以第二點就是:俄羅斯經營中東的方式方法,嚴重威脅到了沙特的國家安全。
俄羅斯與美國有著明顯的區別:長期以來,美國在中東地區也是作威作福。但美國本土地處西半球區域,中東與美國之間差不多半個地球的距離,可以這麼說,中東與美國地緣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疏遠的板塊。由此決定:即使美國在中東佈局深淵,但是中東國家不會擔心自己的領土問題。而且即使美國在中東行使權力,也因為自身直接影響力受限嚴重,所以美國採取的方式是扶持本地勢力為我所用,透過各種各樣的利益驅使,來保證自己的優勢地位——簡單說來,美國必須依仗中東本土勢力的配合,才能有效維護既得利益。
在這種邏輯之下,中東與美國之間的盟友關係,基本上是基於相互間的合作伙伴關係。兩者間即使不存在絕對的平等地位,但在主體上,美國不可能不照顧到盟友的承受能力,所以中東盟國表面上依然保留著國家權力的獨立自主,不至於完全受美國控制。作為盟友關係,美國必須保證盟國的自主權力和國家利益,這也是相互間的尊重關係,萬一因此鬧出矛盾,美國也不可能背信棄義把自己置身於理虧方。這也保證了雙方間的盟約關係牢固
分析了美國與沙特的厲害關係 ,我們來看看俄羅斯。
首先,俄羅斯作為一個傳統地緣勢力大國,並且自身又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文明國家,國家特質決定了,它的發展方式主要是:控制到消化,再到吸收,透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擴張。
其次,相較於最為鼎盛的蘇聯時期,現實俄羅斯的國力,相較於美國也有不小差距。當時的中東已經美國力量滲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選擇與美國相同的方式,那俄羅斯並不具備和美國硬板手腕的勢力。
最後,俄羅斯本就與中東相距不算太遠,雖然二者之間並沒接壤,但俄羅斯對中東具備有直接大規模出兵的能力,相較於美國的間接控制方式,俄羅斯來的更直接。
綜上所述,俄羅斯採取經營的方式:以自我為主題,直接控制中東局勢,至於其他的本土勢力,如果願意為我所用,那俄羅斯求之不得,但即使服從於俄羅斯,關係也只能是主副關係,不可能如同美國一樣平起平坐如同夥伴,更有甚者,會如同之前的東歐,只能作為俄羅斯的附庸存在。如果到了這等地步,我們可以想象:中東國家的國家利益和戰略儲備,必將服從於俄羅斯的整體佈局之下,何談獨立自主。
這自然不符合中東勢力的利益目標。正因如此,想當年伊朗局勢,即使面臨著美國和阿拉伯國家的重重壓力,也沒有倒向俄羅斯勢力,而是喊著“只要伊斯蘭”的口號,俄羅斯也只能是無計可施,最後為了尋求中東地區戰略突破,不得而採取入侵阿富汗。
當然,如今的俄羅斯已經喪失了對中東的控制能力。但是,中東國家對於俄羅斯的警惕和提防並沒有完全消失。畢竟俄羅斯有著巨大的體量和相互接壤的地緣關係,只要這個北方巨人存在一天,那麼它能對中東構成的威脅也就存在一天。現在的俄羅斯沒有什麼大動作,原因在於俄羅斯近些年內外交困,實力大打折扣,那麼自然對代理人和顏悅色,其目的並不是為了有所行動,而只是為了保留一定的影響力。如果某一天俄羅斯恢復實力,那麼它必然會捲土重來,恢復對中東原有的統領策略。
從本質上說沙特的立場取決於俄羅斯的態度。中東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區位優勢也非常明顯。另外波斯灣又是全球主要石油產區,而中東地區勢力眾多,各國之間各自為戰,如此的環境因素決定了,必然會有外來勢力介入到中東區域的政治角逐之中。
站在沙特的角度來說,美俄完全是截然不同的經營方式,沙特自然會站位於更有利於自己一方,那麼美國必然更具優勢,跟美國結盟,既可以從世界第一大國獲得援助,又能夠保證自身權利不受影響,如果選擇站隊俄羅斯,那就只能卑躬屈膝。
最後,俄美對中東石油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也堅定了沙特親美反俄的不同態度。中東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產區,對國際石油市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待這樣一個能夠影響國際經濟形勢的特殊角色,美俄不可避免的都會對其垂簾三尺,各自大做文章。
但美俄做的文章卻截然不同。
美國的方式方法:憑藉自身超強的經濟實力、超強的世界影響力、完善的金融體系,所以美國並不需要親自出手掌控石油,基本上連價格都不必過問太多;它需要做的,只需要要求在石油貿易中採用美元交易,憑藉石油——美元的聯絡方式,強化自己的金融霸權地位。只要能保證金融霸權地位,美元就能成為國際貨幣,並立於不敗之地。並以此為基礎控制世界經濟走勢。
而俄羅斯能利用的手段完全不同:鑑於俄羅斯的世界影響力和絕對實力都遜色於美國,那麼俄羅斯就不能樹立起金融霸主的地位,這也是由俄羅斯糟糕的經濟現在所決定的。所以,俄羅斯對中東石油採取的做法比較的直接,不搞花裡胡哨的東西,就是直接的控制石油產區,從而控制全球石油市場,透過石油貿易的方式與其他國家對峙。
鑑於美俄的這種不同,沙特的選擇就比較簡單了。雖然沙特擁有大量石油,但石油也必須變成硬通貨幣才行。換種話說,沙特出產的石油,還必須得賣出去,才能促進國家經濟快速發展。
沙特本是中東小國,因為石油一夜暴富,石油交易肯定是不能透過使用黃金,必須尋找黃金以外的替代貨幣,這種貨幣還必須是國際通用貨幣。
所以,站在沙特的角度來說,橫豎無法用本國國幣直接交易,因為本國體量太小,在國際經濟中根本沒有地位,索性和美國合作,最終締造石油——美元的經濟模式。
沙特選擇美國原因在於美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綜合實力都傲視全球,所以美元在世界地位最為穩定,同時也最有保障,沙特就不必擔心換回的鈔票突然變成無用的廢紙。
同時選擇和美國合作,還可以得到美國的庇護加援助,何樂而不為。
更為重要的是,選擇和美國結盟,沙特需要做的很簡單:要求在石油交易中使用美元結算就行,至於其他的什麼國際石油交易主導權,石油定價權等等,美國並不太關心,沙特依然可以保留這些權利,千萬別小看這些權利,這可是重要的國際政治博弈基礎,別說在中東,即使是在世界舞臺上,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反觀另外一種,如果委身於俄羅斯,那麼石油交易中的各種要素都會落入俄羅斯之手,俄羅斯必然會全面控制石油交易。透過控制石油交易的方式,來操縱國際政經格局。這種模式下,沙特能自主支配的權利少之又少,為了避免自己淪為他人的政治工具,沙特也不會賣身給俄羅斯。
所以,美俄在石油資源與政治博弈中不同的利用方式,促使沙特親美反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