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風微涼南巷花念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詩文解釋】

    回樂峰前的沙地像白雪一樣,受降城外月色如寒霜。不知什麼地方吹起了蘆笛的樂聲,整個晚上出征的戰士都在遠望家鄉。

    【詞語解釋】

    回樂:今寧夏靈武西南處。

    烽:烽火臺。

    蘆管:用蘆葦、竹子做成的樂器。

    徵人:出征在外的將士。

    【詩文賞析】

    荒涼的邊塞,月光如霜的夜晚,幽怨的蘆笛聲勾起了出征將士悠悠的思鄉情。這首詩意境深遠,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文解釋】

    獨自在他鄉作外鄉客,每逢佳節到來就不禁加倍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個人。

    【詞語解釋】

    茱萸:香味植物。古風俗重陽節插茱萸避災疫。

    【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這首詩抒發身在異鄉的遊子適逢佳節對故鄉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們的心聲,引起人們的共鳴。全詩樸素無華,蘊藉深厚,用詞精練,曲折有致,堪稱千古絕唱。

    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詩文解釋】

    客居嶺外與家裡音信斷絕,經過了冬天又到了春天。離故鄉越近心中越膽怯,不敢詢問遇到的家鄉來人。

    【詞語解釋】

    嶺外:今廣東省一帶。

    怯:畏縮、膽怯。

    【詩文賞析】

    這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人記述了還鄉之情,描寫了一個長期在外,得不到家裡的書信的人,回鄉途中擔心家裡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問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態。這首詩曲折含蓄,真切細緻。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文解釋】

    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的事情。你來的那天,鏤花窗前的寒梅花開了沒有?

    【詞語解釋】

    來日:指從故鄉動身前來之日。

    綺窗:雕鏤花紋的窗。

    未:疑問詞。

    【詩文賞析】

    詩人遇到了來自家鄉的舊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緒。向遊人詢問家中寒梅花是否開了。自己的一片思鄉之情就這麼含蓄地表達了出來。全詩質樸平淡,卻詩味濃郁,悠揚不盡,意趣盎然。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詩文解釋】

    清秋將軍幕府井邊的梧桐已有了寒意,獨自宿在江城,蠟燭微弱快要燒完了。長夜中的角聲悲涼,就像自己傷心地自語,天上的月光雖然美好,但有誰欣賞呢?戰亂不絕家鄉的音訊都斷絕了。已經孤單地忍了十年困苦的生活,勉強謀到份差事暫且求得平安。P>LodgingattheYamen

    【詞語解釋】

    井梧:井邊的梧桐。

    永夜:整夜。

    伶俜:孤單。

    【詩文賞析】

    代宗廣德二年(七六四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保薦杜甫為節度使幕府的參謀。做這個參謀,每天天剛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後來不及回家,只好長期住在府內。這首詩就寫於這一年的秋天。詩人留宿幕府,心境悲涼,對國家充滿憂慮,對自己的漂泊生活深感苦悶。全詩首尾照應,意境深沉。

    除夜有懷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詩文解釋】

    遙遠的三巴路,萬里跋涉,艱辛不已。在亂山被照下的雪覆蓋的夜晚,孤燈映照著我這異鄉人。漸漸地與骨肉疏遠,反而與僮僕更加親近。怎麼能忍受飄泊的生活,但願明天新的一年有新的景象。

    【詞語解釋】

    迢遞:遙遠。

    羈危:長期漂泊於艱險之地。

    歲華:年華。

    【詩文賞析】

    詩人客居他鄉,思念故鄉,抒發了自已思念家鄉的寂寞心情,同時也寄予新年以後新的願望。全詩意境壯闊,深沉有致,真摯自然,感人至深。

    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詩文解釋】

    在旅館中沒有好朋友作伴,自己一個人凝神沉思。在寒燈下回憶舊日裡的事情,聽到孤雁的哀鳴驚醒難以入眠。夢見返回家鄉路途遙遠,到家時已經拂曉,家書到家要隔上一年。蒼江上一片美好的煙霧與月色,門前有在小船上垂釣的人。

    【詞語解釋】

    良伴:好朋友。

    寒燈:昏冷的燈火。

    警:驚醒。

    侵曉:破曉。

    門:門前。

    【詩文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旅況的寂寞淒涼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詩人在外旅宿,悽清的夜晚懷念家鄉,抒發了自己沉鬱的心情感受。全詩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意境深遠,含蓄委婉。

    賊平後送人北歸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詩文解釋】

    時局動亂時我們一起去了南方,安定後,你卻一個人獨自回到北方。在他鄉生出了白髮,回到家鄉,只能看到青山依舊。曉月的映照下,經過殘破的壁壘,繁星的夜晚只能宿在原來的關塞。只有寒禽和衰草,處處陪伴著愁苦的容顏。

    【詞語解釋】

    同:一起。

    舊國:故里。

    殘壘:殘餘的工事。

    【詩文賞析】

    詩人送友人回鄉,惋惜不能同回,他想像著友人迴歸途中的情景,反映出戰亂帶給人們的痛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全詩流露出哀傷的情緒,寫景抒情,委婉動人。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詩文解釋】

    年來到,思鄉的心情更加深切,在天邊獨自流淚。年紀老了還居人籬下,春天已經回來,在我回鄉之前。與山中的猿猴共渡朝暮,和江邊的楊柳同沐風煙。已經像長沙太傅了,從現在起不知又要有多少年。

    【詞語解釋】

    切:迫切。

    潸然:下淚的樣子。

    居人下:處於作客的地位。

    旦暮:日夜。

    風煙:風物,風景。

    【詩文賞析】

    劉長卿生性剛直,不願依附權貴。肅宗至德年間,他被大官僚吳仲孺誣害,下蘇州獄,後貶至潘州南巴縣尉,這首詩當作於此時。詩人身處異鄉,又逢新年。不免思念家鄉,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在外的生活是悽苦的,仕途的失意更加重了他鬱悶悲憤的心情。這首詩用典自喻,寫景抒情,簡練凝重。

    早寒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詩文解釋】

    樹葉飄落,大雁向南方飛去,北風呼嘯,江水寒冷。我家住在襄水曲折處,遠隔在楚雲那邊。想念家鄉的淚水已經流盡了,遙望天邊的一葉孤舟。想詢問迷離的渡口在哪裡,黃昏時,江水滔滔,與海相平,一片茫茫。

    【詞語解釋】

    木落:樹葉脫落。

    家:居住。

    看:守望。

    迷津:迷失的渡口。

    【詩文賞析】

    這首詩抒寫了懷念故鄉的深情。詩人出遊,正值寒冷之季,不免想起故鄉,勾起了思鄉之情,抒發了自己惆悵的鄉愁。全詩看似平淡,遣詞造句卻破費心思,借景抒情,一氣呵成。全詩情景交融,語言含蓄自然。

    易水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詩文解釋】

    就是在這個地方燕丹送別荊軻,壯士慷慨激昂,場面悲壯。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只有易水還是寒冷如初。

    【詞語解釋】

    此地:指易水岸邊。

    燕丹:戰國時燕國太子丹。

    發衝冠:形容人極端憤怒,因而頭髮直立,把帽子都衝起來了。冠:帽子。

    人:指荊軻。

    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

    【詩文賞析】

    因為徐敬業用駱賓王的“討武檄文“流傳天下,駱賓王被武則天抓進監牢。但武則天念其才華而不忍殺之,想讓他為朝廷做事,但駱賓王拒絕了,想返回家鄉。駱賓王非常苦悶:一方面為自己的處境忿忿不平,又不滿意武則天的統治;一方面想為推翻唐朝幹出一番事業,又要念及武則天的不殺之恩。在這種彷徨壓抑中,駱賓王寫出了“易水送別“這首詩。這首詩雖然名為“送人”,實際上重點卻是借描寫燕丹送荊軻表現出今日送別的壯烈情景,抒懷詠志,曲折地表達了詩人苦悶的心境。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詩文解釋】

    只有離別家鄉在外做官的,才會對異地的季節變化特別感到驚心。雲霞從海面湧起,一輪紅日升起來,一片曙光,春風渡過江梅花盛開,柳葉發芽,春意融融。溫暖的氣候催使黃鳥早早鳴叫,晴朗的Sunny照耀下,蘋草越來越綠。忽然聽到你古老典雅的詩作,回鄉的念頭使流下的熱淚沾溼佩巾。

    【詞語解釋】

    新:發生變化。

    曙:曉色。

    轉:晃動。

    沾巾:下淚。

    【詩文賞析】

    杜審言是杜甫的祖父,年輕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號稱“文章四友”。唐高宗咸亨元年中進士,仕途失意,一直擔任縣丞、縣尉之類的小官。等到了永昌元年,詩名大震,但官還是那麼小,心裡很不高興。江南早春時節,與朋友遊覽風景,應該賞心樂事,卻賞心不樂,便寫下了這首詩。這是一首應和的詩。詩人透過描寫異地季節的變化抒發了在外做官的感慨與思鄉的情緒。全詩的語言生動形象春意盎然,構思完整有創意、結構嚴謹、對仗工整,讀來宛如身臨其境。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詩文解釋】

    明月從天山升起,出沒在蒼茫的雲海之中。長風吹過幾萬里,一直吹過玉門關。漢武帝曾經出兵白登,胡人窺視著青海湖。自古以來征戰的地方,看不到幾個人能夠生還。戰士們看到這一片淒涼景象,思念家鄉多是滿臉愁苦。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樓上,一定是嘆息聲不斷。

    【詞語解釋】

    天山:甘肅祁連山。因漢時匈奴稱“天”為“祁連”,所以祁連山也叫做天山。

    玉門關: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邊。

    下:出兵。

    白登道:指漢高祖與匈奴交戰,在白登山被困事。

    胡:指吐蕃。

    由來:從來。

    戍客:駐守邊塞計程車兵。

    苦顏:愁苦的容顏。

    高樓:指高樓中的思婦。

    未應閒:該是不會停止的。

    【詩文賞析】

    在本詩中,詩人李白沒有把徵人思婦之情寫得纖弱和過於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景來引發這種感情。反映出了詩人浩渺的胸襟。用寬廣的時空做背景,把眼前的離愁別緒融合進去,從而產生更加深遠的意境,這是一種高超的藝術手筆。詩人在本詩中描寫了征戰邊疆的苦楚,展示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從而揭示出本詩反戰的主題。本詩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意境深遠,感人肺腑。

    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得歸。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詩文解釋】

    男兒以從軍遠征為事業,從小就像幽燕俠客的模樣。在馬蹄下與人比較勝負,向來把自己的七尺之身看得很輕。殺得敵人沒有敢上前的,鬍鬚豎立像刺刺蝟的毛張開。黃沙滾滾,白雲紛飛,沒有報答國家的恩德不能回去。遼東的小少婦只有十五歲,擅長彈琵琶和歌舞。現在用羌笛吹出的出塞的曲子,使得三軍將士淚如雨下。

    【詞語解釋】

    事長征:指遠行從軍。

    幽燕:幽州與燕國,地址在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

    賭勝:逞能。

    由來:從來。

    七尺:身軀。此代指生命。

    莫敢前:人不敢接近。

    蝟:刺蝟。

    磔:張開的樣子。

    黃雲:指塞外風沙揚起而變成黃色的雲。

    隴:山地。

    小婦:少婦。

    解:懂得。這裡指擅長。

    羌笛:邊疆少數民族吹奏的一種樂器。

    出塞:漢橫吹曲名,多描寫邊疆將士情景。

    【詩文賞析】

    詩人描寫了英勇善戰的英雄形象,他勇猛無畏,殺得敵人不敢靠前,他立下壯誓,不抱國恩決不回家,但是當他聽到羌笛聲,卻淚如雨下,表露他對家鄉深情的思念。全詩慷慨激昂,氣勢雄渾,描寫上含蓄精練,卻寫得有血有肉,可以看出詩人深厚的功力。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文解釋】

    年少時就離開了故鄉,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園,雖然鄉音還沒有改變,但鬢髮已被秋霜染白。那些孩子從未見過我,好奇地笑著問我這個客人從什麼地方來。

    【詞語解釋】

    衰:疏落,指頭髮白了,少了。

    【詩文賞析】

    風華正茂時離開家園,回家時已經兩鬢蒼蒼,家鄉的兒童也把他當成外來客。面對著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這一切怎能不讓他傷懷呢?時光易逝,世事滄桑,彈指間的感慨在樸素無華的語言中自然地抒發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針對土即將在敘北部展開軍事行動,俄方要求土、庫和敘三方協商解決分歧,他們會聽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