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炒米視角

    洪武31年(1398年)閏5月初10,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西宮病逝昇天。在朱元璋臨終前,一直在詢問一件事情,問了三遍,結果滿朝寂靜,無人能答。見於《明太宗實錄》,但此事值得推敲。

    洪武31年(1398年),這一年大明帝國發生了三件意義深遠的事情。

    分別為:第一件是開春後朱元璋的皇三子晉王朱棡死了;第二件是3個月後朱元璋死了;第三件是皇太孫朱允炆即位。

    晉王朱棡的死,使得朱元璋生前設定的權力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晉王朱棡的死,雖然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情,但是比起後兩件事情,還是讓人多少覺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是恰恰是因為晉王朱棡的死,讓後續的格局變得更加微妙起來。因為朱元璋此前在帝國的北境,考慮設藩的時候,特地將彼此關係並不是太和諧的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分別置藩太原和大都,目的就是保持相互制約狀態。如今與燕王較勁的晉王突然死了,帝國北境的格局便由形成燕王朱棣一人獨大的狀態。

    為此,朱元璋的遺旨裡,關切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命令各地藩王皇子只可在自己的封地祭拜,不得來京。”

    至於這一條究竟是不是朱元璋本意,至少朱棣是絕對不肯承認的。因為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訊息,便帶著大隊人馬進京奔喪,結果走到淮安的時候,接到含有以上命令的“聖旨”,只能返回北平,因而朱棣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

    “上(朱元璋)崩於西宮。上素少疾,及疾作,日臨朝決事,不倦如平時。漸劇,乃焚香祝天曰:‘壽年久近國祚短長子孫賢否?惟簡在帝心,為生民福。’即遣中侍持符召今上(朱棣)還京,至淮安,用事者矯詔即還。上不之知也,疾亟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言不及他,聞雨降,喜形於色,遂崩。——《明太祖實錄》

    在實錄裡,對於這一條,朱棣用了“用事者矯詔即還”,用意直指自己的大侄子朱允炆。

    備註:《明太祖實錄》曾經在建文朝就開始修史了,前後修過三次,朱棣兩次重修,後來又進行了一次刪減。第一次重修的Quattroporte官為解縉;第二次監修是姚廣孝、夏原吉,Quattroporte官是楊榮等人。

    然而對於此事從《明太祖實錄》到《明太宗實錄》,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明太祖實錄》裡,似乎還沒什麼太多抱怨的語氣。朱元璋只是問了句朱棣有沒有來?然後還沒等到回覆,聽到下雨了,很開心,便安然去了。

    但是到了《明太宗實錄》裡,朱允炆的過錯就更為明顯了,不但明確了矯詔之人就是朱允炆和齊泰;甚至告訴我們朱元璋臨終前很想見朱棣,只是當時宮裡迫於朱允炆的淫威,甚至朱元璋問了三遍“朱棣怎麼還沒來?”結果沒人敢答應,最後朱元璋含恨而死。

    “太祖(朱元璋)不豫,遣中官召上。已至淮安,太孫與齊泰等謀詐令人齎敕符,令上歸國。及太祖太漸,問左右曰:‘燕王來未?’凡三問,無敢對者”。——《明太宗實錄》

    備註:明太宗就是朱棣本人,在明世宗嘉靖皇帝改朱棣為明成祖之前的廟號。《明太宗實錄》的監修官為張輔、蹇義、夏原吉等;Quattroporte官為楊士奇、黃淮、楊榮、金幼孜、楊溥等。也就說主導人物本身就是第二次編修《明太祖實錄》的那幫人。

    歷史永遠是勝利者書寫的;孰是孰非,不予評價。所幸的是朱棣即位之後,歷史對他的評價還是非常不錯的。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 2 # HuiNanHistory

    在明朝官方的史書中,朱元璋臨終前問大臣們的問題是:燕王(朱棣)來否?

    但誰都知道,這段記載其實都是朱棣篡改的,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朱元璋為什麼要問朱棣有沒有來?

    根據《明太祖實錄》的記載:

    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朱元璋感到壽數將盡,於是派使者“持符召今上(指朱棣)還京”,途中說是有人矯詔,讓朱棣不用過去了。但是——

    上不之知也,疾亟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言不及他(指建文帝)。

    意思就是說:

    朱元璋盼著朱棣趕緊過來,問身邊人:燕王什麼時候到啊?根本不管身份侍奉的建文帝朱允炆。

    呵呵,朱元璋對朱允炆愛搭不理,你覺得可能嗎?

    這段記載顯然是朱棣的捏造。

    他為了塑造出朱元璋臨終前有意傳位給他的假象,所以編出了這段故事。

    反正靖難之役後,誰也不能站出來跟朱棣唱反調了,他愛怎麼遍就怎麼編的。

    但是,如果今人把這段話當成真事,那就是太愚蠢了。

    總而言之,朱元璋死前沒說任何話,或者說我們根本不知道他說了啥。

  • 3 # 史不知味

    朱元璋氣息奄奄,半昏半醒之間,斷斷續續地問站在身旁的人:“老四......燕王來了沒有?”

    如此,朱元璋竟然連問三聲“燕王來未”。

    聽了朱元璋的話,所有人面面相覷,沒人知道應該怎麼回答他,也沒人敢回答他。

    他明明才發了一條詔令說,自己死後,藩王們不得入京奔喪,老老實實地在自己的封地上待著,怎麼這會兒卻問起朱棣來了?難道朱棣不是藩王呀?

    看來,皇帝真是病糊塗了。

    那麼,依據《明史》所載朱元璋的遺詔分明已經說了“諸王臨國中,毋得至京師”,為什麼《明太宗實錄》卻又說朱元璋臨終前連問三聲“燕王來未”呢?

    難道朱元璋在臨終前突然醒悟過來,朱允炆不適合當皇帝,想讓朱棣當皇帝?

    顯然不是。

    朱元璋為了能夠讓朱允炆安安穩穩地當皇帝,說他絞盡腦汁也不為過。

    他曾經頗為感慨對朱允炆說,孫兒呀,你爺爺我已經為你安排好了,將你的叔叔們打發去給你守邊了,即便哪天有外敵打過來了,也有他們給你頂著,你安安心心地當你的皇帝便是。

    朱元璋之所以將自己的兒子們趕出中樞,純粹是為了能讓朱允炆將來能夠順利地繼承皇位,不用受到他們的威脅,也不用和他們發生衝突,從而對他們下手。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朱允炆竟然發出了一個靈魂拷問,哦,胡虜來了,叔叔們幫我打,那要是叔叔們打過來了,誰幫我打?

    朱元璋瞬間噎住了,呃,總不能讓咱連自己的兒子也給宰了吧?皇位我是傳給你了,這點小事你也該自己想想怎麼處理了。

    朱允炆讀了幾本破書,沒處理過政事,所以在對待藩王一事上也很幼稚,他對朱元璋說,要是叔叔們真打過來了,那我先用道德去感化他們,不行的話再收回他們的封地,再不行的話廢了他們的爵位,還不行的話用兵!

    朱元璋聽了,一陣無語,搖搖頭嘆嘆氣,因為他自己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所以,為了能夠讓朱允炆能夠安穩地從自己手上接過權力的交接棒,朱元璋也只能將藩王,特別是朱棣,“鎖”在封地,不讓他們入京給朱允炆製造麻煩了。

    可是,為什麼朱元璋偏偏在自己臨終前說出“燕王來未”這樣讓人疑惑不解的話呢?眾人又為什麼不敢說話呢?

    說白了,朱元璋知道對朱允炆威脅最大的便是朱棣,所以最不放心的也是朱棣,他擔心朱棣很可能會對朱允炆下手。

    所以,他在臨終前三問“燕王來未”,不是想讓朱棣入京,而是要確定朱棣沒有入京,仍然老老實實地待在封底!

    只可惜,不論是朱允炆也好,是送朱元璋最後一程的臣子也罷,沒有人領會得了朱元璋的意思,或者說他們領會錯了朱元璋的意思——皇帝呀,你才說了不允許藩王入京奔喪,怎麼在這節骨眼上突然問起朱棣來了?你不會改變主意了,想讓朱棣當皇帝吧?這可不行呀!

    所以,他們聽完朱元璋三問“燕王來未”之後才會覺得尷尬不已,也不敢回答,說了可能會惹來殺身之禍,所以不如保持沉默。

    朱允炆也不能說,更不能問,他也怕會從朱元璋的嘴裡聽到讓他難堪甚至是丟了皇位的話。

    不過,這個推論須得建立在朱元璋確實說過“燕王來未”這句話的前提之下,可是朱元璋是否真的說過這句話呢?

    實則未必。

    朱允炆當上皇帝之後,在別人的忽悠之下,匆匆忙忙、幾乎毫無準備地攤開了削藩的事,一口氣廢了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和岷王五個藩王,最終更是逼得湘王在家自焚。

    燕王朱棣看到他們的下場,哪還願意乖乖就範?於是,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發起了靖難之役。

    後來,朱棣一路打到了南京,搶走了朱允炆的皇位,可是問題來了,他總不能名不正言不順地當皇帝吧?

    所以,他只能讓人給他想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也就是所謂的“燕王來未”——太祖皇帝在臨終前已經改變主意了,他臨死前還在問我來了沒有,分明是將皇位傳給我的意思,可是呀,朱允炆這個小兔崽子竟然矯詔說“諸王臨國中,毋得至京師”,太氣人了!所以,我發動靖難之役是正義之舉,是拿回應該屬於我的皇位!

    所以,如果朱元璋當時並沒有說過“燕王來未”這句話的話,這句話便極有可能是朱棣給朱元璋加的戲碼,為的便是混淆視聽。

    因為“諸王臨國中,毋得至京師”知道的人太多了,改不了,所以只能加戲。

    同時,朱棣這麼做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搶侄兒的皇位的名正言順的旗號。

    朱允炆的能力也確實太過一般,他但凡有朱標一半的能力,或許他的結局也不至於會這麼悽慘了。

  • 4 # 三叔小記

    我是史小二記,我來說一說!

    洪武三十一年,這年明朝發生了足足三件大事。

    第一,三月份,朱元璋老三晉王朱棡病逝。從此藩王中,燕王朱棣獨大;

    第二,五月份,朱元璋病逝;

    第三,皇長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

    在朱元璋病逝前,他遣派人持符往北方,召燕王朱棣來南京。不過,剛到淮安。朱允炆等人“矯詔”,擋住了朱棣,讓他回去。朱元璋不知道這回事,便問左右的人,“第四子來未”?

    老四(朱棣)來了沒有……

    老四(朱棣)來了沒有……

    老四(朱棣)來了沒有……

    朱元璋沒有提及朱允炆。這種話,誰敢回答?

    沒人答覆,一會兒,朱元璋死了。

    莫名其妙?問題是朱元璋寓意何在?

    一,朱元璋打算將江山社稷交給朱棣;

    二,朱允炆的即位,搞的是宮廷政變。

    這件事被記錄在《明太祖實錄》(太祖,朱元璋的廟號)中,如下:

    用事者矯詔即還。上不之知也,疾亟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言不及他

    在《明太宗實錄》(太宗,朱棣廟號,後來嘉靖皇帝改作成祖)中,也有提及,如下:

    太孫與齊泰等謀詐令人齎敕符,令上歸國。及太祖太漸,問左右曰:“燕王來未?”凡三問,無敢對者

    兩份實錄對比,很顯然,前者用詞委婉,後者用詞直白。例如,矯詔者,前者說“用事者”,意有所指。後者直說“朱允炆”,直言不諱。

    朱元璋緊急召過朱棣入京嗎?

    肯定,沒有。兩份實錄都在表明朱元璋打算傳位給朱棣。實際上,朱棣當皇帝,靠的是搶,叔叔搶侄子。打的是靖難旗號。

    經過資料表明,《明太祖實錄》有過三次修訂。朱允炆初修,成書於建文三年。朱棣奪位後,發現修訂版實錄“遺逸既多,兼有失實”。因而定下調子,緊急二修。二修版匆匆修成。書成後,朱棣特地舉行了隆重儀式。

    由於二修版實錄在一些地方仍讓朱棣感到不滿。所以,永樂九年,朱棣三修,參修人員多,監修官有姚廣孝,這次修訂比較細緻,內容由183卷擴充到251卷,耗時六年多。最重要的是,二修成,一修毀,一修版本不存於世。《明太祖實錄》定本是第三修版本。

    《明太宗實錄》就不說了,比較主觀。被列為二十四史的《明史》記載了朱元璋的遺詔。遺詔內容強調了朱允炆的合法性——“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宜登大位。”而且,交代了朱元璋有感藩王(尤其是燕王)威脅到朱允炆,故而下令各地藩王,“毋至京師”。

    當時,朱棣聽聞訊息,極速從北平南下奔喪,不過“聞詔乃止”。就這事,《北韓王朝實錄》裡說:有個不堪繁重勞役的北韓人(兵),從遼東逃回國內後,跟人聊天時說,朱棣祭奠朱允炆時,是率師南下。朱允炆不傻,便只允許朱棣單騎入城。朱棣沒答應。領著人,返回北平。

    不管怎麼說,經過修改後的《明太祖實錄》主觀性強,修過去,修過來,無非是兩個關鍵詞——靖難,嫡出。只能說成則王,敗則寇。

  • 5 # 香姐逛歷史

    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不論是英明之主還是昏庸暴君,都會面臨一個棘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皇位傳承問題。皇位傳承,堪稱封建帝制時代的老大難。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明君,都在這個問題上栽了大跟頭,搞得皇子們手足相殘,血雨腥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在這個問題上犯下嚴重失誤。

    朱元璋是歷史上有一位非常具傳奇色彩的君主,朱元璋幼時家裡十分窮困,因為當時的統治者殘暴不仁,再加之官員貪汙腐敗,所以造成很多民眾活生生遭到餓死,就連朱元璋的雙親亦不例外,因為喪失了雙親,此時的朱元璋必須靠乞食維生,後來不得已下,只能跑去投靠義軍,過著朝不保夕的歲月!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為了確保朱姓江山世世代代不落入他人之手,不僅僅要做皇帝,還要讓自己的子嗣之前掌握軍政大權,並且加封自己的皇子為四方藩王。此事引起朱元璋對各地藩王的戒心。在眾多的皇子中,朱元璋最得意的是長子朱標,本以為朱標能繼承大統,沒想到卻英年早逝。朱元璋只能轉向皇太孫朱允炆,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期望他能擔當起治理國家的重任。但是各地的藩王對這樣的安排非常的不服。

    這些藩王中的代表是燕王朱棣。朱棣從小愛學,文才武略、雄心壯志於一身,本就對太子之位心存不甘,沒想到,朱標身故,朱元璋卻又要把皇位傳於毛頭小子朱允炆。朱元璋對朱棣的想法早有察覺。

    在洪武31年,朱元璋與世長辭。臨死前,宣佈自己的詔書。詔書中提到了三點:命皇太孫朱允炆登基大統,喪事從簡,各地藩王在各自領地祭拜,不許來京城。但是,朱元璋仍然不放心,害怕燕王朱棣趁機作亂。於是急招燕王進京。沒想到皇太孫朱允炆心有不甘,夥同心腹,草擬了假聖旨,火速命人傳給朱棣。

    朱棣原本接到朱元璋的命令後,不分晝夜,趕到了江蘇,不料卻又得到不讓他進京的聖旨,雖然心存疑慮,最終還是作罷,回到了藩地。而此時的朱元璋馬上就到了生命的盡頭,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清醒時詢問身邊的大臣,“燕王來未?”

    結果大家在非常時刻,面對這關鍵問題,“凡三問,無敢對者”。朱元璋連問三遍,無一人敢吭聲,他在遺憾中閉上了眼,結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而他生前留下的這個無人敢回答的問題,數年後終於引發一場大戰,朱棣和朱允炆刀兵相見,大明朝淪為血火疆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豆黃瓜配蝦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