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海棠歷史
-
2 # 老衲侃春秋
在《說唐演義全傳》中,有一個半仙級的人物,他就是瓦崗寨的軍師徐茂公,又叫徐茂功。其實這些名字都是俗稱,他真正的本名叫徐世勣。讀者聽了以後是否感覺很亂?
大家彆著急,更亂的還在後面呢。傳奇人物就是與眾不同,徐世勣也一樣。
後來徐世勣帶領瓦崗寨一幫眾人投靠了唐國公李淵,就此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許多戰功。先封萊國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被賜姓李氏, 從此徐世勣改名叫李世勣。
李世勣這個名字應該固定下了來了吧?還沒完呢。李世民當皇帝后,李世勣被封為英國公,為了避諱,去掉了中間的世字,又改名叫李勣。至此,最後的名字才確定下來,後來正史中就統稱李勣了。
李勣和與衛國公李靖並稱“二李”,都是唐初的名將。
由於投靠李淵後,就一直追隨李世民打天下,自然屬於嫡系,所以他得到李世民的特別厚愛。
有一次李勣患上急病,李世民前去探望,聽說大夫開的藥方中要用鬍鬚燒的灰做藥引子,便毫不猶豫的剪下自己鬍鬚,讓他熬藥,把李勣感動的是“頓首見血,泣以懇謝”。
李世民卻不以為然,寬慰他道:“這是為了社稷江山考慮,並非為你個人,有什麼可謝的?”
《孝經·開宗明義章》裡說得很明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古人把頭髮、鬍鬚看得比命還重。
有了這樣關心體恤下屬的皇帝,為臣子的還能不死心塌地,死而後已為其效命嗎?
還有一次,是李世民設宴,席間對李勣說:“朕準備把年幼的太子託付給大臣,想來想去沒有比卿更適合的人。你過去不負於李密,現在難道會有負於朕嗎?”看到皇上這麼看重自己,李勣拭淚辭謝,咬破指頭,沾血為誓。
李勣這一激動可毀了,一會兒便喝得酩酊大醉。面對李勣這種失態狀態,李世民沒有說話,只是解下自己衣服親自給他披上。
後來李勣果然不負君恩,在關鍵時刻力挺了唐高宗。
太子李治當了皇帝后,一直被當年有定策之功的舅舅長孫無忌“罩著”,想要有些作為,卻被處處掣肘。
李治要立武則天為皇后, 數次交鋒都沒有取得成效。有一次長孫無忌的死黨褚遂良竟然說出這句話來:“陛下一定要更換皇后,我請求遴選全國的世家望族,何必非武氏不可。武氏曾經侍奉過先帝,這是眾所周知,天下人的耳目,怎麼能遮掩呢?千秋萬代之後,人們又將怎麼評價陛下呢?願陛下三思而後行!我今日觸怒陛下,罪該處死。”
李治當時氣的說不出話來。
在這種膠著狀態下,李治迫不及待地找到另一位帝國元老李勣,對他說:“朕想立武昭儀為後,可禇遂良卻堅決反對。他既然是顧命大臣,莫非這件事只能照他的意思,就這麼算了?”
李勣的回答耐人尋味:
“此陛下家事,何必便問外人?”(《資治通鑑》卷一九九)
李治笑了,要的就是這句話!後來較量的結果,武則天順利當上皇后。
李勣最引人矚目的不世之功,還是帶領大軍滅了高句麗。為什麼這麼說呢?想當年,隋煬帝三次東征,沒有拿下高句麗。由於窮兵黷武,致使國庫空虛,民怨沸騰,最後在四起的烽煙中改朝換代,自己也不得善終。
李世民當年也重蹈覆轍,信誓旦旦的帶兵東征高麗,結果也是無果而歸,留下終身的遺憾。
可能連李勣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後的幸運之神竟然眷顧了他,給他了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建功立業的機會。
公元666年,高句麗發生內亂,唐高宗李治看準這個時機, 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郝處俊擔任副手,帶領龐同善、契苾何力等猛將,去攻打高句麗。
經過近兩年的苦戰,於公元668年三月,李勣大軍一舉攻陷平壤,至此,高句麗滅亡。此戰,唐朝共獲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萬七千戶口。
東征滅高句麗自然是李世勣此生最輝煌的業績。李勣凱旋而歸後, 李治在南郊祭天,以告慰先祖,慶祝平定了高句麗。此儀式上李勣擔任亞獻。這是極為尊崇的榮譽!
但天下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事情。他的心中,有一件引以為憾的事情,在他心頭一直揮之不去。
李勣出征時,想到這是一個難得的建功立業的機會。有了這種好事,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家人,然後再是好友,這些都自然無可厚非。
平時自己的姑爺子游手好閒,不幹什麼正經事,雖然目前家裡衣食無憂,但保不齊將來會遭遇什麼困難。於是讓女婿杜懷恭同行,以便他建立功勳,將來的生活國家就負責了。
杜懷恭平日裡散漫慣了,再說平時見到這個嚴厲的老丈人腿就打哆嗦,實在不願意在他手下做事,於是就開始找理由推脫。一開始以家貧為由推辭,李勣答應接濟他家;杜懷恭又以無奴僕、馬匹為由推辭,李勣又答應如數供給。
你要的都給了,而且給的很痛快,這反倒讓杜懷恭心裡頭直畫魂?老丈杆子非要逼我上戰場,這是何意?想到這裡,只覺得後脖頸子直冒涼氣,心知這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但自己再也找不出理由來拒絕了,又怕李勣苦苦相逼,萬般無奈中,便躲進岐陽山中。
杜懷恭一跑,李勣的美好想法全落空了。
但杜懷恭至少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沒有合理的說法,給周圍的朋友們也無法交代呀。於是給朋友們解釋道,自己的這位岳父大人平時就看不起自己,這次逼他從軍,壓根就沒想著提攜自己,而是把他作為一枚棋子,如果自己有任何的行為不當,或者需要明正典刑時候,那麼我杜懷恭就是第一個出來挨刀的人。
老丈人這一手就是向大家表明,我李勣大公無私,連自己女婿都一視同仁,你們還有誰敢不聽從我的命令嗎?
李勣後來聽說了這番言論,憤恨的說:“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這麼好的立功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到底李勣是想成全自己的乘龍快婿,還是杜懷恭所料不差,岳父大人有別的想法,因為事情沒有發生,最後也不可能有定論。
那麼,他們翁婿二人,到底誰的想法正確呢?只有讓讀者君展開豐富的想象,自己去下判斷了。
參考資料: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回覆列表
唐太宗徵高句麗與隋朝楊廣徵高句麗有天壤之別。唐太宗徵高句麗,唐軍戰果遠大於損失,有利於之後徵高句麗、滅高句麗。
高句麗是個強國,但是仍然被唐太宗打敗了,仍然被唐高宗攻滅了。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消滅大量高句麗軍,攻破高句麗10座城,而唐軍的損失極小,無論在作戰中還是在撤軍的時候,唐軍的損失都極小。只是因為唐太宗在對外事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才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說沒成功。唐太宗是因為沒有攻滅高句麗而後悔。 唐太宗已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句麗。而且唐太宗徵高句麗,唐軍戰果遠大於損失,有利於之後徵高句麗、滅高句麗。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果與損失,《資治通鑑》:貞觀十九年……凡徵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可見,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總損失接近2000人,戰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軍打下高句麗10座城,遷7萬人入中國,還斬首4萬多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還繳獲大量馬、牛、裝備、物資。(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是多次勝利,其中單是擊敗高延壽高惠真的那次勝利,唐軍不僅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還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其他大量裝備。)(唐軍擊敗高句麗的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的那次,唐軍是以少打多還做到了包圍敵軍(古代其他頂級將領也有幾個做到以少打多包圍敵軍的),並取得大勝,高延壽高惠真率餘眾依山自固,沒有退路,於是投降於唐軍,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餘眾是三萬六千多人,這是之前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被唐軍包圍並打的慘敗之後的餘眾,這之間少了的那11萬多軍隊大部分是被唐軍消滅了,唐軍在這一戰消滅的敵軍遠超過2萬數倍,還有三萬六千多敵軍投降於唐軍。唐軍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大量其他裝備。)《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高麗(高句麗)北部傉薩高延壽、南部傉薩高惠真引兵及靺鞨眾十五萬來援……帝夜召諸將,使李勣率步騎萬五千陣西嶺當賊,長孫無忌、牛進達精兵萬人出虜背狹谷,帝以騎四千偃幟趨虜北山上,令諸軍曰:"聞鼓聲而縱。"……帝望無忌軍塵上,命鼓角作,兵幟四合,虜惶惑,將分兵御之,眾已囂。勣以步槊擊敗之,無忌乘其後,帝自山馳下,虜大亂,斬首二萬級。延壽收餘眾負山自固,無忌、勣合圍之,徹川梁,斷歸路……延壽等度勢窮,即舉眾降。入轅門,膝而前,拜手請命……獲馬牛十萬,明光鎧萬領。高麗震駭,後黃、銀二城自拔去,數百里無舍煙。《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高麗(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勣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狹谷以衝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譟並進,延壽等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延壽等將餘眾依山自固,上命諸軍圍之,長孫無忌悉撤橋樑,斷其歸路。己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
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資治通鑑》: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之後,唐太宗派出李勣、牛進達、李海岸等徵高句麗,也都取勝了。
再之後,唐高宗時期,唐朝攻滅了高句麗、百濟。(唐太宗徵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最後唐太宗是從容班師。班師時唐太宗還耀兵於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跡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辭,唐太宗讚賞安市城主的堅守與忠誠,賜給安市城主縑百匹。之後的返回路上,唐太宗聽說太子來了,為了儘快見到太子,唐太宗還騎馬賓士,這種情況下騎馬賓士,由此可見,在徵高句麗以及班師過程中,唐太宗顯然沒有受傷。 《資治通鑑》:“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先拔遼、蓋二州戶口渡遼,乃耀兵於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跡不出。城主登城拜辭,上嘉其固守,賜縑百匹,以勵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將步騎四萬為殿……”“丙辰,上聞太子奉迎將至,從飛騎三千人馳入臨渝關,道逢太子”。而那些說唐太宗在徵高句麗時受傷被射瞎一隻眼的說法是近代北韓半島小說偽造出的謠言,之前的古代漢人史料、北韓半島史料裡都沒有這事。) --------------------------------------------------------------------------------------------------------------------------李世民徵高句麗的時候,百姓是踴躍參軍的。《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記載 李世民徵高句麗時,“朕今徵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楊廣動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數量過度龐大,楊廣時期徭役賦稅過度沉重,必然導致百姓採取極端手段避徵役,即“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徵役”。 相比而言,李世民徵高句麗時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很少,負擔輕的多,而且李世民是隻讓願意出征的人參加,“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按照史料記載的楊廣、李世民徵高句麗分別動用的人數,楊廣動用的人數是李世民動用的人數的數十倍。李世民動用的軍隊遠少於楊廣,但戰果遠好於楊廣。楊廣是慘敗。而李世民是大勝。平民作為軍人、民夫跟著楊廣出征,結果是大部分死亡,而且倖存者也得不到多少好處;平民作為軍人、民夫在李世民時期出征,結果是死的人極少,戰果卻很大,出征者能得到很多好處(官爵 或 財物),而且李世民給從軍者的補助、賞賜也很多。 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自然導致隋煬帝楊廣時出現很多人自殘手足避役,“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徵役” ,而李世民徵高句麗時 很多人踴躍參軍,“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唐太宗時期沒有百姓農民起義,只有少量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並不是百姓農民起義,而是被征服民族造反,而且唐太宗時期很快平定了獠人造反。 蜀人出錢造船導致蜀人生活困難,唐太宗知道之後,立即下令改成官方代替蜀人出錢造船。 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重,並不會導致百姓自殘手腳避役。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李世民時期徭役導致百姓自砍手腳避役”。根據史料證據證明,是隋朝徭役繁重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導致百姓出現自殘手腳的習俗。後來貞觀年間徭役不繁重,但是之前隋朝留下了自殘手腳(“福手”“福足”)的習俗,導致後來有無賴之徒用之前隋朝留下的這遺風,所以立法禁止這種隋朝留下的習俗、遺風。 “今後自害之人。據法加罪。仍從賦役。自隋季政亂。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體。稱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無賴之徒。尚習未除。故立此例。” “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徵役”。 這說的很清楚,是隋朝楊廣徭役過度繁重導致出現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而貞觀年間徭役征戍並不重,沒有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只是個別無賴之徒才用隋朝留下的這遺風。而且,不止一處史料證明 貞觀年間百姓踴躍參軍。(《資治通鑑》唐紀:上曰:“……朕今徵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資治通鑑》唐紀:上見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縣療之,士卒莫不感悅。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四:劉仁軌……仁軌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見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徵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徵…… (這說的“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徵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徵”是指貞觀、永徽年間,包括了李世民的貞觀年間。))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繁重。否則就隋朝楊廣留下的那爛攤子,再徭役繁重早就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了。但是李世民時期沒有農民起義,更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唐朝李世民時期出現用和僱,唐朝官方出錢去僱用人員從事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