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李寶源

    謝謝邀請:現在文化水平低沒什麼很大關係,白領幹不了藍領,給人家打工工作多著呢。年輕的可上實體店當營業員,餐廳當服務員,超市當收銀員,工廠工作也多著呢?鞋廠學針車,裁斷,流水線擦膠,貼底等,年齡大點的當阿姨,保安,建築工地也是用人多的地方,現在社會不怕沒錢賺,滿地都是,只怕你懶,肯吃苦耐勞到處都有工作,只是工資高低問題。

  • 2 # 使用者6131822359598

    有學歷的是煉智慧的,沒有學歷文憑是練筋骨的,有學歷和無學歷的,都必須準備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修養生息!時代不等人,時代不養人,時代是創造條件磨鍊人。有學歷,無學歷,都必須要接受實踐檢驗,才能磨鍊成人。偉人早就指出,什麼叫工作?工作就是鬥爭。哪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鬥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

  • 3 # 職行者

    農民工沒學歷,如何擇業?有時候學歷並不是萬能的,你可以去學一門技術!高階藍領,高階技工都是很吃香的!只要把技術學精了,在社會上任何地方都有飯吃!選擇一個職業就要一直做下去!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樣的話,只是混時間,浪費生命!

    很多人沒有好的條件,只能邊工作邊學習!剛開始好多人覺得很迷茫,不知道做什麼?選擇職業也要合理化!不能好高騖遠!選一個自己馬上就能上手的,學過一段時間就會出成績的!低學歷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定位不清楚!今天學英語,明天學網路工程師!這樣是不切實際的!下面是低學歷大多數可以學習的工作!

    電工

    可以學一些純技術的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對技術行業越來越看重!比如學個電工就非常不錯,不論哪家單位,公司都需要電工!這個工作對於入職的要求並不是特別的高,剛開始學的是經驗!時間越長,經驗越足,你的價值就越高?平常就是要自己多幹,多練要自己親自上手了才知道!不要怕苦,要不恥下問,不懂得多問!這樣你才會隨著時間的積累,慢慢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電工!平常更要多動腦子!只要你的技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地步,你的工資就會非常高!

    美髮

    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形象!自己的髮型打理,必不可少的!這是個長久穩定的行業!好多高階美髮師,月薪保底都是8000-10000元!只要你有穩定的客戶,一天下來,預約不斷!你做的好了,可以自己開個美髮店!可以直接創業了!

  • 4 # 12345688順流

    關於這個問題,只能說是量體裁衣,看菜下飯,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學門日常的技術,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

  • 5 # 貓頭鷹讀職場

    新一代農民工,將成為今後社會中實實在在的高收入藍領階層!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看看現在現在的受教育情況是如何。隨著十多年的大學擴招,2018年受過大學教育以上人口在2億左右,每年入學人口700萬左右。真的可以說滿大街都是大學生了。

    稀缺就值錢,這是基本的市場規律。而但凡讀了個大學不管什麼水平大學的年輕人,真的很難接受去做一個工人,有時候也並不具備做工人的基本素質。

    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講。我有幾個親戚,農村人,打了一輩子工,以前在製衣廠工作。後來低端製造業在東莞逐漸沒落,但電商卻興起,他們就幾個人搭夥開始做電商的服裝單,很辛苦,基本上一天有16個小時在縫紉機上,一年只在淡季的時候休息,平常沒有休息日。可是,我告訴你,雖然苦,但他們一對夫妻每個月的平均收入在25000以上。

    再拿現在農村的勞務來講,大概在五年前,我們當地農村請一個幹活的人可能只需要120塊,管一頓飯。可是現在,300塊一天,管2頓,是普通水準。

    市場中,藍領工人是日益短缺的。所以,新一代農民工應該把握好社會轉型期間的機遇,做好自己的選擇。

    我注意到一個前提,就是沒有學歷,這其實不是個問題,對於工人來講,最重要的是技能,而不是學歷。

    那麼如何變得有技能,還有選擇什麼樣的技能?

    獲得技能的方法有很多,我稍微舉例:

    1.專科學校。藍翔也好,新東方也好,還是各種別的技能學校,都是獲得技能的一個好的方式。

    2.做學徒。其實這種方式在很多國家都是非常一種非常普遍的職場路徑,國內相對不規範,你需要篩選,遇到好師傅,學到好本領。

    3.摸索型。技能的學習,無外乎不斷練習。用一句古語,叫無他,唯手熟爾。在實際中摸索,不斷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與熟悉度,但是這很看悟性。

    至於如何選擇你的職業,這是個很個性化的問題。就像我前面說的,藍領工人,特別是有技能的藍領工人,不管是什麼工種,總都是稀缺的。但是即便這樣,不同職業之間區別還是蠻大的。

    比如你踩縫紉機就肯定不如做電焊的薪水高,頂級電焊工人是可以作為國寶的。

    總的來說,獲取技能的方式越難,時間越長,就肯定越值錢。這應該可以作為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

    那麼舉例:

    1.好的廚師,一定非常值錢。

    2.好的電焊工,一定非常值錢。

    3.好的開工程機械師傅,一定非常值錢。

    你也可以選擇去做快遞員,送外賣,去工地做施工,去做成衣等等,都不會差。

    但你若問我,如何可以更好,一定去做個有技能的勞動者。

    我是貓叔,一個職場經驗豐富的醫療行業創業者!

    喜歡請關注!

  • 6 # 湖北大老方

    新一代農民工沒學歷如何擇業?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來一起探討。當前,中國農民工將近有兩億人,據勞動人力資源部門和就業培訓部門每年統計的資料統計,像樣一點的初中高階技工人數,還不到務工總人數的20%,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技工人數佔工人總數的60%,甚至還要多。那麼,中國務工工人技工人數為什麼這麼少呢?主要原因是,大多數農民工的文化程度極低,多半人都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加上農村經濟發展普遍滯後,為了生計,他們都是粗獷形務工,做苦工的佔大多數,收入又非常低。由於大多數人沒有透過技能培訓,因此在擇業上就很難找到很好的工作崗位,越是這樣,越難找工作,即使勉強找到工作,也只能說是養家餬口,與務工緻富基本上差距很大。

    要想讓廣大的農民工務工緻富,就必須找到收入高的工作崗位。在這個問題上,要徹底改變這種局面,我有三點建議:一是國家要繼續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的子女多讀書,為農民的子女今後走出社會,找到用武之地;二是農民的子女已經提前走出校門無法繼續讀書,政府應該建立農民工技術培訓機制,讓他們離校後有個再學習的機會,基本學到一兩門一技之長,為順利擇業提供保障;三是農民工本人,要積極參加各種技能培訓,掌握足夠的技術帶技上崗,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僅供參考。

  • 7 # 感悟人生245913149

    如果沒有學歷但是不代表沒有技能,根據自己愛好可以掌握電工,機械修理,駕駛員等就業特長,就可以在廣闊農村找到合適的工作。

  • 8 # 一緣笑一塵

    不是有文憑就有文化,在工作中自學,不拿文憑但專業知識應用通懂,上手不用說,行家一看就知有沒有,有文憑沒真本事的太多

  • 9 # 奇奇的vlog

    首先在選擇職業時,如果擁有學歷是一個很好的敲門磚,一般現在企業在招收員工時,對不同的崗位,學歷要求是不一樣的,但至少保證一點,你不是文盲。

    那麼沒學歷,勢必沒有辦法去做一些對學歷有嚴格要求的工作了,比如:行政人事類,財務類,管理類,設計類等。那麼為了得到很好的工作,拿到更高的工資,可以從技術著手,技術類的工作對學歷的要求是模糊化的,重點技術,比如:機修類,電工類,安裝類等。

    其次,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去提升自我,學歷不夠,可以成人教育,自考,努力去學習文化知識。還有就是去提高自己的技能,技能提高可以透過考證來實現,用證說明你是有技術的,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因此在沒有學歷或學歷很低的情況下,記得提高自己的技能,並且有一顆積極向上學習的心,不管是在工作期間,還是工作之餘對自我的要求提高上,一個願意努力學習,願意吃苦的人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

  • 10 # 櫻桃80後

    一、農民工的定義是什麼,“白領”是農民工嗎?

    什麼是“農民工”,這個群體又有哪些特徵,我百度了一下,是進城務工人員,也不怎麼準確,但有“農民工問題”的定義。農民工問題是指中國大陸農民進城從事非農工作,卻未改變農民身份,未被城市認同接納,他們處在產業的邊緣、城鄉的邊緣、體制的邊緣,由此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農民工是有 ,有承包土地,但離開戶籍所在地,主要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員(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在異地從事農業代耕。視為代耕戶。

    而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中的定義是: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國家統計局的這個定義範圍很大,與我們的主觀判斷有很大出入,比如哪些透過考學進入大城市工作的白領們,只有還保留戶口在農村,就屬於“農民工”。當我向身邊的朋友講述這個定義的時候,很多人不願接受“被農民工”了,因為這個詞透過進幾十年的運用,慢慢帶有了貶義色彩。

    二、農民工群體在減少嗎?

    根據《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7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增長1.7%,增速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農民工總量中,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比上年增加251萬人,增長1.5%,增速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比上年增加230萬人,增長2.0%,增速仍快於外出農民工增速。在外出農民工中,進城農民工13710萬人,比上年增加125萬人,增長0.9%。

    這個資料說明農民工在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高於外出的速度,這完全與我們的固有理解有很大偏差。這種以戶籍界定的“農民工”統計難以準確描繪底層的,我們認為需要社會關懷、重視的群體,不利於社會矛盾的解決。如果根據現有的統計,哪些增長的“新生代民工”,極有可能是城市郊區的“拆二代”,大城市的小白領,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農村個體戶等等,只有極少數是年紀輕輕在建築工地幹最苦最累的活。

    如果你接受上面的觀點,《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中的很多說法,就需要辯證的看待了。例如:農民工男性佔65.6%,女性佔34.4%;新生代農民工佔比首次過半;大專及以上學歷農民工佔比顯著提高;接受過農業或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32.9%等觀點。

    三、農民工群體的現狀與轉型的可能?

    這部分說的“農民工”指我們主觀上認為的群體,大部分人沒有社保,尤其是各類工程的施工人員,不然他們就叫“工人”了。對比工人的概念,除了早期的國企職工,就是現在的各種勞動密集型工廠,如服裝廠、電子廠等,一般是有社保的。為什麼農民工普遍沒有社保,除了流動性強,供過於求等因素外,寬鬆的管理也不容忽視。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家庭寬裕的年輕人又不會從事重體力活,雙重壓力下,只能轉型升級。一方面是個人的轉型,一方面是用工方的轉型。既要從個人的能力上提升,又要站在行業的大環境上判斷,不要錯失機會,再回頭已晚矣!

    新生代農民工利用有限的資源,積極改造自己,讓自己掌握一門手藝,一項技能應該是最貼合實際也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感覺年輕力壯而不做長遠打算。要不斷的學習,從思想到理論,當代社會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堅持學習,幹任何工作都會被淘汰。

    作為承載農民工的基建施工市場,要將產業升級提升日程,對於傳統的勞務公司,不斷擴大機械化、工廠化、智慧化的指標比重是當務之急。對年輕勞務人員,規範化管理、堅持長期的使用、培訓,透過業務技能的轉化,形成“一專多能”的多面手,操作手,既是勞務公司的發展方向,也是施工單位的發展方向。

    當全體新生代農民工走向“高度“機械化”、“智慧化”的時候,也是基建產業轉型成功的時候,也許是我們“從富變強”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當時看了不覺得可怕,但是細思起來就覺得很恐懼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