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上神思者
-
2 # 湖水太涼錢謙益
一、宗法制度的延續性。宗法制是西周開始的, 講究血緣遠近,“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而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其實不僅是皇帝,古代普通人家,大家族也講究嫡長子,所謂長兄如父。
二、就是何為“賢”?“長”,很好判斷,誰的年紀大,誰是正妻所生。但“賢”就不好說了,他學習好聰明,他武功好身體棒,他性格好比較善良,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沒有統一標準;何況都是從小長在帝王家,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真看不出來誰“賢”。最好的例子就是南明,崇禎上吊,太子失蹤,按照血緣遠近,立“長”,應該是小福王,但史可法說他不賢,然後後來都看到了,大大小小各種王。現在西方君主立憲的國家,如英國也是按立“長”,有嚴格的排位,英國女王之後是查爾斯王子,再是威廉王子。
三、古代封建王朝,最在乎的就是基業千秋萬代。而實現這個目標的核心就是穩定,除了五代十國、三國這種亂世,晉這種奇葩,大一統王朝都有數百年國運,除了末世人口暴漲,土地失衡,加上大天災,在嚴密的官僚集團執行下,放頭豬都能正常執行。但必須是一頭豬不能多頭,這也是為什麼明朝土木堡之變,官員知道明英宗被俘,比死了還棘手。
四、有利於權利的合法穩定交接。再清朝秘密立儲前、即使堅持嫡長子繼承製,即使要揹負天下罵名,有可能失去一切,面對皇權至高無上的誘惑,還是發生很弒父殺兄的慘劇,如玄武門之變,燭影斧聲,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爭鬥都迷倒一片少女。。。袁紹死後,兄弟相殘,曹操一口吃下袁紹地盤,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果換成立“賢”每次即位都要大爭鬥留血一番,那麼國運定不能長久。所以“唯才是舉”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皇帝要實現的是家天下,而不是天下為公。
-
3 # 觀史明德
這裡我們可以用元代來舉例,元朝一代不到百年,一共有十一位皇帝,而且元世祖忽必烈跟末代皇帝元順帝,這兩個人一共在位60年,也就是說元朝在短短四十年間換了9位皇帝。
這九未皇帝其中有一多半都不是自然死亡,有被毒殺的,有死於宮廷政變的,有戰敗後不知所宗的。為什麼橫掃亞歐大陸的元朝在皇位繼承上有這麼多的曲折?主要還是因為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而蒙古人選大汗的方式是誰強誰當老大,這在草原逐水草而居的時候還好說。但現在蒙古人是建立一個大一統王朝,其實蒙古建立元朝的時候也制定的嫡長子繼承製度。然而忽必烈死後蒙古貴族的觀念沒有改變,還是認為誰強誰就做老大。所以元朝的皇位變動十分之頻繁,而每一次變動都意味著兵變死亡,每一次都會將元朝更削弱一點,更亂一點。
所以說嫡長子繼承製是保證讓政權過渡時的混亂降到最小,如果唯才是舉,有一句話“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認為的賢能都不同,或許你認為新的君王要仁慈一些,他認為新的君王要嚴厲果斷一些。那麼本應該是國家棟梁的兩波人就會為了自己心中合格的君主而反目成仇,在皇位交接過程中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動盪。
-
4 # 桐石媽
就問唯的是誰的才,古代皇帝和皇子之間也有政見不和的時候,也有偏愛某一個的時候。古代選繼承人首先要選傳承吧,把皇帝的家族利益最大化,怎麼可能選對老百姓有用的“才”呢?皇權大於民權,是古代皇帝最根本能做吧,先保證一小部分的利益,然後用一小部分人管理大部分人。現今的社會不也是這樣的嗎?先富起來的是一小部分有人脈的人,真正的老百姓富起來的可能性有多大?
-
5 # 清風弄竹
“唯才是舉”這是清朝的選帝制度,在遠古也有體現。
本來是禪讓制,這時是公天下,到了禹一代後才是家天下,夏朝開始所有天子及周的諸侯王多是嫡長子繼承(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無論什麼可繼承爵位大多立嫡子為繼承人。
在晉代時,就出現了嫡長子是白痴的做了皇帝,就是大家熟悉的“何不食肉麋”的晉惠帝司馬衷。
一直到清朝,皇子是否會繼承皇位,就是擇賢了,如弘曆、顒琰皆眾子擇賢。聖祖仁皇帝為了出現奪嫡的情況,立保成二爺(胤礽)<胤礽是赫舍裡皇后所生,赫舍裡從12歲就和康熙結婚,因生胤礽難產而亡>為太子悉心培養,終了在一廢太子後,各個黨派相爭又是大爺黨、太子黨啦,又是八爺黨的,搞的玄燁是一個頭好幾個大了,想必他在想:我作這麼倒黴,生出了這些個…唉越怕什麼越來什麼。就這樣一出“九子奪嫡”的好戲持續他掛了,掛了以後兒子也接二連三的去給他請安。至此,都要秘密立儲。
所以,嫡子繼承也就減少了像九子奪嫡一樣的好戲。但無論立嫡還是立賢都有利有弊,應要嫡賢立嫡,嫡不賢立庶。
-
6 # 司馬通鑑
不禁得要問了,北宋宋徽宗才華橫溢,南唐後主李煜才華出眾,魏文帝曹丕著典論,隋煬帝楊廣有詩情,這些都算是唯才,他們統治下的皇權何如?
在選擇太子這件事上,唯賢是舉和唯長是舉,都好過唯才是舉。才和賢是兩碼事兒,最典型的區別,有才的更自我,而有賢的人,更懂得處理關係和用人。
劉邦是流氓出身,比才華遠不如張良蕭何,西漢210年,東漢196年。
歷來的太子,或做了皇帝后,總是會有比他們更有才華的人,那怎麼辦?
只有更賢明的人,才懂得如何更好的用有才華的人。
而在立賢和立長之間,歷來是爭論不休的。
後來有人說,亂世立賢,治世立長。但這套理論行得通嗎?
行不通,社會環境太複雜了,根本不是我們想象當中的樣子。
人性在權力的貪慾面前,根本不文不值,只有哪些少數既賢明又有才華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賢明有才華,夠狠毒,清世宗雍正,有賢明也有才華,但也要夠狠毒,清高宗乾隆有賢明有才華,也興文字獄。
所以說,對於一個太子的要求,立賢立長立才都不對,政治環境要求太子是全面全才。如果單論,唯才,唯賢,唯長,那麼唯賢唯長,都要高過唯才。
其實賢已經包括了才,但才不見得有賢。
對於皇帝立太子這件事。皇帝也是矛盾的,首先皇帝不肯放權,還想長生不死,千秋萬代自己一個人掌控大權,決定別人的生死。
其次,立長是更科學的方法,誰也不用搶,誰長歸誰,避免了內亂,立賢亂了章法,人人都可以上來搶,那安分不了,也長不了。
但立長也有很多草包,這就給皇帝留了個大難題。
歷來各朝各代,皇帝立太子這件事,都爭議不斷,朝廷大員看法不一,關係到自己的利益和立場,就沒有一個客觀的答案。
-
7 # 葉飄刀
才的標準不統一
唯才是舉,那麼什麼樣的才叫有才。這個標準是不統一的。
再比如,曹操的兒子曹植,有才高八斗之稱,這樣的有才,最終在奪位中還是輸給了曹丕。
才學的標準是不統一的,是吟詩作對叫有才,還是帶兵打仗叫有才,或者說文武兼倍叫有才,不同人有不同的標準,而且比的不同,結果也不同。
這樣的情況下,最終結果就是國家大亂,不同的皇子有不同的人輔佐,都稱有才一場大戰。
而立長這個,看起來很不公平,但他的標準統一,也就是說,隨有才說不清楚,但誰為長,這個就沒有爭議,這樣的方式,就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國家的內耗,統一標準。
-
8 # 沒用的貓
在回答之前,我瀏覽了已有的一些答案,比較喜歡鄧海春先生的回答,考據充分。其他朋友的回答,也各有見地。在這裡我給出一些我自己的思考,供提問者參考。
首先不得不反饋到題目中來看一下,唯才是舉選太子,太子?這個事就有點不適合了,我覺得應該從太子=繼任者這個角度出發,或許這個問題就好回答了。
在已有回答中,標準論是一個很明確的對“唯才是舉”四個字最好的回懟。才,這個東西包括的內容太多。作為皇帝,德行是才(背爹跑的舜),文學修養是才(徽宗的書畫),養士用人是才(高祖劉邦三不如),權謀韜略是才(寧負天下人的孟德公),攻殺戰守是才(上帝之鞭的成吉思汗),凡此種種,才是沒有標準的,是因人因事因時而異的,所謂”唯才是舉“不過是一個名頭而已,看看就好,切莫當真。
從這個點思考,咱們都能看懂的問題,歷代開國皇帝會看不懂麼?當然不會,他們的視野格局會比咱們更高遠,之所以不選擇,我想必然有他們的考慮。
我想從成本的角度,給一些我的思考。
先說禪讓制。如果這事存在的話,那麼我們單純的討論三皇五帝就沒啥意義了,因為理論上說不通啊,這老幾位能夠以天下蒼生為念,把權柄拱手相讓,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討論神沒什麼實際意義的,因為太玄了,給不了我們什麼實際指導。但如果,我是說如果,因為我不想就我下邊的假設前提進行爭論,我只是想借用這個如果,進行推論。如果三皇五帝的名頭,所代表的是一個部落呢?而不是特定的某一個人。那麼這個問題就說的清楚了,部落間的”禪讓“,是部落間考慮到成本代價的一種被迫選擇。如果部落間不團結就無法面對當時外部環境對他們落後生產力的壓力,他們只有選擇部落團結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至於多個部落由哪個單一部落領導,最好的選擇就是”禪讓“,即和平推舉。因為這樣成本低,否則進行的是掰手腕式的戰爭型選擇,那麼各部落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戰爭角逐是死,不推選僵持分散面對外部環境也是死,這是一個雙輸局面。原始先民可不傻,面對生死的選擇,他們的思路異常清晰,所以”禪讓制“的和平推選,就成為了最優選擇。可能寫到這時,會有朋友懟一下:這都是假設,有個屁用。確實就是假設,但是有一個廣為人知的”例項“——姑且認為這個傳說是真的吧——可以證明這一點,那就是逐鹿之戰,炎黃打蚩尤就是戰爭型選擇的結果,雖然炎黃勝出,但我想也是慘勝吧。
那麼家天下的成本低嗎?相較歷史發展程序來看,確實是最低的。從禹傳啟到溥儀退位,我們把歷史以秦始皇為節點分為兩個階段來看。始皇帝以前的血統繼承。各個有繼承權的小崽子們,繼不繼承那個”王“的位置,都會有一個不差於王的待遇——這就是封建制帶來的穩定性——為了爭一個與現有利益差不多的利益拼的你死我活,成本上不划算,所以還是安於本分的好。當然小國寡民、小富即安的思維不是每個小崽子都能堅守的,特別是身邊還有一群在”三家分晉“思想下被鼓舞和激勵著的“跟班”攛掇這些本不安分的小崽子,所以總會上演一些“搶椅子”的鬧劇。
始皇帝以後的血統繼承,相較之前,有了質的變化,始皇帝完成了大一統,推行郡縣制,讓那些原本還能有心氣分一杯羹安分守己的小崽子們和跟班們都不安分了起來,因為坐椅子和不做椅子的差別就是天壤之別。既然如此,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為什麼不拼一把呢?這個屬於高風險投資,不過只要積蓄運作得當還是值得一拼。
好了說了這麼多,那麼和唯才是舉有什麼成本聯絡呢?很簡單歷代君王,都是看到了如果不強化嫡長子繼承製或者冊封繼承製的話,那麼會在自己虛弱和死後給國家整體上造成巨大的不穩定性,這樣的成本代價太大,所以不作為最優選擇。
對於這些案例,我是這麼想得,始皇帝、隋文帝、李淵、康熙四位本就是比較虛弱的情況下,出現的這些“亂象”,甚至我有時都在想,所謂的“亂象”會不會是他們刻意為之選擇呢?換句話說,他們就是堅持了“唯才是舉“的思路,讓後繼者爭,好為自己的王朝選出一個有實力的繼任者。但其他的皇帝卻看到了這樣做的成本代價,沒有膽氣和魄力去嘗試。
至於燕王靖難,這事兒真的不僅僅是朱棣的問題,朱元璋隔輩傳位本就犯了大忌,加上他傳位之前沒有做足準備工作,包括誅殺子輩或者留下大量可戰之臣。再加上朱棣周圍那幫跟班不消停,小侄子朱允炆又被自己的小跟班們一個勁兒的攛掇著要削藩。朱棣面對的情況就變成了不反必死,反可能死、可能不死,那就反了把!
總而言之還是成本收益的問題。
-
9 # 小吱吱z
中國古代的皇位分為”嫡長子繼承製”、”幼子守灶制”、”秘密立儲制”,但不得不承認,其實”唯才是舉制”才是最好的。因為選擇一個有能力的人來繼承皇位才能夠確保江山永固!那麼究竟為什麼”唯才是舉制”沒有做為皇位的繼承方式流傳下來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個方式:
一、“唯才是舉”缺乏明確的判斷標準:
因為古代的帝王們都有不止一個兒子,每一個兒子都會由自己所擅長的地方以及不足之處。而作為皇帝最重要的是要有治理國家的本事。每一個人對權利都是貪戀的,皇帝自然不能免俗,歷史上極少有皇帝在位的時候允許皇子展現治國實踐!
不僅在朝堂不允許展示,即使在地方政府中實踐,都不是太可能的。因為皇子一旦下放到地方,很容易出現拉幫結派的現象。畢竟每一位官員都想巴結皇子,好讓自己有個好前途。甚至有一些波不急待的官員還會密謀讓皇子造反,這樣很容易導致國家動盪。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說,明朝和漢朝不是把皇子放到外地封王嗎?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漢朝和明朝雖然封皇子們為王,但是都對藩王做了嚴格的規定,不准他們隨便動作!以防止他們造反,使國家產生動盪。
二、皇帝無法確定究竟那個兒子有治國之才:
因為皇帝身份的特殊性,註定他無法像其他父親一樣,陪伴孩子的成長。皇子們往往都由奶孃、老師教育成人,每次皇帝見到皇子的時候,他的穿著、言行、禮儀等都受到過很多人精心包裝!不一定能夠看到皇子們真實的一面!所以額就無法判斷每個皇子究竟是什麼樣!
就像清朝的咸豐帝,明明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能力。但因為包裝得好,卻被道光皇帝認為是“仁孝”的人,有“堯舜之德”。還有晉朝的司馬衷,明明是個白痴,晉武帝出題考他,司馬衷明明是個白痴,晉武帝出題考他,卻又採用開卷考試,結果都是賈南風作弊給他填上去的。晉武帝還以為這孩子不是白痴呢。
所以說,唯才是舉在古代,並不一定能夠看到準確的結果,而皇帝往往關乎國家命脈,所以”唯才是舉制”也就沒有辦法保留下了!
-
10 # 三袋大菠蘿
人大多都想著接班人要投自己胃口,和自己談不來的太子,不怎麼聽話的太子,再有能力又有何用。
其次,太子能力還不能威脅老子的存在。想像一下,比老子能力強的太子整天在我面前上竄下跳,我真希望哪天直接砍了這兒子。即使不砍了他,也要讓他邊緣化。
最後,太子還不能得罪後宮,不能引起群臣不滿。
這些事情下來,太子做人比做事重要得多。而真正座臨江山的君主,做事比做人還重要。
-
11 # 伊耆角木
怎麼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根本毫無可行性。關鍵在於一個所有人都能信服的標準,而“才”這個東西實在太主觀,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目的會給出不同的結論,如何服眾?
為什麼歷朝歷代皇位繼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一來是因為這個客觀,是個明確的標準,都使用這個標準,大家不敢不服。二來嫡子出於皇后,皇后的孃家地位往往高於嬪妃,嫡子就有更強大的支援;長子又往往比幼子成熟,更能處理各類事務,所以嫡長子繼承,有利於皇位的穩定傳承。如果按照題主說的“唯才是舉”那就徹底亂套了。
首先,“才”分很多種,不同的皇子有不同的才能,如何取捨?
舉個例子,曹操(雖然他當時不是皇帝,但也要選擇繼承人)有三個兒子最為出色,論政治,曹丕經驗豐富;論軍事,曹彰戰功赫赫;論文采,曹植才高八斗。都是才,你選哪個?你要是選治國能力,有人就會說天下未定,軍事才能更重要,你要選軍事,就有人說治國更重要,而這兩者的高下反而不如文采最好判斷,你選哪個都有問題,所以,曹操選年長的曹丕,所有人不服也得服。
其次,誰來判斷才能高下?
完全靠皇帝自己判斷嗎?不能。因為兒子太多,皇帝看不過來。就算看到了,那也是皇子在皇帝面前刻意表現出來的。比如李世民的兩個兒子,在父親面前,太子李承乾認真理政,魏王李泰天真可愛。可是到了李世民看不到的地方,李承乾荒唐無度,寵幸男寵,對東宮官員隨意打罵,還聲稱得天下後要送給突厥自己做個突厥將軍;魏王李泰更是陰謀結黨,還威脅要殺死兄弟。看他們在皇帝面前怎麼表現,只能被騙。
那聽大臣們的行不行呢?還是不行。因為大臣們說好的那個皇子不是真的好,而是給了大臣們好處。最典型的就是康熙年間九子奪嫡,一廢太子後,讓群臣推薦新太子。結果朝中一眾重臣聯名保舉八阿哥胤禩。此事反而讓康熙覺得蹊蹺,證明了胤禩結交大臣,圖謀太子之位,犯了大忌。此事不僅沒有讓胤禩上位,反而讓他從皇位角逐中出局了。這點康熙是清醒的,所以他還是復立太子胤礽。最終在二廢太子後寧可儲位虛懸也不們的了。
所以,唯才是舉是不可能公平的,最後只能推舉出皇帝喜歡的或者陰謀家,而不是真正有才的,這樣反而不如嫡長子更讓人信服。
-
12 # 執著的放牛娃
"唯才是舉"看似公平,其實不可行,真按這種方法,很可能選出一個唯唯諾諾的老好人皇帝來。對立志讓王朝千秋萬代的皇帝來說,肯定不選這種方式。
1)什麼叫有"才",不好界定。
一個皇子,怎樣才能被認為有"才"呢?很不好界定。文采飛揚是有才,比如曹植;有獨到經濟見解也是有才;領兵能力突出也是有才,比如康熙的兒子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治理朝政能力突出也是有才,比如胤禛、胤禩。
很難界定,就會帶來很多暗箱操作空間,最終選出來的皇子,不是真正有能力的。比如,曹植是大家公認有才的,可他根本就不是治國的料。國家如果交到他手上,對大臣們來說,自然歡欣鼓舞,可對曹操來說,這不是他想要的。
2)對皇帝來講,保證權力的穩定交接才是最主要的。
身為皇帝,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骨肉相殘,兄弟兵戎相見,最終導致國家大亂。
一個國家,要發展,首要的就是穩定。中國之所以能從改革開放後短短40年取得這麼大的成就,不折騰,埋頭髮展是最主要的。
相反,國家動亂不易,則根本無心發展。以巴勒斯坦為例。我大學同班同學中,就曾有一名巴勒斯坦來留學的小夥伴,他《西方經濟學》等課程經常掛科。我剛開始是以為他漢語不行,後來才發現他是故意的,這樣就可以以"補考""重修"的名字,多在中國待一段時間。據他說,他的家就在加沙地區,動不動就和以色列兵戎相見。國家亂,人生安全都沒有,他只想逃離再說。
▲以軍轟炸加沙地區
所以,要麼立嫡,要麼立長,就簡便易行。是不是嫡子,看母親地位。是不是長子,看年齡。如果真的怕嫡長子智商一般的話,大不了選幾個輔政大臣,讓他們輔助,隨便他們怎麼折騰,國家始終還是兒子的。
3)有賢名的皇子,往往非常有想法,很容易推翻自己的既定政策。
昏庸或一般的皇帝,往往依賴於大臣,不敢隨便推翻先皇的政策,蕭規曹隨即可。
而越是有賢名的皇子,越是想證明給大家看,自己無愧這個"賢"字,大家沒看錯。因此,就有強烈的衝動,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折騰誓不罷休。身為皇帝,誰也不希望這樣。
當年,斯大林如果泉下有知,知道赫魯曉夫對他如此的話,肯定不會讓他繼位。北北韓至今保留子承父業的傳統,也是有一番考慮的。
▲斯大林與赫魯曉夫
總結語:
唯才是舉,看似公平,卻未必能選出最佳的皇帝。歷代皇帝之所以立嫡立長,一是因為"才"不好界定,二是為了保證權力穩定交接,三是為了後代延續自己的既定政策,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我相信,這應該是當時條件下的最優選擇。
-
13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雖說唯才是舉是被應用在官職選拔上的最廣泛、最有效的方式,古代帝王也為了用到最有才的人當官,讓才人為國家效力、貢獻智慧和勞力,因此還開創了科舉制。既然大家都知道人才對治理國家有好處,為什麼皇帝在立儲傳位時,都不用“唯才是舉”的方式呢。
這個問題可就複雜了,要說這皇位繼承人的選拔,和科舉與官職選拔完全不是一回事啊。非要說的話,最早規定是傳位給嫡長子,從漢代以後,還有多少皇帝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少之又少。
皇帝立儲傳位選繼承人,通常都面臨著很複雜的情況。
先從皇帝本身角度出發吧,如果這個皇帝通常沒什麼想法,一生下來政績也比較平庸,那就規規矩矩遵守讓嫡長子即位也罷,畢竟守規矩這點上做得還不錯。但除此之外,正因為有皇帝開創了非嫡長子繼承的先河,越到後來,宮廷內的奪嫡之爭就越嚴重,每個皇子都認為自己有當皇帝的機會,自然就不會錯過這種機會,帶領自己的擁戴者奮力一搏。
所以這個時候,先帝的決策權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究竟讓哪個皇子即位比較好?一方面,皇帝要考慮不能讓兒子們之間、皇室內部的爭端加劇,這樣整個朝政都會變得動盪紊亂,最後牽連到國家。而另一方面,究竟什麼樣的“才”才叫有才?如果說能文善武,可能皇子A比較擅長一點,但能文善武和治理國家有什麼關係?如果說B皇子在經濟政策上頗有想法,那有關民生上的問題怎麼解決?
所以說,稍微明智一點的君主自然會考慮更多,比如說清朝的乾隆皇帝,那時候已經發展出了秘密立儲的規矩,意思就是皇帝提前把即位人的名字寫好藏起來,等到要傳皇位的時候,再拿出來昭告天下。這樣在下一任皇帝即位之前,就誰也不知道這皇權最終要落到誰手裡,一切靠天收——有了這種想法的皇子們自然就會安分度日,不想著爭端生事。
皇帝通常面臨著很多方面的考量,而“才”肯定不是皇子是否能即位當皇上的唯一因素。如果歷代皇帝真的只憑才學讓皇子即位,那豈不是要舉辦一場在皇子們之間的科舉了?除了能文能武外,如果是賢明的皇帝,肯定要考慮即位的皇子究竟適不適合當皇帝、會不會將家國引向衰落、他能不能治理好國家的各種問題。其中有時候還摻雜著各種複雜的黨派爭端,為了恰到好處地解決這些問題,皇帝總會從各方面考慮很多,繼承人自然不是隨便決定來的。
-
14 # 醉美木瀆
帝國繼承人選拔機制的確立,除了要考慮這種機制所能帶來收益也要考慮這種機制所能帶來的風險,也就是核算這種機制所能給帝國帶來的風險。
不管是中國封建社會還是歐洲皇室,他們都統一選擇了看似浪費皇室智力,導致昏庸君主輩出的嫡長子繼承製。
今日的歐洲皇室則把這種制度發揮到了極致,以現在英國皇室為例,皇位繼承順序都排到了幾百位,誰來繼承王位,根本不由現任君主決定,就是按照次序一個一個的往下傳。
其中原因就是“唯才是舉”雖然可能選拔出更優秀的接班人,擴大帝國收益,但是風險太大,首先是才得標準不明確,漢初“商山四皓”在規勸呂后的時候曾經說過“愛其母則抱其子。”就是說愛一個女人就會連帶著喜歡她的兒子,對這個兒子越看越喜歡,越喜歡越覺得他“類己”,覺得孩子像自己一樣有能力,就自然想立他當接班人。實際上這個兒子能力怎麼樣反而看不準了。
其次,給兒子平等的繼承權,在兒子中匯入競爭機制,雖然可以鍛鍊繼承人但是也往往導致兄弟相殘,甚至帝國衰落分裂。曹操在立曹丕與曹植中間搖擺不定,導致曹丕繼位後,對近支宗室很不信任,要求極為苛刻,直接導致了曹氏宗親勢力迅速衰落,皇權失去重要依託,以至於後來竟然被司馬家篡位。李世民在立李承乾為太子後,又心向魏王李泰,導致太子,魏王勢同水火,兩人都被廢黜,後來又想過立吳王李恪,導致唐高宗李治繼位後,很快就以謀反的罪名除掉了李恪。元朝則完全沒有嫡長子繼承這麼一說,結果導致元朝皇位更迭頻繁,皇族之間簡直就是大亂鬥。而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的政權則一般傳承比較穩定,比如說明朝,除了明成祖朱棣一朝,其他十五帝傳承都很有序,包括明武宗,明熹宗兩位皇帝無後,傳承一樣有序,有效避免了皇族內耗。
-
15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提問者所謂的“唯才是舉”乍一看的確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似乎這樣選立皇太子完全可以避免庸君、昏君的出現。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這個所謂“才”,如何定義,其界限是十分模糊的。究竟什麼樣的皇子才叫有“才”?根本無從定義!皇帝覺得有才算“才”、還是群臣覺得有才算“才”,亦或是百姓覺得有才才算“才”?如此一來,理論上皇帝所有的兒子都具備成為儲君的資格,非但不能選出真正的“才”,反而會加重儲位爭奪的血腥程度!清聖祖玄燁晚年的所有“九子奪嫡”便是最好的例證,皇太子胤礽剛剛被廢,皇子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究竟胤祉算才、胤禩算才還是清世宗胤禛算才?根本無法量化。到頭來只能是禍起蕭牆、亂成一鍋粥!清聖祖的結局算好的,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鮮見,兒子弒君殺父篡位者也是事實存在的!提問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見想法非常“單純”,您能想到的,歷史上那些高智商、高情商的皇帝會想不到?明太祖朱元璋還會傾盡畢生精力去完善“嫡長子繼承製”?提問者比明太祖睿智還是比清聖祖聰明?
提問者的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正是因為“唯才是舉”無法做到合理、具體量化,而且還可能引發激烈的儲位之爭,甚至導致兄弟鬩牆的局面,最終被歷代王朝所拋棄。取而代之的便是“嫡長子繼承製”,這種制度以皇子的出身為依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長幼有序。雖然可能會出現庸君、甚至昏君,但是因為名分早定,使得其他皇子根本沒有爭儲的資格,從而成功避免了兄弟鬩牆的出現。同時,皇帝還擁有廢黜皇太子的權力,如果某位皇太子真的不行、或者不中皇帝的意,雖然會引發一些政局動盪,但是皇帝並不是不能換掉皇太子。而這,也從最低程度上避免了昏君的出現。當然,因為皇帝本身昏庸而引發的廢嫡立庶、廢長立幼也是事實存在的,但是總體而言,這種制度利大於弊。
為什麼說利大於弊呢?中國古代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導的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性質決定了它不需要皇帝“太有作為”!除了開國之君,歷代王朝的守成之君往往以“不折騰”為最佳選擇。“太有作為”的皇帝或許會讓國家走向一度地強盛,但往往也是這個王朝走下坡路的開始,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上太多太多!漢武帝劉徹將文景之治的家底敗了個精光;隋煬帝楊廣把開皇盛世的隋王朝直接敗亡了;唐玄宗李隆基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到頭來又如何?唐王朝亡國的開端便是唐玄宗!清高宗弘曆就更加不用說了,即位時老爹清世宗胤禛留給他一個充盈的國庫。可他給兒子清仁宗顒琰留下的是什麼?所謂“乾隆盛世”之下的一副爛攤子!
小農經濟經不起長期、大規模地“折騰”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守成之君更加需要“庸”“穩”之人,而不是“太有作為”的皇帝。而明立皇太子恰恰就有這方面的作用,在皇帝老爹和一種兄弟的環伺之下,即便原本鋒芒畢露的皇太子,經過長時間的等待也會變得“老成、穩重”,變得鋒芒內斂,這樣的人繼承皇位,雖然很難有大的作為,但是卻不會敗光家底!清宣宗旻寧最終選擇清文宗奕詝而不是恭忠親王奕訢,實際上就有這樣的考慮。鋒芒畢露的奕訢或許可能開創更好的局面,但同時也很有可能敗光清王朝所剩不多的家底,不是嗎?話說回來,奕訢雖然後來主導了洋務運動,但實際上也不過就是為清王朝多續了幾年命而已,並沒有起到什麼建設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以小農經濟為主導的封建王朝時期,穩定是第一位的,並不需要皇帝有什麼太大作為。所謂“唯才是舉”並不是最佳選擇,相反固定化、職權明確的制度更加是個小農經濟。而“嫡長子繼承製”更利於培養“看成、穩重”的守成之君,雖然會出現庸君、昏君,但總體上還是利大於弊。所謂“唯才是舉”表面上看起來是“先進”的制度,但很可能會導致代代兄弟鬩牆、政局動盪,得不償失。
-
16 # 雨夜讀史
“唯才是舉”看起來十分完美。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不如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制度。主要原因有:
1.缺乏明確標準衡量“才”
首先才華有很多種。有的人擅長軍事,比如漢武帝、李世民、朱棣等。有的人擅長詩詞,比如南唐後主李煜。有的人擅長畫畫和書法,比如宋徽宗。還有的人擅長木工活,比如明熹宗。
上述這些皇帝都十分有才華。但是不是每一位有才華的人都是合格的皇帝,比如南唐後主和宋徽宗這兩位才華橫溢的人,就是蹩腳的皇帝,最後導致國破家亡。
2.是否有才是由皇帝判定,本身帶有很大主觀性
是否有才華是由皇帝去衡量,完全是由皇帝的個人喜好決定,不一定公平公正。
比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他的太子劉據完全不像他,劉據寬仁,經常平反漢武帝制造的冤案。
由於劉據執政理念與漢武帝不同,漢武帝執法嚴峻,喜歡任用酷吏,劉據則性格寬仁,不願意多殺人。本來劉據絕對是漢武帝最好的接班人,可是漢武帝不喜歡劉據。
劉據由於被小人構陷,他為了自保迫不得已殺了小人江充,然後被迫起兵與漢武帝的軍隊大戰,最後兵敗自殺。
還有唐高宗與武則天所生的兩位太子李弘和李賢,兩人都很聰明,特別是李弘,從小就孝順寬厚,深得李治的喜愛,由於年長後與武則天爭權,李弘年僅23歲時就死了,死因成疑。
李弘死後,李賢被立為太子。李賢才思敏捷,由於李治身體不好,李賢多次監國,處理朝政,他的執政能力得到大臣們的認可。如此英明神武的太子,是武則天奪權路上的絆腳石,於是武則天以謀反罪廢李賢為庶人,後來還逼其自殺。最後平庸的李顯被立為太子。
三位才華橫溢的太子,因為不得皇帝或者母后的歡心而無緣皇位,可見決定太子地位的還是皇帝的個人喜好。
3.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會偽裝自己去迎合皇帝
如果以“唯才是舉”的標準去選拔太子,會造成更大的動盪。因為嫡長子雖然不完美,但是這個標準固定,相對來說爭奪會少些。
而以“唯才是舉”的標準選太子,會使許多有野心的皇子偽裝自己,欺瞞皇帝。
比如咸豐帝奕詝是道光帝的皇四子,他能力平庸,皇六子奕訢則文武全才。
道光帝本來傾向於立奕訢為儲君。但是奕詝在老師杜受田的指導下,偽裝自己,將自己裝扮成仁孝的孩子,最終騙取道光帝的信任,被立為儲君。
奕詝的偽裝伎倆如下:有一天道光和各位皇子打獵,文武全才的奕訢收穫滿滿,而奕詝卻一頭獵物都沒抓到,道光帝覺得奇怪就問奕詝,奕詝早就受到杜受田的指點,他回答說:“現在是春天,正是鳥獸們繁殖的季節,我不忍心傷害它們。”道光聽了對奕詝非常讚許。
道光帝晚年身體不好,於是召來奕詝和奕訢問話。奕訢知道這是表現自己才華的時候,於是侃侃而談,大談自己以後的治國之道,他的演講十分精彩。
再看奕詝是什麼表現呢?他跪在地上,啥也沒說,只是痛哭流涕,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
奕詝的表現徹底打動了道光帝,他認為奕詝雖然能力平庸,但是仁孝,更適合做皇帝。於是道光帝決定立奕詝為儲君。
後來的大清在奕詝的治理下山河日下,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大清在平定太平天國後也奄奄一息。如果道光帝泉下有知,他知道奕詝的所謂仁孝不過是偽裝,估計他會抽自己一個耳光,為什麼不立文武雙全的奕訢!
由此可見,“唯才是舉”看起來好像很公平,其實它的標準很難統一,而且就算是真正有才華的人,比如李弘、李賢、奕訢等人,最後也不一定能得到皇位,因此“唯才是舉”會造成更大的動盪,會使更多的皇子加入到爭權奪利的陣營中。
相比較而言,“唯才是舉”還不如嫡長子制度,所以嫡長子制度能延續幾千年,是有其合理性的,儘管它並不公平。
回覆列表
因為誰有才誰無才,本來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很難像學生考試一樣有一個統一的參照和對比。
各個皇子為了顯示自己“有才”,必然建立自己的幕僚團隊為自己出謀劃策,這就為朝廷的黨爭埋下禍根。比如曹丕和曹植兩個集團。
嫡長子繼承雖然肯定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卻是最能維護國家和朝政穩定和團結的方案。此外,由於文官制度的成熟,就算皇帝不太聖明,大臣們也能輔佐他,不致於造成大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