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野史著作郎

    據統計,2007年中國張姓人口已突破8700萬,在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三,是實足的大姓。歷史上的張姓人口亦十分龐大,宋朝時,張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十四位,事實上它卻是宋朝人口中的第三大姓氏,人口總數在490萬左右。到明朝時,張姓人口更是達到了560萬,位居第二大姓氏人口。

    張姓在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張良、張角、張飛、張道陵、張三丰、張獻忠、張之洞、張學良等數不勝數,但十分有趣的是,張姓卻沒誕生過皇帝,這又是為什麼呢?

    野史君要宣告的是,歷史上,無論那一姓做過皇帝,都帶有歷史的偶然性,並不能以此證明尊卑、強弱。至於張姓為何沒做過皇帝,這也是歷史的偶然,並沒有必然性,只是,野史君覺得這個提問頗為有趣,不妨我們閒聊一番,權當一樂。

    歷史上為何沒有張姓皇帝?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歷史上哪些張姓名人與皇位擦肩而過?我們不妨擷取幾個大時代來看一下。

    其一、秦末漢初

    這一時代有沒有張姓人有望成為皇帝呢?野史君認為,張良便有此潛力。

    張良,字子房,出身貴族,乃戰國時南韓後裔。他的祖輩、父輩曾任南韓五代宰相。南韓滅亡後,張良則立志要推翻秦朝統治,光復南韓大業。他甚至重金收買殺手刺殺秦始皇,雖然事情失敗,但張良之名傳遍天下。

    (張良劇照)

    秦末農民起義,張良便拉起一支百餘人的隊伍反秦,但他自知勢力單薄,難成大事,最終機緣巧合下投奔了劉邦。

    張良最初以恢復南韓為己任,後來眼看復國無望,遂全心全意的輔佐劉邦。張良精通文韜武略,堪稱“漢初第一謀士”,他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乃當世翹楚。

    就連劉邦都不得不承認,“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張良對劉邦帝業的重要性。只是,張良之志不在帝業,而在宰輔,所以在天下紛爭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輔佐劉邦,而非走上帝王之路。

    (劉邦劇照)

    張子房有勇有謀,又能審時度勢,並非沒有帝王之才,卻無帝王之志。

    其二,漢末風雲。

    東漢末年,張角創立太平教,廣收信徒。漢末,朝政腐敗不堪,公元184年,張角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組織大量教徒進行起義,史稱“黃巾軍起義”。

    張角自認“天公將軍”,向腐敗的漢王朝發起猛烈一擊。黃巾軍起義是宗教色彩濃厚的一場起義,歷史證明,在中國政教合一的政體只能維持一時,但並不能長久。

    (張角形象)

    張角領導的黃巾軍起義雖然聲勢浩大,為漢帝國敲響喪鐘,但隨著張角的去世,起義很快被鎮壓下去。張角有爭奪天下之志,但終究卻成了歷史的陪襯,他之後曹操、孫堅、劉備順勢而起,開始了對天下的爭奪。

    其三,兩宋風雲。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宋朝的遺老遺少逃過長江,擁立康王趙構建立南宋小朝廷。當時的金人並沒有滅宋的打算,也並不打算直接統治佔領的宋地。於是,宋人扶持北宋宰相張邦昌建立了大楚國,由張邦昌做皇帝。

    (張邦昌像)

    實際上,張邦昌只是個傀儡皇帝,大楚也是個傀儡政權,並非獨立的國家。而張邦昌本人也不願做這個皇帝,當初金人要立他為帝,他便稱病。後來金人以屠城為要挾,張邦昌無奈之下才做了“偽楚”皇帝。

    張邦昌雖做了皇帝,但他從不以皇帝自稱。後來,金軍撤退張邦昌則立刻去了“皇帝”稱號,將土地和皇位一起交給了趙構。

    張邦昌做皇帝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雖無稱帝之心,卻有稱帝之實,最終因此引來殺身之禍。

    其四,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群雄並起。其中最有實力的有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我們都知道,後來奪得天下,做上皇位的是朱元璋,其實,張士誠也曾有實力逐鹿皇位。

    張士誠出身窮苦,祖輩時代以販鹽為業。元朝末年,鹽稅沉重,張士誠不堪重負,與兄弟張士德、張士信組織浙江一帶鹽民起義,反抗元朝統治。

    (張士誠劇照)

    張士誠的起義軍發展很快,迅速佔領了南至浙江,北至山東,西至安徽,東至大海的廣大地區。1354年,雄心勃勃的張士誠佔據高郵城,在眾起義軍中率先稱王,自稱“誠王”,建國號“大周”,年號“天佑”,做起了土皇帝。

    這是張士誠一大失誤,他不懂得樹大招風。很快,元朝出動一百萬大軍包圍高郵城,討伐張士誠。後來,雖然張士誠熬過了這一關,但也元氣大傷,代價慘重。此後,張士誠學聰明瞭,他假意臣服元朝,元朝加封他為“太尉”,實際上仍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

    (朱元璋劇照)

    公元1363年,張士誠再次稱王,號稱“吳王”,可見,張士誠野心之大。不過,比起朱元璋,張士誠缺乏戰略眼光,只能做亂世梟雄,註定不是朱元璋的對手。

    最終,張士誠在與朱元璋的較量中失敗被俘,張士誠自縊而亡,無緣皇帝之位。

    此類例子還有很多,在此野史君不能一一列舉。像明末的張獻忠亦曾建立政權,民國之初的張作霖也曾是東北的土皇帝,不過這些人都因種種原因止步在稱帝的路上。

    張姓沒有出過皇帝,但這並沒有遺憾可要,自古以來各姓之間相互融合,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2 # 安定郡小書生

    歷史上其實姓張的皇帝是存在的,不過其建立的政權短暫或者僅割據一方,對歷史的程序沒有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甚至連一個浪花都沒有掀起就消失了,所以很少被世人所知。

    那麼,歷史上但是過了那些張姓皇帝呢?

    ①河西張氏的前涼政權

    公元301年涼州人張軌被封晉朝為涼州刺史,後封爵西平公;公元314年,張寔襲爵位,西晉滅亡後繼續使用晉愍帝的建興年號,最後改元永元成為獨立政權;公元345年張駿稱涼王,定都姑臧,定國號為“涼”,史稱“前涼”;公元354年前涼威王張祚稱帝,改元“和平”,對前面的君主進行追封,分別是:曾祖父張軌為武王,祖父張寔為昭王,從祖張茂為成王,父親張駿為文王,弟弟張重華為明王。

    此外,前涼還有幾位君主都在位時間比較短。

    ②張琚建昌政權

    馮翊大族張琚於352年正月在宜秋自稱秦王,設定百官,年號建昌;不久被前秦苻健斬殺,政權僅存在五個月。

    ④敦煌人張孟明政權

    敦煌人張孟明於461年被被高車王阿伏至羅立為高昌王,後被高昌王國的人民所殺。

    ⑤張承奉政權

    朱溫建立了後梁王朝之後,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割據自立,自號白衣天子、金山國聖文神武帝。史稱西漢金山國,後更名為西漢敦煌國,張承奉由西漢金山國白衣天子改稱敦煌國天王,公元914年金山國滅亡。

    ⑥偽楚政權

    靖康之變後,北宋二帝被金人擄掠北上,為了扶持一位漢人皇帝充當代理人,張邦昌在金人的扶持下建立政權,史稱偽楚,不久就被取消。

    ⑦大周張士誠政權

    元朝末年,張士誠與弟士德、士信率鹽丁起兵,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地,次年在高郵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後被朱元璋俘至金陵自縊而死。

  • 3 # 戴老師講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趣,眾所周知,在中國有許多姓氏,其中張姓屬於數一數二的大姓,出過許多了不得的歷史人物,但是有人總覺得張姓沒有出過天子,還是很遺憾啊。

    然而如果對天子或者說皇帝的要求並不是大一統的國家政權,那麼張姓天子還是有那麼一丟丟的。上面說了,對國家的要求並不是大一統的,那麼必然是分裂割據的那種國家政權,這種政權只有可能存在於中國歷史上那幾個突出的大分裂的亂世。

    我們從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之後開始算起,之後的第一個大分裂的亂世無疑應該是南北朝時期: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歸晉之後,由於西晉統治者錯誤的分封政策以及繼任者能力低下,最後造就了著名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西晉在連續的衝擊下,很快就滅亡了,之後的晉室皇族與世家大族一同逃亡南方,而北方則在這一時期湧現了大量的割據政權——這很好理解,畢竟西晉這個中央政府已經崩潰了。

    曾經的西晉涼州刺史張軌,因為死守涼州有功,在東晉建立後,遙封爵西平公,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家人對著遙遠的晉室感情慢慢單薄了之後先是自稱涼王 之後再稱帝 完成了從臣子變成皇帝的“逆襲”,只不過領土範圍一直保持在涼州地界。屬於一個標準的割據政權。

    中國歷史上自秦以後,第二個如同南北朝一般的大分裂的亂世,便是唐亡之後的五十年,也就是傳說中的五代十國的那段歷史了。

    朱溫篡唐之後,大唐正式滅亡,於是各路節度使紛紛自立,稱帝稱王,好不熱鬧,這期間,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毫不猶豫的割據自立,成為了另一號張姓天子。同樣,這個節度使所管的地帶也是一個偏遠地區,範圍和影響都十分有限。也是一個標準的割據政權。

    那麼 下一個亂世是什麼時代呢?當然是大宋靖康年間之後的那段歷史了,靖康之變後,金人準備回老家消化遼人的遺產,為了穩定已經被攻克的北方,於是金人扶持一位投降過來的原北宋官員張邦昌建立政權,暫替金人管理和壓榨北地的百姓,這屬於一個張姓傀儡皇帝。

    當然了,尋常的朝代更替之間也曾經有過許多張姓天子——比如元末雙雄之一的張士誠、明末流民領袖之一的張獻忠 都是張姓天子當中的佼佼者。

  • 4 # 秉燭讀春秋

    首先宣告一下我不姓張,我免貴姓孟,但姓張的親們不要像我一樣說免貴姓張,因為“張”姓是最高貴的姓,沒必要謙恭。為何有此一說呢?

    相傳張姓的始祖叫張揮,號天祿,是開創華夏民族黃帝的孫子,據說張揮是古代重要兵器——弓箭的發明者。這是一個開創性的發明,黃帝封他為弓正,也稱“弓長”(弓箭的長官),依據弓長意思賜姓為“張”,黃帝的孫子本來就尊貴,所以張姓不必說免貴姓張。

    還有一種說法是,老天爺(或稱玉皇大帝、昊天上帝)也姓張,據說叫張百忍,他是極為尊貴的大道聖尊,是眾神佛之領袖,管理天地萬物。

    簡單的說,老天爺在天界的地位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察七十二地。除了不管空氣之外,他掌管著神、仙、佛、聖、人、妖、魔的一切事,權力無邊。

    我們老百姓常說,大,大不過老天爺,指的就是上面這些事兒。老天爺姓張,本來就尊貴,所以無需客氣。

    據統計,張姓在中國姓氏名中排名第3位,共有9000萬人,名副其實的大姓,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張姓家族人員眾多,但歷史上沒有一個皇帝姓張。不信?

    咱們從頭捋一捋: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他姓趙,叫趙政;接下來是漢朝,西漢和東漢的皇帝都姓劉;三國魏、蜀、吳分別是曹、劉、孫;西晉和東晉的皇帝都姓司馬;南北朝沒有張姓皇帝;隋朝皇帝姓楊;唐朝的皇帝姓李;五代十國沒有姓張的皇帝;宋朝皇帝姓趙;元朝外族;明朝皇帝姓朱,清朝皇帝是外族,姓愛新覺羅。

    還真沒有,歷史上為何沒有姓張的皇帝呢?

    據說和姜子牙有關,在封神的時候,姜子牙本來把玉皇大帝的位子留給了自己,可千算萬算卻被張有仁鑽了空子。

    原來張友仁一直惦記著玉皇大帝這個位置,於是就不斷的追問姜子牙這位置是誰的?姜子牙裝作聽不見,始終不理他。但是張友仁很執著,跟在他的屁股後不停問:“玉皇大帝位子是誰的?”

    姜子牙不勝其煩,忍不住說道:“別再問了,有人去坐”。

    張友仁一聽,急忙坐到了玉皇大帝的位子上。姜子牙很奇怪讓他下來,他說,我就是“有仁”,您不說“有仁”去做嗎?

    姜子牙知道讓人鑽了空子,叫苦不迭,當著眾神的面總不能說話不算數吧?“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

    姜子牙吃了啞巴虧,對張有仁惡狠狠地說:“張家的福分都讓你佔盡了,往後你的後代再沒有“九五至尊”的機會了”。

    從此以後,張姓最大官職也沒超過王和侯爵,比如西漢的張耳是趙王,張良如此牛人,也不過是留侯而已,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領袖張角想做皇帝,最後不是被曹操和劉備給滅了。

    張飛,張遼再牛逼,也不過是劉備,曹操手下的一員大將。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知親們知道哪些?

  • 5 # 跪射俑

    歷史上,張姓雖然沒有出現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君主還是有的!

    北宋末年的張邦昌做過幾天的皇帝。他在金兵圍開封時,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委曲求全。靖康之難後,被金國強立為『偽楚』皇帝,歷時一月。金撤兵後,還政於趙構,後被賜死。和李自成一起造反的張獻忠,在四川成都做了『大西國』的皇帝,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大周國皇帝張士誠。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在高郵建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元末有句話說到: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

    公元301年,涼州人張軌被封晉朝為涼州刺史,公元313年,封爵西平公。公元314年,張軌死後張寔繼承了他的爵位,西晉滅亡後,張寔仍然使用晉愍帝的建興年號,但是在公元320年,張茂改元永元,實際上成為獨立政權。公元345年,張駿稱涼王,定都姑臧,定國號為“涼”,史稱“前涼”,公元354年,前涼威王張祚稱帝,改元“和平”,追尊曾祖父張軌為武王,祖父張寔為昭王,從祖張茂為成王,父親張駿為文王,弟弟張重華為明王。立妻子辛氏為皇后,兒子張泰和為太子。

    西漢金山國皇帝張承奉,南漢時張遇賢自稱中天八國王,北宋時張餘,張海分別稱王,北宋末年偽大楚帝張邦昌,明朝時割據粵閩的張璉皇帝,張惟元,張普徽分別稱王,明末,大西皇帝張獻忠。實際歷史上,張姓雖然沒有出現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君主還是有的!

  • 6 # 歷史寶藏

    提到張姓這個古今大姓,確實在古代沒有出過知名的皇帝。

    但是這毫不影響張姓能夠在歷史很長時間內排名姓氏人口數量前三的重要地位。

    比起王姓和李姓這些古代的王朝顯姓,張姓確實夠低調的,但是竟然也能成為一個顯姓,真的是很神奇。

    且不說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姓張,所以張姓之人介紹自己時候不用說“免貴姓張”這個說法。

    古代張姓確實有不少是國之棟樑。清代的張廷玉,數朝元老,為官恭謹,最後得以配享太廟,和清代的列祖列宗以及先賢聖人一起接受後代皇帝的祭拜,不得不說是很好的輔國之材。明朝的張居正,我們都知道這個大名,張居正改革明朝的時弊,銳意改革,祖宗不足法,天變不足畏,最終讓大明的緊張財政得以緩解,也是萬曆三大徵的基礎,成為明後期一時曇花一現之盛景。宋代的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震撼人心。大唐的開元名相張九齡,是為大唐之賢相。三國時期與劉備結拜的張飛,這員猛將對蜀漢建立立下汗馬功勞。西漢時協助劉邦奪取天下的張良,位列“漢初三傑”之一,能夠決勝千里之外,用兵如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一般都會得什麼病以及所表現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