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乃從容

    二戰之前內耗嚴重,大批優秀將領被清洗。而德國最初進攻蘇聯時,蘇方並未準備好應戰,武器裝備也不能和德國相比。面對德國閃電戰——這一嶄新戰法一時難以適應!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表現一般,不能有效向德軍反擊,缺少重型坦克的掩護,士兵就像被驅趕上屠宰場的羔羊。指揮官也水平低下,無法與德軍將領相比。空軍也基本算癱瘓了,不能有效進攻德軍地面部隊,以保護己方士兵。

  • 2 # 心有陽光贏天下

    主要是在戰略上對敵麻痺,尤其是對德國是否侵佔蘇聯存在僥倖和幻想,戰術上沒有足夠的重視敵人,尤其是德國的閃擊戰給蘇聯以重創

  • 3 # 靜夜史

    很簡單,因為它面對的是一個無論武器裝備還是軍事素養都世界一流的軍隊。

    雖然當時的蘇聯經濟水平已經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但是相比德國還是差了太多太多。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德國在擴張軍備時,蘇聯在大清洗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樣看來,蘇聯完全就是在和德國往反方向跑。

    憑藉斯達林的認識,不可能不知道德國的威脅所在,在二戰前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斯達林能預感到蘇聯和全世界的帝國主義,包括德國,終究會有一戰。所以,他不得不做好準備。

    但是蘇聯的準備讓人大跌眼鏡,在強軍強國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清洗,幾年時間就將蘇聯高層的元帥將軍幾乎掃蕩一空,蘇聯高層幾乎被換血,換來的是斯達林權力的大大加強。

    大清洗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蘇聯在面對德國的閃擊戰時,只能由朱可夫初戰,而朱可夫的指揮水平一向被世界軍事界所詬病,那是用數倍於敵人的火力裝備、犧牲掉數倍於敵人計程車兵才能換來的慘重勝利。

    所以蘇聯在整個二戰期間,傷亡都極其慘重。

    而德國,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開始有步驟、有計劃地突破凡爾賽體系的制約,恢復德國的軍事能力。一戰讓德國雖然損失了八分之一的領土,但是主要技術人員都在,依靠美國的貸款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希特勒利用德國的優勢不斷開始吞併周邊國家,利用西方的綏靖政策搶佔蘇臺德地區,在歐洲急劇膨脹。

    所以兩相對比,蘇聯損失慘重是意料之中的事!

    2、希特勒的陰謀讓斯達林損失慘重

    從一開始《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就是一個套,這個套,是希特勒下給斯達林的。

    而作為對領土有著天然慾望的國家領導人,斯達林輕易上鉤。

    為什麼這麼說?

    二戰開始,德國閃擊波蘭,蘇聯隨即出兵,佔據了波蘭東部,這些是一戰時期沙俄丟失的領土,看似合情合理,但是卻讓蘇聯掉入一個天大的陷阱。

    此時的希特勒,在滅亡波蘭後,將槍口指向西歐,用一個多月時間將西歐第一強國法國消滅,對英國形成了高壓威脅,消除了自己的後顧之憂。

    而此時的蘇聯在幹什麼呢?一方面,根據蘇德協定的內容,蘇聯一直在向德國出口礦砂、煤炭等戰爭必需的物資,另一方面,為了鞏固新的國土,蘇聯將軍事陣地大規模西移,將主要的軍事裝備調往西線,也就是如今的波蘭境內。

    此時的蘇聯,和德軍只有一線之隔。

    也就是說,蘇聯的軍隊,暴露於德軍的炮口之下。

    1941年6月21日晚,蘇聯最後一車戰備物資運往德國,隨即德軍下達了凌晨攻擊蘇聯的總動員令,22日,德軍全軍出動,蘇聯軍隊在一開戰便陷入德軍閃擊戰的打擊範圍,損失慘重,一潰千里。

    大意才是蘇聯損失慘重的最終因素,其次才是國無將才!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4 # 探測衛星A

    受教育程度低,導致命令脫離實際,指揮簡單粗暴不計後果;兵將訓練差,導致死亡奇高;戰爭初期連續的失敗更是打擊戰鬥意志、使有經驗的官兵及裝備大量重複損失。特定時期,使用人海戰術是不得不而為之,是應該肯定的,但有時的人海戰術註定是失敗的基本沒有意義、只能是漠視生命。

  • 5 # 中學地理楊老師

    二戰中蘇聯軍民損失十分嚴重,據統計,蘇軍傷亡人數接近3000萬人,另外還有近2000萬平民傷亡。有一種說法,蘇聯在二戰結束時,幾乎找不到一個家庭在戰爭中沒有損失人口。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很多家庭在戰爭中全部死亡。

    蘇聯之所以遭受了如此大的損失,原因有很多。

    首先,戰爭爆發前,蘇聯方面最高領導的錯誤判斷和指揮確實很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在蘇德戰爭爆發前的大半年裡,蘇聯透過各方面的情報收集,都顯示出德國很有可能將會調轉槍頭向蘇聯發起進攻。但是蘇聯高層領導盲目自信,覺得蘇聯軍力強大,堅持認為德國不會在解決英國之前惹自己,陷入兩線作戰。以至於在德國即將進攻蘇聯之前的頭一個晚上,蘇聯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準備戰鬥,致使在戰爭爆發初期,陷入了完全的被動,大量的坦克和飛機還沒有來得及啟用就報廢在倉庫和機場上。大量的軍隊還不知道敵人在什麼方向,就已經被包圍或者消滅,釀成了嚴重的損失,斯大林為首的最高領導的錯誤判斷對此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其次,德軍蓄謀已久,在蘇德戰爭前經過了長期的準備。

    在解決法國之後,1940年6月22日,德國就已經開始研究對蘇的作戰計劃,到1941年6月22日時,德國已經準備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從西線輪換了絕大多數的經驗豐富的指戰員,籌集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夥同了大量的盟國和僕從國軍隊,秘密的集結到了蘇德邊境線上。

    同時,德國在戰前的煙霧彈放的也確實成功,大量的在軍隊裡配置英文翻譯,不斷的空襲不列顛群島,故意對外宣稱,向蘇德邊境調兵,進攻蘇聯的架勢是做給英國看的,德軍隨時都要進攻英國本土。同時對蘇聯大量的出口先進的技術,關係搞得特別融洽。這一列的工作把蘇聯高層迷惑的暈頭轉向,完全不知道德軍到底想幹嘛。

    因而在蘇德戰爭爆發的初期,德軍蓄謀已久的突然打擊,給蘇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蘇德戰爭初期,蘇聯領導多次下達自殺式的反擊,造成重大損失。

    在蘇德戰爭剛剛爆發的最初幾個月,對敵情完全摸不清方向的蘇聯,面對著節節潰敗的局面,高層領導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組織防禦,還幻想著立刻發起反攻,試圖馬上把德國軍隊趕出蘇聯。因而多次下達了讓即將被包圍的蘇軍停止撤退,立刻反攻的命令。很多可以撤出包圍圈的蘇軍最終被徹底包圍和殲滅。很多原本應該放棄的城市,無畏的抵抗,最後城市也沒有守住,軍隊還損失慘重。致使本來就非常嚴重的形勢更加惡化,要不是蘇聯冬季的冰天雪地,以及蘇聯過於豐富的人力資源,不敢想象1941年的冬天,蘇聯能否守住莫斯科。

    在莫斯科戰役取得勝利後,蘇聯領導層又一次盲目樂觀和自信,認為德軍已經不行了,蘇軍可以開始反攻了。所以錯誤的下達了反攻的命令,致使好不容易取得的一點優勢迅速丟失,不僅反攻失敗,而且損失慘重。很快,1942年的夏季,德軍再次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而面對著德軍的進攻,斯大林又一次不甘示弱,發起了攻勢,結果在哈爾科夫損失慘重,又一次葬送了20多萬蘇軍。

    最後,在蘇的戰爭後期的反攻中,蘇軍可以說為了擴張自己的地盤,過快的推進,損失肯定是必然的。

    在蘇德戰爭後期,蘇軍雖然取得了主動權,但是德國軍隊畢竟也不是吃素的,雖然兵力有限,但是主動防禦還是綽綽有餘的。然後蘇軍在戰爭後期的反攻之中,可以說幾乎沒有那一場戰爭不是以多打少,也幾乎沒有那一場戰役考慮了官兵們的生命。雖然戰爭中損失是不可避免的,傷亡也在所難免,但是蘇軍在後期的反攻中,推進的過急過快,已經明顯從收復國土變成了攻城略地,搶佔地盤了。

    整個蘇德戰爭中,德軍傷亡1100多萬(包括失蹤與俘虜),而蘇聯則傷亡近3000萬人,可以看出,蘇軍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這勝利是建立在怎樣的代價上,也顯而易見。

  • 6 # 拒馬河畔劉保勳

    蘇軍傷亡慘重與大清洗有直接關係。

    拿元帥舉例,5個元帥,清洗了3個,剩下兩個分別是布瓊尼和伏羅希洛夫,為什麼留這兩個呢?因為他們太弱了,對斯大林沒威脅,比如布瓊尼,讓他自己拿馬刀上陣去打,絕對沒問題,但要是指揮,那還真不敢恭維。

    所以,傷亡大的第一個原因。

    軍官素質的總體下滑以及決策層的失誤

    1941年的基輔戰役,66萬蘇軍在基輔被圍,而指揮這60餘萬蘇軍的指揮官,起先只是一個小官,後來德軍攻破基輔時,僅指揮官帶著幾千名蘇軍突圍,其餘大部分被俘,所以在衛國戰爭前期,大量低階軍官被調整,越級指揮。

    另一個,因為長時間沒有過大的戰爭,兵員總體質量的下滑。

    1940年的蘇芬戰爭,到最後關頭,蘇聯出動了將近100萬兵力才贏得勝利,要知道,芬蘭才只有200萬人。戰後莫洛托夫說,我們贏得的土地,還不夠埋葬我們的戰士。

    這也就是為什麼,衛國戰爭開始前15天,蘇軍傷亡200萬的原因。

  • 7 # 紅色手電筒

    二戰中,蘇聯損失人口2700萬人,其中蘇軍陣亡900萬人,而蘇軍擊斃德軍約300萬人。這一場蘇聯取得了巨大勝利的戰爭,蘇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蘇聯面對的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為精銳的陸軍,儘管德軍的戰略指導十分糟糕,但是戰術水平確實遠遠超過蘇軍,儘管蘇軍在戰爭中用鮮血慢慢縮短了與德軍的戰術差距,但是蘇軍的戰術水平還是比德軍要差。

    對於德軍來說,戰爭爆發時的500萬德軍,基本上都參加過法國戰爭,由於傷亡極小,大量的老兵保留下來,同時經過戰爭的鍛鍊,德軍裝甲部隊和空軍的配合已經十分默契,對於新型作戰方式已經十分熟悉。就算沒有參加過實戰的新兵也經受十分正規的軍事訓練,軍事素質遠遠超過蘇軍。

    而對於蘇軍來說,本來蘇軍就是處在大規模的擴編中,蘇軍在內戰結束以後只保留了50萬人左右,要一下子擴充到500萬人,本身就是十分困難的,德軍在10萬國防軍時期,已經為後來擴軍備戰打好了基礎,但是後來德國重建國防軍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主要是缺乏合格的軍官和軍士。

    這個問題在蘇軍方面更為明顯,蘇軍一方面有大清洗的影響,有大約4萬軍官被清洗掉了,特別是高階將領。另一方面軍隊擴編的時候,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新的軍官和士兵還不能很快的適應新的職務,自身的能力還不能勝任新的崗位,這種情況下,如果真的爆發戰爭的時候,這樣的軍隊指揮不靈,很容易被敵人包了餃子。

    本身蘇聯老百姓的文化素質就比德國要差,德國開始全民教育的時候,俄國軍隊中還是充滿著文盲,蘇聯政府在幾個五年計劃中,一方面忙著蓋工廠,還有就是忙著掃盲。但是總體來說,蘇聯國民的素質還是不如德國,缺乏文化的軍隊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就會有麻煩。

    蘇軍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正處於大規模換裝,以及擴編,但是新式武器剛剛裝備部隊,但是部隊還沒有熟悉,而老式的,部隊熟悉的裝備又因為配件的停產而狀態不佳,不能馬上投入戰爭。蘇軍換裝的攤子鋪得特別大,各個單位都想給一點,結果是各個單位都沒有辦法做到全面換裝,而老的裝備還得湊活用,蘇軍在爆發戰爭時的20個機械化軍,沒有一個可以全部投入戰鬥的,而且缺乏的裝備非常多。

    衛國戰爭前夕的蘇軍正處於最虛弱的時期,人員正在擴編,各個軍人對於新的崗位還沒有適應,武器裝備老的裝備已經無法使用,而新的裝備數量太少,面對德軍的突然襲擊,自然是招架不住,在戰爭進行中,蘇軍也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逐步的縮小了與德軍的差距,但是由於開戰之初的損失太大了,所以蘇軍的損失還是非常驚人的。

  • 8 # 杜長清

    蘇聯之所以死傷那麼多應該與斯大林在軍隊中開展的肅反有直接的關係。那次運動對於軍隊來說是一次血洗,高階幹部死掉了許多。嚴重影響了指揮體系,據有關資料顯示:希特勒發動戰爭前,前蘇聯在戰爭準備方面也不足,戰爭一開始指揮系統不完善倉促應戰,所以損失慘重。

  • 9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可謂損失慘重。特別是在戰爭初期,德軍的進攻可以說是勢如破竹,那麼冷戰時期世人敬畏的紅色帝國在二戰初期為何打得如此菜呢?分析的原因也無非兩個,這是自身問題,一個是外界問題。

    先說說蘇聯軍隊本身的問題吧,在1936到1938年蘇聯大清洗運動中蘇聯第一批授銜的元帥中五人就有三個人被處決,他們分別是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葉戈羅夫。15名集團軍司令,有13人被處決,85名軍長中57名被處決,159名師長中處決的110。剩下的不是戰戰兢兢就是明哲保身,而新頂替上來計程車官哪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一點的後果在蘇芬戰爭中就凸顯出來。

    而外部問題,那就是德軍太強大。1941年的德國軍隊可謂是作戰經驗豐富,無論是裝甲叢集應用、摩托化步兵、坦克戰術穿插戰術、空中火力打擊等都接受了戰火的考驗,而且又打敗號稱歐洲大陸第一的陸軍強國——法國,將英華人趕回了英倫三島,並在不列顛空戰中掙扎。所以此時的德華人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直到進入11月冬天後天時才轉到蘇聯人手中,才停止了潰敗。

  • 10 # 博文95932591

    我認為原因有兩個。

    1政治:蘇聯內部民族矛盾比較激烈。

    2軍事:斯大林大清洗嚴重削弱了軍隊戰鬥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更新kindle按鈕為什麼是灰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