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飼養桂花魚的池塘水質以中等肥度為好。清瘦水質生長速度慢,病害多發。過肥的水有機物多,耗氧因子多,水質易惡化。中等肥度的水浮游生物含量大,光合作用產氧量多,溶氧豐富;微生物多,往往有益種群佔優勢,抑制病害微生物的繁殖,因而病害少。此外,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不高,適合桂花魚棲息,有安全感。中等肥度的水具體來說用透明度表示,透明度30cm左右為宜,水質清爽油綠色。
② 溶氧是最重要的水質因子,保證池塘水體豐富的溶氧是重要的水質管理內容。桂花魚屬底棲性魚類,且耗氧率高而耐低氧能力弱,飼養桂花魚池塘使用增氧機必不可少,桂花魚飼養塘配備增氧機的標準是葉輪式增氧機0.4-0.5KW/畝。池水溶氧應保持在4.5mg/L以上,最低時段不低於3mg/L,若低於2mg/L就會出現“浮頭”。開機時間一般是午夜前後至次日太陽出來之後,中午10-12時開機1.5-2小時,若是天氣惡劣時應提早開機和延長開機時間。氧氣不但影響魚的呼吸和生命安全,而且影響魚的攝食、消化、吸收和生長髮育,影響到其他水質因子。水中溶氧豐富時,魚攝食量大,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餌料係數低。在氧氣豐富的情況下,許多有害有毒物被氧化。例如,溶氧豐富時,水中硫化氫就不能產生、積累。溶氧豐富時有益的好氧細菌繁殖力強,加速對大分子有機物及有害有毒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質迴圈能力,從而提高魚塘的生產力。
③ 池塘水體有害有毒物的消除和控制 桂花魚飼養密度大、攝食量大排洩物多,尤其在飼養中後期,代謝排洩物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亞硝酸鹽[NO2-1-N]、氨態氮[NH3-N]、甲烷[CH4]、硫化氫[H2S]等有害有毒物,有機耗氧量也大,影響桂花魚的攝食、消化、吸收、生長髮育,降低桂花魚免疫力和抗病力,導致病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引發病害。水質惡化誘發紅嘴突眼病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一、創造良好的養殖生態環境
1、池塘條件
水源、水質、土質以及周圍環境條件都應符合無公害養殖要求。池塘面積、水深:4—8畝,水深2—2.5米,池塘淤泥儘可能少。
2、池塘嚴格清塘消毒
飼養桂花魚關鍵技術之一是池塘嚴格清塘消毒。清塘消毒在培育“開口餌料魚”及桂花魚種過塘前8—10天進行,有條件的提前半個月左右更好,可以在清塘消毒後暴曬池底。清塘消毒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二氯海因、溴氯海因及茶粕等。推薦使用20kg生石灰+清塘淨1袋/畝進行年初徹底清塘。
①生石灰:要求新鮮出爐或者儲存良好的灰塊,幹法清塘,每畝用量125-150公斤。生石灰清塘藥效消失時間7-10天。
②茶粕:茶粕清塘採取帶水清塘,茶粕經粉碎後浸泡6-12小時,然後加水拌勻全池潑灑。茶粕沒有殺菌消毒作用,因而要配合殺菌消毒藥物使用。每畝水面每米水深用茶粕40-45公斤,再配用漂泊粉13.5公斤,或者三氯異氰尿酸2500克,或者二溴海因300克。
二、放養健康優質、規格合適的魚種
1、健康、優質桂花魚苗種的標準:
①非近親繁殖的種苗;當年一熟或二熟的種苗;
②同一批、同一池種苗規格整齊一致;
④體寬,體側斑紋大而明顯,體色光鮮無傷病;
⑤在自然狀態下,群集水下,成群成簇;除了捕食外不游上水面,且很少活動,靜置於水下;靜止時頭稍斜朝下、尾柄彎曲。若將其用盆撈起,開始時活潑竄動,隨即靜止,且不側臥池底;
⑥畸形率少於3%。
2、合適的放養規格
購買規格2.5-3.5cm的桂花魚種最適宜,這種規格的桂花魚種苗可以直接放塘養成或標粗,價格合算,運輸方便且運輸成本低、成活率高。購回2.5-3.5cm規格的桂花魚魚種宜經過培育標粗至10cm左右或40-50g規格後過塘養成。
2.5-3.5cm規格的桂花魚種培育至10-12cm,培育密度6000-8000尾/畝,培育時間25-30天。
2.5-3.5cm規格培至40-50克規格,培育密度4000-5000尾/畝,培育時間40-50天。
技術要點:
① 桂花苗下塘前培育足夠的適口餌料魚,池塘水體及餌料魚嚴格消毒殺蟲。桂花魚種放養前1-2天進行殺蟲,提前1天或放種當天用潑灑姜+纖滅每套1畝消毒、殺蟲、減少應激反應。
② 及時補充適口飼料魚,飼料魚規格在適口的前提下宜適當偏小,每次投餵量以5天左右吃完為合適。飼料魚每次投餵前一定要經藥物浸浴消毒殺蟲。
④魚種過塘前選別規格,淘汰弱小及畸形個體。可用黴病套餐+潑灑姜每套1畝劑量減少繼發感染併發症。
3、魚種放養時間
魚種放養時間影響到桂花魚的生長速度、餌料係數(生產成本)、病害發生頻率及上市價格等。放養時間早遲與生長速度成正比,與餌料係數成反比,早期放種的生長速度快、餌料係數低。通常5月份以前放種的生長速度特別快,餌料係數低(在3.5-4.5之間)。7月中旬以後放種的生長速度較慢且餌料係數高(5-8)。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1)氣候水溫條件因素;(2)種苗的種質因素。
三、成魚飼養合理的放養密度及適宜搭配飼養的魚類
桂花魚放養密度可朔性很大,主養桂花魚成魚飼養密度宜1200-1500尾/畝(指經過培育標粗的大規格魚種,若放養2.5-3.5cm規格魚種,放養密度宜增加20%左右,即1500-1800尾/畝)。池塘主養桂花魚宜配養鱅魚、鯽魚等,配養魚種要求規格較大,鱅魚200-500克/尾,20-30尾/畝;鯽魚40-50克/尾,100-150尾/畝.
四、飼養管理技術
1、投餵技術
① 飼料魚的種類 為使桂花魚攝食營養均衡,應投餵多種飼料魚。在廣東,鯪、麥穗卡拉鯪、露斯塔野鯪都是很好的飼料魚,此外鰱、鱅、鯽、鯿等都適宜於作為桂花魚的飼料魚。
② 飼料魚的規格 飼料魚以適口為標準,在適口的前提下,規格宜略偏小而莫偏大,使不同大小的桂花魚個體都能攝食,養成的產品規格整齊,商品價值高。
④ 投餵採取少量多次,一般以5-7日吃完為合適。冬季及早春水溫低,桂花魚攝食量少,每次投餵以7-10天吃完為合適。
⑤ 飼料魚投餵前,一定要對飼料魚進行藥物浸浴消毒殺蟲,防止病原由飼料魚帶入,切斷病原傳播途徑。飼料魚消毒殺蟲使用如下方法:用纖滅50ppm,浸泡10-15分鐘;或者用3%潑灑姜浸泡3-5分鐘。
帶有孢子蟲、腸炎病、出血病等病的飼料魚不得投餵桂花魚,對外採購的飼料魚一定要慎重,防止購入發病塘吃剩的飼料魚而引起病害感染。
2、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是飼養桂花魚的關鍵技術之一。
① 飼養桂花魚的池塘水質以中等肥度為好。清瘦水質生長速度慢,病害多發。過肥的水有機物多,耗氧因子多,水質易惡化。中等肥度的水浮游生物含量大,光合作用產氧量多,溶氧豐富;微生物多,往往有益種群佔優勢,抑制病害微生物的繁殖,因而病害少。此外,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不高,適合桂花魚棲息,有安全感。中等肥度的水具體來說用透明度表示,透明度30cm左右為宜,水質清爽油綠色。
若水質過肥,宜抽出部分舊水再補充部分新水,但是每次換水量不宜過多,一般以30cm左右水位為適宜,一次換水量過大,池塘水環境急劇改變會引起桂花魚產生應激反應而引發病害。
② 溶氧是最重要的水質因子,保證池塘水體豐富的溶氧是重要的水質管理內容。桂花魚屬底棲性魚類,且耗氧率高而耐低氧能力弱,飼養桂花魚池塘使用增氧機必不可少,桂花魚飼養塘配備增氧機的標準是葉輪式增氧機0.4-0.5KW/畝。池水溶氧應保持在4.5mg/L以上,最低時段不低於3mg/L,若低於2mg/L就會出現“浮頭”。開機時間一般是午夜前後至次日太陽出來之後,中午10-12時開機1.5-2小時,若是天氣惡劣時應提早開機和延長開機時間。氧氣不但影響魚的呼吸和生命安全,而且影響魚的攝食、消化、吸收和生長髮育,影響到其他水質因子。水中溶氧豐富時,魚攝食量大,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餌料係數低。在氧氣豐富的情況下,許多有害有毒物被氧化。例如,溶氧豐富時,水中硫化氫就不能產生、積累。溶氧豐富時有益的好氧細菌繁殖力強,加速對大分子有機物及有害有毒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質迴圈能力,從而提高魚塘的生產力。
飼養桂花魚最宜配備發電機組及準備好一些化學增氧化劑,如如過氧化鈣[CaO2]、過硼酸鈉[NaBO3·4H2O]、過碳酸鈉[2NaCO3·3H2O2]等,以備應急時使用。
③ 池塘水體有害有毒物的消除和控制 桂花魚飼養密度大、攝食量大排洩物多,尤其在飼養中後期,代謝排洩物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亞硝酸鹽[NO2-1-N]、氨態氮[NH3-N]、甲烷[CH4]、硫化氫[H2S]等有害有毒物,有機耗氧量也大,影響桂花魚的攝食、消化、吸收、生長髮育,降低桂花魚免疫力和抗病力,導致病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引發病害。水質惡化誘發紅嘴突眼病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現在微生物製劑已廣泛應用於控制和改良池塘水質,如降氨素、藻種、硝化菌、光合細菌、EM菌等。所謂微生物製劑又稱為微生態製劑,它是透過篩選選出一些有益細菌並經過人工培養而成。微生物製劑一般由多種細菌組成,但也有單一種細菌的。微生物製劑的作用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微生物製劑施用後在池塘水體及底泥中大量繁殖,抑制病害微生物的生長;二是微生物製劑中的細菌分解池塘水體及底泥中有害有毒物及大分子有機物,將有害有毒物分解成無害無毒物,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的無機營養鹽,加速池塘的物質迴圈;三是光合細菌具體地說有光合色素,可在厭氧、有光照的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太Sunny能獲得能量,但不產生氧氣。在養殖水體內,可利用硫化氫或小分子有機物作為供氫體,同時也能將小分子有機物作為氮源加以利用,以氨鹽、氨基酸等作為氮源利用,故可消除氨氮、硫化氫和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減少水體的耗氧;四是將微生物製劑與飼料拌勻投餵或噴灑在作物的葉片上,可促進飼養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促進植物的生長。微生物製劑通常每半月左右施用一次,冬季水溫低每月施用一次。微生物製劑不可與抗生素、殺菌消毒藥物同時施用,否則,微生物製劑中細菌將被殺滅而不起作用。
使用藥物調節控制水質 降氨素+藻種3畝/袋,上午施用,每半月左右施用一次。沸石粉20-25kg/畝,用於吸附重金屬離子及其它有害有毒物。聚合氯化鋁也可淨化水質,用量5-7kg/畝.米,用水攪拌後全池潑灑。明礬有凝聚沉澱的作用,可凝聚沉澱溶解和懸浮的有機物、無機顆粒,使水體變清,消除氨氮和亞硝酸鹽,降低水體pH值。在水源水質條件差或者換水可能導致病害感染的情況下,實行封閉式養殖,不更換池水,而採取藥物處理水質,效果很好。
④夏季高溫時,儘量提高池塘水位,可有效減少病害發生;冬季也應適當加深池塘水位,以利桂花魚安全越冬,防止凍傷。
3、加強巡塘,及時掌握魚的攝食情況、飼料魚的存量、水質變化情況、病害情況,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飼養過程中桂花魚出現“滯口”現象,其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桂花魚發生病害,二是由於天氣等原因造成水質惡化,池塘水體缺氧,水體有害有毒物多。此外,水溫過高或過低。要根據具體原因分別處理。
五、桂花魚常見主要病害的防治
病害防治是飼養桂花魚的關鍵技術之一。桂花魚屬於抗病力弱、抗逆性差的魚類,加上經過多年飼養之後,病原逐年積聚,病害在區域間互相傳染,病害透過水源和飼料魚為主要傳播渠道,特別是後者,導致病害逐年多發。可以說桂花魚飼養最辣手和關鍵和問題是病害的防治問題 。防治魚病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不單純是藥物預防,而是綜合預防,從清塘消毒、種苗採購、飼料魚的藥物浸浴消毒、投餵、到水質管理及定期藥物預防等綜合措施方能有效。“養魚先養水”是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飽含深刻的科學道理。藥物預防主要的預防細菌性和病毒性病的發生。因此,使用藥物主要是殺菌消毒藥物。5-10月份水溫高氣候多變,是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節,因而也是主要發病季節。在這期間宜使用刺激較小的苯扎溴銨或者聚維酮碘消毒藥物。桂花魚游上水面、滯食或停食是發病的徵兆,應及早診斷和治療,對症下藥。不可拖延,也不能胡亂施藥和濫用藥物。
下面介紹桂花魚常見的且危害較大幾種病害的防治方法:
1、嗜酸性卵甲藻病
嗜酸性卵甲藻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寄生所引起。pH值在6.5以下的酸性水環境下,嗜酸性卵甲藻寄生在魚的鰓組織上並且大量繁殖,破壞魚的呼吸功能,可導致桂花魚大批死亡,主要危害體重200g以下的個體。預防嗜酸性卵甲藻病有效辦法是採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提高水體的酸鹼度,提高水體的pH值緩衝能力。治療:降氨素+藻種3畝/套調節水體藻相平衡及pH值,待池水pH值上調至7.0以上時,嗜酸性卵甲藻死亡脫落。
2、斜管蟲、車輪蟲、波豆蟲
這幾種蟲均為原蟲一類,病原透過水源和飼料魚傳播。斜管蟲、車輪蟲是桂花魚最常見的寄生蟲,主要寄生在鰓組織中,體表和鰭條也有寄生,全年、終生都可感染。感染這兩種蟲後,病魚食慾下降至停止攝食,身體發黑,浮游於水面,對10cm以下的魚苗魚種危害最大,春夏季陰雨天氣發病最多。波豆蟲主要危害10cm以下規格的魚苗魚種,春夏季尤其在陰雨天多發此病。波豆蟲個體很小,寄生於鰓組織中,運動力強,鏡檢不易被發現。蟲體繁殖力極強,傳染極快,感染波豆蟲的病魚食慾下降至停止攝食,體色發黑浮游於水面,或側臥於池邊,死亡率可達100%。這幾種蟲可採取下面幾種方法防治:
①纖滅1畝/袋,連續使用4—5天,用藥後要保持2小時開動增氧機。
②平時在日常生產中每月使用水美+藻種,每套可使用3畝,培育水體浮游動植物,保持水質優良,微生態平衡,以減少病害發生。
3、指環蟲
多危害5cm以上規格的魚,發病沒有季節性。指環蟲寄生在鰓組織上,蟲體大,對鰓組織破壞嚴重,鰓組織潰爛,常粘附著汙穢物。指環蟲寄生往往引起真菌和細菌感染的繼發性病。病魚體色發黑,浮游於水面停止攝食而死。飼料魚是指環蟲的主要傳播源。過去治療指環蟲通常用高錳酸鉀和敵百蟲,但效果不理想。推薦使用低毒、低殘留、抗生素類藥物阿維菌素或者伊維菌素。藥物施用後4-7天,宜重複施用一次。
4、爛鰓病
由細菌感染引起,病原是柱狀屈橈桿菌。病魚鰓組織潰爛,鰓絲紅腫殘缺,粘液增多,常附著許多汙物。頭部發黑,浮游於水面,停止攝食,不久死亡。該病傳染快死亡率高。發病季節是5-10月。
預防:每半月左右全池潑灑降氨素+藻種,用量每3畝水面用一套,以保持水質優良
治療:①苯消夜+潑灑姜+黴病套餐每套2畝,全池潑灑,連續使用2—3次,4天后使用降氨素+藻種
調節水質
5、紅嘴突眼病
病魚下頜、鰓蓋、眼眶充血發紅,眼球突出,主要危害50g以下的魚種,發病季節5-10月高溫期。該病的發生與水質直接相關,當水體亞硝酸鹽、氨態氮等有害有毒物含量高時,易發生該病。該病傳染性很強,死亡率可達100%。
預防:改良調節水質,降低亞硝酸鹽、氨態氮等有害有毒物含量。
治療:先換水調節水質,再施藥處理。①黴病套餐+潑灑姜每套1畝,必要時隔天再重複一次。②每畝用苯消夜+潑灑姜一套。
6、腸炎病
有認為病原是腸型點狀產氣單胞菌。病魚體色發黑,浮游於水面。腸道充血發紅,內有氣泡和積水,嚴重時肛門紅腫,有黃色液狀物流出。病魚不再攝食,不久死亡。腸炎產生主要是二方面原因,一是飢飽無常,二是由帶病的飼料魚傳染。因此,預防腸炎病的發生應從合理投餵適口飼料魚及飼料魚檢疫和藥物浸浴消毒入手。
治療:黴病套餐+苯消夜每套2畝全池潑灑,隔天再重複一次。4天后使用降氨素+藻種或者EM菌+硝化菌做水質調節
7、出血病
這種病的病原有認為是病毒,也有認為是細菌,即嗜水氣單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病魚頭部發黑,鰭基部、下頜、口腔充血發紅,皮下出血,腹腔壁充血,有時肝臟也變成淡紅色或土黃色,嚴重時有腹水。病魚不攝食,浮游於水面,傳染性很烈,死亡率很高,發病季節是5-11月,危害10cm以上的桂花魚。病症與“肝病”相似,往往會將此病誤認為是“肝病”。該病主要透過水源和飼料魚傳播。因此,要防止因池塘換水而交叉感染,做好飼料魚的檢疫與藥浴。
治療:採用下列方法治療
①苯消夜+潑灑姜每套1畝,連續2-3次。
②4天后使用微生態製劑降氨素+藻種或者EM菌+硝化菌做水質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