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愚之生
-
2 # 使用者8836731764853
致良知是指實現“良知自明"這一狀態,再簡言之,是將基於人性生理的認知結構顯化到自意識中,用人性理性來描述更現代化。一一
-
3 # 一念覺944
人心有善,惡。致良知就是用善心。
魔用噁心,
聖人用善心,
佛用空心。
-
4 # 茶小俠
有幸讀了幾本關於王陽明的書,也看了一些王陽明的影片,對這個致良知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權當互相交流和探討。
在我看來,王陽明的致良知主要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致。
致,在我看來就是實踐、實行、說到做到。你說你是道德好的人,那麼你就要是道德好的人,而不是人前溫謙恭良順,人後男盜女娼。說白了,你要做,就要做你所提倡的事,你要做的人,就是你所要提倡的那樣的人,這樣才能說,你是真的致了。事實上,這個致,我認為後面王陽明引申出了“知行合一”,這是上了道。
第二部分,是良知。
良知,就是良心,是人本身或者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良心、好的心態、好的認知,是善的東西。比如,你覺得有人在路上乞討,你的良心讓你覺得應該幫助他,那麼你就幫助了。又比如,王陽明在平復濠王之亂。事實上,當時他是可以不去平這個事情的,不歸他管。但是,他的良心告訴他,如果他不去平這個亂,到時受害的就是那個地方的百姓,甚至牽連更多,因而他就義無反顧地去平亂了。他也使出了種種手段和方法,在一些道德家,一些光靠嘴做事的言官所詬病的“卑鄙”的方法。但是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覺得這個對百姓有益,符合他的良知,因而他就去做了。
致良知,在我看來,就是要做符合本心的事,符合良心的事,符合大眾利益的事。比如,那些詐騙的人,他做的是符合自己利益的事,但是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這不叫致良知。致倒是致了,但是不符合良知,不符合良心。良知,必定是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同時也符合自己內心的價值的。像詐騙的人,做損人利已事情的人,必然是不敢在人前理直氣壯的活,而是東躲西藏,不敢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在人世間的,這種人就沒有良知。
-
5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簡單來說:
良字指善,完善和良善。
完善指認識是完全完美的,可以是聞見之知,符合天賦之理;
良善是認識的價值取向,即德性之知。
真正的良知是生而知之,但學而知之,若能明明德,止於至善,也是良知。
心是天地之靈秀,以承乾天之易知坤地之良能,從終極上講,心即良知良能,知能為心之德用,一虛一實。
還有一點,心即理,理即天,是以良知良心和良能良心是打成一片的。
但是四句教才是關鍵。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多為後人詬病,以為入於禪乃至狂禪之源也。
我們試著逆向理解,王陽明這四句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其實就是三個字:致良知!就是解決一下道德論問題。
道德無非在於善與惡兩個方向,所以他就以此來展開:
前兩句解釋善惡何來?可以當作體、性論,或可稱之為道德本體論?
作為體,如果沒有用來呈現就無法作出是善是惡的判斷,“無善無噁心之體"。
心之體來自於天(天地無心以人為心),不能說它是善還是惡,因為善惡是人慾的標準而非天理的標準;
所以接下來,王陽明並沒有說心之動是有善有惡,而是說意之動,這個意之動即是人慾也,從人慾的標準來看就是有善有惡了。
(這個地方王陽明有援釋入儒之嫌,佛教說心即佛,意則是意識心、分別心即成為了眾生)
後兩句則是相、用了,㦯者說是道德實踐論,即知行(合一)。
知善惡是人慾與天理的對接處,但終究來說是以人意而非天心來起作用,所以才會有為善去惡的功夫需求。或許我們說人意也能分析出小體用來,視知為體視為為用?為去即是從事上歷煉。
(這個地方又與佛禪的悟後修行有相通之處)
格物之物在此為事,即關乎道德倫理的日常行為,格即去非就正以止於(至)善;因而致知也就直接成為了致良知,明明德。
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
再看後面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王陽明似乎把前四個的順序顛倒了吧。若原以物出發是理學,而從心出發姑稱之為心學,皆是成聖賢成君子之學。
-
6 # 道說我聞
致良知就是發揚壯大性格中的善。假設人心就是一片土地,善良邪惡種子對等。給予善良種子水份使其茁壯成長,邪念種子沒有得到滋養髮育不良自然就爭不過善良,沒有了生存的土壤。格物就成了。
-
7 # 我真的不是歌神
致良知的字面意思就是,做到良知。不但要找到心內的良知,還要在做事時用上良知。
王陽明的心學與佛學核心是一樣的,都是修煉心性的學問。王陽明這個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聖人,他也是經歷了不少事情的。
在正德皇帝剛登基的時候,曾經發過一次政變,把權利收回到手中,在這次政變當中,王陽明,就受到過不少罪。
比如說,王陽明就曾經赤身裸體的,在大廳廣眾之下受杖刑。
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王陽明重新開始了聖人之路。
王陽明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這裡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
-
8 # 舊事舊人歷史說
致良知。是陸王心學的一大核心。是王陽明在陸九淵知行合一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心學的又一重要的概念。
從字面上來看,致即達到,得到。致良知及得到自己的良知,達到一種有良知的境界。陸九淵和王陽明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擁有,得到這些知識並不需要學習外界而是需要發明自己的本心。或者反省自己的內心,所以他放棄了程朱理學所宣揚的格物致知,不再去關注外部世界,而注重開掘自己的內心。
據說,王陽明年輕的時候曾經受程朱理學的啟發,十分相信格物致知,是得到真理和知識的唯一途徑。結果他一臉盯著一棵竹子看了7天,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把眼睛給累的夠嗆。“格物”那麼久,除了眼痛,什麼也沒有得到,更不要說知識了。結果他便開始懷疑格物致知,是否是獲得真理和知識的唯一途徑?
到了他壯年以後,明朝內憂外患日益加劇,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銳。各種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作為一個書生他臨危受命,投筆從戎披掛上馬,開始了保衛國家的戎馬生涯。在不斷的他平定那些反賊的叛亂以後,他開始發現這一波下去那一波反賊又是起來。為什麼會出現,按住葫蘆起了瓢的現象呢,為什麼那些人愛造反呢?關鍵是心中有邪念。這就是他所悟到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於是他開始走出了程朱理學的束縛走上了陸九淵心學的道路,開始內心反省,反省內心。最後,他終於明白了,一個人要達到聖人的境界並不需要向外界學習而是要反省內心,從而發現自己心中固有的良知。如果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內心的良知,那麼人們就可以摒棄邪念,摒棄各種各樣的慾望,最終達到社會安定,生活和諧的社會大同。
我認為致良知是在孟子性本善的基礎之上提出的,因為人性本來都是善良的,所以人們擁有良知但是有很多人卻有很多邪念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良知,而只是沒有發現,發掘自己的良知。所以要致良知。
-
9 # 歷史好奇怪
個人覺得致良知就是聽從內心深處的善……
人是複雜的生物,Sunny和陰暗是人類內心並存的兩面……其實致良知也就是將光明一面無限揚帆……讓內心的溫暖純良壓倒心中的一切“惡”的陰暗面。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似乎跟朱熹宋明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有些異曲同工……
但存天理滅人慾,也以儒學教條為根本,是受外界的影響的,外界就是人心,理論是固定的,人心是複雜的,複雜裡所以難免會有私心私慾……故而外在的戒條容易教條……固化,並且掌握教條話語權的人,也就形成了絕對的精神權威……可沒有人能保證權威不會亂用解釋“天理人慾”的權力……
而“致良知”的過程則是一種去權威,聽本心的過程…與宗教改革裡馬丁路德金的因信稱義,主在心中,佛家的“心外無佛”“此心即佛”的觀念很有相似之處,倡導聽從內心,揚善棄惡,這就是心學的魅力。
雖然同樣是儒家講求內省,宋明理學似乎更偏向教條,“致良知”更偏向於內心世界的自我調解……
致良知致的是那些普遍被人們公認心靈裡的美好東西,比如說看見陌生面臨極度危險者的同情心,比如對陌生遭遇災難者的憐憫,比如對待壞人的憤慨,做錯事時的內疚懊悔自責,甚至是工作學習時的認真,甚至是對待父母時的孝順……對待朋友的信義……對待家人的的責任……應該都算是良知,這一種不需任何人言明而自我具有的善。
王陽明說:“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上述這些不正是所謂不帶學而天然具有的“善”能力嗎,天然的善,其實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那麼致良知其實就是追求我們向善的本心!
當然如果推己及人,把對待親人的“良知”進一步擴散到陌生人,這應該是“致”的最高境界了……也就是“致良知的本義了吧”。
-
10 # 吳甲坤
王陽明是歷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的聖人,他的學說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特別是晚年,他特別強調致良知。要搞清楚致良知的真正含義,咱們需要搞清楚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背景。這就需要從頭來捋。
01 致良知提出的背景經過平定宸濠之變,王陽明在1521年提出了“致良知”學說時年50歲。據錢德洪在《陽明先生年譜》中所說:陽明“向經宸濠、忠、泰之變,蓋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遺書守益曰:‘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盡,今自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
我們先不探討致良知的學術背景,僅僅從社會背景和王陽明自身的遭遇來看,致良知的提出也非王陽明莫屬。他經歷了仕途的猜疑、誣陷、排擠、打擊,兩次驚心動魄的剿匪和平定寧王朱宸濠造反,支撐他在逆境,險境,困境,絕境中走出來的信念,正是良知。同時,他也想借此喚醒天下人的良知,讓儒家的仁愛思想真正的傳承,共建美好和諧的社會。
02致良知的含義一是“良知”的內涵
“良知”一詞源於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從孟子和陸九淵那裡繼承來的。但他對於人的“心”、“本心”或“良心”的解釋,內容更加豐富。
首先,他認為“良知”是一種人人都有的道德本能,是與生俱來的。“人孰無根?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傳習錄》下),強調了“良知”是上天賜予的,是不能而學,不慮而知的。其次,“良知”是人人應當遵守的天理。王陽明強調,“良知”就是“爾自家的準則”,是人們須遵守的在道德規範。再次,王陽明認為“良知”具有道德上判斷善惡的能力。所謂 “知善知惡是良知”正是突出了“良知”的這種作用。 既然“良知”能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從而“良知”也就具有了促使人們從善去惡、改惡從善的能力。另外,良知,也就是孔子說的仁。我們知道,王陽明說的萬物一體,人居於天地之間,心是萬物的中心,良知也就仁是心的主體。已欲達而先達人。孔子強調的仁,其實就是王陽明說的良知。二是“致良知”的內涵
如陽明所言:“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何謂“致良知”?“致”在陽明處有兩重意涵,一訓為“至”,取“達到”之意,即言人心中良知良能的自覺;另取“決而行之者,致知之謂也”的“致”,意為“推行”,此意涵即與知行關係相關。
王陽明的四句教,告訴人們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與生俱來的,能使人“知善知惡”,能使人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評價,指導人們的行為選擇,促使人們棄惡從善。
“致良知”就是透過對人的“良知”的自我認識,使人們能“體察”到“物慾”、“私利”是使自己“良知”昏蔽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擦拭心鏡,拂去慾望,顯露出良知。這個拂拭也就是致。
為了達到“致良知”的目的,必須強調“致”的功夫,理學家們喜歡引用“致知在於格物”,認為要達到致知的目的,必須要從格物開始。而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其實強調的格物先格心,先格良知,然後再格物。
03 “致良知”的現實意義一是先格心再格物。我們總是強調客觀因素,其實,我們想要的一切,包括功名利祿,在我們的心中都有。我們沒有必要去外求,需要做的就是強大內心,所謂行由不得,反求諸己。
二是已欲達而先達人。良知就是內心的仁。仁者愛人,我們想成功,就先幫助我們身邊的人成功。
三是知行合一。用良知指導我們的行動,讓此心更光明。虧心之事必受良心的折磨,只有讓“良知”指引世人的言行,社會才能和諧、融洽,人與人之間才能共生共贏。
四是弘揚正能量。使具有“正能量”標誌的道德觀念潛移默化到每個人的內心,成為內在的良知,這也正是將道德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踐中。這不僅僅有利於個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還有利於實現國家的發展,保障國家根本利益的實現
回覆列表
良知即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
致良知,個人理解為心存善念,正義在心!
致我坦蕩之心,無愧於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