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考人生的搬磚者

    不僅僅是業餘圍棋注水,職業圍棋也在注水,在中國,比較早些年的入段,現在相對以前已經容易了,比如:已經放開了職業圍棋入段的年齡限制。在日本,職業圍棋更是水漫金山,不知道有多少圍棋九段一輩子上不了世界大賽賽場。著名棋手一力遼,芝野虎丸,藤澤裡菜的老師洪清泉就是在南韓一直不能入段,才到日本入的職業段。可見日本的職業段早就開始注水了,但我認為,這種注水,對圍棋運動本身是有益無害的。

    圍棋要作為一項普及運動,需要同時滿足棋協,圍棋學校,圍棋老師,棋童,棋童家長的需要。

    棋協的要的是什麼?要的是參加圍棋運動的人群,只有有好的群眾基礎,才能發現好的苗子,才能保證中國圍棋的厚度和銳度,才能有企業贊助,包括段位證書也可以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棋童和棋童家長要的是什麼?大多數棋童並不可能成為職業棋手,甚至到業餘5段就已經是百裡挑一。棋童要的是在學習圍棋過程中獲得的專注力,想象力,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段位證書!試想一下,一個孩子苦學兩年還拿不到1段的這證書,還有棋童和棋童家長願意繼續投資嗎?除了楊鼎新家長這樣發了宏願一定要入段的家長外,大多數家長和棋童是堅持不了的。

    如果棋童和家長堅持不了,那圍棋培訓學校怎麼活?圍棋老師不得轉行幹其他?沒有好的圍棋學校和圍棋老師反過來又影響了圍棋的群眾基礎,對整個圍棋界並不是好事。

    因此,圍棋業餘段位注水,是一整個產業鏈發展的需求,是正常的。

  • 2 # 海道場

    現在的業餘段位越來越水已經是被很多圍棋愛好者經常拿來談論的話題了,我可以總結幾點,不一定正確,第一點是人數多了,基數大了,同一個級別的人數大增,所以在這個級別裡的水平差距也拉大了,舉個例子,有些業餘6段可以下贏職業棋手,有些還下不過業5。第二點,某些地方的圍棋協會和圍棋教育機構為了給孩子或者孩子家長的認可,升段賽時把入段的名額加大,比如以前一個升段賽升業餘2段的名額是10個,而現在是20個名額。第三點,業餘升段賽的賽事多了,現在各地區的五一十一長假和寒暑假基本都有業餘升段賽了,有些孩子一年可以升幾個段位。第四點,有些業餘比賽的前幾個名次升段的限額放寬,打個比方,以前的業餘比賽有些地方是前6名或者前8可以升業5,現在是前10甚至前20升業6。

    全國各地地方的業餘段位的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有些省份的業5只有弈城4d的水平,有些省份的業5可能需要弈城6-7d才能打得上去。當然實力水的省份也有強的,比如升段賽時弈城3-4d也能上業5,但是這批升上來的業5中也有弈城7d水平以上的。中國棋院的標準水平一般是,業餘1段可以被職業九段讓8-9子,相當於弈城1k-1d,業5需要弈城8d以上。

  • 3 # 夏雨風

    現在學歷高的已經不哪麼轟動人了,因為海龜滿地爬,考研一大把。

    大學的校門以前森嚴,現在圍牆也沒了。

    圍棋的發展日飛千里,但圍棋的門檻卻低了很多,進來的人多了,比賽的人也多了,水漲船高,入門長棋的速度快了。

    以前九段寥寥無幾,現在成批次湧現。下棋人多了,相對連排長也多了。

    過去業餘強五段就令人矚目,現在業五多的不得了,因為現在業7丶業六才是業餘界頂尖組。

    不是注水了,而是水位高了,大家船位也高了。

    過去日本大媽隊中段就可以掃街了,如今中國少年隊就可和日本抗衡了。

  • 4 # 著水而行不溼鞋

    難道只許大學擴招,不許段位擴容?

    老一輩的,大學生萬里挑一。現在,百裡挑一出一個不是高等學歷的。

    我學棋的時候,業餘三四級棋力已不可小覷。現在,業餘初段恐怕不如以前的業餘三四級。

    道理很簡單呀!各種培訓班,家長都出了錢的,二三年升不了一級,五六年混不到一個初段,誰還願意投錢下去?

  • 5 # 剪刀手商文哲

    嚴酷的生存環境一去不返,所有領域的證書含金量也就同樣水了吧唧。

    有句話叫“亂世用人才”,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娛樂代替了生活,這就是最深的原因。

  • 6 # 澤仁德喜

    我少年時,喜歡圍棋,曾經考過業餘段位,以我當時的水平,大約也就二段水平,一開始,圍棋社的老師,先讓我四子,看看我大約幾段水平,然後安排在二段組,進行淘汰賽,八人一組,棄權的作廢,第一輪,我四比三,險勝進入第二輪塞,也就是晉升三段,接下來,衝擊四段,這個時候小組已經剩下五個人,結果比賽的時候,居然有二個人沒來,算是棄權,我險勝二局,穩拿四段證書,所以你看,業餘段位的考核,有很大幸運巧合的成分!

  • 7 # 老凱152966469

    野狐、弈城、新浪等對局平臺,註冊賬號的時候,允許玩家填報的最高段位是3段。有些人基本是0基礎,愛慕虛榮,也報了個3段,就造成了段位虛高。

    建議:各圍棋對弈平臺、網站,在註冊賬號的時候,一律起始棋力為16級(16K),在升降級的對局中,與同一對手的有效對局不得超過3盤,以防止玩家作弊。

  • 8 # 紫翠青衣

    個人認為嚴重注水,其實沒有把圍棋,目的搞清楚。圍棋其實就是一種娛樂遊戲,沒有必要分出有多高有多低,圍棋的目的就是參與,在參與中有收穫,業餘段位嚴重注水,其實是普及興盛的結果,真的不要覺得段位沒有那麼厲害了,業餘一段棋手可能能讓少兒業餘一段兩三個字。要讓圍棋來普及,必然要讓圍棋的級位和段位水平下降,圍棋是為了大眾型的遊戲,不是為了個別所謂的高手來玩的遊戲,既然是大眾型的,為了讓大眾喜歡她,愛她,痴迷她,必然要把段位注水,讓更多的業餘圍棋愛好者能夠有初段二段的水平,就只能夠把真正初段二段的水平下降,注水其實這是一個好事,如果全國都有圍棋愛好者,那麼最後圍棋段位的水平,反而又變得水漲船高

  • 9 # apolloluna

    北京這邊還好吧!都是層層選拔打比賽上來的,段位後的淘汰率都是以百分之五遞增。感覺有時候即使拿下三分之二的盤數都不見的升段,過了3段後競爭更是激烈,每年比賽就2次,輸二盤都有可能無法晉級。

    如果說水,外地業餘選手確實比較水,我見過一位上海1級業餘選手,竟然會不三三定式。在我眼裡,這是逆天的存在,因為角是基礎。

  • 10 # 李大嘴吃菜

    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有利的,一方面是有害的。

    有利的一面是啟蒙學棋的人口基數在提高,尤其是孩子學棋的人口比例和絕對數量在提高,尤其是大城市的比例更高。人多了以後對比賽的需求會更旺盛,為了解決人多但報名人數無法同比例膨脹(辦賽條件的關係)的問題,只有讓比賽高頻起來。

    因此拿上海為例,我小時候是每年只有2次升段比賽,後來低段4次,高段2次。而我教棋以後,最誇張正規比賽就達到一年十數次之多,加上各種暗搓搓的什麼遊輪升段,夏令營升段,就出現了一個月內從2段升到5段的“升段奇蹟”。太過高頻的比賽,惡性擴張5段人數,只為賺錢不考慮含金量的比賽,是有害的因素。

    上海的段位是一點一點變水的,07年左右基本需要弈城強6到弈城7才能升到5段,後來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降到5段弈城5左右,斷崖式的下跌應該在無級組的比賽(上海當時第一次考級是無級考10級,以後10升9,9升8,以此類推,每月一次,偶爾耍花活可以2次甚至更多,不能跳級)被單獨列出來幾千幾千證書發出去過一陣子後。

    我這最水的5段曾經到過弈城1K,有大概3位,其中有一位參加的是限制類升段賽(只有幼兒園和一年級的小朋友參加),當時我預測如果不做任何改變,再過幾年下去會出現弈城5k的5段。

    所幸這種情況沒出現,現在沒有弈城4感覺升5段還是比較懸的,去年我有學生弈城強5才把5段升出來,今年還有弈城5賽場3連敗的情況出現。

    以我個人的心態來說,就算沒有弈城7,我希望所有5段都在弈城5以上,這才算會下一些圍棋。基本功好一點的5,死活題好一點的弈城5,我覺得來當啟蒙老師是不容易誤人子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年娛樂圈誰會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