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肥嘟嘟的小不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條倫理學金規則,和基督教的觀點並列為國際上的黃金原則,併為國內外學者所認同,也就是說,這條觀點在國際學術會議上是共識。

    北大哲學系的趙敦華教授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條金規則應該叫做銀規則,相對的,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才應該看作金規則(《西方哲學的中國式解讀》)。

    這兩句話中,題主所說的這句話對應於曾子所說的夫子一以貫之之道中的“恕道”(恕人),即對他人採取寬容態度,胡適後來的經歷也促使胡適提出過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看法。我以為,和而不同比鍵盤噴子好很多。事實上,批判和容忍並不衝突,如果演變成黨同伐異的口誅筆伐,反而遠離了批判精神。

    趙敦華教授的觀點,則對應於“忠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於己,這裡可不是忠於君的意思),有進取的意思在裡面,而且體現了謙虛和重視德行、賢能的一面,那麼外國哲學方向的趙敦華教授重視“忠”而非“恕”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題主所言,是連字義都不清楚所致。勿施是不要強加的意思,暴漫圖中不讓學霸學習則是強加的意思。強加和不要強加,根本就是相反的。暴漫本身是利用熟語故事進行有意歪曲,這是一種幽默方法,是比較常見的會心一笑,怎麼能連這都分不清呢~

  • 2 # 香草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孔子在回答學生"什麼是仁"的時候說的話。也就是說,在孔子看來,仁,包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層意思,也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 3 # 春年一玄學心靈導師

    這句話雖然只有八個字,但是包含了很廣範的哲理,真正懂了這幾個字,可以說強過看N多篇的心靈雞湯。

    從字面上簡單的理解很容易,就是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就這麼一點意思可以用在家庭,工作,生活裡。

    打個簡單的比喻,一個家庭女人,別人對她說話大聲的時候,她很生氣,可是轉個身來就對孩子兇巴巴了。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在實際生活中隨時可以反觀自己的一句話,對個人的修身是非常有幫助的。

  • 4 # 體育說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孔夫子的《論語-顏淵》。這句話說的是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求別人去做。有一次在和小孩子聊天,我說"兒子你不要老是抱著手機玩遊戲",我兒子回答我"你一回家也是抱著手機呀"!沉默是金,之後在家不抱手機。

    有一天,一位朋友聊天中說起一種現象,一個不接電話的人,一定也有不接你電話的朋友。你欠錢不還,你的朋友也欠你錢不還!事後證實這種情況真的存在!

  • 5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吧。

    《素書》中的一段話,很好的解釋了什麼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

    也就是說,君子學禮,為仁,自己沒有做到,就不應去要求他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未成,以何施於人?

    君子,古代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統稱。

    這裡的“不欲”,指的是“不欲”以禮儀仁義為核心的人倫之道,而不是其他什麼各種各樣的東西。

    補充

    要真正弄清楚這句話,還需要搞明白《論語》到底在說什麼。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論語中有兩處提及,其一是《論語·顏淵》,原文是: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另一處是《論語·衛靈公》,原文是: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裡的“恕”,也就是“仁”。

    如同整部《道德經》都在講天倫之道一樣,整部《論語》都在以問答的形式講述人倫之道。

    天倫之道、人倫之道,都是聖王之道,只是適應於不同的社會環境。

    伏羲開天以後,華夏民族進入了農業文明時代,從採集遊牧時代的天人不分,到農業文明的天人兩分,天倫之道漸漸下降為人倫之道,在天倫時代,人從本能的自然而然循天理而生活,而在人倫時代,為了維護社會的正常執行,必須以人開天,設立一套可以遵循的社會秩序,這就是伏羲黃帝以來,由老子集大成的天倫之道,以及黃帝、周公以來,由孔子集大成的人倫之道。

    人倫之道的核心是禮儀,禮儀的核心是仁義。

    《論語》的目標讀者,和《道德經》一樣,都是治國安民、造福天下的君子。

    只不過,由於天人同構,聖王君子的治國之道,同樣可以用來修身、齊家,因而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具有極高價值的。

  • 6 # 在路上奔跑的行腳僧

    字面意思:自己不喜歡的,不要給予或者強加在別人身上。

    引申意:自己都不願意承受的事,就不要要求或者強加到他人身上。

    註明:1.“己”名詞,代表自己、自身。

    2.“欲”動詞,代表喜歡,想要,承 受。

    3.“不”等於“勿”都是否定詞。

    4.“施”動詞,代表“給予”“施加 ”“強加”。

    5.“於”,介詞。代表“在”

    孔夫子本名 孔丘 別稱 孔子,尼父,孔夫子 字號 仲尼 所處時代 東周春秋末期

    出生時間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去世時間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主要作品 《六經》,《春秋》 主要成就 開創儒學,編纂《春秋》,修訂《六經》

    尊稱 孔聖人,儒家思想 倡導 仁、義、禮、智、信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首先“性格”

    試想,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當我們自己都不喜歡的時候。請反問自己,他人是否喜歡?

    其次“執行力”

    試想,每個人的行動力,懶惰程度不同,所以當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時候。請反問自己,如何要求他人做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再次“胸懷”

    試想,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自然胸懷也有所差異,所以當我們自己都想不到的時候。請反問自己,何必強求他人一定要有超前意識?

    倘若自己都不待見的,確硬推給他人,最終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就是尊重彼此,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非的施於他人。

    備註:千萬不要有“強迫症”。

  • 7 # 蓋世神算

    《論語·衛靈公》記載,孔子回答學生對一生行為的疑問,用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生不理解,他就說,總結概括起來是一個“恕”字罷了。

    後來人們都通常解成“自己不想承受的那種壓力痛苦,就不要加於別人身上”。以為這是處世將心比己的信條,孔子在教人換位思考。 其實孔子的話,是說不要勉為其難充內行。這原義和後人曲解的相距甚遠啊!

    “己所不欲”中的“欲”,是明白的意思。明白、明瞭,透徹領會。 “勿施於人”是教導別人,引導他人的意思。 假如自己都沒徹底明白,就不要隨意的勉強去教導人家。 孔子總結的那個“恕”字,春秋時期為勇於坦率。

  • 8 # 章顥宸

    章老師非常樂意為您解答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相關問題。

    孔子十分重視仁的思想,仁學也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嚴等內容,這一點,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有很明顯的體現出來。孔子認為,從古時起,人人都有尊嚴,無富貴與貧賤之分,只有君子與小人之分。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這才是君子風度,若把自己不想做的事都推給別人,我想,這就是小人了。廣義上來講,將心比心,理解他人,所謂君子,正是因為做到了這些才被他人所稱讚。

    由此我想到,當我們不希望別人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的時候,我們自己做到了嗎?當我們對別人的不敬行為表現不齒的時候,我們是否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我們不想做事的時候,難道別人就有義務去做嗎?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真正內涵式讓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進行換位思考,如果大家都做到了,我想,我們這個社會會更加的和諧,更加的文明。

    但真正的寬容,談何容易啊。有時候,一件事情已經過去了,而我們卻老是在那兒想。結果在一次次的回憶中傷害了自己。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失去太陽而流淚的話,你也會失去群星。”失去太陽是一件懊惱的事。如果我們一味的後悔、自責,那麼我們將失去閃亮的群星。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太陽”了。也許我們會因為沒有考上北大,而後悔;也許我們會因為在面試被淘汰,而自責;也許我們會因為沒有簽到訂單,而傷心。忘記了太陽,我們依然可以去擁抱群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種品格,也是當今社會的許多人所缺乏的,我們應該將孔夫子的這句話時刻記在心裡,提醒自己,應該怎樣做人,這樣才能終身行之。

  • 9 # 滄桑短笛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典型性的體現了孔子是人間智慧。

    一、願意本不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自己不願意的事,也彆強迫別人做,體現的是一種以己度人(以自己不願意推論別人也不願意)的想法,字面上理解是好的、善意的、值得推崇的。

    但是,真的推崇起來,結果是啥樣呢?我們看歷史記載、看邏輯推論。

    二、逼上梁山

    一部水滸傳,大半寫的是逼上梁山的故事。開頭就有豹子頭林沖被逼上梁山,後期有玉麒麟盧俊義被逼上梁山。同樣是逼上梁山,前者是貶斥、後者是褒獎,其文化根源正是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高太尉是當朝顯貴、高官厚祿,把林沖逼上梁山,違背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宋江、吳用是梁山好漢,把盧俊義逼上梁山,就不違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時的、宋江、吳用自己已經落草為寇了。

    三、邏輯漏洞

    教人偷盜、搶劫可以嘛?按孔子的這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

    本身是普通民眾的,不能教授他人偷盜、搶劫。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本身是賊、是盜的,就可以教授他人偷盜、搶劫了 。因為,賊、盜是“己所欲”;

    逼良為娼的老鴇違法嘛?那要看老鴇自己的“人生經歷”。

    四、人間智慧

    《道德經》被後世西方哲學家評價為“離世界真相差一張紙”。同為西方哲學家的評判,孔子被評判為“人間智慧”,直白的說普通人的智慧、或者人均智慧。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儒生們吹的天花亂墜,但實際上無論施行實踐、還是邏輯推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有極大的侷限性,經不起推敲。

  • 10 # 當年青山

    《論語.衛靈公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直譯是說:“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可以作為終生座右銘的話呢?孔子說:‘那就是恕道吧!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不得不說,雖然孔子因為歷史的侷限性,有很多古代貴族統治性的糟粕思想:如“唯小人與女子為難養也”;“民可使之,不可使知之”;“天下有道則庶民不議”等“輕民尊貴”的言論。但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真是歷時二千年,任朝代更替,任思想演變,都絕不失為真理。因為,它抓住了為人處世的秘訣“絜矩之道”。

    所謂的“絜矩之道”即“以自身的感受為尺度,來調整自己和他人互動的標準”:例如你自己喜歡睡覺時候,身邊人不要發出噪音。那麼推己及人,你看到身邊有人在休息時,也要注意保持安靜,走路輕手輕腳,聽音樂戴耳機。

    而“絜矩之道”之所以百試百靈的根本,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很難做到感同身受。也許你無意的行為,會引起身邊人的痛苦或者尷尬。但是氣的是別人的,痛的也是別人。人與人之間沒有直接傳導痛苦相連的神經。而人是社會的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獨自愉快地戲耍。所以人際和諧顯得尤為關鍵。那麼,“絜矩之道”實際上,用今人的話說,就是換位思考,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行為,你就要將心比心,也不施加給他人。這樣,身邊的人才能和諧,幸福地生活下去。

    而孔子的講學精神,注重的是“為人之道”,希望弟子能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他內心明白,光有學識,而沒有德性,是很難在官場,在人倫中出人頭地的。所以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孔子對弟子最深遠的忠告了。

    青山補充一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絜矩之道”兩條腿中的左腿,孔子稱其為“恕”;而右腿是,“己之所欲,亦施於人”。此乃“忠”。所以“絜矩之道”又稱為“忠恕之道”。是儒家中心思想“仁”的具體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立品牌紅米,在手機上搭載4800W畫素的相機,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