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聊不無聊
-
2 # 夢臻
你怎麼老是吃藥,是藥三分毒。我以前做生意,一個人帶著孩子真是不容易呀,那時,可以說是用命換錢維持生活,弄得自己很疲憊不堪,甚至整天吃藥堅持,母親病重時候,我們姐三輪流值班,有一天是我的班帶著藥上母親家,臨睡覺時,母親又叮囑我,少吃藥等等,沒幾天就去世了。從那時起,我很少吃藥,後來到北京業餘時間乾脆學中醫養生,現在,身體健康,媽媽,您的付出、您的祈盼,只為我們的成長。謝謝您,媽媽...。謝邀
-
3 # 一葉草73
媽媽說過的嘮叨話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人生經歷的改變,媽媽嘮叨的話兒也在變。
我記憶中未出嫁前,媽媽沒什麼嘮叨。或許是家裡兒女多,媽媽忙完農活又忙家務,整天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沒時間跟我們嘮叨。或許是媽媽覺得言教不如身教。
長大後我嫁人了。才記得媽媽在電話裡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要什麼?某某開車進城,我順便給你帶來……
說實話,直到女兒讀初中,我才不要媽媽的接濟。媽媽總說,城裡什麼都要錢買,而她的大米,辣椒,蔬菜,雞蛋,菜油……都是自家產的不值錢。
後來,不知道她從哪知道二胎政策放款,來電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又變成了;再生個孩子吧。
我哥哥和妹妹都是兒女雙全,我跟弟弟都只生了個女兒。於是,媽媽不管是電話裡或是見面,老說;再生個孩子吧。一個女兒將來你們老了怎麼辦?
14年,我老公去世,我跟女兒去了廣州。
媽媽差不多兩天給我一個電話。說的最多的就是;你還好嗎?吃飯了嗎……
媽媽的嘮叨陪我度過了最痛苦難熬的那段時間。
15年我跟女兒來深圳。不知道具體哪天,媽媽在電話裡的嘮叨變成了;丫丫(我女兒的小名)有男朋友了嗎?
去年五一,我女兒結婚。至今,媽媽的嘮叨就是;丫丫懷孩子了嗎?
86歲,腿腳不便,眼花耳聾卻還擔心著晚輩的事。
以前,我的手機沒有錄音功能,老公的聲音隨著他身體的消失也漸漸的消失在了我的記憶裡。
如今,我將媽媽的嘮叨,透過手機通話錄音儲存。期望媽媽的嘮叨,在她百年後仍能陪伴於我,
生而有媽是我最大的幸事。
我愛你!媽媽!
-
4 # 思考人生的兔子
轉眼母親逝世快兩週年了。每每想到自己已經成為了沒有孃的孩子,就不禁淚流滿面,嚎啕不止。很想寫些紀念她的文字,可總動不了筆。因為一想起她就會忍不住的傷心。
我的母親出生於1933年,那個時代的人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設時期、土改、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這些近代的大事件。嚐盡了人生艱苦,品味了人生百態。她用自己的堅韌、吃苦耐勞,拉扯我們四個孩子長大成人,實屬不易。這些都是靠她的勤勞和節儉。
雖然我在家裡是老小,可並沒有被嬌慣過。暑假裡,整天被督促著去地裡割草喂牛。夏天,悶熱,鑽到玉米地裡去割草,滿滿的一籃子。有時候有人作伴還好,沒人作伴的時候,鑽在孤寂的玉米地裡,那種孤寂那種委屈時時縈繞腦際,默默埋怨自己命不好。特別是看到別的孩子在自有自在遊玩的時候,心裡更是不平衡。
割草回家之後,還要喂牛。喂牛需要換淘草水。所謂的淘草水,就是把喂牛的草在水缸裡沖洗一下,更衛生一些。現在這種飼養方式幾乎已經絕跡了。那時候家裡的壓水井也很不給力,把手是一個足有五六斤的鐵軸,死沉死沉的。握手處還有斷溝,稍不留神就會夾手。水井離牛屋還有段距離,我個子小力氣小,雙手拎著水桶,勉強提起來歪歪斜斜很是吃力,水常常灑溼衣褲,苦不堪言。
剛乾完,母親又會吩咐我幹其他的,真真心煩。
在我上高中之後,星期天回家之後,母親也是安排幹活。心裡頗有怨氣,就說:你不能把我當成沒在家嗎?!
母親說:那你是個人,我又不是看不見你,不回來倒是好了。
我說:咱家怎麼天天那麼多活兒!
母親說:天下都是人找活兒,不會活兒找人。
“都是人找活兒,不會活兒找你”就是母親經常說的話。時時想來,如在耳邊。
現在,那個經常給我安排活兒的人不在了。
好想再聽那句嘮叨。
當年的辛苦已經變成美好的追憶。
有時候,真的希望人是有鬼魂的。那樣就可以與母親相見了,還可以聽她嘮叨,聽她安排幹這幹那。
娘,兒子想你了。
-
5 # 長不噠的孩紙
以前在家裡的時候,經常會嘮叨的一句話是問我“今天早飯吃什麼呢?”“今天中飯吃什麼呢?”“今天晚飯吃什麼呢?”
我回憶起小時候,我媽媽經常會嘮叨我“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離太近了對眼睛不好。”
我漸漸的發現媽媽的嘮叨是我一個人的專利。其實現在自己上了大學,離家越來越遠,偶爾卻會懷戀那種嘮叨的感覺。有時候打一個電話,聽見媽媽的嘮叨聲,會覺得鼻子發酸。
-
6 # 讚美
媽媽的嘮叨是對兒女“愛”的最好表達方式!多想回到媽媽在世的時候,她嘮叨什麼都想聽。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陪伴,是父母最想要卻不敢開口的禮物。
趁父母還在時,請多些時間陪陪他們;那怕比平時多打個電話。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諺語
-
7 # 飛魚勸學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有一種愛,叫“媽媽的嘮叨”!
也許,對於孩子們來講,媽媽是世界上最嘮叨的人了,但是終究有一天,孩子們會豁然醒悟:有一種愛,叫“媽媽的嘮叨”,媽媽是世界上最嘮叨的人,但也是世界上最疼愛自己的人。
“要不要再穿一件衣服?吃飽沒有?”這是媽媽嘮叨得最多的一句。
小時的我“嫌棄”嘮叨人前人後,媽媽總會嘮嘮叨叨,噓寒問暖。作為孩子,小時候的我們是最不怕冷的。即便是像我們老家那裡每年冬天都會下很厚的霜雪,我們還總是光著雙手,整天地在雪地裡“摸爬滾打”。
媽媽一會兒又叫我回去烤火,一會兒又叫我回去休息,我真是異常反感,她哪裡知道我們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板的樂趣?然而,年幼的我,又哪裡知道媽媽對我的擔心和疼愛?
上學的我“無視”嘮叨小時候我們不怕冷,但是怕捱餓。只要肚子咕咕直叫,就非要吃東西不可。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媽媽常常嘮叨我“吃飽了嗎?”“我再給你添一碗?”這句話就像“可惡的影子”一樣,伴隨著我的成長。上學以後,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關心,但是,我還是習慣性地“無視”媽媽的嘮叨,吃完之後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是“回也不回”“聲也不吭”!
現在的我“渴望”嘮叨什麼東西都是,當你擁有的時候你不珍惜,當你沒有的時候你才想起。
大學畢業以後我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也很少看到父母的身影。每次過年時,我才回家,我看到媽媽忙前忙後的身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靈便,頭頂上那白髮就像山頂上的白雪一樣,在光線的照射下顯得清晰發亮!
成家以後,爸媽在鄉下,我在城裡。為了工作,我常年不在父母的身邊!爸媽未能再陪伴我成長,但是我又何曾陪伴在爸媽的身邊?!
我突然感受到自己將為人父、已為人父的責任與重擔,我儘管付出更多努力與堅強,但是,我總覺得生活中少了點什麼!
這種欠缺,絕不是油鹽醬醋和蝦蟹海鮮!
當我回家過年時,我再次聽到媽媽的嘮叨“這麼冷,要不要再穿一件衣服?”“我再給你添一碗飯?”
那一刻,我感覺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兒子!突然間,我明白了,在城裡的生活總是欠缺的什麼,原來,就是缺少了“媽媽的嘮叨”!
媽媽的嘮叨聲讓我感到親切無比,讓我放下一切生活中沉重的擔子,我釋然,心中瞬間輕鬆起來,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美妙的童年。
“兒寒乎?欲食乎?”:在教學《項脊軒志》時,我哭了“兒寒乎?欲食乎?”你還記得這一句嗎?
這是來自明代散文家歸有光的一篇名作:《項脊軒志》。歸有光從小就失去了母親,他是在奶媽的撫養下長大的。奶媽給歸有光講述他母親的故事,“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沒有太多的故事,也沒有太多的情節,就只有一個動作和一句問候!
每次我自己朗讀到這裡,或者帶領學生朗讀時,我都會潸然淚下!我想到我自己的媽媽對我的嘮叨和關懷,想起多年以前和多年以後的媽媽,我更忍不住傷心落淚!
學生不明白老師為什麼突然哭了?一個個都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
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我的情緒,對學生們說:
“多年以後,等你們長大成人,等你們成家立業,我相信,當你們再次閱讀《項脊軒志》時,你們就會明白了!”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
8 # 馬兒侃球
我記憶深刻的是每次去外地上學出門時候,媽媽站在門口說好多遍最愛嘮叨的一句是:“東西都帶上了嘛?再看看有沒有落下的,有沒有沒拿上的。”我家在西北一個小縣上的農村裡,我高中是在市裡的高中上,住在學校宿舍,週末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後媽媽就給我做了好吃的,給我洗衣服,還捨不得讓我做家務,偶爾幫媽媽做農活。每次週末回學校前,媽媽總會囑咐我東西都帶上了嗎,帶全了沒?這樣的話每次我回校前她會嘮嘮叨叨說很多遍,可我不覺得那是嘮叨,那是她深深地愛。
我上了大學後,一個月或者半個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前媽媽總是在家做好飯炒好菜等著我回來,我回來後總能吃到她給我做的好吃的。我以為上大學了自己長大了,再不用媽媽囑咐我每次回校前拿好東西了。但是每次她還是會像高中時候一樣囑咐我拿好東西,把東西拿全。可能在母親眼裡,無論我多大,都是孩子。
-
9 # 南先生的信箱
小時候,媽媽嘮叨著:“作業寫完了嗎,坐遠一點看電視,對眼睛不好。”
大一點到寄宿制學校,媽媽的嘮叨變成了:“同學沒欺負你吧,考試了沒有啊”
能聽到媽媽的嘮叨是一種幸福,長大的路上會遇到很多人,沒人像父母一樣不求回報,感恩父母。
-
10 # 長江放歌8
媽媽說過最嘮叨的一句話是“多穿一點”,“遊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線”,從小我們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長大,母親彷彿像一隻老母雞,用她並不寬敞的翅旁,為我們這群小雞遮風擋雨,母親怕我們餓了又怕我們穿得太少,母親用她生命的火熱去溫暖我們身體裡每一粒細胞。
武漢的春天氣溫忽高忽下,有時候天氣熱得穿短袖,有時候天氣冷得穿棉襖,每當我要出門的時候,母親要我“多穿一點”,她怕我身體著涼了,我去學校母親就會要我添一件衣服,我放學回家母親會拉著我的手感受我身體的溫度,。
母親最怕我咳嗽,只要我一咳嗽,母親就責怪我是不是在學校脫過衣裳,母親會去大街上,買一根甘蔗,母親把甘蔗劈成一小節一小節,煮水給我喝,母親說,甘蔗煮水可以止咳,喝了母親煮的甘蔗水,我的咳嗦就好了。
那時候武漢的夏天室內溫度很高,家家戶戶還沒有時興裝空調,在家裡熱得根本無法入睡,入夜前我們把竹床擺到街頭巷尾裡乘涼,小孩子們都在大街小巷的竹床上睡覺,半夜天氣轉涼了,母親從屋裡拿來毛巾被,輕輕給我們蓋上,生怕我們被室外的露水侵涼了。
高中畢業後,我住讀在學校一個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到家,母親都會拉著我的手問成問短,母親說我瘦了,又說我衣服穿的太少,,問我在學校有沒有咳嗽,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麵,要我乘熱吃下,我們在母親的呵護下成長,母親怕我們餓了,母親怕我們穿少了,母親對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我們“出門多穿一點衣裳別受涼了”。
-
11 # 小天哥456
媽媽的嘮叨也是愛,記得小時候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放心,每次都要講上好幾遍。
一天,我在劃語文報中的好詞好句,媽媽看了我劃的句子,一會說劃這個,一會兒說劃那個,弄的我一點主見都沒有,我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自己會劃,您就不要說了。”
每天放學回家都會接到一個媽媽打來的電話,她總是會在電話裡說先做什麼作業,再做什麼,不要看電視,不要玩電腦,我都聽得會背了。
哎!真是個愛嘮叨的媽媽!但我知道媽媽都是為了我好,所以媽媽我愛您!
-
12 # 清塵的破曉
別拖了,該結婚了,這幾年一直唸叨的,每每一回家都是跟父母嘮嗑到凌晨1-2點,這基本都成回家當晚的日常,雖然說的話沒隔幾分鐘又重複,但還是很願意聽,只要說要回家了先一個電話過來,幾點回來?過了個把小時,又一個電話過來,回到哪了?快回到時,又一個電話,我讓你爸給你先做點好吃的,那感覺雖然有點煩,卻是很開心,有兩老時時掛念你,記得有一次,我爸剛開始用微信,先是給我發了語音,幾點回來?我說:下午下完班5-6點吧,接著他電話就過來了,什麼時候回來?我說回你了下午,他說太著急沒聽,其實我知道,他還不會聽,現在用了那麼久也不太會,所以我都是一回家就教教,平時還是影片不接,還是先電話,畢竟父母有時候聽不到或者什麼,總之接不到,這個時候就當沒發生,如常聊天就好,畢竟父母也是需要面子的,都是從年輕過來的,每個人跟父母相處方式不同,但父母愛我們的心卻都是一樣的,不管怎麼嘮叨,我們還是要用心聽他們講話,他們也是有自尊心的,祝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
13 # 木子love2018
我媽媽在我每次出門都會說:變天都多加衣服,按時吃飯,別捨不得花錢,有喜歡的就買……
以前戀愛就只努力掙錢,計劃和他的未來,省吃儉用,不再精緻,成長才讓自己知道,你不寵愛自己了,就別指望別人寵愛你,誰都不會喜歡黃臉婆……
有時候媽媽說的話是對的,她對我們的愛總是無私無條件的,努力吧!
我現在人生目標就是努力掙夠100萬,給父母養老先讓他們提前退休,旅遊玩樂,吃喝不愁
-
14 # 雲棧洞主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想到是:別吃垃圾食品。簡單的一句話,包含了無數的牽掛和關愛。
我離家十幾年了,當年大學畢業,就來了北京,現在還能感受到,當火車緩緩開動,窗外的母親擦拭著眼淚……至今我都不能想起那一幕,每每想起,總是會眼眶溼潤。離家的這十幾年,回家越來越少,我也做了父親,更能體會父母所給予我們的愛的厚重和無私,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對不起他們的,而我現在跟母親的交流更多的是發個影片或者打個電話,很多時候,無奈的因素牽絆著自己,無法常伴父母身邊。她們年齡越來越大了,我現在能明顯的感覺到,他們需要陪伴,而我們這些在外地打拼的人,大多都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對父母的虧欠。寫到這,我想對所有離家的遊子說一聲:母親節到了,別忘了給家裡的媽媽打個電話,你也很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您辛苦了!
-
15 # 卓越麥斯大掌櫃
1.“你要好好吃飯”
媽媽對於孩子吃飯的問題是十分重視的,當小孩子一邊玩耍一邊吃飯的時候,媽媽會嚴肅的說:“別玩了,你要好好吃飯。”從早上到晚上的三餐,她每次都要念叨幾遍。她最愛說:“你要好好吃飯,這樣才有力氣長得高,才會成為一個強大的人。”邊說還邊要往你碗裡不停地夾菜。尤其,碰上不老實吃飯的孩子,媽媽甚至都要念叨一整天。
2.“你要好好讀書”
孩子長大上學之後,媽媽再也不光是平日生活瑣事的唸叨了,而是將重點轉移到自己孩子的學習上。每當看見孩子的學習成績開始下滑的時候,媽媽總是急得不得了,她總是愛問你說:“你怎麼回事?為什麼成績下降這麼多了?你上課到底有沒有好好聽講課?”為此,媽媽總是喜歡苦口婆心的教育你一定要好好讀書,不然以後可能吃更大的虧。
3.“你要注意安全”
當孩子外出的時候,媽媽總是放心不下,喜歡在孩子耳邊唸叨說:“出門在外要看著點車,走路小心一點,千萬要注意安全。”似乎總是把你當成一個才幾歲大的小孩子,萬事都要叮囑你。就算你對她說:“行了,我已經不是小孩了,我自己知道。”你媽還是要追在你屁股後面不停的跟你強調安全意識的重要性,真是讓人感覺困擾卻又暖心。
總之,有了孩子之後,媽媽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像“唐僧”,雖然她們也想控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唸經”。可是她們卻害怕如果不反覆的強調,孩子不把事情放在心上怎麼辦。所以,她們最愛說上面幾句嘮叨話,不知道你家得到媽媽都有說過嗎?
-
16 # 祖國的大花花
“多鍛鍊,多運動,少吃油炸”是她一有機會就在我耳邊的嘮叨。
媽媽是個養生愛好者,一開始她也不是,只是在我尚且不懂事的時候,媽媽的身體垮了,因為掙錢不分日夜,當時各種不健康都找上了她,她當時好害怕,她說她的女兒和兒子都太小了不能沒有媽媽。當時爸爸陪著媽媽各種輾轉於醫院,可是效果還是甚微。媽媽還是失望心情也開始低落,後來爸爸給媽媽買了一個收音機在家裡放鬆心情。
就這樣無意間,媽媽聽了一個養生頻道,開始抱著試試的態度跟著養生頻道運動飲食療養,可能是心情好了,可能養生確實有效,也可能醫院起效果了,媽媽的身體開始好轉,各種症狀也在減輕。
所以媽媽越來越相信養生,她覺得健康是最大的幸運,我在外地工作,隔的距離雖然不遠,但是每次電話聯絡她也會多多嘮叨養生之道。因為她說一個女孩兒在外地如果還生病該是多麼讓媽媽心疼。
同時我也知道媽媽一直覺得這個是最大的幸運,她希望我能有。
而我,多麼幸運的是她現在是健康的。
我還是想多聽聽這個嘮叨~
-
17 # 沃土芳華666
在我小時常常聽見媽媽嘮叼著說:“等你們大了就好了”,她除了照顧我們姊妹四個外,整天上地,那時土地剛承包,一家八口人十來畝地,都落在母親身上,父親在外打工(當時叫搞副業),母親幾乎每天就在那地裡忙著,那時我經常聽母親嘮叼:“等孩子們大了就好了”,後來隨著孩子們上學,家裡經濟窘迫,又常常聽媽媽嘮叨:“等你爸多掙點錢就好了”,可是隨著中考的結束又聽媽媽嘮叨:“但願老天有眼保佑兒子女兒順利”,那時的中考不亞於現在的高考,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希望和救星,他們認為那是兒女們魚躍龍門的唯一機會,考試也關係著他們的悲喜。
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又一天天嘮叨:“能攢米糠,不攢姑娘,女兒大了什麼時候能找個好婆家呀?”可是女兒剛出嫁媽媽又開始嘮叨:“兒子什麼時候能娶上個媳婦呀?”每個時間段都能聽到媽媽的嘮叨,當孩子們長大了,她又嘮叨孫子什麼時候長大,現在幾年她老了,已經70多歲,可又開始嘮叨盼我的兒子早日成家,她好看看外甥媳婦什麼樣,還盼望我女兒找個好婆家,她也看看去,母親一生的心呀操碎了,為了一代又一代,而且她還不忘勞作,還離不了那一塊塊的地,雖然兒女們不同意她再上地,但看著她面對塊塊地的眼神,也知道她對那生她養她的土地有著不解的深情,媽媽老了,可她還是有操不完的心。 當小時媽媽一直嘮叨的那句話:“等你們大了就好了”,可當我們都成人後,媽媽還是照樣操勞,為這個想想,為那個想想,一條兒女一條心,而且她的心又有了枝杈為孫輩開始操心,曾幾何時,我總覺愧對媽媽,因為總是想讓她過好日子,可媽媽依然勤勞,樸素和節儉,我真想讓媽媽不要操那麼多心,輕鬆過餘下的日子,可一離開她,她依就是老樣子,媽媽你老了,該清閒清閒了,為什麼還是操不盡的心,“等我們大了就好了”,如今都大了,為什麼你又操下一代的心呀?嘮叨的媽媽,其實那每一句嘮叨都是她那段時間的心願呀,我愛我的媽媽,聽慣了她的嘮叨,反而覺得她的嘮叨象她一生的追求,願我的媽媽永遠健康,仍就嘮叨。
回覆列表
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咋又胖了,注意血壓血脂,你想吃啥我給你做。
身體不好血壓高,媽媽總是關心我的飲食,由於媽媽在老家農村,每次回去時,媽媽總是把幾天的食譜全部寫好,食材準備好,然後就開始了邊勸你減肥,又邊勸你多吃的矛盾模式。每次都讓我哭笑不得。但是嘮叨的背後那滿滿的愛,是我最大的關愛和鼓勵。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媽媽反覆的嘮叨,也像衣服上那密密麻麻的針腳。雖然多,卻讓人心裡那麼的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