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然285589719
-
2 # 青鸞驚鴻
這兩句話,都出自於《論語》,這部書是記錄孔子和孔子弟子言行的書。
【0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大致意思就是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其實孔子這句話已經表明孔子的觀點,就是在學習上應堅持老老實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學習如此,其他各方面何嘗不是如此呢!
【02】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出自《論語 先進篇》第11則,這一則裡,季路先問鬼神的事情,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然後又問死,孔子又曰:“未知生,焉知死?”大致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活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人還沒有弄懂,哪有時間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該為死人做些什麼?
這段對話體現了孔子和儒家學說的精華之一:反對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對不不把人世間的事情做好而把時間、精力、金錢都花費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
-
3 # 萬重江山
嚴格說,這兩句話都不能算是孔子的人生觀。而是方法論,是孔子教導弟子達到儒家倡導的“仁”道的方法。“仁”,才能說是孔子創立的儒家的最高思想,是儒家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進而,儒家給出了通往最高目標的途徑,就是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是怎麼能夠真正學會,學懂的方法。
而“不知生焉知死”更是站在現實生活的立場,提倡學生們去鑽研自己能夠獲得的知識,對於那些達不到,無法獲得的知識,孔子給出了很明確的知道,即“子不語怪力亂神!”
-
4 # 狼煙一九三一
孔子做為一個教育家,回答學生的提問,具有啟發性,這才是夲題的核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焉”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你要知道,就要學習,這才是你要努力的!
總括一句話:老老實實做學問,不要弄虛假!
“不知生,焉知死?”
連人的生命從那裡來的都不知道,還談什麼死後的事情?
這是一個邏輯思維的導圖。
由以上得知,孔子的思想是人夲思想,
以人為本,推斷事理。
古往今來,由簡入繁易,由繁入簡難。
辨明覆雜的事物,悟出簡單的道理,歷來是做學問的大課題。
因此學習就是悟理!
-
5 # 好玩的國學
這是個極好的問題,提問者似乎已經洞穿了孔子儒家學說的天機!
孔子,一個腳踏實地的實用理性主義者!
我們常說儒家是入世的,而佛家與道家哲學是出世的,華人就是經常遊走於出世和入世之間。
儒家學說是紮根於現實的,它的立足點、著眼點和最終的價值追求,都在這塊現實的大地上。儒家始終把注意力和追求放在現實的人生上面,也就是說,人生的最高幸福和最高境界在此岸,而不在彼岸,儒家追求的是現實理性,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也是華人的行事方式。在這個中庸之道中,鮮明地體現了儒家的注重現實的實用理性主義的精神。
儒家追求“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極高明的境界並不非要在多高的地位上獲得,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便可達到。所以,華人總是在最平凡中的生活中體驗道德生活,體驗大道。這一點禪宗的“擔水砍柴無非妙道”,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然中國儒學的核心精神是“極高明而道中庸”,是一種實用理性主義精神,那麼它追求的是現實的、有用的有價值的生活,追求的是不偏不倚的“過猶不及”的中庸生活。就拿學習來說,一般人有兩種傾向,第一種是我不懂裝懂,似乎自己什麼都知道,第二種是乾脆什麼也不想懂,糊弄過去算了
。這兩種傾向都違反了儒家的實事求是過猶不及的思想。所以孔子批評自己的性格急躁的弟子子路,並告訴他,真正的生活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要是知道了就說知道了,要是不知道,就不知道。你自己要反思自省。這裡面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的意思。這一點,道家的老子也一直強調,人要體會大道自然,一定要認識自己,所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與孔子的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聖經中也有類似一句話,耶穌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否則你將會被審判”。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就體現了儒家和基督教之間的區別。儒家不是宗教,他沒有神的崇拜,他們崇拜的是立於大地的人,所以知道不知道,要靠你自己的領悟和反思。而基督教則說,你要是不實事求是,就會受到上帝的審判。一個是以現實為中心,一個是以神權為中心,中間的差異一目瞭然。
其實,這也說明了儒家特別是孔子的鬼神觀。孔子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是一個實用理性主義者,他對於搞不清楚的事情,從來不妄下結論。
比如他對人性的善惡,沒有下結論;對有沒有鬼魂,也不擅自下結論,他採取的態度是實用主義的,也許鬼神是存在的,也許鬼神是不存在的,這都不要緊,我們在祭祀的時候,就當他們存在一樣就好了。
這種做法就叫“祭神,如神在”。這是一種極為理性的現實主義的態度,他鮮明地體現了華人的價值觀。也就是說,鬼神要是不在,那也就影響不了我們的生活;鬼神要是在,反正我們也誠心誠意地祭祀他們了,也影響不了我們的生活。
生而為人,我們要把所有的奮鬥所以的努力,都放在現實的大地上,至於那些搞不懂的彼岸的事情,乾脆不理就是了。這種思想叫做“六合之外,存而不論”。
所以,孔子告訴弟子,要正確對待生死的問題,“未知生、焉知死”!死亡是一件我們誰也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不知道死亡之後,是否還有靈魂,是否還能以另外一種方式,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既然一切都沒有答案,一切都是未知,那麼把人的精力放在未知的東西上面,那就是浪費時間。
而生的意義生的價值,我們如何過一段有意義的人生,則是非常明確的。人生的最終意義是成為聖人,做不到的話那就做個君子;人生就是要努力,要像孔子一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奮鬥。所以說,活著的意義是好好地活著,至於死是什麼樣子,你根本不需要著急,等你死了以後,就知道了。
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實用理性,他的這種精神,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影響了我們華人的行事方式。
-
6 # 俯首豔陽天
這兩句話所表達的觀點正反應了孔子的自相矛盾。他教導人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做學問就要老老實實的。但當他的弟子問他關於死後的問題時,他卻不說我不知道,而是用詭辯的方式回答:未知生,焉知死!這就是一種不老實做學問的態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但不知道還要故作高深,這恐怕是為師者的尷尬之處吧。
孔子的人生觀可以說是實用主義的。極盡所能的利用所掌握的知識和資源達到今生今世的人生目的,其它摸不著看不見無法掌握的事不去管它。這種人生觀正符合人的胃口,所以儒家思想就能統治華人上千年。
孔子的人生觀也就如此了,但這並不等於是最高境界,他崇拜老子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稱其思想為神龍見首不見尾。但老子卻彷徨無奈地離開了生於斯的故土,西行去尋找自己所憧憬的不可名狀的大道。
-
7 # 日衝資訊 黃
個人不太認同孔子。在我看來這兩句話都有些毛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句話叫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是說一個人不會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因此,他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麼。所以,不知為不知,似乎是在說萬物不變,人可以預知未知。上綱上線地說,這句話有股子機械唯物主義的味道。
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徹頭徹尾的樸素邏輯思維方式了。它僅根據修辭的對稱性,由不知道生便推論出也不知道死。這不大符合邏輯。舉個類似的例子,您都不知道昨天的股價,怎麼能預測今天的行情呢?這麼說是不是不大靠譜呢?
在世界範圍內認同論語的人數遠比認同道德經的人數要少,大概就是因為論語的思想過於樸素而且有些機械吧。
-
8 # 壹壹若塵
這兩句話都是孔子對子路說的,但不是同一個時間和地點。第一句見於【為政篇】,第二句見於【先進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孔子主動告誡子路的話,表明了孔子希望弟子做人做事做學問,要堅持忠誠老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不要裝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裝作知道;理解就是理解,不理解不要裝作理解。能夠始終堅守這種原則是有智慧的表現,因為這種堅守看起來簡單,真正能夠一以貫之的堅持到底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有完全徹底的實事求是的精神。
與實事求是相反的就是“強不知以為知”的弄虛作假,細心觀察,這類現象很常見:為了自我表現而不懂裝懂,是虛榮;認知錯誤偏偏以非為是、以錯為對,是固執;為私利歪曲事實掩蓋真相,是欺心;不辨是非、不明所以而人云亦云,是愚蠢。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應該活得正直,假如某個人熱衷於邪門歪道而沒有遭受災難,只不過是由於幸運而已。所以,一個人要是能克服了虛榮、固執、欺心、愚蠢,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就可以算得上有智慧了。
“未知生,焉知死。”是子路向老師請教問題時,孔子回答他的話,意思不難理解,就是告訴子路要活在當下,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要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人活在世上,身邊的事有許許多多還弄不明白,何必費神去想死後的事呢?
有一個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個得道的老和尚,有人問他,你得道之前幹什麼?和尚回答:砍柴、擔水、做飯。那人又問,得道之後呢?和尚回答:砍柴、擔水、做飯。那人笑了說,那你得道不得道不是一樣嗎?和尚回答:得道之前,砍柴想著擔水,擔水想著做飯;得道之後,砍柴就是砍柴,擔水就是擔水,做飯就是做飯。
可見,古往今來,簡單的道理,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悟得深、悟得透。
-
9 # 紫天雲
《論語》指出:“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子路問服事鬼神的方法,孔子說:“活人還不能服事,怎麼能去服事死人?”子路又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說:“生的道理還沒有弄明白,怎麼能夠懂得死?”
01 “知之為知之”與“正心誠意”
在孔子看來,讀書求知、做學問,以至為人處世、治國理政,都應該實事求是,忠誠老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切不可強不知以為知。
儒家經典著作《大學》指出:“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也就是說,儒家所強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根本的就在於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也就是說:心要端正不存邪念、真誠而不自欺,進而探究事物原理,從中得到智慧,實現自我道德的完善,這樣的話,就能實現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理想。
“知之為知之”和“正心誠意”的主張,體現了儒家學派實事求是、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人生價值取向,這一思想,也成為後世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哲學主張的源頭活水。
02 “未知生,焉知死” 與“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未知生,焉知死”所體現的人生觀來看,孔子對現世人生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死亡、對鬼神的興趣,也就是說,儒家哲學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它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
正如《論語》中指出的那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在聽到曾點的人生理想後,孔子喟然感嘆:“我同意曾點的主張啊!”
再比如,《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卻又完全合乎法度,實現了道德精神的完全自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總之,從孔子的“知之為知之” “未知生,焉知死”的主張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所關注的是現世今生,而不是彼岸來世,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人合一的道德修養境界。
-
10 # 大橘子侃古詩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在教育子路。
不知生,焉知死,活著的事情都搞不明白,就要去搞清楚死的問題,這屬於本末倒置。
回覆列表
知了道為得了道,沒悟到道便不知道,不知道哪能知道有與無呢?道生於無,無生於有。可見孔子是一悟出道之人。不懂陽何談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