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陽209177268
-
2 # 迷影生活
看完《我不是藥神》後,最想說的是“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這句話出自電影中給病人們賣假藥的所謂張教授。
張長林知道問題的本質所在,也很會抓住人的本性。所以他才會給窮人,給病人們賣假藥,因為他知道,很多人心心念的是有一種即能治病,又負擔得起的藥。
看看《我不是藥神》中的那些人。
黃毛得了病,因為家裡窮,便獨自從貴州跑到上海來打工,其實就是等死,他根本無可能負擔的起那麼高昂的藥費。
劉思慧的女兒得了病,她的丈夫跑掉了,把給女兒治病的重擔留給了這個弱女子。她為了給女兒治病跳鋼管舞,甚至出臺。
還不是因為窮,一個窮字把劉思慧逼上了絕境。
呂受益比黃毛和劉思慧幸運的一點是,他的老婆孩子都在身邊,算是一點安慰。但看病吃藥將家裡掏空,而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要承受難以想象的痛苦。
那個夜晚,呂受益開了一眼老婆孩子,沒有絲毫猶豫,選擇自殺。
還有三年吃掉了一套上海房子的老阿姨,這些人都是千千萬萬病友中的一個個體,他們共同承受著的是高藥價和“窮”這個原罪。
值得安慰的是,情況在慢慢變好,藥價降了,也進了醫保,很多人的生命得以延續。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是在揭開整個社會的疤給我們看,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都應該好好思考下電影所表現的現實問題。
生而為人,談何容易。
-
3 # 秋心筆記
《我不是藥神》裡的呂受益們,為啥總是一副待拯救的模樣我不是藥神,那誰是?
“我不是藥神”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位著名的鏟屎官,因為他也說過類似的話:我不是什麼民族英雄,我只報私仇。
耐人尋味的是,他話雖如此,卻一直都在做著明顯已超越私仇範圍的事。就在昨天,他還說要讓股票漲一點,好讓散戶們逃跑呢。
程勇也一樣,他雖然口裡說著我不是藥神,卻一直都在做著藥神的事,只不過沒意識到罷了。君不見,他一開始賣藥,呂受益就活了;他稍微開了個小差,呂受益就死了。
跟鏟屎官一樣,程勇的藥神之路也是無心插柳的結果。他不是鏟屎官那種一呼百應的中產知識精英,只是一個靠賣壯陽藥為生的中年油膩大叔,可謂百分百的“引車賣漿者流”。更慘的是,他還被老婆離了,兒子的撫養權也眼瞅著不保。不僅如此,他爹還得了絕症。總之,他的生活是一團糟。所以,我們看到他總是一副邋里邋遢的樣子:鬍子懶得刮,頭髮懶得理,衣服懶得洗,一日三餐更是用盒飯對付。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呂受益找上門來,半是懇求半是攛掇他走私印度格列寧時,他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因為他知道這是要坐牢的。他要坐了牢,就得失去一切,變成孤家寡人了。
可是想法不如變化,隨著與前妻矛盾的加深、父親病情的加重,他發現就算不碰這玩意兒照樣大有變成孤家寡人的危險,因為不管是爭兒子還是救父親,他都得很有錢才行。於是他把心一橫,決定鋌而走險。
不過他發現,去印度、談合作、搞走私,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危險,只是沒人真敢去做罷了。因此,雖然他不是第一個知道格列寧的人,卻成了第一個去談合作的人。
就好比鏟屎官,他並不是第一個知道陰陽合同的人,卻在無意間成了第一個曝光它的人。
然後藥一運回來,就是10倍的利潤。在自己賺錢的同時還能治病救人,何樂而不為呢?相比之下,他的風險可比鏟屎官小多了,而得到的好處又比鏟屎官大多了,正因如此,他也就沒了鏟屎官那樣高度自覺的責任感。
表面上看,是他幫了呂受益,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呂受益幫了他?可惜這時,他還認識不到這一點。不但認識不到,有那麼一瞬間,他還當自己是呂受益們的救世主呢。人就是這樣,一有了錢就容易膨脹。
所以其實在這裡,秋心君覺得電影是有瑕疵的——既然走私格列寧這麼容易,那呂受益們為何還要如此仰仗程勇?非程勇不能成事嗎?程勇到底哪裡比他們強了?還是他們都怕坐牢?可是,坐牢會比等死更可怕嗎?別忘了,程勇的原型本就是個白血病人!
所以當後來程勇不再賣藥時,秋心君特別不能理解為何呂受益們只能去買假藥販子張長林的高價藥;當重新賣藥的程勇被抓後,他們為何又只能坐著等死——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勇敢站出來,接替程勇,做他沒做完的事呢?
現在回過頭來看,程勇那句話或者就有了另一層含義:為什麼說我不是藥神?因為這種事人人都能做啊。你也能做。你不去救別人也就算了,連自個兒也不想救一把嗎?怎能老把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呢?
呂受益(王傳君飾)
只可惜,電影沒走這麼遠。在程勇被抓後,瑞士格列寧就被納入中國醫保範圍了,印度格列寧遂無人問津。我們在為程勇感慨之餘,又不能不暗暗鬆了一口氣:能不冒險,總是極好的。
從這一點來講,“我不是藥神”這句話又有了某種悲愴的意味,它更像是程勇在極度失望之下的憤懣之語。
程勇如此,鏟屎官呢?
-
4 # 方先生63355245
方先生點評藥神:我不是藥神,我只是一個普通小商販,本心只是生活所迫無奈冒著坐牢風險為己謀點小利。積攢成小康中產衣食無憂後,我決定退出,我不想坐牢,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個小人物,我還有病重的父親和幼小的兒子要照顧。然,由於吃不起高價藥一些病友家庭發生的慘劇一幕幕在我面前出現,深深刺痛了我心靈最深處的某個角落,我的心動搖了,善念的驅動良心的譴責驅使我需要為他們做點什麼,即便這是真的要承擔刑事責任的!無利虧本只要我能承受,我都必須要繼續下去!
當看到徐崢坐在囚車裡,大批病友自願列隊摘口罩目送的畫面,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你做到了...
他只想活命,他有什麼罪?一個人最原始的追求生存的權利不該有嗎?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感謝原型人物陸勇,滿滿正能量;感謝徐崢和眾演員和工作人員的付出,為我們奉獻了一場頂級盛宴;感謝黨的領導廣電總局尺度的放開,以前這樣的片子應該絕對不會給公映機會。
能被允許上映,我分析理由大致有三:
第一,貿易戰當下,片中反派諾華公司就是帝國主義霸凌主義的代表,我們需要清醒認識核心技術是必須要自己掌握的,只為了給更多國民更好的活下去。第二,我們做到了,我們大致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有底氣可以放出來給公眾一個交代。第三,如此國際國內複雜形勢當下,中國在加快深層改革,此劇一出配合國家在進口藥仿製藥自主創新藥等方面的醫療改革,輿論譁然,民心凝聚,我們確實在努力在進步!
再次推薦這部良心大片,期待這是 廣電總局改革尺度放開的一個契機,期待這是娛樂圈可以貢獻精神食糧的一個開端,期待這是中國各行業深層次良性改革的一個序幕!期待甚多,期待我們可以反思自我,活在當下行在當下,一起努力,力所能及可以為他人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相信我們的點點滴滴正在匯聚成為一個堅實的中國夢!
-
5 # 哈哈娛兒
王傳君死的時候有點虐,大媽說話的時候忍不住了,黃毛死的時候心裡有點堵,最後進監獄路上淚崩!
這是電影,如果照搬真實事件拍不會有這麼好的效果,所謂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改編肯定是有所考慮到的!
-
6 # 有娛有肉
“我要努力賺錢。”這是看完《我不是藥神》,我腦子裡想到的第一句話。
賣假藥的張長林在看到程勇無償為病人代購藥品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窮,就是這部劇的根本。如果有錢,藥再貴也吃得起;如果有錢,程勇也不會冒著被抓的風險代購藥品;如果有錢,病人就不會相信那麼多假冒藥。程勇能救她們一時,救不了她們的性命,只要是窮著,她們的命就一直是懸著的。
看了這部電影,我很害怕。雖然說從今年開始進口藥已經實現零關稅,最近也加快了進口藥納入醫保標準,這可能能就回很多人的性命,但是挽救不了一個家庭。沒有多少個普通家庭能熬得住長期治療,尤其是在農村地方。
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安全感是什麼,是錢》,沒錯,就是錢,再多的言語安慰和鼓勵都不急錢來得讓人安心。
-
7 # 我是皮卡皮卡皮卡丘
看完《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我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這真的是一部好電影,是和《摔跤吧,爸爸》《素媛》一樣棒的有價值的電影。
不得不說最近幾年中國的電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從《戰狼》、《二十二》這樣的電影開播以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電影隨著而來,但是像《戰狼》、《紅海行動》這樣的電影都是在講述愛國情懷,是大愛。而《我不是藥神》不一樣,他講述的是真是的故事,是我們平時所忽略的群體,他是有建設性可以推進醫療保障改革的一部電影。
目前中國的醫療保障制度真的很不完善,沒錢治病真的就只能等死。 我的大學同學,臨近畢業的時候家裡出了事,媽媽腦出血在北京的醫院進行治療,所以家裡的負擔特別的大。爸爸媽媽都是農民只有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比率低而且在北京地區根本一分錢都不能報銷,只能借很多的外債,但是這個病只能在北京治療因為回到縣裡的小醫院根本就治不好,所以就只能借錢在北京治病。很幸運的是媽媽的病情得到控制可以回到家裡的小醫院來進行治療。 假如錢都花完了,該借的也都借完了是不是就真的只能等死了。是的,窮人的生命真的是很脆弱的,脆弱到不堪一擊,脆弱到無能為力,這真的是個殘酷的現實,這部影片也真的把這種現實、這種平民的痛苦與無奈表現出來了,不知道這部影片是否能夠推動中國醫療的改革,但是我希望以後要多拍一些這種深刻的電影,這樣我們的未來才會越來越好。
-
8 # 小希v姐姐
《我不是藥神》的英文譯名Dying to survive,可以說是很形象生動了。我最想說的是:有些人活著就很費勁了。而我們卻為現在擁有的其他一些煩惱所困擾,有工作上的“焦綠”,有學業上的“鴨梨”,有戀愛上的“自由”等等煩惱,每個人的年齡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帶來的煩惱和所受到的影響也是無法估量的。
社會上常常會有引起公眾熱議的娛樂話題,而這些話題就像過山車一樣今天上榜啦,明天又被新的熱議話題代替,很少有能長期榜上有名的,普通吃瓜群眾最關注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開啟別人的窗戶看到他們過的怎麼樣,再對比自己的現況,有指數上漲有指數下跌,只有不被關注的群體才最關注自己,許多人到電影院看這個電影哭得稀里嘩啦的,是出於對徐崢演的主角的人性光輝所感動,那有沒有看到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有沒有看到這個癌症群體的需求,社會有給貧困山區孩子捐贈的,到處是打著公益的旗號,標榜自己,我們有時候正是因為自己擁有,所以看不到別人的需求,間接的忽視了這些人的感受,感受不到化療的疼痛難耐,感覺不到冰冷的針頭刺進面板裡的無助,現在醫保報銷了一定的抗癌藥物,但是對於一些進口藥還是有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在05年的時候有些進口藥很小的一瓶就要兩百,一天三次,一次一瓶,要吃一個月,普通的家庭也覺得有些貴,可是藥還是要吃的,希望這些進口藥全部進醫保,這是當時的想法。
看完以後感觸很大,可能覺得自己身上的壓力一輕,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了,這部影片可以說是醫療保健的一個宣傳題材,選取了正派和反派對於金錢還是道德;對於法律還是人情;對於現實和理想之間的掙扎。不禁讓我想到了公交車上聽到一箇中年婦女說的:“還好我今天帶醫保卡了。”
-
9 # 拂藏灬
看完《我不是藥神》,我最想說的是“有朋友真好”。
朋友就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家人,被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程勇如果沒有呂受益、劉思慧、彭浩、劉牧師這一幫朋友,他無論如何也沒那麼輕鬆的將藥賣出去;如果沒有這麼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劉牧師在就不能揭穿張長林是假藥販子的事實,最好的結果只會是被保安抓住扔出大門;如果沒有這麼一幫有情有義的朋友,程勇早早的就被抓住送進監獄,哪裡還有機會最後幫助那麼多的人。
說得不好,還請將就,有感而發。
-
10 # 林二走江湖
進監獄之前,程勇讓週一圍飾演的曹斌告訴他兒子,“他爸爸不是壞人。”
以前他不敢這麼說,但是現在,他可以很自豪的告訴兒子,你爸不是壞人。雖然他進了監獄,但他為自己的兒子做了一個好榜樣。
這句話看起來簡單,但真正敢拍胸脯說出這話的,沒有幾個。
一身正氣的曹斌,執行著法律,面對白血病人的時候,心裡也犯嘀咕,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還是錯。程勇最開始賣藥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在濟世救人,收點錢無所謂,甚至想來點財色兼收,但看到劉思慧女兒的眼睛,他也慫了。
人都是善惡摻雜。心性好的人,遇到逆境的時候,也難免心生惡念。那些心性普通或者差一點的,遇到順境,得意的時候也會想幹點壞事。
等到夜深人靜,反思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意識到自己曾經幹過錯事,對不起很多人。
好人幾乎沒有,“不是壞人”已經是最好的評語了。但這也沒人能夠做到。
做好人,需要契機。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普通人。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做個好人呢?等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痛苦,理解他們,並能感受到他們的痛苦,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願意竭盡所能讓他們擺脫痛苦,就是我們做好人的開始。
好人的內裡是慈悲的,程勇就是這樣的。很多人認為程勇是在做慈善,其實慈悲和慈善有很大差別。慈善是我能力比一般人高,幫助他們之後我仍有餘力。慈悲則是我跟他們一樣,身處苦難之中,但我能傾盡全力幫助他們,只因為我理解他們的痛苦。
做慈善的未必稱得上好人,但能做到慈悲的,一定是好人。
程勇做到了,他傾家蕩產賣藥,不是為了掙錢,只是為了在仿製藥停掉之前,多救一些人。為此,他寧願搭上自己前途。
做到了這一切,他才能有十足的力量說出那句話,我不是壞人。
慈悲給予他這種力量。
回覆列表
有些中老年人,大病小病,很喜歡去跟風,信這藥,信那品,最後花大錢也沒買回健康長壽。這種現象也令做兒女的頭疼。
我只想說:賣藥的要有點良心,不要去忽悠這些老人,你有一天也會老去。
把什麼藥吹上天,請你當心點吧!